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章

第 42 章

“燕子, 燕子。瞧瞧二哥給你弄啥好東西來着?”

人還沒見到,就聽到何二哥大老遠急吼吼地炫耀起來。院子裏正在收拾冬菜的鄰居都看了過去。結果,眼睛都看直了。

“喲, 小夥子。這魚是哪個副食品店買的啊!”

只見何二哥手裏,拎着條約莫五六十公分長的大魚。魚嘴被草繩穿過,尾巴還是半空中蹦跶。

面對那麽多緊緊盯着自己的眼睛, 何二哥嘿嘿笑道:“這是我們收購站剛收到的好貨。你們要買的話, 明天記得三點鐘就去城東副食品店排隊啊!”

聽到早上三點鐘就要排隊,大媽是沒帶一點兒怕的。這麽大的一條魚, 正适合買了過冬吃。

“二哥, 這魚可真是新鮮。”

何玉燕這下大白菜也不弄了。腦中琢磨着來個一魚三吃。

顧立冬聽到聲音從廚房出來, 接過魚就讓何二哥中午在家裏吃飯。

何二哥也不客氣:“吃吃,當然吃。我本來今天中午就準備來你家蹭個飯的。剛好早上送了一批魚過來。撿了兩條, 一條送家裏,一條就巴巴往這裏送了。怎樣, 你二哥還是可以吧!”

這二哥就是會耍嘴皮子。何玉燕直接問道:“那二哥你不會是光來送魚吃飯的吧!”

“嘿嘿, 這不是大哥的房子下來了。媽讓我這兩天找時間過來告訴你。”

聽到這話,何玉燕相當驚喜。房子下來了就好。之後分家, 父母就沒那麽忙碌了。

“房子就十五個平方, 跟咱家在同一個家屬區,是一棟老樓。”

老樓也好過沒有,這年頭也沒多少人能住上新房子。

Advertisement

“去, 二哥。去水槽那洗菜去。我男人還得殺魚。”

被妹妹這樣吩咐, 何二哥這懶貨還真不想動。偏偏顧立冬已經拎着魚去水槽了。他只能跟上去。畢竟,兩人還是有些事情要談。

——

“立冬, 那些人又來找我了。”

何二哥的聲音在水龍頭的掩蓋下,顯得微不可察。

大夥兒這會兒都在整理冬菜, 這個水槽就他跟顧立冬。說起話來也自在了不少。

前幾個月,就開始有人跟何二哥接觸。說是讓他借着收購站的便利,收購各種農副産品以及瓶瓶罐罐。之後運輸運到北城跟津市的交界處。

“妹夫,那次我問你之後,你不是拒絕了嗎。我當時就找那些人拒絕了。不過,他們從上個月開始,又跑來找我了。這次開出的條件比上次還要好一些。還說,要是我能找到車子拉貨。他們能給更高的價格。”

這麽好的事情,肯定不是好事。何二哥被妹妹跟妹夫分別罵過之後,就清醒了不少。當然,更加重要的是,之前他一個臨時工,工資低,油水少。自然想方設法搞錢。

但是,昨天他老丈人跟他提了。年底就給他轉正。在收購站這樣的單位,轉正後收購員是有補貼跟獎金的。這樣的話,高風險的事情他是鐵定不幹的。

顧立冬沒想到這個事情居然還有後續。他微微眯起了眼睛,想到這幾個月運輸科的那些破事兒。知道事情是要早點解決的。

“這樣,二哥。要是那些人再來找你。你就裝作一副心動但又害怕的樣子。那些人給你承諾啥你都裝害怕糾結。送你東西,你就手下。反正把人給拖住。剩下的我這裏會處理。”

聽到這話,何二哥連連點頭。占便宜的事兒,他樂意得很。

——

這個時候,何玉燕站在廊下問男人:“魚好了嗎?好了弄過來,我先炖個魚湯。”

“來了,來了。”

顧立冬把切好的大魚送到了廚房:“要我幫忙嗎?”

