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7章 第七章

閨中生活多無聊,這時候姐妹兩個就會坐在一起戲耍,清瑤拿起繡繃繡花,清竹是不願幹的,她偶然繡條帕子抹額的行,大件繡品別指望她。好在夏家也不需要兩姐妹當繡娘。清竹看着越發穩重的清瑤,想着自己把個明媚鮮豔的姑娘壓抑成這幅模樣,就順嘴道“姐姐,我講故事給你聽好不好?”

清瑤拿起繡花針蹭蹭頭皮,笑道“你肚子裏有什麽故事啊?”自從那件事後,清瑤把話本子都戒了。

清竹搖頭晃腦“那你是不知道,我跟你講,話說,有個不知名朝代裏的一個牛家村,村裏有兩戶人家,一家姓郭,一家姓楊……”

射雕英雄傳上場,初時清瑤聽的漫不經心,大半心思還是放在手裏的繡繃上,漸漸的她就住了針線,開始看着妹妹,眼神透出認真來。

連四周的丫頭奶娘都聽住了,腳步不動,屋子裏雅雀無聲的。

清竹看過金老先生所有的書,但是想要複述的一模一樣是辦不到的,能複原個七七八八就不錯了,就這七七八八就把清瑤的魂給勾走了。

時人哪裏聽過武俠,就是外頭說書先生,講的不是風花雪月就是神鬼因果故事,金老先生的威力那是經過幾代人認證的。

清竹講的口幹舌燥,方講到牛家村被屠後楊鐵心的妻子和金國王爺一道回去,她住了口,“我說姐姐,你看在我給你講故事的份上,茶水也要給我來一杯啊。”

瓊花快手快腳的端了一杯蜜水過來,“那不是奴婢們都聽住了麽,二姐兒這故事太好聽了。”

清瑤眼巴巴的看着清竹喝完水,迫不及待道“後來呢?”

清竹翻翻眼皮,“後來,後來今兒就不講啦,都要吃晚飯了,你這是不讓我吃了?”

清瑤抿嘴笑了笑,轉頭吩咐了瓊花一句,很快瓊花拿了一個盒子出來,清瑤道“吶,你不是一直眼熱我這玉玲珑麽,今兒就送給你。”

清竹歡歡喜喜的接過,“那就謝謝你啦。”

清瑤道“那明兒個繼續給我講啊,或是把那話本子借我看看。叫我說,那個包惜弱也太不應該了,家國天下,她怎麽能放下丈夫跟一個陌生男人走呢,而且還是仇人。”

清竹道“嗨,故事麽,聽聽也就算了,當時情景,一個弱女子惶恐無依,想來也是沒辦法吧。我這也是偶爾聽到的,哪裏來的話本子,聽了以後我也去找過,就是沒找到呢,行了行了明兒我給你講。”

Advertisement

一屋子丫頭聽了都高興起來。于是清竹一時嘴快就給自己攬了事上身,每天要抽一段時間講上一段故事。

好在射雕英雄傳也不太長,半個月不到也就講完了,清瑤聽的目眩神馳,“這故事真可謂是酣暢淋漓,快意恩仇呢。”

清竹透口氣道“我可總算能歇一歇了。”

這個故事讓清瑤前思後想了好幾天,還拿着劇情和清竹讨論,清瑤的思想很奇特,她倒不是不喜歡黃蓉,就是覺得郭靖不應該背信棄義為了黃蓉不要華筝,既然只把華筝當妹妹,那麽一開始就不應該應下這門親事。發覺自己心裏只有黃蓉,那麽也該盡早把母親接回來,後來郭母的死,一半責任也是郭靖所為。所以說,郭靖這人也不大有擔當。

清竹聽了直眨眼,覺得再不能多嘴了,要不然金老先生這麽多本書講下來她得改行當說書的去了。

因是閨中所講,也傳不到外頭去,清竹也不怕有人聽了過來詢問出處,清瑤也只是被故事吸引,還想不到更多去。

夏禮赴任已經兩年多了,來信說鄭氏生了個女兒,趙氏忙忙的準備東西要送去道賀。老太太送給這個未曾見面的孫女一套上好的寶石頭面。

鄭氏接到禮物心下才稍安,她很怕婆婆不喜歡孫女,如今才放了心。

老太太其實大度的很,她孫子都兩個了,不怕夏家沒後,鄭氏的擔心只能是為了她自己這小家,和整個夏家是不相幹的。

閨閣生活總體是平靜安逸,這天夏家卻來了一戶前來投奔的親戚,這位是老太太的堂妹的孫女。

關系有點搞,老太太的堂妹當年嫁的是一個小商販,跟着丈夫走街串巷的做生意,後來生意越做越大,家業也一點點積累了起來,可惜這位老夫人兒女緣分淺,只生了一個女兒,丈夫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為理由,納了妾,妾的肚子倒是争氣,生下了男孩。

這位老太太也是彪悍,硬是讓女兒招贅在家,和小妾的兒子分庭抗禮。

可惜女兒肚子也不争氣,生來生去還是生女兒,一下子生了三個女兒,庶子那一房簡直笑破肚皮。

女兒就女兒吧,堂老太太決定好好教養孫女,将來大孫女繼續招贅。

商人不講究面子,只講利益,堂老太太生的厲害,死死扒住了自己應得的利益,堅決不讓庶子那一房占便宜,丈夫要是想說小話,她一大把年紀也敢把丈夫打成爛羊頭。

所以丈夫也不敢多嘴,好在招贅了也是自家人,肉爛在鍋裏的,他也不會下死力攔,反正他的那個庶子很是争氣,成了親一個勁生兒子,他們家的香火斷不了了。

不知道是不是遺傳的問題,堂老太太生的女兒天生就會做生意,就是生下來的三個閨女對做生意也很敏銳,在她們的操持下,家業越來越大。

而庶子這一房只會花錢,管個鋪子也丢三落四,所以家族生意他們沾不到手,只能酸溜溜暗地裏還嘲笑大姐,“還不是賺錢供我們花,讓她們忙活去,我們只管樂我們的。”

