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上)
撞邪(上)
最近我感覺不大對勁。
睡覺時總感覺枕邊涼嗖嗖的,像是漏風,然而窗戶早已關得嚴嚴實實;在食堂吃飯時右側并沒有人,卻時常窺見湯碗裏一抹若有似無的倒影。
更有甚者,昨兒個我洗頭,擦完頭發擡頭的那一瞬間,好像看到身側站着一個模糊的身形。眨眨眼,鏡中只有我沾滿水珠的臉龐。
我獨居。當即背後一寒。
這些怪異的現象緊緊黏着我,如影随形。我清楚地知道,我撞邪了。
我坐在一把有些年月的木椅上,左側擺着個不認識的神像,右方貼着百仙圖,前方的木桌上則供着一尊元始天尊。香爐青煙袅袅,如雲似霧,緩緩懸梁而上。
我對面坐着一位白發長須老者。在輕紗般的煙霧中,他的臉龐若隐若現。我現在就在這位老人的家中。
老爺子年過古稀,只知姓李,名諱不詳,人稱李半仙,是江湖上算卦驅鬼的老手。
“請問小友姓名?”
“呃,我叫紀年。紀曉岚的紀,年羹堯的年。”我很羞恥地講了出來。
“小友生辰八字?”
“抱歉…不太清楚。”
“出生年月?”
“01年,6月24。”
他垂眸掐指一算,擡臂把桌上的檀木簽筒遞給我,裏面一大把舊竹簽被晃得嘩嘩作響。我伸手接過。
Advertisement
“大師,這簽作何含義?”
抽完簽,我沒敢看,直接把竹簽和簽筒遞給他。他拈着那枚竹簽,半晌後沉吟道:“怪哉…”
我忍不住湊上去,竟然只是一根光禿的竹棍,上面半個字也無。
“這倒也少見。看來纏上小友的物事厲害得很啊,平常小簽并測不出吉兇。”
見我面露驚慌,李半仙頗是仙風道骨地撫了把長須:“小友莫急。老夫家自春秋時代即為蔔者,世代單傳,迄今還不曾有我們家蔔不出的卦。”
他說着起身道:“小友,請随我出門去。”
我與李半仙來到他家後院的池中亭上。半上午了,仍然霧氣彌漫。空氣中沉甸甸積足了水,恍然有種在陸地上溺水窒息的感覺。
随後他移開了亭中石桌,赫然是一灑滿塵土的洞穴,其中放置着幾個木箱。他打開最小的那個,灰塵揚起,一個圓乎乎的甲骨狀物露了出來。
“王八殼?”我脫口而出。
“龜甲。”李半仙并不在意我的魯莽,将龜甲放置在石桌上,合上箱子放回原處。
我自知失禮,不敢多言。
接着,他把另一個偏瘦長的箱子搬出放在一旁,卻并未打開。第三個箱子,最大也最沉的那個,是我幫着他一起擡到地上的。随後将洞穴複原。
待一切準備就緒,他從衣袖中掏出一塊方巾,拭淨龜殼上的塵土。我才看出那殼是白色的,也不知放了多少年,擦了後竟然潔淨如新。
“龜甲大小、靈氣、年月不同,占蔔的準确性都不一樣。劣質的用不了幾回。好的能占蔔個三十六次。春秋戰國時莊子說的神龜,也不過七十二次罷了。”
李半仙一邊疊方巾一邊轉頭對我說,“想當年我爺爺那一輩,世代傳下的龜甲不夠用了。我爺爺滿世界找龜,終于找着了這個。三十六次的佳品。”
他輕敲龜殼,“已經用了十來次了。”
我聽得一愣一愣的。
我于霧氣中緊張地盯着李半仙手裏的龜殼。
紋路亂七八糟的,我反正看不懂。李半仙雙眉緊鎖,神色凝重。
“大、大師?”我小心翼翼地問。
李半仙半天沒應聲。良久,他嘆出一口氣道:“真乃是天下奇觀。老夫弱冠之年下山,行走江湖五十餘年,頭次見到這麽怪的卦象。”
啊?我直冒冷汗。
李半仙點着龜甲向我解釋道:
“…此乃大吉之意。…此乃大兇之像。本卦意為七七四十九日之內,必有大吉大兇共至。也就是說,小友将遇到一件事。既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同時又是一件害人不淺的禍事。”
我冷汗淋漓:“啊?那到底是吉是兇啊?”
李半仙問:“小友,你撞邪多久了?”
我努力回想:“大概一個多月吧。”
李半仙眸色一沉:“将近四十九日了。估計近日這邪祟會愈發猖狂,但也是根除的上好時機。不過,小友請放心。尋我幫忙之人,便是看得起我李某人。我便是豁出性命來,也要助小友你渡過這一劫,看看究竟是何方神聖。”
我聽從李半仙的話,屯了不少糧食在家,一連幾日不曾出門。盡管心裏頗是忐忑,但李半仙表示他已打點好一切,只等那邪祟上門罷了。
為防萬一,李半仙從箱子裏拿出了兩樣東西給我,一串鏽跡斑斑的銅錢風鈴,一把破破爛爛的桃木短劍。他吩咐我把銅錢拴在客廳的吊燈上,把劍藏在沙發底下。另囑咐一番用法,還有我不必害怕沉着應對之流。
心驚膽戰地過了一周,一時倒也無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