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遇江南25

遇江南25

從劇院大廳出來時,姜楠警惕地向外張望一輪,不知為何卻并沒有看到某個本就不該存在,卻曾說過會在這裏等着她的身影。

明明張航不在這裏,卻反而更讓姜楠生疑。

她更願意相信對方是故意藏了起來,躲在某處暗中偷偷觀察着她,只是目前她搜尋不到那人的蹤跡,也就只能放棄尋找,不讓自己的情緒被張航刻意帶着走。

她很清楚,若自己表現出疑神疑鬼的狀态,才真是中了張航的圈套。

馬路上吵吵嚷嚷,車流飛速,街邊行走游逛的人也不少,相比平日裏只寥寥幾人的劇院休息室,這裏的确熱鬧不少,多一番人味。

姜楠不怎麽喜歡熱鬧,很少願意主動融進這種鬧哄哄的環境中,但如果是當下這種情況,她于一堆陌生人之外靜悄悄地經過,耳畔喧嚣則會成為點綴而并非牽制與負擔,那也不失為是個值得放松的時刻。

這樣剛剛好,她并不感到無趣或是煩躁,只覺得享受。

更何況,她身旁有個容姍,與她一路有說有笑,穿過兩個十字路口,最後一同走進一家烤肉店。

早在距離這裏還有一段路時,姜楠與容姍就已聞到從店內飄出的烤肉香味。

兩個人的食欲都在一剎那之間就被勾起,越是靠近這家店,這股香味自然越是濃重,伴随着兩個人走進來,被服務員帶着在一處靠窗的四人座前停下腳步。

姜楠往這面巨大的落地窗外掃了一眼,街上陌生行人來來去去,似乎一切都沒有什麽異樣,她卻看向旁邊另一桌,又看向容姍,笑了笑說:“姍姐,那就坐這桌吧,視野開闊些。”