何玉燕搖頭:“你去外頭,把廊下堆好的大白菜送去地窖。剩下的大白菜把壞掉的葉子摘掉。吃完飯我們就開始做腌菜跟泡菜。”

吩咐完之後,何玉燕就開始先做個炖黑魚。

黑魚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眼前這黑魚已經被砍斷切片。能看出肉質的鮮嫩。

做這個魚湯啥也不用加,就用熱油爆炒蔥花跟姜片。等調料的香味被激發後,把用來炖湯的魚頭煎得兩面金黃。然後直接在鐵鍋加上水,小火慢炖個20分鐘就差不多了。

被切片的魚肚子,則是用來做紅燒黑魚肚。

剩下的魚尾巴,就做一個醋溜魚尾。

都是些簡單的菜色,不到半個小時,飯菜就可以上桌了。

不過,這菜還沒開始動筷子。就看到孔大媽端着個碗過來了。

何玉燕:“又來了……”

何二哥好奇問道:“又來啥……”

問題還沒問完,顧立冬已經進了隔壁廚房。直接端了個裝了魚湯的碗出來。把碗裏的魚湯倒進了孔大媽手裏那個大公雞碗裏面。

小碗的魚湯裝進大公雞碗,并不能把碗給裝滿。但顧立冬已經轉身端着空碗坐回了飯桌,完全不理會孔大媽那些沒說出口的話。

——

“這……這瞧着怎麽像是饑荒年代那會兒……”

饑荒年代,誰家有糧食,都會有人上門來讨。而現在的日子雖然物資不豐富,但絕對餓不死。居然還有人好意思上門讨吃的。

顧立冬接過話頭:

“哎,自從趙家出事後。他們家雖然沒有明着分家,但趙老大、老二都不樂意給家裏交錢了。聽說吃飯的錢都是靠趙老三的工資。這家人口又多。這不,天天就是窩窩頭配腌菜。也不知道從哪天開始,孔大媽每到飯點,就端着碗去家家戶戶讨要些吃的。”

這聽起來好像很可憐,但是何玉燕卻可憐不起來。

因為孔大媽這樣讨吃的。結果要到的東西,她一口都舍不得。而是都給趙老頭吃。偶爾有多的話,還分給六個孫子吃。就這,還要每天照顧趙老頭。端屎端尿,擦身喂藥。

這樣的生活帶來的後果之一,就是孔大媽比趙大爺沒出事前,瘦了快二十斤。每次何玉燕看到她,都覺得自己看到一副行走的骷顱。

大雜院、街道甚至是廠裏不是沒給過他們家幫助。

但是,一來這家出事的原因就不太光彩。很多掩蓋在裏頭的真相不為人知。

二來就是趙家老大、老二這兩個兒子,都不願意出錢。

三來就是趙大牛、孔大媽夫妻也不敢真跟大兒子、二兒子撕破臉。

總總權衡之後,事情就變成這樣。

孔大媽頓頓上門要吃的。大家給了她不說謝謝,不給也好像沒以前那麽蠻橫了。

基本上這個時候,家家都會勻一些吃的。何玉燕家也不例外。反正就當做個善事。但為了防止被人當成冤大頭,他們家每次給的都是整個大雜院最少的。

何二哥覺得自己簡直是開了眼界。

吃過飯後,何二哥就回家了。走之前叮囑他們這個周末要早點去家裏。大哥分到房子,這幾天就回搬過去。周末就是去看個房子,吃個入夥飯。然後,更加重要的是老何家的分家事宜。

