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墨主的兩封信是前後腳寫的,中間就隔了三天。之前姜風在兩城鎮守,與他爹常有書信往來。雖然人進了重明境就出不去,但沒說姜家婿不能和父家裏聯絡。所以姜風成親這大半年,墨主來信很頻繁。內容無外乎問候,訴苦,關心,還有期盼。

偶爾也會說點好聽的,類似于:為父甚是想念,放眼整個東戎,那些英武骁勇的男兒,竟無一個比得上我兒。你在為父的心裏,永遠是東戎宗主墨國的王世子。

姜風一開始還能感動點,自從來信的頻率高到來不及每封都回的程度,人就淡定了。

無論如何逃避,姜風最終打開了信件。和他預料的沒差,除過日常來自親爹的問候和諄諄教導,又多出幾項新內容。總結一下,大致如下:

首先,說墨國準備立新的王世子,在宗室優秀的年輕人當中選,但會保留姜風的世子頭銜。因為有個頭銜也是好的,最起碼證明父家有背景,說出去也能撐一撐場面。墨國王世子備選名單一并附上,問姜風有什麽建議。

姜風看着那一排宗族兄弟的名字,才能意識到他本姓風。只不過選誰當世子,他沒有什麽建議,或者他有,也覺得沒必要說。最後這事兒還不是他爹自作主張,你要說到他心坎上吧,他說建議挺好,你要跟他唱反調,他罵你意見挺大。

于是提筆回信,說沒建議,父王的決斷向來英明。

他爹在信裏提到的第二件新內容是說,他召集墨國上下以及各附屬國,把整個東戎都翻遍了,僅僅找得五千上品靈珠,又想辦法從其他各境重酬交易,再得五千。目前總共有一萬靈珠,已盡到全力,問這些靈珠什麽時候往重明境送呢,他着手準備。又道距離複醒十二萬東戎兵不到一年半,老父親焦慮的頭發又白了半邊,問姜風能不能再想想辦法。

姜風一直在想辦法,但人在重明境,就很被動。他現在找不到更好的出路,于是在回信裏寫他也沒轍,寫完之後又覺得不妥,揉成一團重新鋪紙提筆,寫他會盡力,大家都盡力,也許到眼前問題迎刃而解也說不定。

他這樣寫是想起姜元若給他保證過的,雖然至今沒有動靜,但姜元若這個人還是能信一下的。

第三件事情很重要,說當初姜女下聘,送來的糧食告罄。庫無存糧,十萬火急。所以打算購糧,讓姜風想辦法低價從重明境交易,度過當下難關。

這件事情其實老父親很早就提醒過。他至今也沒能忘記當初姜國使團打開糧車時親爹老淚縱橫的樣子。三百萬石糧對墨國來說能扛兩三年,但撒到整個東戎,就所剩無幾了。墨主這樣做也是為了安撫東戎躁動民心,畢竟戰敗之後,墨元氣大傷,其他小國若要聯合施壓,對墨國的宗主地位完全能造成威脅。

只不過掀翻了墨國又能怎樣?還不是沒吃沒喝,倒不如指着重明境尊貴的王婿殿下活下去的幾率更多些。

墨主念叨糧的事從第一封書信就開始了。九境諸國,天災不斷,年年收成稀巴爛。唯有重明境的糧是最充足的。姜國也樂意與他國交易,且平價出糧,哪怕是稍微緊缺首要滿足本國的時候,也沒有漲過價。姜風自從去兩城兵備鎮守,所得俸祿全部換成糧往墨國運送,派的還是自己新培養出來的心腹兵丁,只這些糧,僅能供給風家的王室宗親。許是半年來幾次供給比較順利,他爹要起糧的語氣仿佛這就是姜風舉手之勞的事情。

王婿姜風吃裏扒外自然也不是第一回,只不過杯水車薪,姜元若根本不會過問。但要大宗購糧,一來缺錢,二來即使不缺錢,交托給自己的鹽糧官姜張買辦,也必定會卡在重明境出關口。所以有時候姜風也覺得郡公們獨占一城極好,城中雖不産糧,但城中百姓溫飽不成問題,一應生活必要品在重明境境內随時購買,老姜家從來沒斷供過。

Advertisement

所以老父親跟他要糧,還讓他基本上白拿的時候,他很難辦,重明境九九城和八八城的糧食都不量産,城郊百姓的那些地就跟種着玩似的,有沒有都行。那糧食主要從哪裏來的呢。

姜張是侍馬裏的老人了,他之前提及,說主糧從七七城內運出來供給九九和八八各地。七七城內有巨大糧倉,這最要緊的命脈自然是老姜家自己人把控,且七七城內的糧産不受任何災禍的影響,産量穩定,存儲豐厚。