她的猶豫如昙花一現,如此短暫,卻還是被一直在看着她的容姍敏銳感知到。

她沒有問姜楠在想什麽,只随她在另一側坐下。

有那麽一瞬,姜楠心中的确生出過一股抗拒坐在窗邊的沖動。

這一整面落地玻璃太寬太大,窗外是什麽光景,室內的人低頭吃飯之餘偶爾也能瞥上幾眼,而靠近窗邊的那一塊區域什麽人在做什麽事,窗外的人統統都能看得清晰。

Advertisement

她只擔心自己這頓晚飯吃着吃着,無意間一個擡頭向外看去,就會冷不防看見張航站在窗外,或是陰沉着臉或是假意笑着,又或是面無表情地注視着她。

她有過這樣的擔心,轉念想想又覺得沒有必要,即便自己無意間發現張航站在窗外盯着自己又如何,做壞事的是張航而不是她,現在這樣吓唬自己沒有任何意義。

于是,她最終并沒有選擇往旁邊靠內的方向,就坐在她與容姍最初選定的這張靠窗座位上。

整個過程裏,張航并沒有出現在窗外過,至于他是否就站在不遠處向內張望她們的一舉一動,她自然也并不清楚。

她只堅定地知道一件事——自己與容姍這頓晚飯吃得舒适惬意,離開時無論味蕾還是胃口,都得到了極大滿足。

吃完烤肉出門時是五點出頭,太陽剛要落山,溫暖的橙紅色在天邊暈染開一大片,姜楠下意識駐足,擡頭望向那片絢爛。

她原本漆黑的瞳眸裏倒映出暖橙色的光,美好亦爛漫。

她忽然又一次感覺到,春天是燦爛到如此讓人心動眷戀的季節。

夕陽西下時,春風帶着暖意拂面而來,微微吹動她額邊散落下來的發絲,她眼前的暖陽不再刺眼,溫和地沉下去,沉入海底。

太陽的下沉,白日的流逝并不會讓她随意感嘆時間與生命的流逝,這是自然的日落月升,等到月亮爬上來的時候,或許對于很多人來說,這也會是屬于他們的新生。

而姜楠,她既喜歡月升也期待日出,白天與夜晚對于她而言,都是同樣的好時辰。

-

一路與容姍慢悠悠散着步回到後臺休息室中,姜楠走到沙發前坐下休息。

她完全忽略了張航的存在,忘了去注意回到劇場時張航在不在門口。

李向陽也在休息室裏,她與容姍推門進去時他正坐在一旁吃着外賣,聽到動靜擡起頭,一見來人裏有姜楠,他當即熱情地與她們打起了招呼。

“姍姐、楠姐,回來了,晚飯吃了什麽?”

容姍在姜楠之後坐上她自己一貫愛坐的單人沙發,回答了李向陽提出的問題,“我們吃了烤肉,可香了,早知道你也在就叫上你一起了。”

她看一眼李向陽面前擺放着的那份外賣,一碗素面外加兩枚切開放置在面上的白煮蛋,挺簡單,也挺單調的一份晚飯。

她話雖這樣說,但心裏也清楚,小李的經紀人估計不會放任他去吃那些美食,否則小李現在也不至于吃這些。

“那明天吧,明天可以叫上我一起,姐姐們想吃什麽我來請客。”李向陽偏頭,看向坐在自己身旁不遠處的姜楠,想探查她的反應。

只可惜坐下之後,她沒有再發出過任何聲音。

甚至不只是坐下後,自她進這屋開始,他就沒有聽到過她開口,她自顧自坐回到沙發上,又自顧自刷着手機,似乎對他與容姍之間的話題絲毫不感興趣。

“小楠——”

容姍忽然喊了一聲,将兀自走神的姜楠喚回神來。

李向陽視線在她低垂着的臉與她手中那部手機之間來回移動觀察,見她指尖緩慢滑動着手機屏幕,雙目一眨不眨,不知正在翻看着什麽。

而在容姍輕喊她名字後,他又看到她怔了怔,似是如夢初醒,随即擡頭看向容姍,又看向他。

兩個人目光在半空相觸的那一瞬,李向陽不受控地心神一動。

他自己是娛樂圈內的人,平日見多了各類絕色美人,演員、歌手以及愛豆,但他始終無動于衷,秉持着一位偶像需有的覺悟,直至來這個劇組見了姜楠的第一眼。

他不得不承認,在他眼裏,姜楠的容貌不比那些女孩,但他相信“第一眼”這種東西不會騙人,第一眼看到這位與他将會在舞臺上有對手戲的女演員時,他就産生過心動的感覺。

後來他想想,吸引自己的是什麽呢,大概就是姜楠身上一種獨特的氣質,一種沉靜平淡的氣質。

然而,他有心想追姜楠這朵“高嶺之花”,姜楠卻不見得會給他這個機會。

一如此刻,姜楠反應依舊不大,望向李向陽時神色平淡,沒有那些他想要看到的,也可以稱之為“多餘”的神情。

“小李說要請客,你覺得呢小楠,明天我們吃點什麽?”容姍繼續問下去。

姜楠注意力并未放在李向陽請客這方面,下意識接了一句,“小李有什麽想吃的?”

“吃什麽都可以,你們定,我負責買單。”