——

下午,夫妻兩人都在家裏做腌菜跟泡菜。他們家做的量不大,就五十斤裝的瓦缸,各做一缸。

做腌菜很簡單,就是把清理幹淨的大白菜,放到燒開水的大鐵鍋裏,一顆一顆把菜焯菜。之後稍微把水晾走一些後,就放到瓦缸裏面。菜擺一層,均勻撒上鹽巴。

然後再次重複這樣的動作,直到把瓦缸裝滿。最後再上面蓋一塊木板壓着菜。然後再在木板上一塊大石頭。這個動作是為了把菜裏面的水分壓出來。

這樣就算是做好腌菜了。

往年這些腌菜做好後,大家一般都會放到門口。但是今年因為好幾家都收拾了,圍牆邊上的空地。所以,就把腌菜缸子放到那了。

何玉燕家也是這樣。

之前牆後面的空地,早已經修了個方方正正的廁所。廁所對面還有一塊狹長的空地。對應的就是他們住的廂房後面。

這整一塊地方已經用磚頭間隔開來,成為他們家的私人領域。

腌菜缸子放到這裏發酵就好了。

至于泡菜,做法則是不太一樣。用到的材料更多。但是,泡菜的味道何玉燕更加喜歡。

夫妻兩人在屋裏做腌菜泡菜。院子裏的大媽、嬸子們同樣如此。

她們在忙碌的時候,大雜院的孩子,就在一口一口大缸之間來回跑動玩游戲。但只要是老趙家的孩子過來。這些孩子就會被家長喊回家裏。

這不,何玉燕弄完腌菜,去廚房拿東西的時候,就看到趙二寶領着幾個弟弟回到了前院。至于趙大寶則是沒看到。

“別看了。他們家的事情就是一本爛賬。”

顧立冬見媳婦兒的樣子,就知道她在想啥。

“這家子的事情要真正解決,唯有他們的長輩醒悟。”

何玉燕也知道是這麽一個道理。尊重他人命運。

接下來幾天,家裏陸陸續續拉了不少冬菜回來。等把這些都收拾完後,整個大雜院的公共地窖,已經塞得滿滿當當的。自家位置不夠放的人家,則在在門口也堆了一大堆菜。平時用塑料布遮擋。

——

周五這天,是一年一度的立冬節氣。二十二年前的今天,顧立冬被顧大爺從垃圾堆裏撿了回來。那個時候,他身上僅僅裹着一份舊報紙。

撿回來後,因為不知道顧立冬的出生日期,上戶口的時候就把立冬這天,作為顧立冬的生日。

一大早,何玉燕就起床給男人做了一碗長壽面。這個時候沒有蛋糕賣,家裏工具缺失也不好做。但長壽面還是能做出來的。就是這面條端出來的時候,何玉燕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

穿越前她是南方人,不會做面食。這手藝不會因為穿越後,馬上就成為面食專家。

這不,看着顧立冬吃着那厚實又長短不一的面條時,何玉燕真覺得挺不好意思的。

顧立冬看着媳婦兒那紅撲撲的臉蛋,只覺得這碗面條美味得很。不由伸出手握住了媳婦兒的手。

“面條很好吃。我很開心。謝謝你,媳婦兒。我希望從今往後,每一年生日都能跟你一起度過。”

這樣的話,顧立冬在被窩說了很多。但在飯桌上還是第一次。何玉燕自己聽了都覺得渾身熱乎乎的。伸手回握住對方的手:“我也很開心能夠跟你成為夫妻。”

說着,低頭親了親男人的臉頰。小聲說道:“晚上我做好飯,等你回來吃。”

晚上,顧立冬回到家裏。不光吃到了自己喜歡吃的紅燒肉。而且,媳婦兒還給他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在那一晚,他再一次體會到了什麽叫極致的快樂。

——

甜甜蜜蜜兩天過後就是周末。

這天,何玉燕跟顧立冬六點鐘就起來。在家裏吃過早飯,直接坐車回了娘家。

食品廠家屬區這幾天一直有人來來回回地搬家。何玉燕夫妻兩走進大門的時候,就看到有貨車往裏面送東西。

“也不知道你大哥他家收拾好了沒?”

何玉燕看着貨車之後,那一個個來回移動的板車,搖頭:“估計咱過去不用做啥。等看過房子,吃過飯分完家後。有時間的話,咱還得去一趟小四合院。”

兩人正說着話,就看到徐大妮的娘家弟弟,笑嘻嘻地跟個年輕女人走在前面。身後是何玉燕的大哥、二哥。兩人擡着一張五鬥櫃。

顧立冬立刻上去:“大哥、二哥,我來幫忙。”

“不用,不用。你在邊上呆着就是了。有些人都不幫忙。你一個女婿的就不要插手了。”

何玉燕聽着二哥這陰陽怪氣的聲音,就知道對方說的是誰。

果然,何大哥立刻滿臉羞愧:“二弟……”

“大哥,你別說了。不是你的錯,我說的是大嫂。一大早叫了娘家人過來,也不幹活。一家四口那麽早來,就為了蹭了頓肉包子。哼,這樣的人家就你能忍。”

何玉燕聽到這都想翻白眼兒。

“哼,我大姐夫要請我們吃的。跟你有個啥關系?”

