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046

第46章 046

從宮裏搬出來,蘇玳和弘晳都到了蘇園居住。

先前噶禮的案子還在審理之中。可有許多的事情在其中耽誤了,八阿哥的事都完了,孟光祖還在追蹤之中,噶禮的案子又重新回到了衆人的視線之中。

縱然弘晳已被立為皇太孫,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滿意并且支持這位皇太孫。

傳言太多,議論太多,不滿也太多,具體就表現在噶禮的案子上,反對他的人幾乎是要将噶禮的案子審理個遍,反複檢查,就為了從中找出指向皇太孫的罪證。

弘晳全程參與,身上的差事一件摞着一件,還要關注西北戰事的動向。

太子在德州養病,他這位皇太孫就擔起了太子從前所有的差事和職責。

蘇玳将她和弘晳的一切在蘇園安置妥當後。

就預備着将董鄂氏她們都接到蘇園裏來住着。

蘇園地方大得很,她有一處大大的院落,弘晳在前頭也有住處,但到了園子裏就和她一起住在正院裏。

兩個側福晉,兩個格格,三個侍妾,也都有各自的住處。

都是蘇玳安排好的。

原本對于把董鄂氏她們接到園子裏來的事,弘晳是不同意的。

還是蘇玳說了,好歹是皇太孫的女人,老住在太子府裏算怎麽回事呢?

外頭有些傳言了,說弘晳待側室格格侍妾們太苛刻了。

他們搬到蘇園,将這些人接到園子裏來住着,也不費什麽事的。

弘晳還是桀骜:“爺的事,還輪得到他們置喙嗎?爺沒成皇太孫的時候,就不在乎這些。”

如今就更不在乎了。

在他看來,那些女人住哪兒都一樣。不在園子裏更好,省得打擾了他和福晉的親近。

蘇玳哄着他:“我的爺,您沒成皇太孫的時候,自然是能不在乎這些。您是備受皇上寵愛的皇長孫,誰敢說爺呢?”

“可如今爺是皇太孫了,這千裏之行始于足下,千裏之堤潰于蟻穴。有些話柄咱們能避免的,自然不留在別人手裏了。”

“爺也不用管。這些面子情,都交給妾就好了。”

弘晳對蘇玳在冊立大典上戴仁孝皇後留下的頭面首飾的事特別高興。

見她如今做了太孫妃這麽積極了,他當然願意叫她新鮮新鮮。

這往後也不會止步于太孫妃,還有太子妃,還有皇後,她願做就做吧,想怎麽做都成。

他也瞧出來了,這都是小福晉為他着想呢,何樂而不為呢?

董鄂氏他們自有人去接回蘇園,蘇玳晨起好好的梳妝打扮,就在正院裏等着,等着人來拜見,然後讓她們各自安頓去了。

董鄂氏她們搬進來,自然是全部的東西都送進來的,在東院留着的,也不過是些搬不走的物件家具,都是依着弘晳的話留在那兒了。

蘇園裏另給她們置辦了。

将來再入太孫府,再置辦就是了。蘇園這邊常住,也就不必挪動了。

她們的東西不多,奴才們都好好的裝在箱籠裏先送進來了。

如今留在太子府裏的,就是弘晳和蘇玳兩個人的私庫。

兩個人都是各自七八間屋子的私庫,東西太多了,實在是不好挪動。

放在園子裏也不妥當,就都封存在東院裏,等着将來直接搬到太孫府去。

弘晳的東西還不止這些,蘇玳有時聽他三言兩語的提起,他的東西似乎還有許多,只都在宮中封存,沒搬出來罷了。

私庫的東西封存在東院,這東院裏就要留人看着,還得是忠心可靠的人。

蘇玳将福冬留下了,弘晳那頭,留下的是李固的小徒弟,還有他身邊的一個穩重可靠的奶嬷嬷。

沒全都搬出來,就和太子府有聯系,時常出入,自然也得時時刻刻知道太子府上的動向。

否則他們住在外頭,又不知府內的情形,又沒有太子側妃當家做主了,還不知太子妃要在府裏怎樣的興風作浪呢。

董鄂氏她們陸續進園子裏,蘇玳叫她們安頓好了再過來。

她這兒正選釵環呢。

前兩日又叫福春回去取了一箱籠的仁孝皇後的首飾回來。

尋常裝扮,自然用不上那樣矜貴華麗的頭面,仁孝皇後還有許多符合蘇玳如今身份的日常珠花或者是流蘇釵環,是很漂亮的。

從前是不能用,現在是正好用得上。

蘇玳心境有了些改變,也很願意穿戴。

弘晳這幾年給了她好多的衣裳布料,得了好東西就往她的院子搬,年年四季新衣裳,她上身的都是最好的。

仁孝皇後哪怕一支普通的珠花也是極好的,等她裝扮起來,本就是明豔的長相,越發的奪目了。

“福冬說,自主子爺立皇太孫,太子府就沒斷了來人。太子妃有的見了,有的沒有見。進了正院的名冊都在這兒,福晉過目。”