論五官,李向陽絕對是個标準的帥哥,笑起來時也屬于陽光開朗的類型,在這個圈子裏,他自認目前還沒有什麽代表作,只有這部話劇應是可以在日後成為他入圈以來首個代表作。

所以他始終認為,粉絲最愛他的,是他笑起來時的燦爛樣子,讓她們如沐春風。

只可惜這風還未能吹到姜楠身上。

在月城的巡演即将結束,他将會随劇組前往下一座城市,聽說會加入幾位新演員,可他沒聽說姜楠後續還有在這個組裏的工作。

他也不确定,自己是否還能與姜楠有所合作。

“姍姐,你定吧。”姜楠并未做出決定,她暫時沒有特別想吃的,又将這點菜的權利交回到容姍手中,而她暫時放下手機,旁聽容姍與李向陽的對話。

盡管如此,當她安靜下來不做表情時,她身邊的李向陽依舊能感受到自她身上散發的淡淡冷意。

容姍不與李向陽客套,推來推去也沒有任何意義,對方既然主動提出想要請客,容姍也就不準備客氣,“那明天我們一起出去搜羅搜羅,反正也有時間,到時候看到有什麽感興趣的美食店就進去嘗嘗。”

“好啊。”李向陽不在乎容姍想吃什麽,但對方的邀請正合他意,既然有個機會能與姜楠多待片刻,他自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那明天演出結束後,我就跟着兩位姐姐一起走了。”

三人之間的談話持續時間極短,到此似乎已全部結束,沒有更多話題可言,休息室內再次陷入一片寂靜。

李向陽垂頭看一眼自己面前這碗只喝了一半的粥,視線開始游移,大腦在飛速運轉,他哪能甘心,主動又挑起話題,“對了姍姐,你家鄉是哪的啊?”

他這次改變路數,之前每每試圖給姜楠抛出話題,姜楠的表現卻總讓他大失所望,于是這一次他将問題丢給容姍,或許碰到姜楠感興趣的話題她還能有概率自主加入。

他知道姜楠不是嘴笨不善言談,只是不想和他說話。

他悄悄觀察過,當她在與容姍聊天時,她的狀态總是肉眼可見的愉悅輕松。

她很放松,這是在與他相處時前所未有的松弛。

“我啊,我老家在雁城。”容姍忽又瞟向姜楠,“小楠是榕城人吧。”

姜楠注意力不在他們的聊天上,有些走神,聽到容姍喊自己才回過神來,應了一聲,“是啊。”

簡短的回應過後,話題就此又重新回到容姍與李向陽身上,姜楠不再搭腔,又自顧自看起了手機。

見她沒有興致,李向陽本想找個時機終止話題,反倒容姍的興致被帶起,拉着他聊了起來。

姜楠也時不時會被她提起,顯然是特意想讓她加入到他們的聊天中,只是姜楠每次雖然都會禮貌回兩句,卻只限于回答問題。

之後容姍意識到姜楠的确有她自己在忙的事情,也就不再特意将話頭往她身上引。

李向陽餘光多次瞟向姜楠,明眼人都能發覺,她本是下意識想成人之美。

她與李向陽聊的基本都是些家鄉事,姜楠雖多數時間低頭看着手機,但她所講述的那部分都被她默默聽進耳中。

聽到容姍說起家鄉美食時她不由來了興趣,淡如平靜湖面的眼底終于亮了一瞬,有了起伏。

仿佛美食始終都是那道她無法邁過的“坎”,在戲劇之後,美食對于她來說同樣也有着療愈人心的力量,只是力量尚不及戲劇那麽強烈。

她主加入其中,語氣裏都能聽到明顯的雀躍,對容姍說着有機會去她家鄉看看,什麽地方好吃好玩到時候都請容姍多多推薦。

容姍早就盼着姜楠去她家鄉玩,難得聽到姜楠主動讓她推薦,她也積極回應,熱情邀請她去,“那當然啦小楠,我肯定給你推薦,比所有人都靠譜,這樣吧,等我倆都有空了你來雁城,我直接帶你去逛去吃。”

“楠姐,有機會你也可以去我老家,我帶你一起玩啊。”李向陽也抓住機會,見縫插針地說了一句。

李向陽家鄉是哪裏,方才他們聊天時姜楠記得自己應是聽見了,只是她并未留意,也就沒有記住究竟是哪座城市,但她的回答也并不掃興,“好,等以後有機會。”