徐小弟聽到何二哥的話,立刻上來就怼。反正他在家裏就是這樣怼天怼地,也沒人敢跟他對着幹。

就連這個木頭大姐夫,還不是為了他大姐,直接分家弄了房子。哼,他媽都說了。等今天分開後,他們一家就在大姐家住上幾天,過過城裏人的瘾。

要是何玉燕知道這家人的想法,肯定會呵呵兩聲。不過,這會兒她見二哥好像想揍人。直接讓自家男人上去阻止了。

不是想要保護徐家人。而是二哥這臨時工還沒轉正呢。別到時候因為一時之氣打人,就把轉正機會給弄沒了。

那頭,徐小弟見何二哥不再理自己。就以為對方怕了。叫上身邊的媳婦兒羅二妞,快步朝大姐的新家走去。

——

何玉燕是在父母家裏呆了一個多小時。等大哥把東西都搬走後。這才跟着父母一起去到大哥的新家。

新家位于老樓,住戶很多。樓道堆滿了各種鍋碗瓢盆跟雜物。但是裏面被收拾得挺齊整的。因為住的是兩個人,東西不算很多,還有空間給他們站站。

何玉燕沒去跟徐家人說話,就站在邊上跟大哥說了幾句。然後顧立冬從兜裏掏出個紅包塞給大哥。

“不用,不用。”

話沒說完,徐大妮的手就伸了過來。何玉燕立刻拉着自家男人後退。

“哎喲,小妹,妹夫。這紅包是給我們家的吧!”

何玉燕搖頭:“是給我大哥的。”

“親家小妹,這話說得就不對啦……”

徐母湊過來想說啥,但何玉燕并不搭理她。見大哥是真不想收這入夥紅包。她直接揣回兜裏:“行,大哥我就不跟你客氣。這錢留着給寶聲買糖吃。”

何大哥的兒子何寶聲聽到小姑要給自己買糖。立刻領着兩個妹妹湊過來喊姑姑。場面瞬間就熱鬧了起來。

房子看過了,吃飯就在大哥家吃。做飯的人是徐大妮,何大哥打下手。何母并不準備過去幫忙。徐母則是在屋裏到處轉悠,評估着這些個家當的價值。

等菜都上來的時候,時間居然已經是下午一點多。

菜準備的不多,人又太多。筷子剛上去就被徐家的人吃完了。

這讓何玉燕完全沒有繼續吃下去的想法。

好在,這菜被人搶光了後。大家就直接開始說起分家的事情。

——

城裏分家,不像農村,有宅基地、自留地、糧食這些分。

何家人在城裏的房子是公家單位的。工作各自都有,工資每個月上交的也是夥食費。糧食更加不用說,吃的是按人口分的供應糧。

所以,說是分家,其實沒多少東西好分。就把這下半個月的糧食,按照糧本上記錄重新分到各家手上。還有這幾天存儲的冬菜也分了出去。然後就完事了。

“就這?還有錢票呢?存款呢?這些不用拿出來分嗎?”

何玉燕一聽,發出呵呵的笑聲。

何母不客氣地怼了回去:“分什麽存款?那是我跟我家老頭子的棺材本兒。怎麽?老大、老二,你們還想要父母的棺材本兒啊!”

何老大、何老二齊齊搖頭。

何老大更是說道:“媽,工作這些年都是你貼補我們,哪有還問你們要錢的道理。”

徐母聽到這話震驚了。在他們村裏,誰家當老子娘的不給孩子分錢的。他們過來不就是要給大妮争取多一點分家錢嗎?

“不對,你不分錢給他們。以後大妮哪裏有錢買吃的?”

“不是都分了糧食跟冬菜嗎?老大每個月還有二十多的工資呢?怎麽,你們家這是想要把老大的工資刮走。讓我這個當老娘的來養他啊!”

