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054
054/木雲木夕
進入十一月,姜錦年一直懸心的事情終于有了結果。
永樂長公主将在兩個月後登基為帝,禮部為她拟定新的年號為利貞。
從此結束了長達十四年的建寧年號,此時距離年輕的建寧帝崩逝還不到一年。
永樂沒再回府住過,她住在東宮,定國公顧瞻偶爾也會留宿東宮,這引起了部分禦史的彈劾,然而皆被永樂一力彈壓了下去。
姜錦年知道大局已定,她只能順應局勢往前走。
不過,她還想趁機再給顧瞻提個醒,讓他提防永樂,提前想好退路,不至于最後背負莫須有的罪名,含冤而死。
姜錦年想了很久,終于想到一個不那麽明顯令人起疑心的法子。
她從藏書閣借了一本《史記》,特地找到《越世家》這一篇,爾後抱着書去念慈堂昏定,特意在那兒等着定國公顧瞻,用這句警世恒言去請教他。
“大伯,我讀史書,讀到這一頁,不太明白,去問二伯,二伯看了,卻讓侄女來請教大伯。”姜錦年小指頭指着這一行字,念道:“‘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此言何意?大伯可否為侄女解惑?”
顧瞻垂眸看着這一行字,這是他聽過無數遍的道理,此刻再看,心底卻漫起無邊的茫然和無奈。
他猜測這是二弟顧瞻在借機警醒自己,七丫頭才幾歲,讀《史記》還早着呢。只是他有些不解,二弟為何不親口對他說呢?
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何至于生分至此!
顧瞻忍住內心的情緒起伏,緩聲為姜錦年解釋了一遍,最後道:“七丫頭,你回去告訴你二伯,他的意思我明白,叫他不必憂心,我自有打算。”
姜錦年眨了眨羽睫,叉手稱是。
Advertisement
顧瞻見小丫頭玉雪可愛,又千伶百俐,和自家二郎頗為投緣,心中喜歡,便擡手拍了拍姜錦年的腦袋,贊了一句:“好孩子!”
姜錦年一愣,擡眸望向顧瞻,只覺他偉岸高拔,一身正氣,她很不希望他遭遇不好的結局。
她只能提醒到這裏,再多的,她也做不了。
她相信,憑定國公的睿智,這些道理他不會不知道。和永樂夫妻十餘載,永樂為人,他多少該知道的。便是永樂再會僞裝,他也不該無知無覺至此!
永樂誣陷他通敵叛國,想來和他手上的兵權有關。若他能及時思退,交出兵權,也許就會免遭厄運。
可是,他會舍得放下大亨的五軍大都督一職麽?這可是實實在在的煊赫權柄啊!多少人汲汲營營一生,怕是連五軍之一的都督都未必能摸到。
轉眼就要過年了,除夕前三日,定國府一切如常,卻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是定國府先大夫人鄒氏的外甥,浔陽侯世子殷複。
殷複裝了一車的禮物來拜訪,得到了顧母的親切招待。
浔陽侯府雖遠在江州,但侯府的當家主母大鄒氏為人十分精明能幹,于人情世故一途頗有手腕,因此先大夫人小鄒氏故去後,殷、顧兩家并沒有斷了往來,還如從前一般,當作姻親關系親親熱熱地走動着。
當顧母打發人來薰風院請七姑娘去見客時,姜錦年正在練字,聞言她只是淡淡地問:“客人是哪位?”
秋葵笑道:“是二郎在江州的姨表兄,大名叫殷複。說是特地來看二郎的,給府裏的小郎君和小娘子都帶了江州的特産,滿滿一大車子呢。七姑娘快瞧瞧去。我順道去通知一下三姑娘、四姑娘、五姑娘和六姑娘。”
姜錦年筆尖一頓,好好的一個字寫劈叉了。
她的心尖兒顫了顫,熱鍋上的炒豆子一般,亂蹦亂跳,失了節奏。
“你說誰?”
秋葵好笑道:“浔陽侯世子殷複呀。七姑娘,怎麽、您還認識殷世子啊?”
姜錦年未及回答,卻聽文氏走進來問道:“姩姩,你認識殷世子?”
姜錦年下意識否認:“不認識。我、聽二哥哥說過。”說他曾在我出生那年來過京城。
可後面的話,姜錦年沒有說出口,因為她怕。
她怕有一天,母親文氏會知道,她如今都是在裝失憶,騙了她。她不想面對謊言被拆穿時的窘迫,所以她不願再主動說謊。
她不想和母親文氏一起經營這個謊言,因為她預感到謊言終究會有戳破的一日。
她只能在那一日來臨之前,對母親好,對父親孝順,盡己所能。
秋葵笑道:“說起來,殷世子上回來京城,正是七姑娘出生那年呢。興許他們還真的見過呢。”
文氏接道:“是見過的。不過那時候殷世子才十來歲,他如今已是半大少年了。再過幾年,都該說親了。”
姜錦年擱下狼毫筆,把寫廢了的宣紙捏在手裏團成一團,扔進青花瓷蘭花紋畫缸,走進卧房,在房間裏來回踱步。
她的心緒亂成一團麻,殷複這個時候出現,會有什麽陰謀嗎?他是針對她而來的嗎?
