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章

第 13 章

李府內

“我要等他。”

“可是你等他守孝三年以後你就快19了。乖女兒,孟大學士的嫡長子相貌堂堂,今年秋名列二甲,賜進士出身,以後前途不可限量。你爹與你那孟伯伯交情不錯,他家也透出結親的意思,你就答應了吧!”

“就是啊,女兒,咱們女人這一生不就是圖個踏實嘛,我看這個比那粗魯不堪的武夫強多了。”李母附和到。

“可是我就是喜歡他,爹爹,女兒從小沒求過你什麽,這次你就依了女兒吧!”李韻晴跪下爬到李大人身邊,抓住他的衣襟一角哭求到。

“這可是你選的路,要是以後過的不好,可別怪老夫”。李大人氣的甩袖而去。

“你這又是何必呢?”李夫人架起女兒來說道。

“我在賭,賭他一定飛黃騰達。”李韻晴擦擦眼淚,眼神裏充滿了狠絕。

......

剛安定一段時間,随着冬天的來臨,西北又開始不太平了,和卓族因為是游牧民族,冬日沒有足夠的存量,今年冬天來的特別冷,首領開始率衆南下,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皇帝看到呈上來的奏章後氣憤不已,拍案而起,決定發兵,誓要和卓族付出血的代價。秦王為主将,成三爺作為正四品的防守尉又兼善戰受命為此次西征的副将,不日啓程。

青禾聽說此次兇險,和卓族是游牧民族,善騎馬,是馬背上的民族。成年男子膘肥體鍵,身高八尺,非大夏朝普通男子可比。而且和卓族人非常狡猾,首領耶律齊更是善于領兵打仗,所以勢力逐年增強。雖則現在不足畏懼,但是假以時日必能成為大夏朝的心腹大患。皇帝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雖然行軍奔走數萬裏,舟車勞頓對我方極不利,但是仍然力排衆議決定開戰。

臨行在即,青禾決定用自己的行為報恩,她在空間中找到那本《孫子兵法》,想到戰場上刀劍無眼,開始在空間裏炮制雲南白藥膏,所選的原料都是空間的産出,怕那藥效不夠。就是青禾這樣沒日沒夜的幹,等三爺出發的前一夜也只做出兩個竹筒的量。這竹筒也是出自空間,防水防潮,用來儲藥再合适不過。

青禾收拾完,頂着熊貓眼,在三爺必經的路上等。三爺在行軍大營裏檢查好所有的兵馬裝備,下半夜才回府。路上看到一個八九歲的小丫鬟懷裏抱着一個鼓鼓囊囊的包袱半眯着眼打瞌睡。等自己走過去的時候,那小丫鬟也警覺,立刻睜開眼。原來還是上次那個小丫鬟。一看到自己她忙說道

“三爺,奴婢聽說您明日要行軍打仗去,此去艱辛,奴婢準備了一些常備藥,還有一本家傳的兵法書,希望三爺收下。”之前青禾已經側面問過學問大家郭老先生了,他沒有聽說過《孫子兵法》這本書,這個時代傳世兵法書籍留存甚少,郭老是學問大家他說沒有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

自己随手救個人,三天兩頭等在這謝恩,三爺是武夫,慣不喜歡這種還禮。擺了擺手,示意随身侍衛常理接下。

常理因為總是給三爺講道理,人送外號“常有理”,他是老侯爺送給三爺的,從小随侍在三爺身邊,與普通侍衛自是不同。見常理接下後,青禾又行了個禮退下。

“主子,這個?”常理舉舉手中的包袱問道。

“送你了,你留着用吧。”今天太累了,他亟需好好的補上一覺,不然明天沒有精神如何號令軍隊行動,說完大步流星往欣和園走去,掂量着手中的包袱,丢了怪可惜的,小丫鬟送的東西雖不是什麽好東西主子用肯定不夠格,但是自己用是盡夠了,這樣想着把包袱往懷裏一揣,跟上了三爺的步伐......

