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9章 第九章

廖大姐看見老太太又對她們姐妹親熱起來,一顆心才放下。別看她立了女戶,要是沒人撐腰,這女戶也等于形同虛設,她是萬萬不能讓老夫人不高興的。

廖大姐今年已經十七,祖母算新近過世,父母過世差不多快兩年了,原本馬上算出了孝,可以談婚論嫁,不過廖大姐有自己的決定,她要給父母祖母戴全孝,那就差不多要七年,所以她現在不想論婚嫁,而且她說了自己将來是要招贅的。

老夫人現在倒是慶幸給廖大姐弄了女戶,要不然這姑娘這麽倔強,她這是弄了個燙手山芋在手裏啊。

廖大姐等到自己買的宅院修繕好了,也就要搬去自己的院子裏,畢竟在孝期,之前是沒辦法,現在她得在家裏給祖母父母設牌位祭拜,在夏家肯定不能幹這些事。而且鋪子裏的生意也得她出面,在夏家就諸多不便。

不過她和夏家來往一直密切,哪怕不是節日,只要有空她就會來夏家拜見老太太和趙氏。

她能在外行走,每次來就可以告訴清瑤和清竹好些外界的消息,哪怕是八卦,兩個小姑娘也聽的津津有味。

清竹甚至知道廖家那庶出的廖大爺接管了生意,短短一年間就虧了不少。廖大姐知道這些是因為她手裏的老掌櫃出去經商販貨打聽到的。

廖大姐冷笑道“以往他們只知道躺在家裏伸手要銀子,還埋怨祖母不讓他們接手生意,實際上,這就是一窩子的窩囊廢,吃啥啥沒夠,幹啥啥不行,現在好了,廖家這麽多年掙下的基業在他們手裏毀的七七八八,我那好祖父怕是睡在床上也能笑醒!”

清竹撲哧笑了,青瑤踢她一腳,在清瑤看來,廖老爺子再多不是,那也是廖大姐的親祖父,做孫女的怎麽能背後編排長輩的不是,妹妹不說勸解,還要跟着嘲笑,那可不行。

清竹早就死了改造清瑤的心,三觀不同說再多也沒用,清瑤只要自己不行差踏錯,這輩子也不會過得不好,她也不用過于操心。

廖大姐也知道清瑤聽不得這個,就讓妹妹和清瑤去玩,自己同清竹講話,“你那田莊上的東西,要是信得過我,讓我賣,保管比你現在賣的還多”

清竹道“全給你不可能,我分你一點試試看。”

廖大姐道“成,那就說定了。”

清竹田莊上的東西主要供應一家大小吃喝随禮,後來趙氏覺得也不能光占女兒的便宜,家常吃用的不算,要是用到走人情的就結算銀子給青竹,那個只消耗了一小部分,大頭還是放在夏家的鋪子裏賣。

不過夏家的鋪子賣這些農産品并不專業,加上又不是主要經營這個,難免不經心。廖大姐接手後,有針對性的推銷,且菜蔬都整理的整齊水靈,還能送貨上門,好些富戶嘗了味道就會來下定,莊子上的産出都不用進鋪子,一出來就銷售掉了。

Advertisement

清竹嘗到了甜頭,回了趙氏一聲,就把自己莊子上的産出全交給廖大姐打理,銷售方法一變,産量沒多出來,銀子多了兩百多兩。

清竹喜滋滋的數銀子,清瑤頭疼,“你好好一個千金小姐,鑽錢眼裏是怎麽回事!”

清竹噓她,“我是見錢眼開的俗人,你這九天仙女千萬別被我帶俗了!我和你說,就是皇帝老爺,也頭疼銀子錢呢,你倒清高起來,要知道,緊急時候一文錢憋死英雄漢!”

清瑤敗退,笑道“罷罷罷,保佑我将來得個錢串子妹夫,然後你們能講到一處去!”

清竹啐她,“呸!”

丫頭嬷嬷具都笑了。

因着廖大姐經手了青竹莊子上的作物,她和楚修平接觸的就多了起來,慢慢的兩個也都看對了眼。

廖大姐不嫌棄楚修平父母俱亡,還帶着弟弟妹妹,就要求他等自己出孝,也別提入贅的事,将來有了孩子,留一個姓廖就可以。

楚修平一口應下,沒半點不甘願。他剛給清竹管了一年多的莊子,家裏雖然不愁吃喝了,畢竟底子還薄,他也不想被人說成是吃軟飯的,趁着這幾年好好幹,也能替弟弟妹妹掙下一份家業來。

廖大姐的為人他都看在眼裏,兩人的身世也有相同的地方,産生好感是很容易的。

清竹知道這兩人的事,倒是十分高興,他們也算是同為天涯淪落人了,難得能走到一起。

清竹還特意讓人稍話給楚修平,“将來一定要待廖姐兒好,不可朝三暮四傷人的心,你要是見異思遷那就趁早說,要想瞞着廖姐兒搞七撚三,我也不饒你!”

