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章
第 41 章
“我不管, 今天要是不給錢。累得我弟沒了這門親事。我就……我就跟你離婚!”
何玉燕背着一個背簍,裏面放了一只野雞,還有些菜幹。心想着等到家就讓她媽把雞殺了吃了。別想着還留在到過年。這兩個老人家平時都很節儉, 但該吃的還是得吃。
心裏想的好好的,沒想到剛走到樓下,就聽到樓上自家傳出了這麽一句話。
當下, 何玉燕就辨認出聲音的主人。臉色頓時難看了起來。
“哎喲, 燕子。你大嫂的婆家人來了。正在鬧着要錢了。你先別上去。”
之前給何玉燕介紹過對象的伍嬸子。見到何玉燕回娘家,立刻把她拉住。
“你一個嫁出去的小姑子。大嫂的娘家來婆家鬧事, 最好別摻和。”伍嬸子這話挺實在的。這年頭的人都是這樣。覺得嫁出去的女兒, 就不要再管娘家的事情。回娘家也是做客。
類似的話不止伍嬸子說, 邊上幾個湊到一起的大媽嬸子說了類似的話。
何玉燕本來想掙脫對方的手,回家看看的。但想了想, 又轉頭先問道:“伍嬸子,那些人什麽時候來的?你知道嗎?”
伍嬸子聽到這個, 表情也不怎麽好看。
“十多分鐘前, 我們幾個還在跟你媽說着事兒。然後就看到你大嫂領着她那些娘家人,浩浩蕩蕩從外頭走了進來。他們走到樓下喊了你媽跟你二嫂一起上樓去了。我們本來想跟上的。但你媽說這個事兒她心裏有譜。”
果然, 聽到這裏, 何玉燕也有譜兒了。
“那大媽,我上去瞅瞅。放心,我不會插手的。”
說完, 何玉燕感謝了這幾位大媽的善意提醒, 轉身立刻上樓。
“哎,這小妹子可真是個好女娃。可惜, 我家兒子早結婚的了。”
Advertisement
一個大媽看着何燕那滿滿當當的背簍,以及對方急切的背影, 就知道這女同志是個好的。
這惹得伍嬸子相當無語。
——
“別以為我是開玩笑的。我弟弟要真的沒了這樁親事,我就成了家裏的罪人了。”
何玉燕剛踏上二樓,又聽到了徐大妮威脅的話。
緊接着就是她媽的聲音:“哎我說,你們老徐家是不是有毛病?大白天跑到女兒的婆家要錢。不給就威脅要離婚。你去外頭問問,哪家女兒嫁到婆家五六年了,會因為這個事情鬧離婚的。”
說起來何母就覺得奇怪。
這大半個月,徐大妮天天在家裏鬧着要錢。但也只是平時鬧騰的那種程度。反正她幾乎隔一段時間就要鬧一次。鬧到一點錢就是一點。何母也就沒當一回事。
沒想到對方今天忽然就帶了一幫娘家人過來。一副要不到錢,他們老何家就會害得徐家絕後一樣。
這是哪裏來的道理?
