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章
第 17 章
誰也沒想到,薛洋這個惡人還留了這麽一手,他把蘭陵金氏給他所有的用于研制陰虎符的往來流水做成一本賬木。某年某月某日,誰誰誰以什麽樣的名義給他送來一筆費用用于購買煉制陰鐵的器材;某年某月某日,誰誰誰又送來一筆。還有,特別用紅筆标注的,某年某月某日,誰誰誰給他送來窮奇道的“溫氏餘孽”,作為活人實驗品。這樣的紅筆有很多很多道,窮奇道此前失蹤的人,大概除了亂葬崗上的那些老弱病殘和孩子,其他的,還算健康的溫氏餘孽,都在這本賬本上,成為一筆筆的“進賬”了吧。
反應最快的一批修士已經管中窺豹、見微知著了。孟瑤最擔心的事情不會發生,有這樣一本詳細的賬目,金光善是不可能推卸到任何人身上。
能一次次付出這麽多錢投資給薛洋,用于煉制陰虎符的,唯有作為仙門百家最奢華最有錢的蘭陵金氏才能做得到、付得起。而能支出這樣龐大數目的,有這樣的權力的人,唯有蘭陵金氏的家主親自下令。就算金光瑤當時在金麟臺,他想要避開家主,通知賬房一次次拿出這樣巨額的資金,也是絕無可能的。金光善再怎麽說他不知情,或者賬本是薛洋虛構的,但只要拿出蘭陵金氏的賬本,以這本賬本上的時間一對應,什麽都能一目了然。還有一個無法推卸的原因是,薛洋寫在上面的名字,除了有金光瑤,還有其他是屬于金光善的直系下屬,除了金光善本人下令,連金夫人都不能指派的動的那些人的名字也歷歷在目。
臺上的金光善合上手中的賬本,他輸了,他怎麽也想不到,最後,他居然輸給一個死人,他千防萬防,防禦了所有的活人,卻沒想到早已死去的薛洋才是最直接打敗他的人。
其實,這還要感謝栎陽常氏。當年他主使薛洋做事,事後又反悔,還碾碎了薛洋的手指。薛洋從此對于同樣的“領導者”最是不放心,他就剩下九根手指,當年被碾碎成肉泥的疼痛,至今在午夜夢回時也讓他刻骨銘心,他是絕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他最防範的就是這些給他下命令要他做事的人。
一場誓師大會就這麽結束了,比上一世去亂葬崗試圖再次剿滅魏無羨還要更加的成為一場笑話。在臺上支持大局的人,自身就不正,貪圖魏無羨強大的陰虎符不成,又用一個謊言為基石,騙來仙門百家為他效力。
那個所謂的騙術其實是怎麽回事,仙門百家誰人不知,但是不妨礙他們裝出一幅受害者的模樣,在三大家族面前展現他們無辜被欺騙的憤怒。
多可笑,早兩個時辰前,他們也很憤怒,憤怒于雲夢江氏的江澄成為他們中的叛徒,這些人曾舉起酒杯共同宣誓,為了道義,他們要殺上亂葬崗,要讓背叛的人付出代價。
酒在肚子裏還沒消化完,他們又憤怒了,憤怒于自己的被欺騙。他們再次叫嚣着要沖上金麟臺,讓蘭陵金氏交出他們無恥惡毒的宗主,賠償他們的被愚弄的損失。金子軒在雲夢江氏的重重包裹下捏緊拳頭,一只細嫩柔軟的小手輕輕落在他握住歲華的手掌上,那個他魂牽夢萦的姑娘對他展露笑容,在他最低落最失敗最丢人的時刻,終于等來他曾經最想聽到的話,“沒事的,以後有我,我和你一起面對。”
金子軒想哭又想笑,他想高傲的拒絕這份同情,以後他們蘭陵金氏将再也不是赫赫有名的四大世家其中之一了,他再有錢,也沒那個身份能夠給與他最愛的姑娘,最高的地位,最好的生活。但是他又舍不得,舍不得放開最心愛的姑娘的手,他拼命握住這最後的溫暖,握了又握,但最後,他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選擇放開手。
他此時臉上的笑容比哭泣還讓人悸動,他的眼睛充滿了濃濃的不舍和滿滿的痛苦,似乎在看向此生最向往的美夢,卻即将到了夢即将碎裂醒來的那一刻,“阿離,不,江姑娘,就此別過,你以後,以後,一定要幸福啊。”
