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桂榜
第51章 桂榜
以前沈氏是比較在意這些, 做正室的,須得給下面人立規矩,不然長久不管就無法無天了。
晚上不用過來, 但早上卯時三刻,都得過來請安,年紀大的自己過來,年紀小的由嬷嬷抱着。
有事要告假。
晨昏定省是規矩,但說實話過來也就請個安, 沈氏和他們說兩句話。
除了讓妾室們聽話點, 沒什麽別的用。
沈氏不需要和她們聯絡感情, 沒必要日日見, 她如今管着鋪子, 還有府裏大大小小的事要操心, 她已經不再年輕了。
沈氏照鏡子, 能看見藏着的銀發和眼角的皺紋, 她沒有燕珍看起來年輕, 比之十幾二十歲的時候, 當真是老了。
她其實沒必要這麽早起來, 有時看明玉還回去睡一覺,沈氏覺得, 她也該看看學學。
都說這樣不好,可她看明玉氣色越來越好, 臉色紅潤, 眼睛明亮,明顯是身子好了許多。
她落了回水, 能養成這樣很不錯了。
但沈氏覺得, 自己再這麽下去, 以後估計會落一身毛病,她還想看着明荞成親生子呢。
不看這些妾室和庶出子女,她心裏也能好受些。
下頭一衆人聽了,覺得有些詫異,怎麽突然就不請安了
這自然是好事,不請安能省不少事,不用那麽早就起來,尤其冬天的時候,走過來也冷得很呢。
就是……不過來請安,是不是不太好。
傳到公爺老夫人那兒,會不會覺得她們不重規矩,以下犯上呢。
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鄭小娘開口道:“夫人,晨昏定省是規矩,不過您說不請安,我們自然是聽您的。”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燕國公府肯定以沈氏的心意為重。
虞小娘跟着道:“夫人,那我們就逢一逢五過來請安。”
沈氏點了點頭,“平日裏若受了委屈,我自會為你們主持公道。對了,明月,鋪子上的事不懂就多問。”
自從沈氏去了一趟之後,燕明月的鋪子利潤還可以,現在每月有三四十兩的進項,她知感恩,态度乖巧恭敬,“多謝母親。”
沈氏看向許秀心和蘇巧慧,道:“你們進府有一段日子了,可還習慣?”
蘇巧慧笑了笑,口音依舊是南方的口音,說起話來帶着一股子軟意,“回夫人的話,習慣着呢,每日吃得好睡得好,前幾日還吃到了家鄉菜。妾身承蒙夫人關照,更是要竭盡心力地照顧公爺。”
沈氏點了點頭,見孟小娘臉色不愉,大約是想大廚房是盛京當地的廚子,什麽時候學會做江南菜了。燕國公不着調的時候,什麽事都辦的出來,高興的時候讓廚子做幾道江南菜哄小妾高興,
沈氏笑道:“習慣就好,秀心呢。”
許秀心站起來回話,“一切都好,多虧了夫人照顧。”
這樣看着許秀心氣質清冷些,而蘇巧慧,是真的有點像孟小娘。
沈氏道:“快坐下吧,你們在國公府,要管束好自己院子裏的下人,有什麽事,向我禀告。明月你們要勤于學業,下月初一四公子和五公子啓蒙,要知上進,也要顧着身子,別做出本末倒置的事來。”
下面一衆人低頭應是,齊聲道:“謹記夫人教誨。”
沈氏沒別的事了,問下頭人可有事,衆人皆說無事。她揮了揮手,這便散了。
衆人回了各自的院子,孟小娘領着燕明芸,身後跟着燕明月,再後頭是丫鬟和嬷嬷。
