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039

039/木雲木夕

回到花廳,顧母坐主位,各自按長幼順序落座,顧母左手邊坐的是顧瞻、顧睿、顧明、顧眺四兄弟,右手邊則是永樂、文氏、尤氏三妯娌。

花廳裏燈火通明,映照在顧母的笑臉上。

顧母拿起筷子,笑聲爽朗:“今兒是好日子。咱們一大家子,難得聚在一起吃飯,你們都不必拘束,該吃吃,該喝喝。明兒一早,我是要晏起的,你們也不必來請安。”

衆人皆笑着應是。

姜錦年心神不寧,卻又不能叫人看出端倪來,只好裝作若無其事,埋頭苦吃。

大娘顧堇婵卻時不時盯着她看兩眼,還和大郎顧景恒竊竊私語,這讓姜錦年越發焦躁不安。

大人那桌,永樂長公主也狀似無意地問文氏,“三弟妹,我許久不曾回府,對府上的事情不甚了解。你給我講講,七丫頭是如何一夕之間變好的呗?”

文氏接觸到永樂意有所指的眼神,心裏發怵,脊椎一下子僵硬了起來。

她捏筷子的手不自覺用力,心倏地一下蹦到了嗓子眼,只要她一開口,心就會蹦出來,而她也會當場死掉。

怎麽辦?

顧明見妻子神色不對,忙笑着解圍道:“大嫂,這個事情是這樣的……”他把文氏用來搪塞他們的話說了一遍,又道:“您弟妹她身子一向不好,今兒歇晌受了涼,整個人蔫蔫兒的,大嫂莫怪啊。”

永樂瞅文氏一眼,嘴角噙笑:“既如此,三弟妹,等會兒吃完飯,你就早點回去歇着罷。園子裏風大,仔細病情加重。”

文氏心揪得緊緊的,聞言她木然地笑着點頭,“好。一會兒我去園子裏略坐坐就回去。”

永樂嫣然一笑,垂首,往嘴裏塞了一個爆炒鳳舌。

Advertisement

一頓團圓飯吃得文氏母女神思不屬,吃完後,衆人又簇擁着顧母往花園子去。

月明星稀,墨藍的天空懸着一個金玉盤,清輝皎皎,照亮人間。

顧母領着一衆女眷拜了月神,爾後便在水榭重新擺上兩大桌子桂花酒和團圓餅,還有剛出鍋的大螃蟹。

請了京城最有名的樂曲班子,就在園子裏坐好,為他們吹奏時新的曲子。

此時夜風吹來桂花的甜香,悠揚的樂聲帶來美妙的享受,眼前還有新鮮的大螃蟹,若姜錦年只是顧家的七小姐,那她該是怎樣地快活呀!

可她偏偏不是!

她該記得的前塵往事,卻一件也不記得,不是顧家人這件事,她卻無比地清楚!

她忍不住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三郎選了一只滾燙的大螃蟹,用蟹八件一一拆解,用銀匙挖出裏面肥得流油的橘黃色蟹黃,聞着鮮香味,咽了咽口水,卻忍着沒吃一口,主動把堆成了山尖兒的蟹肉和蟹黃推到姜錦年面前。

“七妹妹,你吃。好吃的。”三郎小聲道。

姜錦年回過神來,怔了怔,道了謝,埋頭吃起來。

五娘還在用小圓剪刀費力地剪蟹腳,擡頭看了姜錦年一眼,忙低聲道:“七妹妹,你得蘸醋吃。姨娘說了,螃蟹性寒,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将來你長大了,是要受苦頭的。”

姜錦年眨巴着骨碌碌的鹿眸,點點頭,挖起一勺蟹黃,浸在香醋裏,再一口吃掉,“嗯!好吃!”