三爺走後,府裏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青禾經了之前的事情性子越發沉靜,因怕義父和弟弟擔心,青禾沒有将之前的事情告訴他們。告訴他們只會增加他們的擔心,既然這樣不說也罷。

枳兒争氣,枳兒現在叫蘇懷仁,因為得郭老從小教導,學問做的非常好。這不此刻郭老正在認真的看着枳兒新鮮出爐的錦繡文章。心裏樂開了花。自己這個寶貝徒弟聰明絕頂,過目不忘,自己講的知識總能舉一反三,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既聰明又努力,而且從來做學問不驕不躁,謙虛知道禮。

唉,唯一讓自己不滿意的地方就是11歲就嚷嚷着要考童生。倒不是自己擔心他考不上,笑話他郭達的徒弟要是考不上童生,這天地下所有的學生也都不用考了。問他為什麽他也不說,他不說自己也能猜到,還不是要為他姐姐撐腰。自從8歲從自己那好外孫嘴中聽說自己姐姐差點被杖斃,就開始央求自己考童生,這兩年更是跟打了雞血似的努力,不說頭懸梁、錐刺股也差不多了。不是自己不想讓枳兒考童生,實在是自己見的太多了,少年成名,長大反倒會被少時名聲所累。而且璞玉還需好好打磨,磨煉心性,教他沉穩,心有丘壑,畢竟将來的官場也有看不見的刀光劍影,自己想壓壓他的性子,希望他長大之後能夠明白他的一番良苦用心......

這兩年李克己小朋友日子過得也是苦不堪言。自然清高的他好不容易有了瞧的上的小夥伴,就被外公給自己樹了榜樣。外公得空就把李克己提溜到自己跟前比照着枳兒教育他。語式一般都是:你看人家枳兒如何如何,你再看看你,吧啦吧啦一頓說教。李克己小朋友也很絕望啊,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還給不給別人活路啊,該怎麽辦呢?在線等,挺急的......

西北戰事情況不斷傳入大夏朝。開始大夏軍隊經過了兩次大捷,但是随着戰事的推移又經歷兩次敗仗,現在兩軍正在相持中......

西北大夏軍營中

“将軍,臣等無能,救治不了這位英雄。”三個軍醫跪倒在地。軍隊裏軍醫都是有品級的,故稱臣。

“為什麽救不了,這不是還沒斷氣嗎?”成将軍沉重的說道。這個馮參将自己是一定要救的,因為剛剛在與和卓族的一場惡戰中,他替自己擋了刀,不然現在躺在這裏鮮血淋漓的血人就是自己。

“病人的傷雖然沒有傷及心髒,但是創面太大,這麽大的創面,靠軍中現有藥物止血幾無可能。”一位軍醫解釋道。

“那難道要看着他流血而死?”他痛心疾首的問道。

“主子,我有止血藥。”一旁的常理突然開口道。

“你有藥?那快拿來啊,還費什麽話?”他不由分說道。

“是。”他的止血藥确實很有效,不知道能不能止住血,管他呢,反正他也要死了,試試萬一有一線生機呢。再說他也挺自責的,他沒有保護好主子,一想到眼前這個血人差點成了主子,他瞬間像被冰水澆過一樣,從頭到腳透心涼。

常理從懷中抽出一個碧綠色的小竹筒遞給軍醫,讓軍醫給馮參将敷上。

軍醫接過竹筒,一打開一股濃郁的藥香鋪面而來,是好藥,聞着味道就知道效果次不了。軍醫不再猶豫,立刻給馮參将敷上。随着這藥粉紛紛落到到傷口上,眼見那血就開始流的緩慢了,再慢慢的竟然不流了,血就這樣輕而易舉的止住了。這藥效也太好了點吧。軍醫拿着竹筒保持倒藥的動作,一動不動,顯然是看呆了。回過神來,把竹筒蓋好,還給常理的時候滿眼不舍。

常理接過藥,整個帳篷裏的人都在看他,一個軍醫忍不住了,“敢問常大人,您這藥是何藥,為何療效如此之好。”

“這個,”常理摸摸鼻子,“這藥竹筒上刻着名字呢叫:雲南白藥”。

軍醫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搖搖頭,顯然沒有聽說過。

“請恕我等孤陋寡聞,沒有聽說過這藥名。冒昧問一下貴藥您是從何處得來的呢?”

常理看了看成将軍,對成将軍解釋道“主子,您不記得了,咱們出發的前一晚府裏您救的那個小丫鬟給咱了一個包袱,裏面就有這藥,我上次迎戰時胳膊被亂箭劃傷了就用了那藥,還別說,效果特別好,我就拿着一瓶随身帶着了。”

成明玉記得好像有這麽回事,那丫鬟煩的很,自己只是順手救了她,她就謝不夠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