這種生活雖然憋屈,堂老太太和女兒倒也過得下去,畢竟她們掌握家裏的話語權,庶子那一房也不過撿些手指縫裏漏下來的吃吃。

可是老天爺偏要和堂老太太這一脈過不去,女兒女婿在一次從外地販貨的歸程中雙雙染病而亡,堂老太太差點就沒撐住,想到三個還未成家的孫女才勉強支撐了起來。

等到女兒女婿的喪事辦完,堂老太太徹底躺下了,這時候一直被打壓的庶子一房開始鬧妖折騰,他們要求接管生意。

要知道三個外甥女雖然能力不錯,鋪子管的有聲有色,架不住沒有成家立業,以前有父母擋在前頭,她們在後面盤賬管理沒什麽不好的,現在父母沒了,三個女孩子走到臺前就很紮眼。

堂老太太又卧病在床,庶子一房已經無所顧忌,他們開始争奪家族生意,堂老太太硬撐着最後一口氣,替三個孫女掙到了一筆財産,然後把私房盡數交給大孫女,終于挺不住了,臨終前她怕三個孫女等到她走了被庶子一房算計死,于是就囑咐她們等到過了熱孝就去京裏投奔夏老太太,哪怕自己多年的財産散盡,也要保全三個孫女。

她對丈夫已經完全沒有信心,知道自己走了丈夫會和庶子聯合起來逼三個孫女吐出財産,弄不好還會把孫女們推入火坑,她絕對不能允許這件事發生。

堂老太太用人參吊了口氣,逼着老東西叫來了族人,當着大家的面,讓三個孫女放棄了所有家族生意,只把女兒的東西和自己的私房交到大孫女手裏,還是過了明路的,然後說了,等過了熱孝就要三個孫女去京裏見自己的堂姐,以後她們的終身大事也交托堂姐負責。

夏老太太的兩個兒子都當了官,這在商人眼裏就是不能得罪的人物,堂老太太只能用這種辦法來保全三個孫女,廖家不敢和當官的嗆上,加上堂老太太餘威尚在,所以都同意了。

堂老太太交代完後事然後撒手而去,三個孫女哭的肝腸寸斷,原本祖父尚在,加上還有嫡親的小叔一家,廖家三個姑娘絕對不能聽憑旁人決定終身,可是堂老太太預料在先,把一切可能對孫女們不利的因素掐死在了搖籃裏。族裏事先拿到了堂老太太給的好處,也就不想言而無信,招來死人怨怼,盯着廖家,讓他們遵從堂老太太的遺願。

等到熱孝一過,廖家大姑娘整頓行裝,帶着兩個妹妹出發了,一起帶走的還有被叔叔裁撤下來的老掌櫃們。

廖大爺一朝得了話語權,不知道有多高興,走路都打飄,三個外甥女他才不放在心上,走就走呗,他還省心了。

于是夏家就迎來了三個外三路的姨妹妹,得知原委趙氏唏噓不已,這是老太太的親戚,怎麽安頓得看老太太的意思。

老太太也很心疼堂妹的遭遇,她的娘家人差不多都沒了,現在有三個姑娘凄凄慘慘的來投奔,老太太自然十分熱心,收拾了自己的院子接待這三位小姑娘。

夏家都用同情的眼光看待這三個姑娘,清竹和她們照了一面,才發現這三個姑娘可不是嬌滴滴等着人照顧的金絲雀,而且,她們身價不菲。

據清竹讓人打探來的消息,廖大姑娘在京城買了一小套院子,她的行李大多數搬去了那裏,讓家中老仆看守,帶來夏家的只是一部分。

要按廖大姑娘自己想法,她有大把銀子,帶着兩個妹妹單獨也能過得好好地,根本不必投親靠友,不過祖母臨走前拉着她的手道“大姐兒,這世道對女人太苛刻,你和你妹妹們都還沒許人家,要是不離開這裏,就會落到那一房小婦養的手裏,他們豈會善待你們!你帶着萬貫家財,一個小姑娘是守不住的,與其最後被人算計光,不如拿着這些去投奔我的堂姐,她自小心善,如今兩個兒子都當了官,拿了你的錢財就是為了自己的聲譽着想也不會不管你們,這樣,我和你爹娘九泉之下也就放心了!”

廖大姑娘哭的哽咽難言,只得答應下來。

等到祖母的熱孝一過,她就帶着妹妹們上京了,到夏家的時候廖大姑娘內心極為忐忑,她還得顧着兩個妹妹,不能憑自己的心意橫沖直撞。

祖母雖然去了,家裏的生意也都交給了那一房,可是祖母留給她們三姐妹的財産可不少,祖母好強了一輩子,得知丈夫要納妾生子的時候就開始積攢私房,一輩子攢下了多少私房,這是祖父都不知道的。

祖母的私房加上母親留下的私房,完全可以抵得上交出去的田莊鋪子,現在都在廖大姑娘手裏。

作者有話要說:  我們的口號是:收藏!收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