何母真沒見過,哪家兒媳婦的娘家弟弟,結婚彩禮還得婆家給的。
——
屋裏,何母跟二兒媳坐在一塊。而對面站着的人,除了徐大妮,就是徐大妮的親爹、親媽以及親弟弟。
這一家四口見何母這樣油鹽不進,十分着急。
他們也不想催得那麽着急的。
主要這占便宜是一門技術活兒。
便宜不能一次占太多,要細水長流地占。隔一段時間占一次便宜,就能長長久久地占下去。這種事情他們已經做了好些年了。對每個女兒的婆家都是這樣操作的。
所以,他們老徐家雖然沒啥大勞動力。但在三家大隊,他們家的條件也排得上好。老家那幾間磚瓦房也是這樣來的。
偏偏兒子不争氣,找了個要兩百塊彩禮錢的女人。
手頭上的錢就剩下一百多,家裏一共有五個女兒。其他四個女兒都嫁到家裏附近。昨天下午他們夫妻兩已經上門去要了錢。湊到一起有個五六十。
還欠五十塊就能湊夠彩禮了。
這次過來,就是找大女兒的婆家,也就是親家中家裏條件最好的一戶人家借錢。
“大妮,閉嘴。好好的事情怎麽到你嘴裏就說不明白。”徐大妮的親媽徐母忽然說道。
何玉燕聽出了對方語氣中的改變。知道對方這是要換策略了。當下,直接開口打斷了對方的思路。
“媽,我回來了!”聲音很大很清脆,讓人聽了心裏舒爽了不少。
何玉燕邊說邊走進了家裏。完全當做沒看到門口站着的那四個大活人。
何母看出了女兒的意思,樂得配合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我還尋思着你那廁所都蓋好了。咋人還不回來走走。”
“哈哈,這不是回來了嗎?對了,媽。你女婿給你帶了些東西。咱進裏屋瞧瞧。”
何玉燕說着起身就想拉着何母回裏屋。
——
之前因為何玉燕的忽然到來而愣住的徐家人。這會兒見狀終于反應過來:“等等,等等。親家母,親家母。”
徐母急哄哄地沖上來就想去拉何母。何母則是拉着女兒後退幾步。
何玉燕這才看清這一家人的樣子。
徐母長得很普通,但身材意外得有點胖乎。不像個缺吃少喝的,倒比不少城裏人還要胖。
這年頭物資不豐富,要找個胖人也不容易。
徐父同樣如此,長得矮胖矮胖的。夫妻兩湊一塊兒還挺有夫妻相的。
這麽胖乎的夫妻,可真是少見。也不知道兩人身上的肥肉,有多少是榨幾個女兒弄來的。
至于徐小弟,長得倒不胖。還有點腱子肉的模樣。但是看人的時候,眼珠子滴流滴流轉個不停。看着就不是個好東西。
“要錢沒有。”何母相當堅決地對徐母說道。
“哎喲,親家母。這一次一定要幫忙。我們不要錢,不要錢。我們借錢。我們借錢。”
徐母的話音剛落,徐小弟接話道:“對對對,借錢借錢。以後這錢我大姐會還的。”
這話可真是笑死人。何玉燕也不生氣,把背簍放到裏屋,然後找了把椅子坐下。準備看看這徐家人的熱鬧。
——
“對對對,錢我到時候會還。媽,先借給我弟弟娶媳婦兒吧!”
徐大妮總算是機靈了一回,跟着附和起來。
何母冷笑:“要借多少?”
聽到這話,徐家人以為何母松口了,巴巴地喊道:
“五十塊。”
“一百塊。”
四個人,四個聲音,兩個數字,可真是……
還是徐母趕緊找補:“是一百塊,是一百塊。剛大妮她爸跟大妮都說錯了。我那親家臨時要加彩禮。這不,錢不夠了。”
呵呵。
何玉燕都有點服了這人的厚臉皮。剛那話一看,就知道是咋回事。還能這樣厚着臉皮找補,也是厲害。
但何母顯然不會便宜他們。
“一百沒有,五十沒有。這裏有十塊錢,就當是給你加娶兒媳婦添點喜氣。任你去外頭說,也找不到比我更加大方的親家了。”
徐家人聽到十塊錢,一個個都跳了起來。
十塊錢是多,但也不夠啊!