不用請安了,自然是高興事兒,孟小娘覺得,怕是夫人心疼二姑娘和五姑娘,省着別人議論,所以順勢就不請安了。
看,都想着不用請安了,誰還管五姑娘沒來的事兒。
以後倒是可以多睡一會兒了,管夫人怎麽想的,反正她是得了便宜了。
而且隔五日請一次安,不在夫人眼皮子底下,做什麽事都方便得很。
蘇巧慧這個狐貍精,還顯擺吃的了江南菜,眼皮子淺的東西,一點好處就出來顯擺,見識短淺。
燕明月一直低着頭走路,她心裏有點不安,是不是她又做錯什麽了,母親才不讓她們請安了,她其實挺想來請安的,不請了,反倒不得勁了。
母親估計是不想日日見她們,所以才不讓請安了,本來就不常見,如今見不到,更想不起來了。
燕明月上午要去鋪子看看,孟小娘低着頭說蘇小娘的壞話,這些話聽得她耳朵都起繭子了,“小娘,你別說了,我先回院子了,一會兒該出門了。”
孟小娘跺了跺腳,這孩子,真是跟她離心了。
“明芸吶,你可不能學你姐姐。”
*
燕明荞比平日多睡了半個多時辰,醒的時候瞥見暖融融的日光,透過窗戶的棱花框和糊着的窗紙照了進來,撒在了她床邊的帷幔上。
一片一片的,像羽毛一樣輕,讓燕明荞不想起來。
她以為睡不了這麽久的,卯時那會兒還醒了一次,見天還未大亮,就又睡着了。
外面有鳥叫,叽叽喳喳的,卻不覺得吵人,燕明荞想,她竟然能睡這麽久。
前陣子天熱,夜裏有時被熱醒,現在涼快了,蓋上一層薄被,就能暖暖和和睡到天亮。
燕明荞又從床上滾了兩圈,才喊李嬷嬷,開始梳洗梳頭。
今日要去莊子看看,秋收已經過了,她得看看有多少糧食,順便看看銀粟。
燕明荞這次要穿騎裝去,所以今天就不梳花苞頭了,梳了一個簡單的單髻,上頭簪了根銀釵,還簪了一朵絨花,耳飾換成了不耷拉的小金珠。騎裝簡單大方,是和天色一樣的淡藍色,燕明荞歡喜的很,今日可以在莊子裏吃豬肉粉條和小雞炖蘑菇了!
玉芳齋今日明日都不去,得等月初的時候,劉掌櫃理好賬過後。
盡管沈氏說了不用請安,燕明荞還是去正屋說了聲,“母親我去莊子啦!”
沈氏沖燕明荞招招手,“用過飯了嗎?”
燕明荞連連點頭,“用了!”
沈氏:“那去吧。”
燕明荞剛想跑,但猶豫了下,她看了沈氏一會兒,拉了拉沈氏的袖子道:“母親要不要一起去,那兒的豬肉粉條可好吃了,還能去小池塘撈魚!”
莊子有個很小的池塘,若是去的話能好好玩。
沈氏想,明兒下頭人不用請安,府上也沒什麽事,今日出去一趟正好,她笑着道:“那母親和你一塊兒去。”
燕明荞在心裏蹦了兩下,“我再去問問二姐姐。”
燕明玉拒絕了妹妹,她這會兒還在床上,大好秋光,出門做什麽。
還是躺着的比較舒服,這幾日她回回去人牙子那兒,出門已經夠多了,妹妹和母親去吧,她就不去了。
于是,燕明荞就跟着沈氏坐上馬車出府,有母親在,路上的時間也不覺得難熬。
只是今日出門晚,到莊子的時辰也晚了,已經巳時末了。
李莊戶沒想到東家這會兒來,趕緊讓兒子去殺雞殺鴨換豬肉,妻子給鍋竈燒的旺旺的,開始做自己的拿手菜。
他的女兒從田地裏掰了兩個還嫩一點苞米,就留了最裏面的幾層青色的皮,等竈火小的時候給玉米塞進去,竈膛烤玉米,最好吃了。
沈氏領着燕明荞去地裏看了看,收了秋,地裏對着成捆成捆的麥稈,有莊戶的孩子再地裏拎着籃子撿麥穗,看樣子跟燕明荞差不多大。
