第16章 016
第16章 016
小福晉的睫毛綿密纖長,一掃一掃的刷過弘晳的掌心,撓的他心裏癢癢的。
懷裏的人乖巧的可愛,弘晳貼過去親親她柔軟的小臉蛋,低聲與她解釋。
弘晳說:“瑪法下定決心要治好阿瑪的病。江浙有名醫,爺要親自去接回來。”
“一路快馬加鞭,也不坐馬車。月內就能回來,也不用收拾太多的東西。”
“哦,對了,你哥哥随爺一道去。”
巴勒多爾濟是康熙指名叫跟着弘晳去的,倒不是弘晳自己要的。
蘇玳輕輕碰了碰弘晳的手,見弘晳沒阻止她,就抓住他的手腕,把他的手掌從自己眼睛上給拿下來了。
床帳裏有些昏暗,沒什麽光亮,蘇玳眨眨眼,一轉頭,就看見了弘晳燦若星辰的眸子。
她的心顫悠悠的,她小聲問:“太子爺的病,能痊愈麽?”
弘晳深深凝視她:“阿瑪的病,治不好了。”
小福晉哦了一聲,又沒話了。
弘晳也不着急,瞧小福晉的大眼睛轉來轉去的,就知道她心裏有心思,想來能聽懂他的話。
就是小心思太多,從不肯對他直說罷了。
弘晳也不打算逼她,很多事,他沒打算瞞着小福晉。
但小福晉年紀還是太小了,很多事她想不明白,需要給她時間慢慢來。
蘇玳困得很,一會兒想,哥哥這麽快就得了皇上和這位爺的重用,随身侍候,哥哥真厲害。
一會兒又想,弘晳這麽篤定太子的病治不好了,難不成太子的病有什麽內幕?
片刻後,又想,弘晳膝下一直沒有孩子,難不成他真的沒有碰過董鄂氏她們嗎?
蘇玳還是不信。
弘晳心無旁骛,還指望着小福晉心生靈犀,再多與他說幾句話的,結果半晌沒回應,低頭一瞧,小福晉團在他懷裏,睡得正香呢。
弘晳失笑,眸光柔軟下來,親親他的小福晉,也跟着睡去了。
奉旨去江浙帶曹寅李煦費盡心思從蘇州找的名醫回京,其實本也不必鬧得衆人皆知。
偏是弘晳親接了這趟差事,這位爺就沒打算靜悄悄的去,他大張旗鼓的帶着巴勒多爾濟一衆人南下,走哪兒都叫人知道,皇長孫到了地界了。
但也不要地方接待,只住在驿館裏,有人來求見,弘晳也不見。
皇長孫只管辦他自己的差事,不管地方上的事務。
可随着他這一路南下,為太子爺請醫的事也就傳開了。
等弘晳五月裏帶着名醫回來,大清天南海北,尤其是江浙一帶,都知道宮裏太醫對太子的病束手無策,要皇長孫親自到江浙來帶名醫回宮的事。
康熙□□後南巡,曾帶着太子一道去。
在南京拜谒過明孝陵,在朱元璋的陵前帶着太子說過□□的功績。
那時節,太子年少,康熙心裏對自己一手教養起來的太子十分的滿意,不止在朝臣們面前炫耀,更是帶着太子南下,要讓江南的臣民們都看看,他收複了臺灣,鑄就功績,更有一個完美的繼承人。
康熙尊崇朱元璋,要攬盡江南士族之心,他自己尊崇漢學,也将太子培養的通曉四書五經。
太子在江南江浙的聲望就這麽養起來了,人人都說太子極好,江南士族鄉紳們,自然對太子有仰慕情懷,這都是康熙所默許的。
雖都知道這些年太子病弱,但內廷消息,獲知不易,衆人只曉得太子在将養,十年都不大出宮了。
如今皇長孫這一趟,卻将江南士族鄉紳臣民百姓們都跟着擔心起來,他們惦念仰慕的皇太子,不會真的有什麽重病吧?
十幾年前見過的那個俊美尊貴的少年,許多人還是記得的,病重十年,不知道皇太子如今又是個什麽境況呢?