“媽……”
“親家……”
何母擺擺手:“這錢要就要,不要就拉倒。離婚不離婚那是徐大妮的事情。”
這麽決絕的态度,讓徐家人知道再糾纏下去,以後也沒便宜可占了。只能拿着十塊錢灰溜溜地走了。
“這家人可真是厚臉皮。”
何玉燕看着這家人的背影,想到剛剛徐母走之前,還要拉着何母話家常的樣子,就忍不住佩服這厚臉皮的操作。反正她是幹不來上一秒要錢要得快要撕破臉。下一秒卻一副無事發生的樣子。
何母伸手點了點女兒:“你啊,還是太年輕了。像徐家這樣的人,外頭還有不少。立冬家沒有親戚,你少了這樣打交道的機會。”
“媽,大嫂這拿離婚來威脅……”何二嫂終于開口,直接就提了這個。
作為徐大妮的妯娌,何二嫂巴不得不跟這個女人相處。她平時一半時間住在婆家,一半時間住在娘家。就是這一半的時間,也經常被這大嫂給占便宜。
這讓何二嫂十分不爽。現在對方居然為了娘家,威脅婆家離婚。簡直是……
“等你爸跟大哥回來。這個事情肯定要說清楚。”
——
中午,何家男人都回家吃飯,孩子也放學了。家裏熱熱鬧鬧的。何玉燕自然也留了下來。
吃過飯後,平時一般會休息一下。下午還得上學、上班。但是今天,何母直接把孩子叫去裏屋睡覺。大人則是集中到堂屋,然後把上午發生的事情說了出來。
徐大妮上午送了娘家人上車後,就回來吃飯。還以為這次會跟以前一樣,婆婆不跟自己計較。沒想到對方居然直接把事情給捅了出來。
當下,何大哥就一臉怒氣地瞪了過去。
“徐大妮,你上午明明……”
“別說,別說……”
這夫妻兩的話還沒說完,何母已經冷哼一聲:“果然,你跟你那娘家人還是去找老大了。”
沒錯,徐家人從何家出來後。就直接去食品廠找何家老大。然後問他要了四十塊錢。
“老大,這錢是跟工友借的吧!”
何大哥見親媽這個樣子,羞愧地低頭。
何二哥看不過眼:“大哥,不是我說你,你可真是沒原則。”
上午那種事情,擱他身上,能把徐家的那些人直接弄回村裏。結果,他媽把事情擋了。大哥這愣子倒是傻乎乎一頭撞了上去。
“老二,這是我家的事情,跟你有啥關系。”
徐大妮從上午就憋屈到現在。雖然錢最後弄到了五十塊,加上家裏湊的,夠給弟弟付彩禮錢了。但是,她爸媽回家前,一直在數落她沒用。一點錢都搞不到手。
“我呸,咱沒分家。大哥的錢就有我的一份!”
“那就分家……”
——
何家兩個兒子結婚生子,今年女兒也出嫁了。正常情況下是到了該分家的時候。
偏偏家裏就何父分下來的一間屋子。分家兒子兩家人都沒地方住。所以,這個事情一直就擱置了下來。
當然,何母也怕真分家了。老大家錢怕是會被徐大妮全部搬回娘家。
沒想到老二一句氣話,倒是惹得徐大妮提分家了。哼,不用說。這話肯定她爸媽教的。
事實證明,分家這個事情确實是徐父徐母教的。
今天這一次過來,他們算是看出了何家是何母當家的。而這何母看起來油鹽不進。家裏唯一的孫子還是他們女兒生的,都沒見着老太婆有啥優待。
那還不如分家。分家後每個月女婿賺到的錢票,女兒就能光明正大鋪貼娘家了。不用像現在,一分一毫都要從婆婆手裏摳出來。
“沒錯,我就想要分家。反正你們不說我經常拿家裏的錢補貼娘家嗎?等分家後,我就花我家的錢。”
何玉燕見事情忽然就來到分家,驚訝過後其實是贊同的。
家裏的情況她很清楚。賺的最多的是她爸。雖然是個普通工人,但因為幹的時間長,職級高。每個月的工資能拿五六十。而他大哥一個普通工人,二哥一個臨時工。兩人的工資都不會超過三十塊。
兩個嫂子又沒有工作,各自又有孩子。
孩子要上學,人要吃飯。大哥、二哥賺的錢,能養活他們家小就不錯了。家裏還偶爾買肉或者骨頭。這些都是父母貼補的。
要是分家了,她爸媽身上的負擔就輕了。
因為事情鬧到分家這一步,就不是一個中午能說清楚的。說好晚上繼續讨論這個話題,之後大家就各自散了。
何玉燕也沒在家裏逗留,只是在離開前,跟親媽說道:“媽,分家其實我是支持的。分家後,你跟我爸負擔就不會那麽重了。”
何母明白女兒的意思,無奈笑笑:“等晚上我跟李大哥聊聊再說。”
——
離開家裏後,何玉燕準備直接回到回收站看看。
結果剛下公家車,就看到前頭的胡同拐角處,有個女同志邊走邊哭。身邊跟着個男同志,邊安慰她,邊從兜裏掏出手帕。
這一幕讓何玉燕相當無語。無他,這兩人一個是孫筱柔。一個是董建設。
這兩人沒有記錯的話,昨天不是去了羅家大隊嗎?怎麽今天會出現在這裏?