她很不想去見這個殷複。
可是她知道,她最好去見一見,趁着人多一起見了,他未必就會注意到她,而她也可以趁機觀察一下他。
小金說過,一直回避前世的矛盾和沖突,她永遠也無法賺取大額的積分和流量。
因此,即便是為了賺積分,她也要去會一會這個殷複。
“姩姩,姚姐兒和娥姐兒來叫你一塊兒去見客呢。”文氏的聲音從外間傳來。
姜錦年答應一聲,撩起簾子出去了。
五娘、六娘和小七娘三姊妹手牽着手,來到了念慈堂。
大房的三位小郎君和兩位小娘子都已到了。
顧母笑吟吟道:“姚丫頭、娥丫頭、姩丫頭,你們還不快來與殷表兄見過?”
三位小女娘走上前,齊刷刷叉手見禮:“見過殷表兄。”
姜錦年擡眸飛快偷瞥了殷複一眼,此時的他和夢中的形象尚有很大差距,不過眉眼輪廓是相似的。
單從相貌看,他生得山眉海目,鼻梁筆挺,身姿颀長,已頗有玉樹臨風的世家貴公子的範兒。
殷複作揖還禮,腰背彎得很下,“見過姚表妹、娥表妹、姩表妹。”
無人注意處,姜錦年見他擡眸盯了她一眼,她心髒驀地一緊,似被一只無形的鐵爪給捏緊了,心口憋悶起來。
随後長輩們又問了殷複一些南來北往的路上見聞,以及他讀書的情況,殷複都一一地答了,看起來頗為得心應手,如魚得水。
大郎和大娘他們還不時插幾句,一時之間也算是談笑晏晏。
二郎立在一旁,身姿筆挺如松,漆目靜靜地注視着姜錦年,沒有錯過小丫頭臉上一絲一毫的表情變換。他站的位置,剛好也可以觀察到殷複的神色,自然也敏銳地捕捉到了殷複打量小丫頭的眼神。
那是一種猛獸盯住獵物的眼神,陰鸷且勢在必得。
小丫頭雖然神色如舊,可他看得出來,小丫頭是害怕殷複表兄的。
小丫頭一緊張,就喜歡摳指甲。
小丫頭曾說自己夢到殷複害死了她,當時他只是覺得一個夢而已,當不得真。
可眼下看來,小丫頭所說,倒也不似空穴來風,可是,他倆之間往日并無來往,殷複表兄為何要加害七妹妹呢?
殷複暮食是在念慈堂用的,二郎作陪。飯後,殷複便跟着二郎去了知柏院,他之後都住在這裏的客房。
路上,殷複問了二郎幾個問題,譬如,“永樂長公主姨母要登基了,那她的兒子女兒就都成皇子皇女了,戬哥兒,姨父有說,這定國府将來要誰來繼承麽?”
“你的身子骨如今瞧着大好了,按說是最有資格繼承公爵的,你自己怎麽看?”
“貴府上的七姑娘,舊年我來京城時曾見過的,只是後來我聽說她是個傻的,怎的突然就好了?是遇到什麽神仙高人了麽?”
二郎不太願意談這些話題,只敷衍應對了幾句,最後反問道:“……複表哥,你此次進京,究竟所為何事?”
殷複抿唇一笑,挑了挑濃眉,“來玩兒呀,順便看看你。我母親很惦記你,若不是她不方便來,她自己就來了。她給你做了一箱子的新衣裳鞋襪,我讓人擡到你的院子去了。”
“嗯,多謝姨母了。”
“長公主姨母要登基為帝了,這對定國府可是天大的喜事,我來京城瞧瞧這千載難逢的熱鬧嘛。”
二郎不語。
到了客房,自有下人收拾房間,殷複只在一旁指點幾句物件該如何擺放,以方便他随時取用。
良圖和良和也在幫着搬東西,進進出出的,殷複便趁機問良和道:“府上七姑娘是怎麽好的,小哥你知道嗎?”
良和也不知道七姑娘具體是怎麽好的,“三奶奶帶着七姑娘到處尋醫問藥,想來是在外頭遇到高明的大夫了,給治好了。”
殷複看一眼一旁女扮男裝的小厮,小厮眸光閃爍。
這個小厮不是旁人,正是若水觀的楊枝。
“哦!七姑娘好了有多久了?”
“大半年了。三奶奶應該是……嗯……今年三月份的時候回府的。嗯……七姑娘回府過的三歲生辰,三奶奶還特意給七姑娘辦了席面,二郎沒去吃,三奶奶還特意讓人給二郎送了他最愛的鲥魚。”良和道。
殷複挑了挑眉,眸光湧動着湍急的暗流。
片刻後,屋子裏只剩下殷複和楊枝時,楊枝道:“世子,婢子可以确認,這府上的三奶奶,就是女兒死了埋在若水觀後面那塊墳地的文信士。”
“這個七小姐,便是當時被人遺棄在若水觀的孤女。只是她當時分明已經被賊人擄走了,不知為何又成了這府上的七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