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父子

第二日早朝散去的時候, 阮馳忽然求見寧钰謙。

他如今朝堂上也有着具足輕重的地位,寧钰謙雖不知他求見自己有何事,但态度到底還是謙和的。

阮馳這幾年愈發出衆, 寧钰謙記得阮馳從前是那種不務正業的官宦子弟, 雖是有些才華, 性子卻散漫。然而如今卻像是變了一個人,做起事來愈發認真,向上的勁頭讓寧钰謙對之刮目相看。

寧钰謙給阮馳賜座,随後等着阮馳開口。

阮馳站的如青松,眉眼之間酷似自家那個四五歲的寧思慕, 寧钰謙看着阮馳像是看見了長大後的寧思慕, 一時心中有些百感交集。

阮馳沒坐, 弓着腰低頭道:“臣今日來找陛下, 是想請求陛下為臣賜婚。”

寧钰謙有些好奇,卻又想起阮央說的蕭太妃想将念陽嫁給阮馳,他問:“愛卿看上了哪家姑娘,怎麽來找朕賜婚了?”

阮馳找誰, 都不可能來找上寧钰謙的。阮家并非侯爵, 婚姻之事大可由父母做主。

阮馳低垂着眉眼,聲音字字有力:“裴校尉的妹妹——裴芊。裴小姐今日及笄, 臣想請求陛下為臣賜婚。”

寧钰謙聽了樂了, 阮馳今年二十五,裴芊十五,兩人之間相差了十歲。難怪阮馳到了二十多還沒成婚, 敢情是等着裴芊及笄?

寧钰謙倒沒什麽不樂意的,阮馳按輩分算得上是他小舅子,也算半個家人。不過他還是有些好奇:“愛卿就這麽猴急?”

阮馳擡頭,桃花眼看着寧钰謙,面色正經:“臣對裴家小姐并無冒犯之意。”

他板着臉的樣子,和寧思慕一模一樣。

寧钰謙靜待下文,他少有聽到這麽感興趣的話題。兩人之間相差十歲雖說不多,但阮央卻總拿寧钰謙比她大來打趣他,寧钰謙想,這下好了,阮央自己的哥哥取了個小十歲的嫂嫂。

阮央以後一定不敢再取笑他年紀大了。

阮馳看了寧钰謙一眼,慢慢吞吞道:“……裴校尉與已故的周小将軍素來交好。”他斟酌了一下,道:“有些傳聞對臣不太好,裴校尉是不願意将妹妹嫁給臣的。”

裴延之與周染浩之間的關系,寧钰謙還是知道的,兩人自幼一起長大。裴延之不願意将妹妹嫁給阮馳也算是情有可原。

只是——

寧钰謙又問:“那這裴家小姐……?”

阮馳面色冷了下來,板着一張臉一字一句道:“裴小姐并不覺得臣年紀大。”他顯然看出了寧钰謙眼裏的打趣。

被戳破心思寧钰謙也不惱,然而他又開始不由自主的想着阮馳求他賜婚背後會有什麽心思。阮馳是朝中炙手可熱的文臣,阮家如今也算是權勢滔天,裴家雖說不怎麽樣,然而裴延之手中有兵。

這兩家在一起,寧钰謙不大放心。這比讓阮馳娶了念陽還要讓他不放心。

他垂下眼,做出為難的樣子。阮馳也不說話,就那麽站在寧钰謙跟前。

良久的沉默後,寧钰謙擡起頭,審視着阮馳。阮馳絕對是個人才,若是好好打磨,未來一定是比何止虞用得還要順手的能臣。

“愛卿當真非裴家小姐不娶?”寧钰謙皺了皺眉,“這還算是朕頭一回給臣子賜婚,自然是想讓這樁婚事和和美美的。若是愛卿并不能保證待裴家小姐好,那這樁婚事,朕是不敢賜下去的。”

阮馳撩起衣擺,直直的在寧钰謙面前跪了下去。他知道寧钰謙生性多疑,一星半點甚至沒影兒的事都能琢磨半天,所以他沒讓自己被猜忌,直言道:“臣這一生,非裴小姐不娶,此心昭昭,天地可鑒。”

阮馳又道:“裴小姐并非裴校尉的胞妹,臣娶她,非為其他,只是想對她好,僅此而已。”

寧钰謙笑了,擡手寫下聖旨,蓋上章後給了于安,讓他去裴府宣讀。

阮馳離開的時候寧思慕恰好拿着抄好的作業來給寧钰謙看,不及阮馳腰高的寧思慕板着小臉,一本正經的喊舅舅。

阮馳見了他倒是恢複了從前的那副玩世不恭的性子,哪怕是在太和殿前也自有一股子風流:“喲,小殿下?”

寧思慕點頭,問:“舅舅近來可好?”阮馳見他年紀雖小,禮數卻周全,忍不住想起了小時候的寧钰謙。

除了這張臉有點像他們家的人之外,其他地方簡直是和寧钰謙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誰都知道寧钰謙小時候過的慘兮兮的,不得太後寵愛,先帝子嗣衆多管都管不過來,寧钰謙總是獨來獨往,只除了和周染浩有幾分親近,其他人都像陌生人似的。

不過這小娃娃好,還知道認人。他上次見寧思慕還是在年宴的時候,想想也算是有四個多月沒見了。

“臣倒是過得不錯,殿下與皇後娘娘呢?”

寧思慕擡起眼,看了一眼天色,又看了一眼阮馳,忽然問:“舅舅今日可是有什麽喜事?”

