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新糧

第23章 新糧

而情況若是真的已經嚴重到了此般田地,那麽現如今靠着私底下互市過活的商戶群體,還不知有多麽龐大。

不過想來也是,與狄人的互市是多年以來的傳統,大夏境內的牛羊皮制品,除了北疆等地偶有出産,其餘都是與狄人互市得來的。自打朝廷明面上斷了互市,雖說牛羊皮原料一度溢價,但供應卻只斷了一小段時間,而後也并未在大夏境內造成洛陽紙貴的場面。

細數來,纰漏之處多多少少也有好些。只不過北疆在大夏的存在感低,一直沒有被注意到罷了。

宋吟秋狀似随意地問道:“那近些年,互市一般都換些什麽?”

“馬匹啊,羊毛、牛皮、牛角制品,偶爾還有牛羊肉一類,”店小二歪着頭想了片刻,“哦,最近一兩年,還多了些從沒見過的糧食種子。”

“糧食種子?”宋吟秋皺眉驚訝道。

“是了,這種子我爹娘都說沒見過,”店小二接着道,“前些日子我娘到集市上也買了一些,聽說結出來的果子用處可多了,不僅能直接煮了吃,還能磨成粉做成面,烘幹了還能塞進枕頭裏。”

宋吟秋聽着描述覺得耳熟,但她自幼在宮裏長大,也對糧食的種類了解得不多。

她問沈知弈道:“你可曾聽說過這種糧食?”

沈知弈便問店小二道:“你們店裏可有這種果實?”

“有的,”店小二道,“在後廚擱着呢,我們店的廚子說先試試看能做些什麽,看客人如果喜歡吃,再買些來種。”

他又補充道:“不過聽說,種這玩意兒比水稻用水還要多。好在咱們夏天下雨多,種個半畝地也缺不了多少水。”

他轉身去了後廚,不一會兒捧來一把粟色顆粒。

宋吟秋示意沈知弈上前查看,他抓起幾粒在手上一搓,道:“這是荞麥?”

宋吟秋疑惑道:“荞麥?”

Advertisement

沈知弈道:“殿……你常在京中居住,或許不知,這是從東北邊傳到大夏的一種植物,在市面上偶有流通,大多數商家僅僅拿它來作枕頭罷了,且并不多。”

經他一提醒,宋吟秋便想起為什麽如此眼熟了。她有一次在皇宮看見過這所謂荞麥,不過顆粒遠沒有眼前這些飽滿,而當時皇上也不過是當成鄰國進貢的新鮮玩意兒擺了幾顆在盤裏罷了,也并未說它還能作糧食。

她繼續問沈知弈道:“你是在哪裏看到過這荞麥的?”

沈知弈道:“蜀中。”

對了,沈知弈的家鄉便在蜀中。

只是……這荞麥既是已經流通到蜀中了,想必定是傳入了很長一段時間。如若店小二所言非虛,那麽它還能當糧食種植,既是新鮮吃食,內陸人又為何不種?

她暫且按下心中種種疑窦,吃掉碟中最後一塊奶糕,與沈知弈一同離開了鋪子。

她與沈知弈并肩走在集市上,偶有路人側目,但也是匆匆一瞥。大抵同店小二所說的一樣,鎮子上人少,因而相互之間都有個印象,偶有生人,便很快能夠被發現。

當然,也有偶爾休假或巡邏的小旗認出沈知弈。

“你怎麽看?”宋吟秋轉頭問他。

“屬下以為,這荞麥應是已經傳入大夏有一段時間了,但或許由于一些原因,始終很少有人種植,故而才沒能大面積推廣。”

“不錯,”宋吟秋颔首,道,“和我想到一處去了。我想這件事背後遠沒有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麽簡單。”

“從店小二方才的話來看,北疆與狄人多年的互市中,商品幾乎都是固定的,怎麽會突然多出荞麥這樣一特殊之物?更何況若他所說屬實,荞麥生長需要大量灌溉用水,狄人居所幹旱,又怎會種植?”

宋吟秋憂心忡忡:“我只怕這一切是早有預謀。”

“殿下可是已有考量?”

“我想,我們先在集市上轉一轉,看看荞麥到底是個怎樣的東西。以及也注意下有無其他的怪異物品流通,”她垂眸思考了一會兒,“過幾日再到我們與狄人的互市上看看……”

“當心!”

宋吟秋想得出神,卻沒見身後一匹快馬飛奔而來。話音未落,她只見眼前馬匹急速放大,眼看就要撞到她身上,卻兀地有一股力将她往旁側一拉,随即整個人被一個高大的身影護在懷裏。

“對不住啊!馬拉不住了!小心了各位!”