“我真的沒想到。就是晚回來幾天,機會就沒了。”
孫筱柔口中喃喃自語,盡量維持自己清冷的人設。但心裏已經恨死了毀掉自己回城機會的那些人。
今天上午,從郊區回到城裏後。他就先回廠裏去交接這一次出差的事務。主要筱柔要去親戚家問清楚工作的事情。結果,他這頭工作弄好了跑出來。就看到筱柔這樣哭哭啼啼的樣子。
這讓董建設感覺到相當棘手。
“別哭,那工作到底是怎麽回事?是關系沒有跑到?還是禮沒送到位?”
這樣關心的話平時孫筱柔是相當享受的。但現在她只想好好地哭一場。因為她實在太冤了。
一個多月前,她就收到了家裏長輩的來信。說是現在風聲沒那麽緊張。能幫忙弄個工作,先把她弄回城裏。這當然讓孫筱柔很高興。
但這弄工作是需要門路需要錢的。這不,她想方設法,終于弄到了回來的介紹信。但這還不夠。因為她買不到火車票。就是坐票她也買不到。偷偷扒火車,她又沒這本事。
于是,董建設這個好朋友自然派上了用場。
這一次回來,孫筱柔是抱着回來就不回去的心思。畢竟,家裏的一些事情她是知道的。自然,跑關系要用到的錢也是她這裏弄到手。
哪成想今天上午剛到城裏,就從路邊的人口中聽到了不太好的消息。等她跟長輩确定後,這才知道自己回城的夢想再次破碎。
“哎,但凡你早半個月回來,事情可能就不會這樣。”
長輩說這話的時候,孫筱柔簡直要恨死了。
就差那麽一點點。
——
何玉燕這會兒就聽到那麽只言片語。根本不知道這兩人具體發生了什麽。
直到傍晚吃晚飯的時候,她才從顧立冬這裏知道了其他事情。
當時,她正在跟男人說着今天上午娘家發生的事情。畢竟這娘家分家對他這女婿來說,也是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他們不用參與,但需要在邊上見證。
“這個事情就等爸媽那邊通知就好。”
說完這個,何玉燕又提了提遇到董建設跟孫筱柔的事情。
結果,就看到男人那一言難盡的表情。
“難不成你今天也遇到他們呢?”
顧立冬搖頭,想了想說道: “其實,她家的情況比較複雜。我們這一片估計就我爺爺跟林大爺,多少知道她家的來歷。”
接着,何玉燕聽到一個只有這個年代才會存在的故事。
——
原來,這孫家在解放前就是城東這一帶有名氣的富商。聽說是開典當行發家的。之後哪一門賺錢就做哪一門生意。解放前後,孫家産業開始收縮,就剩下典當行。54年施行公私合營,孫家的典當行轉型成為如今的信托商店。孫父成為了信托商店的經理。
“那會兒這樣的人家我們都是不認識的。就是我爺爺跟林大爺有朋友在相關部門。這才知道一些。反正,沒過幾年,孫父就帶着兩個兒子去南方出差。然後就沒了消息。當時說啥的人都有。但最多說的就是這三人都沒了。”
小時候,爺爺偶爾知道自己的同學裏面有孫家的女兒。就已經把她家的情況跟自己說了。那會兒他還小,自然也以為孫筱柔的父親跟兩個哥哥,應該遇害了。
畢竟那年頭,開車上路經常都是要跟賊搏鬥的。更加不用說出差遇到事兒的。
但他現在長大了,有些事情就知道沒那麽簡單。
“孫家早年就收縮過家裏的産業。等到劃分成分的時候,本來應該是資本家的他們,被劃分為小業主。後來,又因為孫父人是出差的時候沒了。居然還能挂上個因公犧牲的名頭。自然,她們家之後搬到前頭蓮花胡同大雜院的時候,就沒多少人知道他們的底細。”
這些事情聽起來特別遙遠,何玉燕都聽着都覺得自己是在聽故事。
但她很快就意識到了顧立冬話中的意思。
“不對啊,這孫家父子一起在南方失蹤。那麽,他們家之前的家産又哪裏去呢?聽着他們家裏應該就剩下兩個女兒。連親媽都沒了嗎?”