《蝶影》小群裏正在讨論的,是有關那位新招來的鋼琴伴奏老師所創作的第一首伴奏。

之後容姍與李向陽又說了些什麽姜楠已全然不知,她戴起耳機,卻沒有再去觸摸手機,只将它鎖了屏攏在手中,又閉起雙目,似是只純粹在聽歌放松。

不知何時休息室內已完全安靜下來,容姍正在低頭玩手機,李向陽也不再動他的晚飯,坐在姜楠身側默默注視着她的一舉一動。

幾秒鐘、一分鐘、三分鐘……直至姜楠慢慢睜開眼,卻沒有察覺到他的視線,竟又根本不往他這裏看一眼,兀自去看手機。

姜楠翻看聊天記錄時,先是看見劉飛神神秘秘地發來一句話,說讓大家展開期待。

他這句話無疑勾起姜楠的好奇,猜不到他到底想讓大家期待什麽。

等她當真随着劉飛所說放好期待,繼續往下看記錄時,她才猛然驚覺,原來對方說的期待指的是期待已完成的第一首伴奏。

他在一堆人的詢問下将伴奏老師創作的第一首曲子發上來,邀大家一起來讨論。

姜楠沒有在看到音頻文件的第一眼即點開去聽,反倒有些遲疑。

如果她沒有算錯,這才不到一天時間吧,不到一天時間那位伴奏老師就已寫完一段旋律,她內心對于這首曲子的期待值也因此正在飛速攀升。

本身她也常聽鋼琴純音樂,盡管她也只是聽那一位的鋼琴樂,但相比群裏其他演員,她自認應是對這部劇伴奏效果更為重視的那個人。

其他多數演員或許只是聽完,認為曲子聽起來的确有懸疑感,與劇情适配就過了,都交由伴奏老師與劉飛來安排,她當然也是,只不過,一如以往,她還是會沉下心來感受曲子想要傳達的內容。

她喜歡沉浸式聽音樂,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伴奏分在兩類節點中,一是在所有演員仍要做出表演,卻集體不出聲時,情緒層層遞進,二是轉場時,伴奏烘托氛圍。

她知曉群裏大家至少已将劇本完整看過一遍,所以對整個劇情脈絡一開始會在心中産生一個粗略構思。

她也同樣如此,只是劉飛給的劇本裏并未标注伴奏會出現在哪幾個位置,她暫時只有自己展開想象。

點開音頻之前,她以為這麽短的時間內,伴奏老師或許只先寫完了一小段旋律,三十秒已經差不多,點開後才發現這首伴奏長達一分鐘,并且是剛好掐在這六十秒上,不多一秒不少一秒,精準得像是被劉飛特意規定過。

一分鐘時間,作為轉場時長有些長,作為她自己所想的第一類節點則應是剛剛好,演員的動作,角色之間的互動與伴奏搭配相輔相成。

閉眼感受這段鋼琴樂時,姜楠也在腦內快速過一遍劇情,想象他們這幾位目前還素不相識的演員在臺上演出時的場景。

她很快搜尋到一處她自己認為适合插進這段伴奏的劇情,再聽一遍曲子,再回想一遍劇情,再構思一遍舞臺上大家的演繹,一切一切在她腦內越發貼合。

這是她自己獨有的想法,不一定與劉飛的想法相一致,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

她心髒在這時開始發脹發麻,不是身體上忽然莫名産生了某種不适,而是那位伴奏老師寫出來的這段伴奏,又在無意間推着她的期待值越發往上走。

無論是對于其他也将會同樣無比契合的劇情與伴奏,還是接下來她将要演繹的這個劇本,以及即将到來的劇本圍讀會,她都心懷迫切期盼。

盼着與各位志趣相投的導演編劇還有演員們見面,一同解讀劇本內容與人物,一同排練到半夜三更,一同走上舞臺,為各座城市,各位觀衆呈現最佳表演,盼着這樣的日子能盡早來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