李莊戶在一旁解釋道:“地裏落下的麥穗撿起來,烤着吃也香得很呢。今年收成不錯,比去年成些,現在稱着畝産有三百八十多斤,不過還沒幹透,等幹透了差不多有三百六十斤。”
在越朝,這算高的了。
概因沈氏也過來了,李莊戶的态度越發地恭敬,對着這個衣着華美的夫人,一直微微躬着腰。
沈氏來一趟,比十個燕明荞都有用。
沈氏說了句不錯,她低頭看了看女兒,燕明荞眼裏放光,似乎也想過去玩玩,“也去撿吧,再撿些雞蛋帶回去。”
燕明荞高高興興地就去了。
沈氏對李莊戶說道:“明荞年紀小,這些日子有勞你費心了。”
李莊戶忙道不敢,“五姑娘養了不少鴨子,給我們添了不少進項,這不,都打算送孩子出去讀書了。”
沈氏淡淡地點了下頭,“這孩子心善,我過來看看,倒也放心了。”
李莊戶撓了撓頭,心裏打定主意,要管好這兒的莊戶們,不給五姑娘添麻煩。
燕明荞撿麥穗撿到開飯,漏掉的麥穗并不多,許久才能發現一個。
就這麽一個,能讓她歡喜許久。
跟着她一起撿的是個小姑娘,圓圓的臉,笑起來帶着酒窩,很可愛。撿麥穗不過是玩鬧,看着麥穗越來越多,心裏就越來越滿,和撿雞蛋的感覺差不多。
撿了的麥穗用火烤一烤,吃起來的确味道香甜。
過了正午,可算能吃飯了,燕明荞終于吃到了心心念念的農家菜。
大鍋炖菜有鍋氣,沒有國公府飯菜那麽精致,但粉條炖得黏黏糊糊,蘸着淺褐色的湯汁,豬肉片極薄,吃着一點都不膩。
小雞炖蘑菇的湯汁也很粘稠,蘑菇是深褐色的,吃起來軟軟彈彈,雞肉一咬就散,連雞皮都是好吃的。
裏面還有甜糯的栗子仁兒,有的是一整個,有的已經裂開了,但把栗子仁夾到碗裏,碾碾拌勻米飯,吃到嘴裏那叫一個香。
燕明荞可以說,國公府廚娘做的鐵鍋炖,絕對沒有這個好吃。
有滋味,軟爛,粉條粘着肉湯和肉絲,軟而不散,吃完一碗飯,燕明荞又吃了一碗,一連吃了三碗才摸摸肚子停下。
沈氏用了一碗半,然後讓寧湘給了李莊戶的妻子一個荷包,意思是做的不錯。
吃過飯,燕明荞想去騎馬,沈氏沒讓,剛吃過飯怎麽能上馬背上颠着去,那對脾胃都不好。燕明荞事事都聽沈氏的,這種事也不例外,閑着也是閑着,她又把烤棒子啃了。
其實說烤不準确,這更像是燒的。
手指粘了許多灰,髒兮兮的。
外面裹着的玉米皮已經燒糊了,裏面的玉米粒正好熟了,帶着點草木灰。
草木灰是不髒的,輕輕吹一下就不見了,金黃色的玉米棒,啃一口,最外面的有焦香,裏面的軟糯香甜。
這回又吃了一根玉米,更別想去騎馬了。
燕明荞歇了半個多時辰,才騎着銀粟在山野裏跑了一圈,丫鬟們在後頭跟着,沈氏也在不遠處看着。
這樣看去,燕明荞臉色帶着光,眼神明媚自在,她嘆了口氣,心道女兒真的慢慢長大了。
在莊子玩得痛快,回府天已經黑了。
第二天放假,燕明荞沒出門,而是在屋裏看了一日的書。燕明玉搞不懂,為何有人能一直看書不覺得累,楚铮也想不明白,書究竟有什麽好看的。
月底楚铮來看看外祖母,順便吐吐苦水。
這半個月,是他最累、覺得最難熬的半個月,每日上課要認真,下課之後還要做作業,除了吃飯睡覺練武,感覺他這一天光和“之乎者也”較勁了。
今日歇了一日,他就來國公府了,一來,就沒見燕明荞,他從外祖母的口中得知,燕明荞竟然在看書,這讓他大為震驚。
放假還要看書,這是怎麽了……他是不是還在做夢!