他的這一放手徹底打動了江澄和魏無羨,這兩人對視一眼,一起攔在金子軒的前面,用眼神向江厭離最後确認一次,江澄對金子軒說,“好好準備準備,過兩天,讓你母親來我家提親吧。”
魏無羨什麽都沒有說,他只是拍拍金子軒的肩膀。歷經兩世,直到這一次,這一刻,他才真正确定金子軒是可以放心把師姐交付過去的人,他期待着金淩的來臨,這一次,他會當一個好大舅,會盡可能看着金淩長大的。
誓師大會結束已經過去半年了,雲夢江氏不計前嫌與蘭陵金氏的金子軒再定婚約,蘭陵金氏也因此勉強留在四大世家的行列裏,只是,他們比以前低調沉寂了許多。
金光善回去沒多久,蘭陵金氏就宣布他因病退位,不到十天的功夫,金子軒即位成下一任宗主,但是這次的繼任典禮不管是規模還是排場,都比以前任何一次都低調多了。僅僅幾家出席,倒是清河聶氏、姑蘇藍氏和雲夢江氏三大世家的家主盡數到場,用實際行動表明了他們對這位新上任宗主的支持。
Advertisement
一年後,雲夢江氏結束三年服喪期,除服禮半年後,唯一的大小姐江厭離在兩個弟弟的守護下,風風光光、十裏紅妝的嫁入蘭陵金氏,成為新一代的女主人,入主金麟臺。幾年後,在金夫人守在她身邊貼身照顧下,生下她和金子軒第一個孩子,是一個男孩,取名金淩,字如蘭。這孩子的名字和字都是大舅魏無羨取的,連金子軒這個被魏無羨打了很多次的親爹,都毫無異議。只是有的時候,他會感嘆這個孩子的命不好,生在金氏最低潮的這些年,當年蘭陵金氏的風光,他是半點都沒享受到。
江厭離有一次撞見他對着阿淩自言自語的感嘆這些,她從背後擁抱住這個這幾年期間飛速成長起來的男人,“阿淩沒有命不好,他有最堅強的阿爹,有最溫柔的阿娘,還有最睿智的奶奶和最讓人頭疼的兩個舅舅,他在我們這麽多人的守護下成長,阿淩一點都沒有命不好。”
“你說的對,是我狹隘了,”金子軒分出一只手,把江厭離也抱進懷裏,“我們的阿淩可幸福了,父母雙全,身邊的每一個人都這麽愛他,他沒有命不好,他的命可好了。”
原本端着自己親自煮好的甜羹走進來的金夫人看到兩人這麽恩愛的一幕,捂着嘴彎着眼睛,靜悄悄的退了出去。幾年後,金淩的弟弟妹妹一個接一個的生下來,這對年輕的,經歷了多次磨難的小夫妻始終恩愛如初,金子軒這一生都沒走上他父親的貪色的老路。這一生,他自始至終只有江厭離一個妻子,什麽通房小妾一個都沒有。
兩人在一起十年後,金光善油燈枯竭,終于即将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把金子軒一人叫進屋子,沒人知道他們在裏面說了些什麽。在這之後,金子軒接回金光善所有的私生子,每個人都被記入族譜,成為家族一員。根據個人意願和能力,各自負責起一部分家族事務。
金子軒在忙碌十年後,終于可以喘口氣,有時間多陪伴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了。其中莫玄羽(後改名金玄羽)因個人能力特別突出,做為金子軒最重要的左膀右臂,成為蘭陵金氏的總管。而最讓金玄羽不解的是,他這個剛剛上任的總管,卻一直被雲夢江氏的江宗主和魏公子,以及姑蘇藍氏的藍宗主和含光君善待,他們四人對他甚至比對他兄長,蘭陵金氏現任宗主還要親切和溫和。對此,他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而孟瑤,也就是金光瑤,一直沒有回來,他告訴金子軒,金光瑤在多年前就已經死了,現在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沒有金光瑤只有孟瑤。金子軒尊重他個人意願,給金光瑤在金氏的族譜和祖墳上做了安排,孟瑤的母親也已妾室的名義在金氏族譜上留下“金氏宗主光善之妾,孟氏”這幾個字。
