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069
069/木雲木夕
林管事嘆息道:“出大事了!公爺、帶領的十萬大軍,全軍覆沒了!只有梅監軍一人逃了回來,說咱們公爺、投敵叛國了!”
“什麽!”顧戬之大驚道。
姜錦年鹿眸一擴,心也跟着懸起來,卻并沒有多少驚訝。
她老早就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臨。
前些日子大郎改姓吳,便是一個明顯的信號。今兒她和二郎差點便折在浮雲山,屍骨無存。
只是顧瞻的谶言提到他死于絞刑,可如今似乎有些對不上,他人哪裏去了?說他投敵叛國,總不能他投了敵營罷?
這不對勁兒啊。活着的顧瞻絕不會投敵的。
莫非他已經……
她深吸一口氣,穩了穩心神,“林管事,你速去把良圖、良和、瓊鴉、雪鷗、江來、菖蒲和袁貴一家四口的身契都給我拿來。”
林管事一愣,似是不明白七姑娘這麽吩咐的用意。
二郎卻明白了她的想法,沉聲:“去照辦。我自會向老太太禀明此事。”
七姑娘的話,林管事可以不聽,可二郎的話,他卻不能不聽。畢竟,認真算起來,如今二郎才是府裏的嫡長孫。縱使他年壽不永,可只要他還活着一天,他嫡長孫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于是林管事點了一下頭,便扭身要去辦差。
“等等。如今府裏還有多少現銀?不管多少,先支一半過來。”姜錦年又補充道。
Advertisement
左右都要被抄家了,與其被抄進永樂的私庫,或是國庫,還不如先截留一半,購辦祭田。
按照大亨律法,祭田是不在抄家之列的。
林管事愈發不解了,他下意識看向二郎,二郎沖他一颔首:“照七姑娘說的做。”
二人疾步往念慈堂去。
“二哥哥,不問問我想做什麽嗎?”姜錦年道。
“知道。”顧戬之臉色蒼白如紙,氣息也比平常弱許多,但他強撐着一口氣,沒讓自己倒下。“你想放良圖他們自由,免遭再次被發賣。你想讓袁貴一家去幫着置辦祭田,因為族産不入官。”
“沒錯。一會兒我會問問良圖他們,願不願意幫着一起打理祭田,畢竟,他們幾個,一直以來是比較忠心的,交給旁人,我是不放心的。”
“好。”
二房、三房、四房的長輩全都在念慈堂,一個個臉上愁雲密布。
二爺顧睿似是在說,他絕不相信大哥會投敵叛國,這當中一定有誤會。
沒人相信顧瞻會通敵叛國。可十萬軍隊全軍覆沒于北疆,顧瞻作為統帥,沒有只言片語的軍情傳回來,也不似作僞。
畢竟,司禮監掌印大太監梅洛作為監軍,他一個人從戰場上逃回來了,帶回了這個天大的消息。
姑且不論梅洛是永樂帝身邊最得寵的近侍,永樂和顧瞻的這層夫妻關系,他犯不着誣陷主帥顧瞻;退一萬步講,便真是誣陷,可他撒這種一拆就穿的彌天大謊,于他而言,又有什麽好處呢?
梅洛又不傻,怎麽可能做這種授人以柄的蠢事呢?
所以,此事應該不是空穴來風。
這就難辦了。
因此,他們見到小七娘和二郎進來,也沒有太大的反應。
顧明看向女兒,一臉難色,他放在膝上的雙手攥緊。四房的四個姑娘都已定了親,都是頂好的親事,可憐他的姩姐兒,是府上八個女孩兒中最出色的,如今怕是要被耽擱了。
顧母眼含熱淚,抿着薄薄的嘴唇,半晌沒有吭聲。直到顧戬之和姜錦年見禮,喚她“老太太”,顧母這才回過神來。
“戬哥兒啊,你今天去哪兒啦?家裏攤上大事啦。你父親——”顧母說着眼圈一紅,落下淚來,用手帕擦了擦,抽噎道:“梅洛那個閹人說,說你父親——”
“祖母,孫兒已經知道了。”顧戬之叉手垂眸道,“林管事已經和孫兒說了。”
“戬哥兒,你覺得你父親是那樣的人嗎?”顧母也相信自己長子的為人,可她此時慌不擇路,還是忍不住問一問這個長孫。
“不是。父親不是那樣的人。這其中一定有陰謀。”顧戬之低沉道。
“什麽、陰謀?”顧母想不通。
她的長子是在為國出征,能有什麽陰謀能害到他?他又不是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他沉穩可靠,有謀斷,又身處高位,什麽人能害到他?
顧母眨了眨眼睛,她眸光閃爍,掠過一抹短促的驚恐,可她不願深想,忙搖頭打斷自己的猜測,心髒卻不受控制地突突跳起來。
“孫兒也不知。但正如諸位叔叔們所推測的一樣,此事蹊跷得很。”顧戬之掃了一眼屋內,沒見到三郎,“想必三郎此刻在皇宮打探消息?抑或是求情?待他回來,我們便知道,宮裏那位的意思了。”
“究竟是想、保我們,還是一鍋端了?”
