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章
第 70 章
韓冰帶着林海第二日向方丈辭行,經過前來排隊領饅頭的人群時,回頭再次看了一眼父親為了給她留下驚世線索建造的廟宇。當初應該有很多種方式能夠将書信傳遞到韓冰手中,韓希墨偏偏選擇了這種讓韓冰自己發現手法,也許內心之中也是抱有一絲僥幸,他的妻女可以毫無察覺安穩度日了此一生。
“小姐,我們去哪裏?”林海駕車離開,等饅頭廟消失在視野內,問向坐在馬車內的韓冰下一步打算。
韓冰看着手中鑰匙和簪子,決定還是先去父親代為保管的密室核實,“先回旗縣小院內,等晚間人少一些再去父親信中寫明藏有楊氏家産的地點。”
林海聽從韓冰吩咐,輕鞭馬臀,駕駛馬車輕快前行。
回到小院內的韓冰看了一遍又一遍父親留下的書信,不知日後如何是好,“林海,如果我決定只是暫為保管楊宰相的身家,找到先皇嫡孫後就如數歸還,不涉朝堂紛争,是不是太過冷血?”
林海從韓希墨信中得知當初盈妃加害先皇後兩位嫡子,控制住先皇後,本以為皇位必将歸屬其親生子嗣也就是當今晉帝身上,誰知其中一位嫡子側妃已經懷有身孕,幾個月後在楊宰相庇護下安全誕下男嬰,楊碧波裏應外合利用東宮側妃身份将消息傳遞給先皇。
先皇當時早已看清盈妃真面目,在收到東宮側妃楊碧波告知嫡孫存在的消息,為保大晉江山後繼有人,暗中寫密旨将皇位傳給嫡孫,可惜被當時還身為太子的晉帝發現,勾結佞臣殘害宰相,為保住皇家血脈,楊雅儒命死侍帶着嬰兒前往封家軍營,托孤于封老将軍,誰料路上被圍追堵截太過,死侍屍橫遍野,嫡孫下落不明。
楊雅儒在被謀害前最後幾日,将所有身家讓家丁冒死運送出去,根據自己女兒指示送到韓希墨手中,交代其妥善保管。楊碧波本欲将密旨偷出匡扶正統,可惜失敗告終,不但沒有成功,連寫給韓希墨信件之事也被晉帝知曉,最終被殘害于宮牆內。
韓希墨當年收到屣妃信件也暗中查找皇嫡孫下落,可到底未曾尋到一絲線索,只能把楊雅儒家産藏于旗縣,日後再行安排。
過着阖家歡樂日子的韓希墨說到底仍舊是商人一個,想着無論誰當皇帝只要能夠施行仁政于百姓是不是正統又何妨,何況都是天家血脈,能者居之未嘗不可。可惜晉帝暴虐無道、生性多疑,不但加重賦稅致使百姓民不聊生,還不顧農忙時節征集壯丁新建宮殿供其享樂,天下蒼生受困于溫飽之間、生靈塗炭。晉帝還為絕後患,幾次三番派人暗中探查屣妃寫給韓希墨信件內容,如果不是韓苑守衛森嚴,韓希墨也早已命喪黃泉。
見晉帝如此喪心病狂,韓希墨無法,只能寫信邀封老将軍過府商議,誰知還沒等到相見,就被害暴斃,好在生前已經都做好安排,不但妥善安置先宰相家産,連自己身家大部分也都藏匿完全,就是怕萬一韓苑被抄家妻女也能隐姓埋名安身立命,可惜千算萬算沒有想到被自己奉為族長真心相待的韓天池居然勾結外人致使韓冰和韓母流落他鄉,如果不是韓冰聰明非常,早就埋身到亂葬崗上。
韓希墨給韓冰留下的信件寫明兩處財産藏匿地點,交代清楚楊氏密室鑰匙藏于藏經閣內,韓氏密室鑰匙是當初給韓冰及笄之禮打造命名為“寒冰”的簪子,這麽大一筆財富,如果不是大聰大智之人取得,普通人到手都只能是滅頂之禍,這才費盡心力布了如此大一個局,假若自己女兒能夠破譯,說明這些財富可以成為她的助力,如果韓冰資質平庸,不如普普通通了此殘生,平淡一輩子又未為不是一種幸福。
父母之愛子必為之深遠,韓希墨生前種種安排,無一不是費盡心力思慮周全,連韓冰是否能夠守住如此大的家産都要通過這種方式确認,真可謂是嘔心瀝血。
林海面對韓冰的詢問雖然從心裏希望嫡孫繼承大統,因為當初如果沒有晉帝的暴政,他和弟弟也不至于流離失所差點凍死餓死在京城,但私心以為推翻晉帝任何人都可以,可獨獨韓冰不可以,這其中冒的風險太大,林海只想韓冰做自己喜歡的事,無憂無過的生活。
“不會,不管你做什麽決定,我都認為理所應當。”林海對韓冰的信任已經超越普通人之間的界限,那是一種在逆境中獲得幫助靈魂深入的相知相護和相伴。
Advertisement