燕明玉聽楚铮吐苦水就忍不住想笑,“誰讓你以前不用功,那現在就得加倍用功,你以前偷的懶,如今都會還回來。”
楚铮如今和燕明玉比較熟,再加上她還沒做他的繼母,所以不像和沈氏說話那般,有時還會反駁開玩笑。
楚铮小聲道:“你也不讀書啊,現在也不用功。”
燕明玉理直氣壯道:“那是因為我以前用功了,現在就不用了。”
她都加班到猝死了,老天爺還她一個躺平人生怎麽了,所以說,這都是來來回回的。
楚铮肯定不知道什麽叫能量守恒定律吧。
楚铮聽了更喪氣了,沈氏笑着說道:“讀書是一鼓作氣的事,不能半途而廢,先生給你上課,你要堅持,有進益才行,別光上課聽了,下課就去玩鬧。”
楚铮老老實實地聽訓,心裏忍不住想,外祖母是為了他好,他該牢記才是,要好好學,才能不辜負外祖母、明玉姐姐的期望。
中午吃過飯,楚铮又回去奮起溫書了,本來他還打算玩半天一天的。
可明荞學得那樣好還讀書,他有什麽理由荒廢。
不知不覺中,燕明荞還給楚铮上了一課。
八月過去,很快到了九月。
九月初三,是沈氏和長公主一行人約好賞菊花的日子,這回問楚铮,楚铮沒有要去,反而踏踏實實地在家裏溫書。
燕明荞也沒去,去的話要請一日假,她明日要去玉芳齋,也得請假,若是去秋英宴了,上旬就要連着請兩日假了。
沈氏覺得,女兒也沒必要哪個宴會都去,少去一個不妨事,問燕明玉,燕明玉不大想去,菊花而已,又不是沒看過。
所以這回沈氏帶了燕明月和燕明茹。
燕明茹今年九歲,沈氏鮮少帶着她出門,燕明月倒是去過幾次。
只帶着兩個庶女,孟小娘難免覺得不是什麽好宴會,燕明月忍不住為沈氏說話,“怎麽就不是好的了,小娘要不想讓我去,我不去就是了。”
孟小娘道:“說你兩句怎麽了,成天胳膊肘往外拐,不知道誰真的對你好了。”
燕明月覺得,嫡母就算對她不好,但也絕對不差。
跟小娘說不通。
燕明月精心打扮了一番,和燕明茹去了秋英宴,燕明玉姐妹倆留在了國公府,第二天,兩人一早便出門了,和劉掌櫃商量開分店的事兒。
上月的賬難算,不過有三日也該算完了。
馬車駛向玉芳齋,這回劉掌櫃早早就備好了點心茶水,就等着兩人過來,他摸不清兩人何時到,所以時時備着,今日可算等到了。
劉掌櫃笑容滿面,近日流霜姑娘常帶着人過來,有時一兩個,有時三四個,送過來是為了學做點心的手藝,有兩個認過字的他帶着學管賬了。
劉掌櫃知道要開分店,這回商量的不過是些具體的事兒,包括開在哪兒、選多大的鋪子、給他多少銀子……
燕明荞沒吃點心也沒喝茶,先看完上個月的賬本,上月利潤一萬六千四百八十兩。
她到手的,能有六千五百多兩。
她們能拿出來五千兩到八千兩銀子,來籌備開分店的事。
她直接說道:“劉掌櫃,我們打算開兩間分店,一家在盛京,開在城東的鬧市,一家開在江南岚州。過幾日我們就會讓人去租鋪面,到時候裝潢好了掌櫃的先去岚州的分店主事。”
劉掌櫃沒問題,他願意去。
雖然他在盛京有一家老小,但只要能多賺銀子,去也無妨。
燕明荞繼續道:“劉掌櫃辛勞,去岚州路途遙遠,我和姐姐決定,給你三厘灤州鋪子的利潤,除此之外,每月月銀也是照給的。”
劉掌櫃心裏一喜,飛快地在心裏算了筆賬,這個月利潤有一萬六千餘兩,若是能給他三厘利息,每月能多五十兩銀子,他面上不顯,推拒道:“這不妥吧……”