大江南北,對此都議論紛紛的。
弘晳帶着江浙名醫回宮,康熙這兒正同諸皇子論事,聽見弘晳回來了,他很高興。
冊立皇後的事不了了之。
康熙不再提起,朝臣們也就不再提了。平妃和十九阿哥病好後,康熙親自給十九阿哥賜名,胤褣。
太子病弱後,極少出現在人前,太子也不辦差,諸皇子見他的機會甚少。
有康熙在,諸皇子也不必特意去毓慶宮給太子請安,一年四個大節,也就這時候才能見到皇太子。
康熙總覺得諸皇子對太子尊敬不夠,趁着江浙名醫去毓慶宮給太子瞧病的事,康熙将諸皇子都帶去了毓慶宮。
也是要他們好好看看,太子縱然病弱,那也是皇太子,是淩駕于他們之上的。
何況現在江浙名醫都來了,曹寅與李煦說過,這人治病不錯,太子的病他應有四成把握,康熙覺得很可以試一試。
太子的病好了,諸皇子更不能輕視皇太子。
太子妃如今懷相更好些,有些孕期的症狀,但總體來說還是很好的。
聽聞康熙帶着諸皇子來了毓慶宮,瓜爾佳氏忙要去侍候。
蘇玳正在瓜爾佳氏這裏,瓜爾佳氏将她也帶去了。
她還不知能不能有小阿哥,便是生下了小阿哥,小阿哥也還是太小了,這位如今還是東宮嫡子的嫡福晉,這樣的場合,她是該去的。
太子住的地方也不大,平日裏倒也還好。一下子來了這麽多人,滿滿當當往這裏一站,就顯得很狹小了。
康熙坐鎮,瓜爾佳氏與蘇玳就不能在屏風後頭侍奉,要到前頭來。
念瓜爾佳氏有孕,康熙賜座,蘇玳就站在瓜爾佳氏身邊侍奉。
弘晳陪在康熙身邊,只在蘇玳陪着瓜爾佳氏進來的時候瞧了她一眼。
他一走數日,他的小福晉卻倒是一如往昔。也沒有消瘦,面色紅潤,瞧着很精神的樣子,弘晳放了心。
帶來的江浙名醫雖是民人,但既時常出入江浙官宦人家,給男主子瞧病的差事,這人也是見過些世面的,不至于縮手縮腳的害怕。
但天家威嚴,康熙天威難測,陪侍的都是親王貝勒皇子阿哥們,甚至連年紀還小的十七十八阿哥都趕來了,這醫生就有點緊張。
弘晳到胤礽跟前服侍,替他阿瑪将衣袖挽起來,又把小枕放在他阿瑪手底下,含笑道:“你莫怕。該怎樣便是怎樣。只管做好你自己的事。哪怕太子爺的病治不好,也不會要你的命。”
這四十多歲的名醫家學淵源,幾輩子都在江浙行醫,性情溫厚,各家各戶的議論聽見了就是聽見了,也不愛亂傳話,近幾年就是在江南衙門裏伺候。
聽說過皇長孫的威名。哪怕這一路跟着弘晳回來,皇長孫待他溫和有禮,這名醫也還是有點莫名怕他。
弘晳開了口,也沒人說話,這名醫硬着頭皮跪着給太子爺把脈,大着膽子觀太子爺的面色。
将近小半個時辰過去了,康熙見他埋頭苦思,才說:“如何了?”
這人不敢說。額頭上的汗都出來了。這病不難,可是這陣仗太吓人了。
他怕說出來,自己即刻就沒命了。
康熙一眼,就叫他膝蓋發軟,一口氣差點提不上來。
諸皇子都安靜陪着,也都不說話。
弘晳道:“與你說了,病治不好,不要你的命。但你若是欺世盜名,瞧不出病由,說不出病因,那就是一死。你若是欺瞞皇上,不實話實說,那也是一死。也不會再有你在江浙的将來了。”
“你的一家,全沒了活路。”
“有什麽就只管說。實話實說,皇上不會殺你。”
康熙淡淡道:“實話實說。朕可恕你無罪。”
有宮中太醫的話做底,再差還能差到哪裏去?
曹寅說此人有眼色,想來當着這麽多人的面,這人不會亂說。實際情形,私底下再說也就罷了。
這名醫是個實心眼,真信了祖孫的話,想着實話實說就能活命,他就真的實話實說了。
他說:“太子爺的病是積年有的。氣巡不至,五內頹郁。是活動太少,居室狹小的大緣故。要想調養,要多走動,勤出門。居住的地方也要寬大為上。”
“如精心養着,換到大宅院裏住着,或許能多些年月。若要吃藥,也是水劑為上。經年累月的,或許有用處。小人能力有限,只把的出脈象,知道輪廓,若要治愈,小人怕力有不逮,也怕傷了病人貴氣。”
這話,這話的意思,不就是說太子爺活着就是熬日子麽?
諸皇子個個心思玲珑,皇上一力堅持要治愈太子,起先以為是疼寵太子的心,如今再看,裏頭竟是大有文章的,若不是太子病得快要死了,何至于撇下宮中太醫,去民間尋能人異士呢?
太子病入膏肓,竟是沒救了嗎?
諸皇子心中盤算,唯有後頭幾個小阿哥,十五十六他們,十七十八他們,幾個人紅了眼眶,瞧着病弱的皇太子,被人當着面說病治不好,卻還含笑的太子二哥。
康熙宛若被割了心頭肉般心神劇痛,他殺心起了,指着那名醫道:“将他拖下去!立斬!”
弘晳上來将人護着,面色平靜,卻擲地有聲的頂撞他的瑪法:“皇上金口玉言。他實話實說,恕他無罪。”
“何況,宮中太醫早有斷言,阿瑪壽數難永。宮中太醫都對阿瑪的病束手無策,皇上又何必遷怒他人?”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加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