晉帝不得人心,為了貪圖享樂做出的荒謬事情早就在百姓中口耳相傳,如果真到官逼民反那一步,只需要在恰當的時機出現恰當的人以一個恰當的理由就足以颠覆朝代,到時候打着正統的名義定能一呼百應。
韓冰知道這件事的利害,父親極大可能是被當初宮裏出來的老太醫暗害,本以為只是普通的告老還鄉或者看不慣宮牆內的腌臜事兒,誰知道早就在晉帝的謀算中。
如今韓苑已經只剩韓冰和韓母二人,掙得今日實屬不易,韓冰自從父親亡故一路走來受委屈也只能打碎牙和血吞,其中艱辛可能只有林氏兄弟能體會一二,如今知道了這改天換地的秘密,一個小女子又能奈何。
韓冰對着手中的簪子輕聲說道,“父親,希望你能體諒我的處境。”
終于到了晚間,今夜疾風呼嘯,就連月亮都躲在烏雲之後,仿佛知道這夜注定是一個揭露真相,展現被時間埋葬暗黑事實的一晚。
韓冰和林海二人換上夜行衣,蒙上面罩,在猛烈的狂風中來到了旗縣非常偏僻一角,打開土地廟供奉龛後不起眼的一個柴房,柴房從門縫裏看早就已經破敗不堪,可進去後才發現裏面居然是能工巧匠雕刻出的頹廢之相,而看似腐朽的門框牆面,實際上都是人工做舊,幾個壯漢都未必能破裏。
進入到柴房的韓冰依據信中的指示找到機關,一次旋轉木柴後終于開啓了楊氏家産密室。
林海搶先進入查看情況,在确認安全後才将通道牆上燭臺蠟燭點燃,韓冰被林海護在身後進入密室。
沒有多久二人終于達到密室內部,看着眼前寥寥無幾的東西,如果不是地上灰塵毫無外人進入的痕跡,韓冰簡直要懷疑楊氏家産已經被人偷盜。
和想象中的不同,楊雅儒一個堂堂宰相資産,居然連韓冰這個小商人都比不過,除了一些一看就是禦用賞賜物外,更多的是一些賬簿。
随手翻看發現,一本本的賬簿記載着楊氏一族自從當上宰相後所有開銷,其中不乏很多災年時施粥的費用,其中在楊宰相的妹妹被先皇立為皇後,為避免陷入口舌紛争,更是謹小慎微閉門謝客,從未有過貪墨行為。
韓冰随意翻看後心中有些難受,楊雅儒為官清廉一心為天下為萬民鞠躬盡瘁,最後落得屍骨無存,這種下場任誰都無法釋懷。韓冰又拿過一側顏色不一樣的賬簿,發現這些竟然是晉帝貪墨記錄,從封家軍饷、赈災糧款到賣官鬻爵,樁樁件件都觸目驚心。
韓冰突然理解當初明明教育自己要遠離官場,不要和權貴有任何牽涉的父親決定找到嫡孫匡扶正統的原因,能夠做到江南首富的位置,怎麽可能和官場泾渭分明,沒有一個好的環境談何家財萬貫,假如百姓都流離失所,韓希墨又要這金山銀山有何用。
韓冰看着地上“國之肱骨”先皇禦賜的黃金如意,想着當初兢兢業業的一代君臣最後落得如此下場,不得不感覺諷刺。
韓冰又大體看了看密室中的東西,在掌握情況心中有數後,和林海二人離開。
林海将柴房恢複原狀,子夜的街道在狂風肆虐下空無一人,韓冰扯下面罩,感受着天氣無常,擡頭望向烏雲密布的天空,一滴滴雨水打到臉上,原來就算身處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也無法和暗中小人匹敵。
林海回頭就看到韓冰伫立在土地龛前,在狂風暴雨中一動不動。看着已經被雨水打濕的韓冰,趕忙拉着她往小院跑。
進了小院後林海拿起棉帛着急把韓冰臉上雨水擦幹,找出幹淨衣服放到榻上,囑咐其更衣後就關好門窗,去一側廚房裏熬姜湯。
韓冰拿起林海準備好的幹爽衣服換上,正在絞頭發時就聽到敲門聲,在出聲讓其進來後,只見林海端着一碗姜湯來到面前。
韓冰接過林海遞過的姜湯,碗底還貼心墊了東西以防她被燙到,如今身旁這樣一個人的陪伴仿佛成了自己的精神支柱。
林海很自然幫韓冰繼續絞起頭發,好讓她安心喝姜湯驅寒。
喝完姜湯的韓冰有些犯困,林海絞幹頭發後接過喝完的空碗放置一旁,扶着韓冰躺下看着她入睡後才離開。
回到耳房內的林海看着腳下小小一灘的水才驚覺自己也被雨水打濕,匆忙找出衣服更換完成,這一夜沒人知道塵封多年的真相已經被再次發現,更不會有人明白一個女子未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