這話已經說得相當清楚。就是徐母一時半會都不知道該怎麽反駁。

——

只能拉着徐大妮走到外頭走廊,氣哼哼地質問:“你這是什麽婆家啊!分家一分錢都不給。”

徐大妮也很生氣這個,但她更知道自己沒有辦法從何母手裏扣到錢。

“媽,你別生氣。等下個月我男人發工資,就有錢花了。以後每個月都有二十多到手。總比沒分家要強得多。”

說話間,樓下就響起了大貨車的聲音。接着,這母女兩人就看到一臺大貨車,載着不少家具停在一樓。

“那是誰家啊!這樣大的陣仗。我看你嫁的這個男人,還不如人家樓下的那麽氣派。”

一樓的房子雖然采光不如樓上好。但是一樓房子面積大。而且後頭還有一片圈起來的院子。只有廠裏的領導可以住。

“那好像是車間的吳主任……”

徐大妮看着從大貨車下來的中年男人,繼續道:“

小半年前這吳主任的媳婦兒難産沒了。當時我讓我那小姑子嫁過去,人家還不樂意。看看現在,她嫁的這個男人是個孤兒。家裏有點啥事都沒親戚幫忙。嫁過去都小半年了,蛋都沒生一個。說不得還是個沒種的。”

何玉燕從裏面出來,正好聽到這話,冷笑一聲:“我家男人的事情不用你費心。你那麽喜歡吳主任,不會跟我大哥離婚嫁過去嗎?”

說完,何玉燕拉着自家男人就走了。剛她在裏面跟父母道別了。沒想到一開門就聽到這種鬼話。這可真是夠惡心的了。

這話何玉燕以前就說過了。所以完全沒想到,之後發生的事情會那麽奇葩。

現在,她拉着男人氣哼哼地下樓後,就聽到自家男人低聲道:“別氣了。那種人跟她說話沒用。咱兩的事情自己知道就好了。”

何玉燕聽出男人的言下之意,嗔怪地看了他一眼。

然後轉移話題道:“咱還是去小四合院一趟看看。”

——

不過剛走到家屬區的主路上,就遇上了好久沒見的李麗麗。只見對方挺着個大肚子,正滿臉不耐煩地跟身邊的包力說着什麽。

算算時間,李麗麗這肚子已經有六個月大了。

“家裏抽屜的錢是不是又被你給拿走的?”包力壓低聲音的質問,依然被何玉燕他們聽到了。

而李麗麗則是不耐煩地回了句:“家裏人來人往那麽多人,誰知道誰拿的?我就拿了十幾塊錢,給孩子做了幾身衣服而已。”

包力平時是不太在意家裏的錢的。

但是,上個星期有人在黑市放出了風聲,有一批從外地弄來的手表要出手。數量多不說,都是市面上賣得比較好的高檔手表。

這樣的好東西,他自然不會錯過。靠着身上的皮子跟聰明才智,他跟不少人都搭上了線。大家一起發財一起撈錢,日子越過越好。

有人出那麽多的手表,他自然要弄到手。偏那人藏得深,不好直接上門搶。這不,只能先把錢湊集好。再通過中間人遞話,做成這一次交易。

當他回家再次發現家裏的錢都沒了後。這才火大到直接跑來找李麗麗要錢。

他媽說過,算命的人說這一胎是個兒子。讓他要忍住自己的暴脾氣。所以,現在他雖然很生氣,但還是努力地克制自己。

李麗麗見自己說完,包力沒有反應。再次說到:“你要不信可以去翻我的東西。我所有東西都在家裏。你要找到錢才奇怪。”

見李麗麗這樣,最終包力只能罵罵咧咧地走了。

他手頭沒錢,但那些錢要弄來也簡單。就是多弄幾家人而已。包力就希望這幾天那批手表不要被人買走。等他幾天功夫,絕對能搞來千兒八百。

這對夫妻的對話,何玉燕聽了就這麽一些。本來她覺得這個事情跟自己關系不大。

但偏她對自家男人熟悉。

“這個事兒你是不是知道什麽?”