顧立冬笑着說了句聰明。
——
“孫母聽說搬到蓮花胡同不久人就沒了。但這孫家還有一個遠房親戚,是個跟林大爺差不多年紀的老頭。對外說是他們家的親戚,其實就是幾輩子的管家。”
一個孤老頭子,帶着當時才幾歲的姐妹兩人。怪不得這孫家會沒少人認識。反正這樣的家庭看着很困難。也不會有人特意去作踐他們。
“那孫家姐妹下鄉,應該也是怕被運動波及吧!”
畢竟,他們家事情有個大大的漏洞。就是孫家的家産到底在哪裏?就算孫家三父子跑路了。但他們也帶不走那麽多東西才對。
“之前公廁挖出的那一批黃金。按照推測,上面的領導估計可能是孫家的。”
這樣堪稱絕密的消息,何玉燕有點懷疑上頭的人會告訴他們。
顧立冬笑了笑:“紙包不住火,我爺爺跟林大爺這種本地戶,都多少有印象的事情。上頭也有人有印象的。我不過是被叫過去問情況而已。”
“反正啊!我估摸着孫筱柔回來,是想弄些黃金到手上幹什麽。而現在黃金沒了,傷心也是自然了。”
那麽多的黃金,很正常。顧立冬默默地想着這個事情。忽然覺得董建設也是個人才。找了這麽個喜歡的人,貼心貼肺的。但估計連孫家的底細都不知道。
——
事實上,董建設還真的不知道孫家的底細。
他只知道孫筱柔姐妹兩人命苦。從小是被家裏的遠方親戚-一個孤老頭子養大的。
之後,老頭子沒本事給姐妹兩安排工作。加上孫家姐妹特別吃苦耐勞,這才一起下鄉建設廣大農村。所以,孫筱柔不能沒得流留在城裏,他固然失落。但是,能回去建設農村,應該也是筱柔的心意。
孫筱柔則是邊哭邊哀悼自家沒了的金條。
從小她就知道自己是千金大小姐。親媽沒了後,依然後千金大小姐的标準來要求自己。現在聽孫伯說家裏的黃金都被人發現,全沒了後。孫筱柔的心痛得差點人都要沒了。
除了回去大西北繼續苦哈哈幹活,她也沒別的出路的。
幸好,還有眼前這個任勞任怨的男人,可以給她點幫助。
于是,孫筱柔在哀悼完自家的黃金後。這才打起精神跟董建設聯絡感情。最後從對方這裏弄了不少錢票。這才讓對方幫忙買了明天回大西北的火車票。
為了孫筱柔的事情忙活了小半個月。董建設在晚上七點多才回到家裏。自然受到家裏人的歡迎。很快,大雜院其他鄰居也跑到董家看熱鬧。聽聽董建設出差大西北的見聞。
很快,院子就熱鬧了起來。
——
今天注定是一個熱鬧的日子。
大雜院這邊因為董建設的歸來越來越熱鬧。而另一頭住在食品廠筒子樓的老何家。這會兒也是熱鬧得不行。
中午的那一場“分家”,再次被徐大妮提上了議程。
“飯才剛下肚,你就那麽着急,呵呵……”
何母十分瞧不起徐大妮的熱切。就好像迫不及待甩掉他們這些拖累那般。
“媽,我家就寶聲一個孩子。二弟家可是有寶珠、寶玲兩個孩子的。她們兩還比寶聲大一歲。吃的比寶聲要多。我男人是正式工,二弟是臨時工。賺得沒我男人多。這算下來,不是我家吃虧又是誰。”
這算法,不止讓何母再次呵呵起來。就是平時不怎麽說話的何父,額角也突突了起來。
“你咋不說我媳婦兒吃一個饅頭,你一個人要吃兩個呢?”