按理說那種貧瘠之地,怎麽會出糧呢,但就是出了,具體什麽情形,除了老姜家自個兒,誰也不知道。

他旁敲側擊問過姜元若,姜元若也不知道,說這事兒不歸她管。不歸她管的,她不問。于是姜風将所有無法解釋的,無從知曉的,一律歸于姜氏星辰之術的功勞。

自然,這些糧食不算靈植,其他境內倒是能産出一些蘊含低微靈氣的糧,但産量很少,其作用和重明境內的沒什麽不同:飽腹。

扯遠了。九境旱災沒斷過,今年春夏的雨多數都在了重明境的土地上,老天爺決定的事情,誰也沒辦法。

犯愁。

但依然在給老父親的回信裏寫到,他會想辦法,就大家一起想辦法,也別指着他,問問那些王世子備選人,誰能解決這個問題,考核的時候給誰上大分。

轉而又想,最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的王室子弟,現在困在重明境裏出不去。

于是紙張揉成一團,再次重新鋪紙提筆。交代完前面的,糧食的事情說他得再斟酌斟酌,有時候做的過分的話,三殿下還是要幹涉一下的,別最後整的大家都知道他父家跟無底洞似的填不完,他郡馬的身份因此受到影響,那基本玩完。

老父親第三項提到的事情,是老生常談。問他和三郡主感情怎麽樣,有沒有孩子,有的話是男孩還是女孩啊,不管怎麽說可一定得生個萬金玉葉,好讓他父憑女貴。當然如果是男孩子也沒關系,咱穩紮穩打,再接再厲,頭胎男,二胎一定是女。

姜風:“.......”

真的,太難了。他父親自己這輩子就他一個苗,為什麽覺得苗兒子長成了能跟下崽似的,随便喊喊,就能生出孫子來。

你別說,老父親還真是考慮到這一點,在問完這些之後,又在信中慈祥叮咛,“為父也知道王室子嗣薄,所以說嘛,當初那些陪嫁,必能助你一臂之力,咱們該用得用哈,可不敢小心眼。”

姜風:“.......”

原地爆炸吧,誰都別活了。

這裏的陪嫁是有個說道的。當初去重明境成親,墨主是備了些嫁妝給他,只國貧積弱,也拿不出好的來,所以他象征性的帶走一些,親随也只挑兩三個,都準備好行裝上路,被墨主攔下了。

老父親說,“我想來想去,你帶去這幾個不行,派不上用場。”

“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功夫不弱,我衣食住行往常都是他們看顧,用順手了,再換麻煩。”姜風還解釋一句。他挑的親随跟着他多年戎馬,人家誓死要追随風世子,姜風就答應了。

墨主卻另外準備兩個年輕男子叫他一并領上,“用這倆吧,光功夫好會照顧人也不行,收攏着媳婦的心才是關鍵。”

姜風看着老父親送他的兩名年輕男子,相貌英挺,虎背狼腰,關鍵和他在面貌上是有一兩分像的。瞬間明白了他的意思。

就......幫着他争寵是吧?

老父親說是的,你那媳婦妾不少,總是個威脅。只要我們墨人在郡府上人多,孩子有墨族血脈的概率也會高一點,無論如何,你要抓住三郡主的心,你抓住了她的心,便不愁每個好前景,孤的好大兒啊,千萬別在這事情上使小性子,懂嗎?

姜風下意識點頭。懂,懂得。

所以最後拗不過親爹,就帶兩個尋常意義上的陪嫁妾,還有兩個跟随已久忠心耿耿的侍衛。

這些人現在在做什麽呢?目前都被他安排在兩城鎮守營,各司副職,就是說幹的很出色。雖然他人在也茂山,但兩城鎮守營是他從無到有建起來的,兵備道上全是他的人。

也就這樣了。

他甚至想過,失寵的話,這可能就是姜元若給他的退路。

陪嫁争寵什麽的,用不上一點。老父親交代他吃肉,讓陪嫁喝點湯就行。現在的問題是,沒肉,也沒湯,什麽都沒有。

他這個正室沒有,底下那一堆妾也沒有,三殿下的對情和愛的淡漠,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也許,是他們還做的不夠好吧。

于是提筆回信:別罵,在努力了,一直在努力。

最後便是老父親如常期望,說自己也知道給郡馬大人很多壓力,希望大人保重自己,期待來日榮封郡公,父子重逢。

姜風提筆回應:好。

寫完裝進信封,封上火漆,還交給老鄭,“家書務必送到,有勞長使。”

老鄭自然答應,“大人放心。”

姜風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私下檢查他的信件,因為現在很多人都說重明境沒有秘密,好在他和老父親的書信往來基本是家長裏短,随便怎麽的吧,無所謂。

老鄭收了信,看他起身收拾行裝,便問,“大人傷勢未愈,這是......”

“哦,基本上好了。眼下還在狩獵期,只要沒結束,咱們府上拿頭名的希望還是有的,這回我要走遠一點,獵大一些。”

他收拾行裝,動作迅速,真心不敢再歇着了,老父親的連環奪命符扛不住,所以他必須振作精神,繼續追尋姜元若的腳步,并牢牢抱住她的大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