阮馳有些詫異,“你怎知?”裴芊在世家小姐之中并不出衆,她的生日也少有人記得。阮馳今日進宮來見寧钰謙,一來是表明自己的态度讓寧钰謙放心阮家,二來,求的賜婚聖旨也算是送給裴芊的生日禮物。

然而他的高興并沒有寫在臉上,寧思慕卻看出來了。阮馳忍不住想,莫非是自己裝模作樣的本領下降了,所以才導致小娃娃都能看得出自己的情緒?

寧思慕似乎看出了阮馳在想什麽,他搖了搖頭,聲音沒有絲毫起伏:“舅舅今日來找父皇,肯定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而父皇……”他頓了頓,到底是沒把自己心裏的話說出來。寧钰謙對旁人陰晴不定,若是惹怒了他,連自己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舅舅從父皇那裏出來,還能有心思與本殿交談,那定然是喜事了。”

寧思慕嘆了口氣,忍不住替自己的母後捏了把汗。他的母後是這世上最好的女子,卻偏偏嫁給了像父皇那樣的人。母後還顯然覺得父皇甚好。

阮馳差點被他一本正經的樣子逗笑,寧钰謙小時候可沒寧思慕這麽讨人喜歡。果然是有了自家的血脈,這孩子就是不一樣。

寧思慕朝阮馳拱了拱手,道:“舅舅慢走。”

阮馳行至宮門時忍不住回過了頭,寧思慕的小身板已經邁進門檻,身後跟着的小太監手裏捧着厚厚一疊宣紙。

阮央如今過得,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好。

寧思慕将《中庸》抄了整整三遍,當厚厚一疊宣紙被一雙小手狠狠拍在桌面上時,寧钰謙心底的詫異顯然蓋過了怒意。

他沒想到這小孩子短短三天就抄完了。

寧思慕到底還小,見寧钰謙笑了,更生氣了。他板着臉,睜着眼睛怒視着寧钰謙,十分的不滿。

寧钰謙倒是淡定,畢竟見過的世面比寧思慕多得多,他将那只擡到腦袋上方奮力壓着宣紙的小手拂掉,随手拿起一張紙看了一眼。

小娃娃還鼓着包子臉,眼睛圓圓的。

寧钰謙點了點頭,道了聲:“嗯,字寫的不錯。”

寧思慕不說話,顯然覺得自己半點錯都沒有。

他揍了何止虞家的小公子,起因是人家搶了阮央給他做的玉穗。

“知道錯了?”寧钰謙将紙放下,語調閑閑。

寧思慕抿着嘴,不肯應。他覺得自己什麽都沒做錯,何銳他大兩歲,可行事卻魯莽。那樣子的玉穗母後才做了一條,雖說不好看,可卻是母後親手做的,其中的心意是像寧钰謙這樣的人不能理解的。何銳見了居然說那穗子編的有趣,還想讓他寧思慕送給他。寧思慕不肯。然而,寧钰謙居然對他說,不就是一條穗子嗎,送人了又怎樣?

寧思慕擡起小臉,不服輸的盯着寧钰謙,“父皇一定是因為小時候沒有感受過母愛,所以才不能理解兒臣對母後的愛,更不能理解兒臣對與母後親手所做的玉穗的珍惜。”他說的認真極了,寧钰謙忍不住頭疼。

究竟是誰告訴寧思慕,他沒有感受過母愛的?

他當時也不是故意的,只是不想讓寧思慕占着阮央的東西才随口那麽說的。可誰又能想到,這小娃娃卻發了脾氣。生生将何止虞的兒子打的整張臉都挂了彩,而自己卻毫發無損。

寧钰謙嘆了口氣,起身走到寧思慕身邊。他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是這樣,對于母妃的愛有多重視。王才雲曾親手給寧鴻業做過一件衣裳,寧鴻業卻不喜歡,轉手就給了他。寧钰謙那時小,穿不上,硬生生的等着身量足了才穿。

可到了那時,那件衣裳早已不是時興的樣式了。

寧钰謙拉過寧思慕的右手,大拇指指腹果然磨出了血痕。他那時說,三遍《中庸》抄不完,便不許去見阮央。

這孩子想必是抄的很賣力。

“父皇并不是氣你打了何銳。”寧钰謙軟下聲音,終于有了一點為人父的自覺。

寧思慕很少聽到寧钰謙這樣和他說話,他三天都沒睡好覺,一直在責怪他,然而現在聽着他好言好語的說話,還是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中庸》裏頭有一句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寧钰謙緩緩念出這句話,最後擡起眼,問:“可是懂了?”

寧思慕搖了搖頭。

寧钰謙嘆了口氣,一種無力感湧上心頭。他這麽蠢,以後怎麽保護阮央?

“父皇的意思是,讓你找個高明點的法子。《中庸》上講的都是君子之道,前幾日的那件事,你大可以婉言謝絕,不至于當着何銳父親的面動手打他。”

寧思慕顯然更不理解了。寧钰謙有時說的一些話總是讓他覺得深奧難懂,可細細想,卻總能悟出些道理來。

他低着腦袋想了許久,最後看着寧钰謙,認認真真的說:“父皇是讓我耍陰招?”

寧钰謙擡手敲他額頭,又道了一句:“道并行而不相悖。”

寧思慕還在想着寧钰謙說的話,然而寧钰謙又道:“三遍《中庸》抄了似乎沒有什麽用處,連裏頭的話都記不清。”

寧思慕苦了臉,他手抄的好疼,都磨破了皮,腫了起來。他不怕疼,可怕母後看了心疼。

他難得朝寧钰謙示軟:“……父皇。”

寧钰謙起身,将桌上的一疊宣紙塞到寧思慕懷裏,道:“再好生看看,以後行事切忌魯莽,凡事三思而後行,莫要再做出這種沒腦子的事了。”

寧思慕看着寧钰謙板着的臉,忽然問:“父皇,你是不是妒忌母後喜歡我?”

寧钰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