何老二可不是個說話客氣的,直接就把這大嫂餓死鬼的性質說出來。
剛嫁過來的時候,這大嫂可是一頓就吃一點點,剩下的糧食偷偷藏到布袋子。每個星期走路也要帶回娘家的。後來,還是她媽看不過去。禁止她這樣做,這人才開始養的有點人樣起來。
當然,何老二猜測,這大嫂那個時候食量大增,應該也是她娘家那邊教的。不給她帶回娘家,那她就往肚裏塞。
反正,家裏又不是窮得吃不飽飯。何老二很難理解大嫂的這些行為。
“呸,我能吃是福氣。不然為啥我生兒子,你就生兩個女兒?”
徐大妮想說賠錢貨的。但想到何家人對女兒的好,硬生生把這話吞了回去。
何老大忍不住拍了下桌子:“夠了,徐大妮閉嘴。”
何老二看了大哥一眼,心想大哥多少也有點樣子了。
但下一步他又失望了:“媽,我們分家吧!”
這一句話讓在場的何家人全部都驚訝了。因為誰提分家,都不太可能是老大提。
何母見兒子的表情有異,直接起身說道:“走,跟媽出去走走。剩下的人在家裏呆着。老二媳婦去裏屋看孩子寫作業。”
——
母子兩借着夜色,直接來到了家屬區後門。晚上這裏沒啥人,說話正合适。
“你跟媽說,為什麽要分家?分家後你想過手裏的錢都會貼給徐家嗎?到時候你拿什麽養活孩子,供孩子上學?”
徐大哥聽完親媽的話,眼神卻沒有一刻動搖。
“媽,我有腿傷。要不是也不能二十多才娶到媳婦。這媳婦雖然沒啥優點。但給我省了寶聲這麽一個聰明活潑的孩子。而且,大妮除了愛貼娘家一點。其實心不壞。我想給我們的家一個機會。我們獨立出來,然後看看日子能不能過下去。”
這話聽着就不是一天兩天能想出來的。何母立刻明白了大兒子的想法。
“畢竟,我們也不能拖着你們兩老過一輩子的。二弟那邊因為大妮老是要錢,心裏也有怨氣。還不如早點分家,全了兄弟情分。”
這樣有條理的話從木讷的大兒子口中,簡直讓何母震驚。
震驚過後,她說道:“那行。你是個成年人,你有權做出自己的決定。”
沒試過,你是不知道後悔兩個字怎麽寫。
最後這一句話,何母是在心裏想的,并沒有說出口。
于是,第二天何玉燕在回收站,就看到何母過來找她。同時,帶來了娘家要分家的消息。
——
“所以,大哥早就提交了福利房的申請表,現在在排隊。如果順利的話,年底就能分到一間小房子。到時候搬走就直接分家?”
短短一晚上就決定分家,而且大哥早就有了分家的念頭。這些都打破了何玉燕固有的認知。
“對……”
提到大兒子對于未來的規劃,何母知道自己是不用擔心了。
“反正你大哥都說了要給他們小家一個機會,好好地把日子過下去。那麽,我肯定不會在意徐大妮把你大哥的錢都搬去娘家。”
當然,分家慣例要給的分家錢,何母不準備給。反正那些錢都是她跟老頭子存的。就不給兒子分錢了。
“到時候你大哥搬出去去,家裏一分為二。你二哥一家子住一半,也得給我們老兩□□錢。等你二哥工作轉正後,再申請房子搬出去。”
何玉燕聽着父母沒有吃虧,也就沒有意見。就等年底房子下來了,事情就能分清楚。
——
時間一晃而過,很快就從七月份到了十一月,還差幾天就是立冬。北風呼哨,氣溫下降。豐收的時節到來,大雜院迎來了儲存冬菜的日子。
“明天會送十車大白菜跟土豆過來。到時候咱家要留多少?”