三郎看姜錦年一眼,彎眸笑起來,拿着一條蟹腿肉沾醋,吃了。

大娘顧堇婵便笑道:“三弟,你別吃蟹腿肉了。蟹腿肉沒什麽肉,有甚好吃的啦!你重新拆一個吃。”說着她在蒸屜裏選了一個大的公蟹給他,“你吃這個。”

三郎:“謝謝大姐。”

“三弟,你怎的也和二哥一樣,對七丫頭這麽好啦?”顧堇婵往嘴裏送了一勺青白透明的蟹膏,好吃得她眼睛都眯起來,“我這個當大姐的,從小到大對你那麽好,都沒吃過你親手拆的蟹呢。”

三郎哈哈大笑起來,“七妹妹小啊,我們做哥哥的,自然要照顧最小的妹妹了。”

大郎嘴角抽了抽,讪讪賠笑道:“三弟說得很是。”又把自己拆的蟹肉分給顧堇婵,“吶,婵妹妹,都是你的。你可莫要再吃七妹妹的醋了啊。”

顧堇婵謝了大郎,嘴硬道:“哪個說我吃醋啦?我可沒有。大哥哥,你莫要亂講。”

六娘也在一旁忙活,用錘子敲蟹殼,鬧出了不小的動靜。

大人也在說笑,喝酒助興。

孩子們也被允許喝一點桂花甜釀,嘗個味兒,姜錦年心裏煩,就多喝了兩杯。

一直到二更才散。

知柏院。

少年仰面躺在柏樹下的躺椅上,睜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天上。花園子裏傳來悠揚的樂曲聲。

明月懸在樹梢上,看起來那麽近,又那麽遠。

今兒是中秋節,顧戬之放了院裏小厮的假,讓他們不必在跟前伺候,因此良圖、良和他們約了一起吃酒打牌去了。

院子裏沒有其他人,因此靜悄悄的,只有風吹樹梢的沙沙聲。

突然,少年的耳朵動了動,他聽見了熟悉的腳步聲。

是小丫頭來了。

還有另外兩個人。

也不知是出于什麽心理,少年閉上了眼睛,假寐。

文氏借故早早離席了,顧明不放心妻子,也叮囑了菖蒲照顧好七小姐之後,回去陪文氏了。

菖蒲跟在姜錦年身後,一疊聲地道:“好姑娘,您慢些走。仔細磕了碰了,三爺、三奶奶可要揭了奴婢的皮。哎哎,我的好姑娘,求您慢點兒走呀。”

後面還有一個婆子,提着一個食盒。

姜錦年一進院門,遠遠地便瞥見柏樹下躺了一個人,她有些頭重腳輕,腳踩棉花似的朝着那人走去。

聽見菖蒲一直在後面聒噪不休,姜錦年便噓了一聲,奶兇奶兇道:“你莫吵!吵到了二哥哥,我可不饒你!”

菖蒲閉了嘴,脊背一寒,立在遠處不敢動了。影子映在地面上,怪可憐的。

那婆子也是一愣,随後便跟着七姑娘走到了柏樹下,把食盒拿到了圓凳上。

石桌上擺滿了一桌子好菜,但只有一條魚是被吃得精光,剩了一副完整的魚骨架,在月光下散發着幽冷的光芒。

那婆子斟酌着道:“二郎,這菜都冷了,吃了要肚子痛的。您還吃不吃?”

見二郎沒理她,婆子又壯着膽子繼續說:“您要是不吃了,那老奴替您收拾了?”

少年還是一動不動地躺着。

那婆子不敢動作,看向姜錦年,試探道:“七姑娘,您看?這螃蟹是要在這兒吃,還是去屋裏用?得趁熱吃,涼了吃就沒滋沒味了。”

姜錦年走到躺椅前,伸手戳了一下少年的胳膊,“二哥哥,你怎麽在這兒睡着了?”

少年睜開眼睛,坐起身,看向小丫頭,“這麽晚了,你不回去睡覺,跑我這兒來作甚?”

姜錦年在一旁坐下,咕哝道:“我來看看你。”

少年偷觑小丫頭一眼,嘴硬道:“我有什麽可看的?”

姜錦年嘆息一聲,擡頭看看月亮,喃喃自語道:“我心裏煩。”

那婆子還立在一旁,聞言,撲哧笑出了聲,口水都濺出來,她連忙用袖子擦了擦嘴,找補道:“哎喲,我的好姑娘,您才幾歲啊,生在這樣的富貴人家,不愁吃不愁穿,行動有人伺候,您還有什麽可煩心的喲?”