剛顧立冬那表情,不得不讓何玉燕懷疑對方知道了什麽。

顧立冬一聽,嘿嘿傻笑:“沒有沒有。咱早點去小四合院。早點把事情弄好早點回家。”

見對方不說,何玉燕就猜到估計有啥事兒牽扯到裏面了。

——

小四合院跟之前相比,完全不是一個樣兒了。

倒塌的圍牆被修好,破舊的屋子都安裝上了門窗。其中,靠近有地下室入口的那間正房,已經被收拾出來,用來作為兩人在這裏的落腳點。

裏面有床鋪被套跟簡易的廚具。甚至還留着些糧食。偶爾兩人會在這裏呆上一整天。

屋子弄好後,他們兩就準備着手整理那個地下室的東西。

地下室不大,但裏面的東西很雜。所以這些天,只要有空,兩人都會來這裏收拾。

再一次打開地下室走下去,已經熟門熟路的兩人。點亮了事先放在裏面的馬燈。

之前堆放的家具,已經被妥帖地擺放到了角落。剩下裝着東西的木箱,除了之前看過的那幾箱東西。其他都要一一打開檢查。

這不,他們現在正在打開的箱子,裏面放了不少書籍。

有古代的線裝書,也後現代的膠裝書。書頁發黃,但都沒有損壞髒污。顯然,原主人十分愛護這些東西。

因此,何玉燕翻閱起來也是小心翼翼。

“你看看,這本書上面也夾了書簽。”

原書主人很愛書,書裏面基本沒有寫字。但是書本裏面夾了很多書簽。每一張書簽上都寫着一些讀書感悟。有時候甚至是寫幾句家人的趣事。

【今天小妹又調皮了。在天哥的作業本上畫了只小豬。最後大哥拿去學校被同學笑話了。】

【今天生日,小妹送給我一個紙飛機。她知道我的夢想是當個飛行員。大哥給我買了最愛吃的蛋糕。我很高興,舍不得吃。】

文字有稚嫩有老練,應該是從小到大的書都有在裏面。透過這些文字,何玉燕可以清晰地勾畫出原主人的大概性格。

“他應該很愛家人,這些文字看着都覺得很溫暖。”

顧立冬覺得自己一個初中畢業的,都能感受到文字中的魅力。顯然對方不止是個文化人,更是個很愛家人的人。

但這也讓兩人更加覺得這原主人應該是沒了的。

“這些書我們都保存後。以後打聽到原主人親人的消息。再把這些書悄悄還給人家。”

這房子買了幾個月,但他們都沒能打聽到原主人其他親人的消息。反正就特別神秘的那種。加上這間地下室的東西,何玉燕有點擔心這家人的情況。會不會流落到全國各地。

但是,又有人能給房管所打招呼,讓這房子留着。說明多少應該還有些門路才是。

這些複雜的問題,在這幾年何玉燕覺得不能再想了。

兩人在這裏一直呆到五點多,這才離開直接回家。

——

結果剛到大雜院,就聽到二院的院子鬧哄哄的。走過去一看,原來是馮大媽請了附近的一個介紹人,也就是媒婆過來。這會兒正把人往家裏領。

“老姐姐,我家就在這兒。看吧,兩大間的正房,方方正正的。最大的那間屋子已經隔成了兩間。兄弟兩人一人一間,面積大小跟布置都一模一樣。絕對足夠小夫妻兩人居住的。等他們生了娃後,孩子可以放到堂屋這間屋子。”

媒人還沒領進門,馮大媽已經滔滔不絕地說着能給兒子加分的話。這讓何玉燕不得不感慨這一片拳拳愛子之心。

“我家那兩個雖然相貌普通了點,但人高高高大大的,身體可壯實得很。什麽活兒都能幹的。”

何玉燕看向自家男人,覺得這話越說越誇張了些。

其實,曹家兄弟的條件,綜合來說還真不算差。就是曹德學這個當弟弟,上個月也轉正了。兩人都是工廠的正式工人,年紀一個22歲,一個20歲。其實還沒到老男人的程度。

這兩人還沒對象的原因,曹德才是因為嘴賤,老是得罪跟他相親的女同志。曹德學則是因為之前喜歡沈清清。

現在沈清清結婚離婚,又有了新的對象。這小子應該也能釋懷了。

這一次說不得就能找到合适的對象。

大夥兒正樂呵呵地聽着馮大媽吹自己兒子。

結果就看到孔大媽急哄哄地沖過來。抓過一個媒人的手就喊道:“大姐啊大姐。我家也有個好小夥子。待會兒我把那小子拉過來給你瞅瞅。”

——

這一波變故愣是讓大夥兒都呆住了。

還是媒人見多識廣,立刻說道:“說媒的事兒得一樁一樁來。馮妹子這邊先來的。等我去她家坐坐先。”

看着媒人進了曹家,孔大媽跺跺腳,直接跟了上去。她得蹲着,不然這媒人怕是趁機跑路。

這個做派看得大夥兒都十分無語。

“她這是想要搶媒人嗎?”