馬上的男人大聲喊着,策馬穿過集市。看得出他的身手很好,縱使馬匹發了野性不聽使喚,也盡量控制着烈馬往路中間跑而不是道路兩側。

宋吟秋轉頭,盯着那人與馬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她不過失神愣了一會兒,卻聽頭頂沈知弈輕咳一聲。

她一怔,突然意識到自己還靠在沈知弈身上。沈知弈幾縷垂下的發絲掃過她的臉頰,上面還有好聞的皂莢香氣。

市井嘈雜聲漸漸清晰,她猛地掙脫開來,後退與沈知弈分開足足三尺遠:“抱歉。”

她頓了頓,又補充道:“多謝。”

沈知弈不自然地理了理衣襟,道:“無妨,殿下無礙便好。”

“嗯,”宋吟秋故作鎮定地試着接着往下說道,“我們過幾日再到互市上看,看看……”

奈何思路被打斷,她一時也想不出什麽來,便嘆了口氣,道:“算了,還是先逛今日的集市吧。”

她走了兩步,複想起什麽來:“方才策馬而過的那人,我看他衣着與此處百姓不同,腦後編有數條發辮,也不似我族做派。可是狄人?”

“倒也說不定,”沈知弈道,“北疆百姓以往有與狄人通婚的,生出的後代有的便似狄人的長相,可他們自幼在北疆長大,都認為自己是大夏人,說的也是一口流利的大夏話。”

“竟是如此,”宋吟秋心中浮現出一個不太好的猜測,“那麽狄人境內是否也存在類似的境況,有着大夏人長相的狄人?”

沈知弈不言,已是默認。

宋吟秋搖了搖頭,道:“可無論是血脈還是故土,都不能真正決定一個民族的命運。”

哪怕真的存在這樣一塊土地、一群人民生養他直至一個時代落幕,但真正觸動認同核心的問題一旦出現,有血有肉的人類必然不可能被動安于命運的安排。

她似有心事,卻只道:“走吧,我們接着看其他的鋪子。”

沈知弈一路跟在她身側,走在了靠近路中央的一邊。

而這集市越是查下來,宋吟秋心中的憂慮便更深。

沒過多久,他們便碰上幾家售賣荞麥的鋪子。

宋吟秋連問了幾家價格,挑了一家品相差一點的,蹲身抓了一把,假裝頗有經驗地看了看,道:“你這小麥,怎麽瞧着不大對勁?”

那老板一聽,心中暗喜這是個不懂行的,一笑便道:“小兄弟,這可不是小麥。這是從‘那邊’新得來的荞麥,最近可時興用這個裝枕頭芯了,要不要來兩斤回去試試?”

“荞麥?倒是從沒聽說過,”宋吟秋聽得“那邊”,卻未作反應,“這還能作枕頭?”

“鎮子上的大夫看了都說好,”老板嘿嘿笑着,“小兄弟,我看你不像是北疆人,來短住的吧?我給你少算些價錢,怎麽樣?”

宋吟秋打發沈知弈來裝了一斤,付錢,道:“嗯……你這荞麥,怎麽比隔壁那幾家瞧着要小?”

“小兄弟,你有所不知,”老板介紹道,“我賣的這些荞麥啊,硬得很,顆粒不大,是專門用來做枕頭的。而那些人賣的,個個大得不得了,是專門用來吃的。”

“吃?”宋吟秋故作驚訝道,“這還能吃嗎?怎麽吃?”

“這我就不大清楚了,畢竟我也不是做這門兒生意的,我幫您問問,”老板撓了撓頭,對隔壁攤子的老板道,“老劉,你賣的這荞麥怎麽吃?我這兒有個小兄弟在問呢。”

“磨成粉蒸面,或直接跟米飯一齊蒸熟,”老劉一張嘴皮子動得飛快,像是最近一段時間經常介紹起這個,“您買些嘗嘗就知道了。若是不喜歡呀,還可以用來喂豬啊、雞鴨之類的。這荞麥雖小,用處可大着呢。”

宋吟秋又與老板拉了些閑話,其中不乏有這批荞麥的購買源頭、各種用途等關鍵信息。沈知弈則盡職盡責地在宋吟秋的談話中購買各式各樣的荞麥。

二人最終提着幾袋荞麥出了集市,而宋吟秋臨走前又看上了一把牛角梳子,遂一并買下。

沈知弈提着采購的所有物品,道:“恕屬下冒昧,殿下考量得如何?”

“荞麥雖是外來的新鮮種子,有諸多弊端暫且不提,但用途也是十分的廣泛,”宋吟秋兩手空蕩蕩,想了想,道,“依我看,北疆土地廣大,有些地方氣候不似狄人地界幹旱,降水較多。若是在這些地方将灌溉用水合理調配,減少原先水稻的種植,饒是替換成荞麥也無妨。”

“既是地廣人稀,我們多做些實驗,總有成功的路子。如若的确能夠種出産量高而又不耗太多水的荞麥,也不失為利民生的一樁好事。”

“不過現在嘛,”宋吟秋微微仰頭看着沈知弈,嫣然笑道,“我們回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