姜錦年沒理她。

她的苦和愁,不足為外人道也。

二郎卻道:“嬷嬷先下去罷。”

那婆子猶自不死心地瞟了一眼桌上的吃食,心裏憤憤不平地走了。白跑這麽一遭,連串銅錢都沒撈着。沒賞錢,賞幾個主子吃剩下的菜也是好的。她拿回去,熱一熱,給家裏人加餐豈不是好?

可惜遇到這麽兩個不懂事的主兒,害她白跑一趟,什麽也沒撈着。真是晦氣。

“七妹妹,你煩什麽?”少年側眸,看着小丫頭圓潤的臉道。

姜錦年搖頭,嘟着嘴嘆道:“不知怎麽說。罷了,我沒事了。二哥哥,你別擔心。”

二郎不信,卻也沒再追問,只是靜靜地和小丫頭坐在一起,仰頭看着樹上的月亮。

一陣香甜的酒香盈入鼻端。

“你喝酒了?”二郎問。

“嗯。只喝了一點點。老太太許我們喝的。”姜錦年答道。

“二哥哥,大伯母給你準備禮物了嗎?”姜錦年從自己腰間的布袋子裏扒拉出珍珠璎珞,遞給他看,“這是我得的。”

“嗯。母親給了我一套明心堂的文房四寶。”二郎看了一眼璎珞,沒接,擡眸看了一眼小丫頭,嘴角抽了抽。

小丫頭似乎挺喜歡這種珠光寶氣的玩意兒。

姜錦年便又塞回布袋裏,心裏想的卻是,若是顧家被抄,她一定要把這些東西帶在空間裏,以後過苦日子用得着。

過了片刻,姜錦年催促道:“二哥哥,螃蟹,你快趁熱吃。好吃的。我吃了三只。兩只母的,一只公的。我讓人給你也裝了幾只。”

二郎唔了聲,“我一會兒再吃。多謝七妹妹想着我。”

姜錦年沒吭聲。

夜風有些涼,姜錦年打了個噴嚏,“阿嚏——”

二郎解下自己身上的狐裘披風,罩在小丫頭身上,裹緊,催促道:“已經很晏了,七妹妹回罷。總晚睡,當心将來長不高,嫁不出去。”說着還從袖袋裏摸出了帕子,遞給姜錦年。

一下子就暖和了,姜錦年吸吸鼻子,接過二郎的帕子,擤了擤鼻子。

“那我走了,二哥哥。你也早點睡。明天見。”姜錦年此時已經帶了點鼻音了,她捏着髒了的帕子,從躺椅上下來,抖掉身上的狐裘披風。

二郎卻把披風又重新披她身上,還給她系緊,對趕來的菖蒲道:“麻煩菖蒲姐姐背七妹妹回去。”

菖蒲一愣,只覺受寵若驚,忙屈膝答應一聲是。

薰風院。

文氏見顧明回來了,卻沒見到女兒,不放心,便打發瓊鴉和雪鷗出來找。兩個小丫頭在園子裏轉了一圈,卻沒有找到七姑娘,急得團團轉。

問了一圈收拾酒器碗碟的婆子們,這才知道七姑娘往知柏院去了。

兩個小丫頭發足狂奔,往知柏院去,恰巧碰上送食盒的那個婆子,知道七姑娘還在二郎的院子裏,這才放下心來。

主仆四人打着燈籠,回到了薰風院。

文氏見女兒已經睡熟了,懸着的心總算落下。給姜錦年脫了鞋襪,擦洗了臉和腳,便把人塞進了被窩,讓她繼續睡着。

與此同時,安榮堂的堂屋內。

永樂正吩咐梅洛道:“去查查文氏那半年都去了什麽地方。重點查查她身邊的人。還有,查查這個七小姐的來歷。”

梅洛一掃先前的卑躬屈膝,身姿筆直,颔首道:“知道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