“這是想蹭個方便吧!”

“主要是老趙家現在這樣亂糟糟的。好人家的女兒也不會嫁進來啊!”

最後這句話才是重點。

何玉燕都聽說過,附近的媒人都不敢給老趙家的說媒,怕害了人家姑娘。娶農村媳婦,估計趙家也不甘心。

大夥兒都搖頭嘆息,可惜趙家老三這樣好的小夥子。愣是給親爹親哥害得這樣不上不下。

“哎,別說了。咱們老鄰居都知道趙家老三是個好小夥子。要是有什麽好介紹的,大夥兒幫忙介紹介紹。”

朱大媽趕緊打起了圓場。家裏最近兒媳婦有了娃,她心情好就不想看到這些不好的事情。

——

說起兒媳婦,朱大媽這才想起了什麽似的。悄咪咪湊到何玉燕跟前。

“立冬他媳婦兒啊!大媽有個事兒問問你。”

何玉燕疑惑,她家跟朱大媽家好像沒多少交集。

“是這樣的,我聽你馮大媽說,就是你認識市裏醫院的婦産科醫生對吧!”

之前因為孔大媽的事情,何玉燕确實跟馮大媽問了些事兒。也跟對方透露了去醫院咨詢的事情。現在聽到這個問題,想了想點頭。

“也不算認識的。就是上次有事兒問一位醫生。她人很好,很耐心地回答了我所有的問題。大媽,你這是想要看病?”

朱大媽連忙擺手:“不不不,我個老婆子還看什麽病,有病忍忍就過去了。就是我瞅着你招娣嫂子,三年前生了個女兒一直沒動靜。現在衛生所的醫生說是懷了。但這幾天又瞅着不太像。就想去市裏找個厲害點的大夫瞧瞧。”

對方這副患得患失的樣子,讓何玉燕立刻意識了很多。

于是,話鋒一轉,直接說道:“朱大媽,我只能把醫院跟醫生的名字告訴你。其他的你就得自己去了。”

朱大媽這人平時沒啥。但對孫子那麽執着的人,自己還是遠着些的好。不然,真有個什麽事情,怕是又有的掰扯。

最終,朱大媽也就只拿到寫了醫院醫生名字的紙條就回家去了。

——

“怎麽樣?”蔡招娣見婆婆回來,立刻問道。

朱大媽搖頭:“她不樂意帶我們去。我尋思着還是得喊文理一起去比較好。人立冬媳婦也沒生過娃。你讓人家陪着去也不太好。”

晌午的時候,兒媳婦就跟她提了這個事情。雖然她覺得衛生所的檢查肯定不會出錯。但兒媳婦說要去市中心的醫院看看也好。家裏好不容易又要添丁了,這點錢朱大媽是不會省的。

蔡招娣聽到婆婆的話,有點失望。

“媽,文理他要上班沒空。我們兩個女人可不識字。去大醫院怕是要被人給騙了的。”

整個大雜院,何玉燕是她能想到的,脾氣好、時間又多、又認識字的女同志了。

“沒事,我讓文理明天請假,咱一起上大醫院再檢查一遍。”

——

“怎麽樣?朱大媽找你有啥事兒?”

剛朱大媽拉着何玉燕說悄悄話。顧立冬就去廚房準備晚飯。

中午吃的那一頓,飯菜的量都不夠,夫妻兩人沒吃飽。下午就在小四合院那吃了一頓面條。

現在不太餓,顧立冬就把留着明天做早飯的饅頭蒸了幾個。再把之前做好的肉醬拿了些出來。

何玉燕就把朱大媽的來意提了提。男人聽完後也贊頭地說道:“對,他家情況特殊。還是盡量少在這方面牽扯。”

大雜院的住戶多,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難處。

像老胡家,別看他們家人口少,父子都是廠裏的職工,房子兩間好像挺好的。結婚三年就生了一個女兒不算問題。但是,胡文理這個幾代單傳的兒子,小時候發燒因為打了青黴素。燒退了,但有一只腿也瘸了。