福夏說,“太子爺的兩個側福晉誰也沒有見,帶着小主子們安安靜靜的過日子。弘晉小爺和弘旸小爺都在前院住着,一切如常,只是弘旸小爺有些思念側妃,說不想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府裏住着,去找了主子爺好幾次想進園子裏來住着,主子爺沒應。”

“弘旸小爺不敢直接來找福晉。就悄悄去尋了福冬,求福晉做個主。”

弘晳和底下兩個弟弟其實感情都挺好的。

弘晉是側福晉林佳氏生的。太子另一位側福晉小李佳氏并未生育阿哥。

弘晉有親生額娘在身邊,年紀又大些,将要大婚成人了。

弘旸年紀小些,李佳氏又跟着太子住在德州,親哥哥又住在蘇園,只他一個住在太子府裏。

雖然有弘晉陪伴着,可他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大約還是被太子重病和親額娘遠走的事吓到了,就想黏着哥哥嫂嫂。

弘晳不慣着他,蘇玳也不好直接越過弘晳管弘旸的事。

就說:“去告訴弘旸阿哥一聲,這事我也不能越過他哥哥應了他。只能去勸一勸。叫他先安心住在府裏,等我想個萬全的法子再說。”

雖然有弘晉與弘旸作伴。可弘晉來年就要大婚了,有了福晉後,這哥倆就不能形影不離的住在一起了。弘晉在太子府裏自會有個小院落,前院就只剩下弘旸一個阿哥了。

未免孩子孤單,确實是得安排安排的。

福夏又說:“東院裏那段時日,從側福晉到格格侍妾,都安靜得很。就是側福晉赫舍裏氏。有赫舍裏氏家裏的人登門,太子妃請了進來,送到吳衡院去了。側福晉也見過了。說的倒都是家常話。但之後,來人還去了太子妃那裏,側福晉也跟着一道請安。”

“就不知道他們在正院裏說了些什麽了。”

太子妃将院子守得很嚴實,赫舍裏氏身邊的人都候在外頭,不知道她們說了什麽。

“不過,府裏有傳言,說既太子當初有冊立太子側妃。那麽咱們主子爺不久後,也會從兩位側福晉裏頭選一位冊立為太孫側妃。奴才們都說,側福晉赫舍裏氏出身高些,合該是太孫側妃的。”

“還有,”福春說,“福晉與主子爺的庫房外頭,總有些人來來回回的轉悠。他們也不靠近,就是來回轉悠,瞧着像是太子妃那頭的人。福冬幾個怕引起誤會也不敢過問,只好加強了巡視看守,防着他們生事。”

蘇玳勾了勾唇:“可見爺成了皇太孫後,府裏人心有多浮動了。”

“福冬到底身份不高,太子妃那頭的人不是好惹的,我與爺都不在府裏,叫他們只管安守本分,旁的事情都先不要出頭,這會兒不好有什麽矛盾沖突。咱們守着金山銀山不動如山,看看他們究竟想怎麽搶過去。”

“你們讓人将府裏盯緊了。側妃沒有将人手全部帶走,那些人就都一塊兒用着,暗中盯着吧。”

蘇玳這兒都預備好了,事兒也都安排好了。

那頭就報說側福晉格格侍妾們來給福晉見禮請安。

四個福如今也帶出來幾個小丫頭,這兩年在蘇玳跟前服侍的也挺好的。

蘇玳就讓人将人都請進來了。

赫舍裏氏已經知道了蘇玳這兒有仁孝皇後的東西。

她在太子府裏去太子妃處和家裏人一起給太子妃請安的。

吳衡院裏沒辦法說體己的話,只有在太子妃處,她身邊的人都在外頭候着了。

她才聽老福晉派來的人說了仁孝皇後的東西應有些在蘇玳那兒的話。

太子妃也聽見了。

赫舍裏氏不知道太子妃如何想的,她的想法就很簡單。

她是赫舍裏氏家裏出來的姑娘,又嫁給了太子的長子,如今的皇太孫,難道仁孝皇後的東西不該給她一些麽?

她是皇太孫的側福晉,算起來,她還是仁孝皇後的孫侄女呢。

怎麽都比太孫妃跟仁孝皇後更親吧?

這個從蒙古來的小公主,她之前都是不起眼的裝扮,平平常常不算出衆。

可自從冊立太孫妃後,她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打扮的光彩奪目,十分明豔。

赫舍裏氏看了都覺得不痛快。

她容貌上比不過皇太孫妃,那就只能從情意上下手了。

經過老福晉的人點撥,赫舍裏氏已經認出來了,今兒個太孫妃頭上的那支珠花,還有那漂亮的耳墜子,都是仁孝皇後的東西。

“董鄂姐姐,你看,咱們福晉如今越發的漂亮了。今兒這支珠花雖及不上冊立大典的頭面,但也是極好的東西呢。我聽說,這都是仁孝皇後的舊物。”

赫舍裏氏天真的笑着,“姐姐進府早,伺候爺也早。爺有沒有賞賜姐姐這樣的好東西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