他本來也沒打算分多少利息,三厘不少了,一年到頭也有幾百兩銀子。
燕明荞道:“掌櫃的,你這陣子為玉芳齋操了不少心,我和姐姐都看在眼裏,這是你該得的,若是以後做得好,得的銀子肯定更多。”
燕明玉點了點頭,“岚州那邊還得勞劉掌櫃多多費心。”
至于找鋪子的事,燕明荞會交給別人做,劉掌櫃還得教學徒,肯定操心不了別的事。
等找到鋪子之後,過一兩個月裝潢,差不多就能開業了。
一下子開兩個鋪子,投進去好幾千兩,說不害怕賠錢那是假的,但有這麽個機會,燕明荞願意好好做。
回府之後,燕明荞讓流露把大哥哥和二哥哥的利錢給沈氏送去,兩人不在府中,利銀先交由沈氏保管。
留了八千兩開新鋪子,八十兩給鋪子裏的人做獎賞,剩下的八千四百兩,兩人一人分得八百四十兩。
沈氏有些詫異,“上個月賺了這麽多。”
燕明荞笑了笑,“祖母給了鋪子好,母親開的頭好,劉掌櫃管得好,我和二姐姐會吃,也幫了不少忙呢。”
沈氏被她這話逗得笑了,“不錯。”
明玉明荞還惦記着兄長弟弟,沈氏心裏欣慰,她就盼着四個孩子一團和氣。
她會告訴明軒明烨,要記着姐妹的好。
月中書院會放兩日假,也是鄉試放榜的日子,這會兒桂花飄香,也叫桂榜。
正好那時候把銀子給兩兄弟,這些錢,沈氏不會替他們存着,孩子長大了,買書吃飯都會花錢,若是以前她估計會幫燕明烨收着,不過他懂事了許多,讓他自己拿着就是了,也不會亂花
而燕明軒都定親了,若是想給未婚妻買些東西送,沒銀子可不行。
府上的人也都等着鄉試放榜,等着燕明軒光耀門楣。雖然燕國公覺得長子資質平平,但若是考上,那也是好事一樁。
燕明軒把握不大,放假回來燕國公問,他也是這麽回答的。
所有人都看着他,他心裏憋得慌,就把自己關在房裏不出來,其實也沒看進去幾頁書。
放榜那日,燕國公府的小厮去看榜,看完之後垂頭喪氣地回來了。
大公子沒考中。
燕國公早有預料,他嘆了口氣道:“唉,還是學得不精,你還得多用功,定親之後也不能松懈。”
燕明軒一直沒松懈過,落榜他早有預料,但真到這一日,還是難以接受,“父親教訓的是。”
燕明澤坐在下頭,微低着頭,別人看不見他的神色。
他想,幸虧長兄沒考中,幸虧鄉試三年一次,不然怎麽顯得他聰慧來,他得更加用功才是,争取三年後一舉中舉。
也幸好燕明荞是妹妹,不然,就顯不出他的聰慧了。
燕明澤道:“大哥,落榜的大有人在,你也別太放在心上,再考就是了。”
燕明軒點了點頭。
燕明烨想安慰兄長,但不知道要說什麽。
他覺得能考上秀才已經很厲害了。
燕明荞也不知道要說什麽才能安慰到大哥,好像她說話大哥會更難受。
沈氏說道:“一次而已,考不上的大有人在,有人五六十還讀書科舉呢,你還年輕,洩氣做什麽。”
燕明軒心裏明白沈氏意思,可明白和想通是兩碼事。
身為長子長孫,要穩重上進,他落榜,安陽侯府也會在意。
若是能考上就好了。
次日該回書院,燕明軒早上一醒,嗓子幹啞得厲害,話都說不出來了。
摸額頭倒是不燙,就是身體發軟,提不上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