這兩天陸陸續續開始有各種冬菜,從郊區運輸過來。顧立冬作為廠裏的司機,任務就是拉這些菜到廠裏。
冬菜的品種一般就是大白菜、蘿蔔跟大蔥。他們家就兩口人,準備個小一千斤就夠了。其中大白菜要準備多一點,因為她準備做一缸泡菜。其他看着買就成了。
“你看看那種好就往家裏拉。”
沒錯,作為拉冬菜的司機,雖然顧立冬不好直接把菜,用公家的車拉到家門口。但他可以提前預留家裏要的菜。
冬菜越早儲存越好,後頭天氣越冷,菜就越容易凍壞。所以,這兩天各單位開始送冬菜,大夥兒都是一大早就去排隊的。生怕去晚了,劃拉到的菜不好。
夫妻兩正說着話,馮大媽就拿着一張紙敲門進來。
“這是咱院子統計的數量。到時候你把菜預留下來,我會安排院子的小夥子過去拉回來的。”
每年顧立冬都會幫整個大雜院預留菜,今年也不意外。
何玉燕接過那張單子看了眼,幾乎人口多的家庭就要留個幾千斤。
“這趙家要一萬多斤會不會太多了些。”
這些菜不會明天一天就拉回來,一下子也處理不了那麽多菜。都是分幾天去最新鮮送過來的。但這老趙家居然要這麽多菜,也是夠誇張的了。
“哎,自從老趙回來後,身體一直沒個起色。廠裏不會開除他。他那工作找人頂替也沒可能。現在就發個基本工資。一家子就三個兒子有工作,還要養那麽多孫子,日子可不就肉眼瞧着難喽。這菜老趙家是準備做多幾缸腌菜。一直吃到來年冬天。”
——
這聽着讓人咋舌。但這趙家的情況确實也是這樣。
自從上個月趙大牛終于出院後,基本也确定了身體沒法恢複。現在只能坐起來,但腰部以下是沒有感覺的。
這幾個月除了這個事情,還有些喜人的變化。
就比如這一片胡同的污水管道已經鋪設完成。各家要修廁所的也都修好了。不修廁所的人,則是選擇胡同口的新公廁。
說起來這新公廁蓋得比一些人的家還要好。紅磚瓦房,一水兒的沖水蹲坑。地面每天都有人清洗。路過的人都不怎麽聞得到臭味。
當然,這樣好的廁所,也吸引了其他胡同的人過來蹭廁所。這就引發了一些事情。但總體來說,因為一部分居民在家裏修了廁所。這公廁的使用率并沒有超标。
當然,公廁之外,像大雜院的曹德學,因為工作努力終于轉正了。而沈清清這個離婚人士,也再次談起了對象。
還有一個就是董建設。廠裏最近有風聲,準備等年後銷售科副科長調任後,就把他提拔上來。
反正日子照樣過,別人的家事情聽聽也就算了。
——
第二天淩晨3點多,顧立冬就起來去郊區拉菜。
何玉燕也沒有賴床。5點鐘起床,吃了早飯後就跟大雜院的大媽們一起出發。
冬菜最快也要差不多6點送到。因為他們都是單位職工,冬菜也是單位安排的。直接去廠門前的空地等着就是。
等菜送來後,他們這一批走了小小後門的人,就開始劃拉自家要的菜。
東一塊,西一塊。很快滿地都是一堆又一堆的大白菜、蘿蔔、土豆。每個搶到菜的人,臉上的笑容就沒下來過。
菜來了,小夥子們也已經推着板車過來,開始一車接着一車往大雜院拉菜。
每年到這個時候,板車就像寶貝一樣。能最早借到板車的,也是一種本事。何玉燕家裏的板車,是從回收站那借回來的。她家男人幫忙留菜。自然大雜院的男人就要給她家拉菜。
胡文理,趙家兄弟三個、曹家兩兄弟、董建設、金柱子、許成才、呂偉文。這些個都是大雜院的年輕男人。一個個都開始賣力起來。
大媽們一邊守着自家的菜,一邊指着幾個小夥子評價道:“瞅瞅,還是曹家跟趙家兄弟兩最結實。長得黑黢黢還是有把子力氣的。”
“別說這個了。眼瞅着要過年了,你們都幫幫忙,給我家那兩個介紹對象啊!”