這的情況當時還發生了好幾個。胡文理的腿算是最不嚴重的。但是,走路也是一瘸一拐的。

因為這個,朱大媽一直覺得自己是老胡家的罪人。

也因為這個,長大後的胡文理不好找對象。最後經人介紹娶了山裏來的蔡招娣。據說當時付了三百塊的彩禮錢。

這家人不說其他,在子嗣方面是相當重視的。

何玉燕也是因為自家大哥坡腳的緣故。剛嫁進來就留意到了胡文理。所以,剛剛才會拒絕朱大媽的進一步要求。

——

說是不跟朱大媽他們一起去醫院。但是,半個月過去了。何玉燕跟顧立冬周末去市中心醫院婦産科的時候,還是跟朱大媽、蔡招娣碰上了。

“你這是……”

朱大媽看到他們,滿臉驚喜:“是不是懷上啦?”

沒檢查的事情不好說,何玉燕只是笑笑。轉移話題問道:“朱大媽,你們這藥還沒抓呢!”

“哦哦哦,對哦。走走走,招娣。咱去抓藥。”

上次朱大媽來找何玉燕詢問過後,第二天就帶着蔡招娣去看醫生了。

等他們回來,何玉燕就聽說,幸好當時去了。因為蔡招娣的胎不怎麽穩當。醫生就開了保胎藥讓她吃。今天來醫院,估計就是複查。

在婦産科門外等了沒多久,就輪到了何玉燕。

程主任對何玉燕的印象很深刻。看到她的挂號名字時,心裏就有點期待。

等這小兩口真的出現時,臉上的笑容不禁多了起來。

“來來來,坐下。這是有了好消息是嗎?”

何玉燕看着對方的笑容,微微笑着說道:“不确定。但是例假确實是一個多月都沒來了。”

前段時間備孕的事兒夫妻兩人就安排上了。應該說沒有再避孕了。這孩子來不來就看緣分了。

這個月何玉燕比較忙碌,也沒怎麽想到這個。還是顧立冬注意到她的例假一直沒來。想到之前來程主任這裏學到的知識,立刻提醒媳婦。

兩人商量過後,索性來這裏檢查一下。

“行行行。這很好。我給你們開個單子。等化驗結果出來後就知道了。”

這個時候化驗挺快的。兩人等了一個多小時,就拿着結果回到了接診室。

接診室裏,多了一個不認識的女同志。對方正在跟程主任說話。看那熟悉勁兒,應該是親人無疑。

“結果出來啦!拿過來我瞧瞧?”

顧學芳見自家婆婆那麽熱切,還真是稀奇。她家婆婆對外的形象一直都是很嚴肅的。她還是第一次見到對方對患者這樣。

“恭喜你們,要當爸爸媽媽了。”

聽到這個消息,何玉燕不由地露出大大的笑容。這種感覺很奇妙。明明剛剛還沒覺得肚子有啥的。

現在忽然就覺得自己肚子裏面,有一個生命在跳動。

顧立冬更是把笑得眼睛都差點找不到了。

他跟媳婦兒要有孩子了!要有一個擁有兩人血脈的孩子。那種感覺很特別。

“醫生,平時要注意什麽?”

顧立冬一秒鐘進入了準爸爸的狀态。從兜裏掏出一早準備好的筆記本。把自己之前來這裏時,記錄過的一些細節,再次拿出來跟程主任一一确認。

這勁頭看得顧學芳咋舌不已。

這種因為媳婦懷孕就提前做準備的男人,很少見。再看看那女同志,也是一副認真聽講的模樣。

這樣的患者,哪個醫生不喜歡。

這樣的小夫妻,誰看了不覺得高興。

但是,還真的有人不高興。

朱大媽拿了藥後,就帶着兒媳婦回到大雜院了。

見到人就說起在婦産科遇到何玉燕的事情。末了還要感慨一句,這老顧家要添丁了。咱大雜院這個月都查出兩個懷孩子的。這可真是大喜事。

“就是……就是……”

大媽們很愛說這個話題,聊得那個熱火朝天。

而今天沒回娘家的林荷香,聽到這個消息,只覺得很不舒服。她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不由暗自咒罵,為什麽一個兩個都懷了,就她還沒個動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