把個楚修平說的哭笑不得,連連點頭,廖姐兒知道後抿嘴直笑,她也沒什麽看不起楚修平的,她本是商戶女,靠着夏家和自己的財産,想要嫁個秀才什麽的也不難,可是廖大姐看不上這種人。

她還不想和這種眼裏只看見富貴的人成親,最後他們全家吃喝自己的,還要搞自己一肚皮的氣。有那奮發圖強的人,勢必不肯入贅,所以在廖大姐看來,楚修平很好。

清竹聘楚修平管理自己的莊子,也并沒讓他入奴籍,所以兩人都是良民,身份上就沒挂礙。

老太太知道後也沒說什麽,畢竟不是自己的親孫女,加上廖大姐性子和好強,她認準的事一般不容易改,要是那楚修平等得,這也不失為一樁好姻緣。

時光冉冉歲月如梭,轉眼清瑤十六了,去年辦的及笄禮,廖大姐又送了一份厚禮。如今趙氏正在一心挑選兒媳和女婿呢,恰好今年清岳也要考試,今年考試的把握就比上次多了好幾分。

等到放榜日,清岳果然中了,名次雖然不是前三,也頗靠前,夏家頓時喜笑顏開,接待各處道賀的賓客。

趙氏如今走路都帶風了,兒子成了舉人,已經半只腳踏進了官場,好好再念幾年書,考個進士回來,夏家那才叫人家羨慕呢,到時候就是一門三進士,如何不風光。

清竹又在開腦洞,人家小李飛刀家是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他們夏家目前有望一門三進士,不知道将來能不能掙來一個探花呢。

夏家如今蒸蒸日上,給大哥清岳說親的人不知凡幾,便是過問清瑤婚事的人也多了起來。

正好老太太辦壽,夏家就廣開門戶迎賓客,清竹又見到了趙氏那個嫁到馬侯爺府裏的庶妹,夏家根本沒下帖子請她,是她一意要來的,還說是姐妹們不能因為各自成家外道了,她這當妹妹的不能不來。

趙氏對她泛泛的很,清竹的外祖母壓着這個庶女不許她多話,把這女人憋得夠嗆。好容易賓客散了,娘們幾個能坐在一起說說體己話。

這位不讨喜的姨媽一張口就是,“大姐兒有沒有許了人家?”

趙氏面上越發淡然,“去年剛及笄呢,我還想多留姐兒幾年。”

小趙氏趕緊道“這可耽誤不得,女孩子才幾年的青春,我倒是知道個好人家……”

趙老太太面色一沉,打斷她的話“你嫁進侯府就學會了保媒拉纖嗎?夏家的事與你何幹,給我閉嘴!”

小趙氏只能憤憤的閉上嘴,她自覺也是好心,怎麽姐姐和嫡母就這般不識好歹呢。

趙氏壓根不想聽庶妹的話,她自己是庶出,嫁了個庶子,眼界狹小,她嘴裏的好人家趙氏是看不上眼的,不外乎那些落魄的侯門宗室,夏家清貴人家,根本不稀罕同宗室結親。

這個不算趙氏高傲,而是夏勉官位不高不低,女兒嫁到皇家肯定成不了正妃,側妃等同于妾,夏家根本不屑。餘下的宗室大多數都是纨绔,有什麽可稀罕的。自己的女兒能幹出色,何必博這種虛無缥缈的富貴去。

夏勉又不想搭上皇子運作,何必損了自身的清貴之氣,所以趙氏壓根就不往這方面考慮。

兒子弱冠不到便考中了舉人,親事上挑選的餘地就更大了,最後夏清岳定的是工部尚書之女,單從官職上來看,尚書肯定比侍郎位高,夏家娶這媳婦是高娶了,但是時人做親也看家風和家中子弟的綜合素質。

工部秦尚書就覺得夏家家風嚴謹,夏清岳前途無量,女兒能有這樣的婆家也是幸事,這樁親事就這麽定下了。

接下來就是清瑤的親事,最後定的是大理寺平少卿之子,和夏清岳這一次一起中的舉,也是後起之秀。

趙氏又開始忙活起來,這次是為了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再忙她都精神百倍。

要給兒子重新收拾院子,還要給女兒準備嫁妝,這可半點都不能馬虎。

小叔在外已經連赴兩任,據說這次回京述職以後還會升遷,夏家這勢頭正是蒸蒸日上啊。

要說對夏清瑤的婚事還有誰不滿意,扒拉來扒拉去,就只有趙氏那個嫁入馬侯爺府的庶妹了。

她私底下不止抱怨了一次,覺得清瑤定給大理寺少卿家太不劃算,明明可以嫁的更高的。她自己也生了一子一女,甚至還有好幾位庶出的子女,按理說,有好人家也該考慮自家啊。

并不是小趙氏不想考慮,而是別看她的子女說起來是也是侯府出身,外頭還真沒人願意搭理他們,小趙氏的丈夫是侯府庶子,原本就不大上臺面,他的子女高門大戶自然更加不放在眼裏。

你要是自己有進取心還好,可惜馬侯爺府本就在走下坡路,加上侯府庶出的這一大家子,個個長成了一雙勢利眼,只盯着利益看,哪能和夏家的子女比呢。

夏家眼見的在不斷上升,家教又好,夏家的子女才是那些貴婦人眼裏合心意的女婿和媳婦的人選。

小趙氏想用姐姐的女兒來巴結她眼裏的貴人,嫡母和趙氏能容她才怪了。

作者有話要說:  那個,收藏,咱們來一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