金光善,這個蘭陵金氏最被人诟病的宗主終于在所有的私生子都回來後,咽下最後一口氣。他的葬禮連個宣告都沒有,只在金子軒和金夫人的陪伴下,離開蘭陵。他的棺椁甚至都沒葬在蘭陵金氏的祖墳裏,按照他的遺願,埋在江南某個煙雨最頻繁最美麗的小鎮上,連個祭祀、看守的人都不需要,從此,他和他的故事就此深埋在地底深處。
只是有的時候,還會有人用他為例告誡後人,不要貪心不足蛇吞象,不要被野心壓倒。就算真的想争這個第一,也一定要走正當途徑,千萬不要走歪門邪道,否則即使位高權重如蘭陵金氏曾經的宗主,最後真面目暴露出來的那一刻,也只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差點連累得蘭陵金氏都翻不了身。
金子軒大婚後不到一年,姑蘇藍氏的宗主藍曦臣大婚,清河聶氏的宗主聶明訣大婚,雲夢江氏的宗主江澄在這之後的一年時間裏也大婚。那兩年,四大世家的宗主們接二連三的完成人生大事,稱得上是仙門百家在近百年時光裏最熱鬧的一段時光。雖然除了蘭陵金氏,其他三大世家迎娶的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女修,但從大婚的規模和這三位宗主在婚禮上的表現看來,他們迎娶的,都是自己真心想娶的姑娘。
江澄的妻子不是溫情。
誓師大會後,窮奇道徹底被封閉,所有僅存的溫氏族人全部被送到夷陵亂葬崗,由溫情一族負責照顧這些傷痕累累、身心疲憊的族人。薛洋那邊的幸存者也被送過來的那天,亂葬崗上哭聲一片。被送走的十去七八,只有幾個人最後幸運的活了下來,溫寧就是其中之一。溫寧救助及時保全住了性命,這一世,再無鬼将軍。魏無羨來看過他們幾次,發現溫寧并沒有重生,他雖然記得魏公子,但也只是因為魏無羨教他射箭,所以在教化司的地牢那裏幫了魏公子一次。
魏嬰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沒事,你好好的啊,你趕緊好起來,你姐姐身上的擔子很重,你要好好照顧她,也要好好照顧你自己。”
臨走的時候,溫寧強撐着身子送到門口,說來好笑,這個門口就是魏無羨當年的伏魔洞洞口。溫情帶着弟弟暫時住在這裏,這次洞裏面只有溫情溫寧兩姐弟,再沒有他這個伏在地上睡覺的大魔頭。
魏無羨一路上看見四叔、看見溫婆婆,也看見了小小的溫苑,他熱情的和他們打招呼,卻只得到他們詫異、生冷的回應。連那個當年最喜歡粘着他要一起玩的小阿苑,對他不明所以的擺擺手後,也迫不及待和別的小孩子們玩在一起。魏無羨下山的這一路,他自己都不知道心裏是什麽感受,反正是一種說不出來的憋悶。
溫情把他送到山下,對他說,“雖然不知道你和江澄是因為什麽,但是你們做的這一切我真的非常感謝。以後,以後你們就不必來了,我們說到底還是溫氏一族,雖然我們這一族打算就此再不修煉,老死在這裏,溫氏的血脈沒必要再繼續下去了。”
溫情頓了頓,“你說的,關于孩子們的收養,我需要回去和大家商量商量,孩子們是無辜的,如果大家都同意,我願意讓所有的孩子離開亂葬崗,仙門百家願意收留就收留,要改姓也沒問題。我真的很感謝你,感謝你和江澄為我們做的一切。還是那句話,你們從此就不必來了,我們到底是走向不同的路線,不要再讓我們繼續拖累了你們,你們做的已經足夠了。”
魏無羨和江澄都尊重溫情的意願,從此,他二人再沒有去過亂葬崗。在小孩子們都被領養走後,溫情再次發動護山大陣,這一次,大陣再度将溫氏一族隔絕到世間之外,直到最後一人死去,這個大陣才會消失。
這,算是岐山溫氏給世間最後的交代,溫情其人,不墜風骨,不負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