此言一出,滿屋子靜默了好半晌,落針可聞。
“二郎,你、你、你懷疑——”尤氏驚得眼睛大張,遲遲不敢說出那兩個字,“可是,我們是一家人啊,她犯不着……”
顧戬之冷嗤一聲,什麽也沒說,只淡淡撩起他的衣袖,把他藏了好多年的醜陋的绛紫紋路現于人前。
衆人皆是雙目圓睜,目露驚恐。
“這是什麽?”顧睿起身,拉過二郎的胳膊細看。
“這是鬼王蓮之毒。打從我出生起,就在我體內了。陸太醫為我診治這麽多年,卻從未提過這一點。所有人,包括我在內,都以為我是娘胎裏帶來的弱症。若非七妹妹學醫,我怕是到死,也不會知道,我還沒出生,就中了這天底下最陰毒的鬼王蓮之毒呢! ”
顧戬之語氣冷沉,嘴角甚至浮着一絲冷嘲,可他的眼圈卻是紅的。
顧睿眸光大震,看着二郎胳膊上的紋路,氣得眼圈發紅,轉向姜錦年,“七丫頭,這是真的嗎?你們怎麽不早點告訴我們?”
姜錦年點頭,正要說話,卻被尤氏截斷了話頭,“是啊,七丫頭,這麽大的事兒,你們怎麽能瞞着我們大人呢?你若是早點說了,或許事情就不一樣了。”
姜錦年心裏冷笑,正要答話,再次被二郎搶道:“告訴你們又如何?告訴你們,無憑無據的,難道四嬸娘就敢去質問我那位尊貴的繼母嗎?如今四嬸娘知道了,可敢去替侄兒讨回一個公道啊?”
尤氏被怼得一噎,嚅嗫了半晌,終是什麽都沒說出來。
姜錦年看着二郎,眸光閃了閃,平常話那麽少的人,此刻倒是很厲害嘛。
四爺顧眺拍着大腿嘆息道:“咱們一家子,沒一個是永樂的對手!這個女人,心如蛇蠍,為了上位,不擇手段。用得着時,巧言令色,把我們所有人都蒙在鼓裏,如今江山穩固,她想獨攬大權,便想出了這等愚蠢歹毒的陰招,害死大哥,壞他名聲。”
“咱們家恐怕是保不住了。”
尤氏一聽這話,當下就要急得暈過去,文氏扶住了她,低聲勸慰:“四弟妹,事情尚不明朗,也許還有轉機也未可知。你切莫如此。”
話雖如此說,可文氏心裏卻油煎一般。她看一眼女兒,在心裏嘆息一聲。
這可怎麽辦呢?姩姩還小呢,還沒放婆家,萬一定國府倒了,她可怎麽辦呢?
二奶奶徐霜婳更是急得抹眼淚,她的一雙兒女更小,會怎麽樣呢?大嫂真的要對他們趕盡殺絕嗎?
怎麽會這樣?娘家的人都在誇贊她嫁了一個好夫婿,定國府煊赫無極,姑爺對她體貼,沒有妾室,真是既體面又實惠的好親事。
顧母一手扶額,一手越來越快地數着手上的那串黑檀木佛珠,默了片刻,揮手讓其他人都下去。
“有什麽事兒,等三郎從宮裏回來再說。”顧母仍在心裏暗暗希望,虎毒不食子,三郎是永樂的親生骨肉,他也是顧家人,她做母親的,不能這麽絕,連自己的孩子也不顧。
衆人在這兒讨論一天了,連暮食都沒心思用,一個個都頭昏腦漲的。三房的長輩紛紛起身離開,只剩下二郎和七娘兩個小輩。
文氏拉女兒回去,姜錦年低聲道:“阿娘,我有事兒和祖母說。”
林管事抱着銀箱來了。
顧戬之對顧母說了他和七娘的打算,顧母沉吟了片刻,道:“二郎,七丫頭,你們想得很恰當。是該提早想好退路。就照你們說的做。一半夠了麽?要不要再多添點兒?”
姜錦年:“夠了,祖母。再多,就要惹人注意了。一下子要置辦這麽多祭田,恐怕也不容易呢,還得悄悄地辦。”
顧母木木點頭,頹唐道:“這事兒就交給你們兩個去辦。去罷。”
姜錦年和顧戬之領命退下。把良圖等忠仆全都叫到了花廳,将他們的身契放還,叮囑他們明日一早去順天府衙改籍,購置祭田的銀票分成十等份,由林管事交給他們。
良圖等人都很惶恐,一時之間俱有些愣怔。
姜錦年道:“大廈将傾。你們十個人,是我和二郎選出來的忠仆,這些年,你們辦差盡心竭力,我們都看在眼裏。所以,還你們自由身,既是對你們忠心事主的嘉獎,亦是将定國府最後的希望交托于你們,望你們不負所托。”
良圖等人面面相觑,看向二郎,見二郎沖他們颔首,便知事已至此,容不得他們再婆婆媽媽,只能爽快地跪下領命。
“小人、奴婢謝二位主子大恩!定不負二位主子所托。”
姜錦年把食指放到唇邊噓了聲:“你們回去後,莫要對其他人提起此事,悄悄行事。你們十人,要互幫互助,誰說得有理,聽誰的,莫要內讧。去罷。”
十人躬身答應一聲是,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