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39章
秦嬰寧看着眼前這位國主,他辭官前最後一次見他還是個六歲的小太子,長得粉雕玉琢的,如今是儒雅随和又不失威嚴。他跪下,無聲地行了個大禮。
原先司馬玉龍還只是猜測,這一跪拜,他便确定了啞巴佬就是秦嬰寧。
“秦将軍請起。”司馬玉龍擡手示意,讓秦嬰寧落座。
趙羽把門闩插好,又将紙和筆墨擺好,負手站在司馬玉龍的身後。
“秦将軍可是有事要告知本王”
秦嬰寧拿過毛筆,在紙上寫出來:“草民已辭官,國主直呼名諱就好。”
司馬玉龍說:“你雖已辭官,但仍有使命在身,算不得草民。加上你恪盡職守,守護寶藏多年,本王應當以禮相待。”
秦嬰寧又寫道:“護國寶藏在白石涯。”
白石涯是終南山後面相連的那座山的懸崖,終南山朝南,雨水陽光多,利于農作物生長,适合傍山定居。但後面那座山則相反,地勢崎岖險峻,尤其是白石涯,如同刀削斧鑿出來的,高聳直下,人煙罕至。在涯壁上有個天然洞府,從山林裏定好位置打通洞府,是極佳的藏寶之地。
秦嬰寧把話都寫明白,又告訴司馬玉龍入口極其隐秘,過兩日等山路被曬幹些他再帶他們去。
司馬玉龍攏了下趙羽給他披上的氅衣,道:“那就有勞将軍了。”
“國主無需客氣,這是臣該做的。”停頓了一下,他寫下心中疑問:“國主見過窦景否”
“窦将軍已在三年前逝世,本王未得見他。但他要交于本王的東西,本王已全部拿到了。”
想來也是,國主能找到終南山來,必是從窦景那裏得到的消息。盡管秦嬰寧早預料到了,但聽到這話還是有些哀傷,這麽多年來,窦景是他唯一見過的友人了。
“本王還有一事想問。”
Advertisement
“國主請講。”
司馬玉龍擡起左手輕捋耳邊的一縷發絲,“你當年平定嶺南之亂,一戰成名,風華正茂,因何辭官這眼睛和嗓子又是怎麽回事”
秦嬰寧想了想,把原委都一一寫出。
他辭官歸隐不過是因為當年在嶺南一戰中不幸傷了眼,“哪有瞎子當将軍的理”盡管先王并沒有因此而不再任用他的意思,他也依舊可以留京贍養,但在他看來,食君之祿就該忠君之事、擔君之憂,他不能瞎了還占着職位吃白飯。
恰巧那年國庫豐裕,先王有了存留護國寶藏的想法,秦嬰寧便借此請命,歸鄉養疾為假,押守寶藏為真。
因為他是真瞎了一只眼,所以他辭官倒也沒有引起葉洪等人的懷疑,竟算是因禍得福。
可不過兩年時光,葉洪就謀反篡位,楚國動蕩不安,他擔心自己會無意中洩露寶藏之事,于是借機把自己毒啞,“也算是多了層保障吧!”
司馬玉龍拿着秦嬰寧寫好的紙,燭光透過薄薄的紙張,襯得上面的字格外紮眼。心裏感慨萬分,各種情緒紛雜糅合,連眼眶都有些發酸。
趙毅、歐陽鴻德、窦景、秦嬰寧……有太多太多的人為了他或者他父王,為了楚國前赴後繼,死而後已。有破釜沉舟獨自抗下所有謾罵的趙毅,有隐姓埋名、青山埋忠骨的歐陽鴻德,有自毀容貌只為追查逆黨的窦景,現在還有坐在他面前的秦嬰寧。
千言萬語此刻都哽在喉嚨裏,司馬玉龍低沉着聲音,溫柔地說:“秦将軍,你們受苦了。”
秦嬰寧搖頭,将筆尖沾上墨水,寫:“吾誼先君而後身兮,不管是臣還是窦将軍,皆是如此。更深露重,國主早點歇息,臣告退。”
寫完把筆擱在筆架上,起身向司馬玉龍行了禮就要走。
“将軍且慢!”司馬玉龍把凳子上的那件大氅重新遞回到秦嬰寧手上。
秦嬰寧打着手勢,意思大概是這氅衣本就是國主的,應該物歸原主。
司馬玉龍笑道:“更深露重的,秦将軍也該注意身體才是,這氅衣可給你保暖。況且送出去的東西豈有收回之理,且收下吧!”
當真與先王像極了。
秦嬰寧心想,胡亂在褲子上擦了擦手,才雙手把大氅接過來,又鞠躬以表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