馮大媽看着兩個兒子的背影就覺得心塞。這兒子眼瞅着過年又要老一歲,還沒個着落。等再大一兩歲,那就是老男人了。更難找對象了。
何玉燕聽到馮大媽,說自己二十出頭的兒子是老男人,總覺得挺可樂的。
其他大媽紛紛點頭:“那是,這男人年紀大了就不中用了。還是得早點娶媳婦兒。”
說着,幾個大媽朝幾個小媳婦擠眉弄眼起來。
何玉燕邊上守着的是呂家的沈小妹。看到大媽這個樣子,居然還臉紅紅地轉頭。
這又惹得大媽們哈哈大笑起來。
笑着笑着,忽然就有人問何玉燕跟沈小妹有動靜沒。
這話何玉燕還好,沈小妹的表情就不太好看了。畢竟她結婚三年還沒個動靜。說不着急是騙人的。
何玉燕見狀,也就不好說啥。
那頭也有人問鄭大媽,她家兒媳婦有動靜沒?畢竟結婚都快半年了。鄭大媽聽到這種問話,臉都綠了。
就在大夥兒熱熱鬧鬧的時候,忽然就看到胡家兒媳婦蔡招娣,抱着肚子蹲了下來。
十一月頭的北風已經挺冷的了。出門又早,大夥兒都穿着夾襖。現在看到蔡招娣的動作,還以為她這是肚子灌了冷風。
朱大媽這個當婆婆的立刻過去,見兒媳婦确實表情難看。只能托人幫忙看着自家的菜。把兒媳婦給攙扶回去了。
“這朱大媽可真疼兒媳婦。”沈小妹用羨慕的語氣說道。
“也不知道蔡招娣這是怎麽了?”何玉燕不清楚呂家的情況。這話不好接,直接就轉移了話題。
不少人都注意到蔡招娣的樣子。于是,話題又轉到這個上來。
等男人們把冬菜都拉回去後,顧立冬這頭也送完了今天最後一車菜。索□□班,陪着媳婦兒回家。
這麽多冬菜,今天一天都要忙着收拾了。
——
院子裏,熱火朝天。冬菜到家,先挑揀一部分送到地窖自家的位置上。剩下的要用來做腌菜跟泡菜。
院子裏堆滿冬菜的時候,何玉燕就看到蔡招娣一臉喜色地被朱大媽攙扶回來。
“我家招娣有娃了……”
何玉燕看向胡家方向,就看到胡文理抱着3歲的女兒出來。聽到這話,笑得眼睛都要沒了。胡大爺這個平時沒啥表情的,也笑得合不攏嘴。
“他家幾代單傳。這一代就生了個女娃,經常被人說絕戶頭。現在……”
何玉燕聽到絕戶兩個字就很無語。難不成女兒就不是人不成?不過時下人大多是這種觀念,她改變不了。幸好她家男人就沒這種想法。
因為蔡招娣有了娃,接下來的這大半天時間,大雜院只要結婚,現在沒有懷孕的,都被大媽們扒拉出來點評一遍。
何玉燕住在西廂,很容易就能把她們的點評都聽到耳朵。只覺得相當無語。
而其他小媳婦自然也不樂意被人說這個。
這不,林荷香這人從小就好拔尖。但是,結婚下半年都沒個動靜。不止她那婆婆着急,她也着急得很。娘家人更是着急。
這會子聽到外頭的人說她為啥還沒懷。簡直讓她氣炸了。最終,她跺跺腳直接回娘家去了。
何玉燕見狀,覺得林荷香相當潇灑。
不過,沒等她跟男人說啥,就見到自家二哥急匆匆地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