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紅火
葉木青就帶了六個碗, 這會兒根本不夠用。還是旁邊賣馄饨和面條的主動過來支援,把他們的碗借給葉木青, 這才勉強夠用。
一碗碗的涼粉涼皮賣出去, 碗用過了得洗幹淨了,留着下撥客人用。
葉木青忙不過來時, 葉大姑只要自個攤前沒客人就過來幫忙收錢洗碗。
姑侄倆忙得是腳不沾地, 中間連口水顧不上喝。
周圍的攤販看着葉木青開張第一天生意就這麽好, 心裏多少有些複雜。好在,他們也沒有複雜多久,因為葉木青的生意也帶動了別人的生意, 畢竟涼粉涼皮只是當個小吃,又不能真靠它吃飽。有的吃着又酸又辣的涼皮就想就着饅頭吃, 有的就着別的吃, 還有吃了涼的東西就想吃些熱乎的, 就去買碗面條馄饨吃。還有人特別喜歡葉木青的調料, 端着面條來要一點。葉木青也笑着給了。晌午過後, 客人才漸漸稀少起來, 大夥也得以休息一會兒, 他們一盤點, 不覺喜出望外, 今天上午的生意比往常好了不少。特別是賣饅頭的, 比往常多賣了三十多個饅頭, 賣面的也多賣了十來碗面。其他攤販也多少跟着沾了點光。這下衆人再看葉木青,那種隐隐妒忌的心情少了些許。
大夥一閑下來就開始唠嗑了。
有的人對葉大姑誇道:“哎喲喲, 你這個侄女可真能幹,你真是好福氣。”
葉大姑謙虛地笑笑:“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娘家兄弟家裏孩子多,這又新蓋了一片房子,這孩子就想着出來掙點錢補貼點家計,她初來乍到的,很多事不懂,大家都多擔待點。”
大夥紛紛應道:“好說好說。”
葉木青到下午時就賣完了,再回去和面已經來不及了。她去跟葉大姑幫忙,葉大姑也不忙,就說道:“你累了一上午,就回家歇着吧,我一個人忙得過來。”葉大姑說着把鑰匙遞給葉木青,她怕這會兒,海棠還沒回家,葉木青進不了家門。
葉木青點點頭道:“也行。我回去再買點東西。”
葉木青開始收攤離開,但桌子她一個人搬不動。葉大姑說道:“你先緊着輕的拿,剩下的都擱這兒,晚上讓你姑父下了工過來搬。”也只能這樣了。葉木青拿了幾樣輕省的回去。回家的路上有個小菜場,葉木青想了想,就順路買些香蔥青菜回去,她又想着今天開張第一天,一大早的大姑和姑父幫着忙活,她想買點吃的改善一下生活。
葉木青轉悠一會兒,看着一家賣魚的,魚還是活的,一問價錢也不貴,就買了。還別說,這條路上,賣魚蝦鴨蛋的還挺多。
葉木青提了魚要走,卻聽到旁邊賣蝦的大爺招呼道:“小姑娘,你來看看我的蝦,也是活的,價錢便宜,八文錢全給你。”葉木青想着已經買了魚,而且水産又不禁放,就不覺有些遲疑。
那位大爺見葉木青猶豫,就愈發賣力的誇自家東西:“小姑娘,我跟你講,我們水産是水楊莊那一帶撈的,又新鮮又好吃,方圓幾十裏都是有名的。我不騙你。”
葉木青聽到“水楊莊”三個字,不禁心裏一動,那不是楊水明和楊奶奶所在的莊子嗎?這有好久沒見到他們了,她一直忙着也沒去過那裏,也不知道他們最近過得怎樣了。
葉木青停住了腳步,轉身看了看蝦,這蝦雖然小些,但确實還不錯。
她就大方地說道:“八文包圓是吧?行吧,給我裝起來。”
那位大爺顯得十分高興,嗓門敞亮:“好咧,小姑娘你可真有眼光。”
葉木青突然說道:“大爺你是水楊莊的?我跟你打聽個人。”
那大爺的神色略有些尴尬,他說道:“那啥,姑娘,我不是水楊莊,我只是在那兒撈蝦。”
葉木青無奈地說道:“好吧,你把蝦包起來吧。”
大爺用在破網兜裏鋪上大寬葉子,再放蝦放進去,系緊,勉強撐住才沒漏出來。
葉木青拎着魚和蝦回去了,路過賣酒的小店,她又進去打了二兩酒給劉富良。
葉木青開了門,坐在院子裏閉眼歇了一會兒,就開始殺魚刮鱗,準備晚飯。
等到劉海棠回來時,葉木青已經把晚飯準備得差不多了。
接着,其他人也陸續回家。
劉富良沒搬桌子,只挑了個擔子回來,葉大姑說,房東讓把桌子放她院子裏了。
兩人一起把晚飯擺上桌。
今晚的晚飯是挺豐盛的。紅燒鯉魚、炒小蝦、面筋炒青菜,小米粥,貼餅子。
劉富良一看這麽多好菜就笑道:“今天這是什麽日子,這麽改善夥食?”
葉大姑嗔怪道:“這不是我弄的,還不是木青,剛賺了點錢就開始造了,又是買魚又是買蝦的。”
劉富良也道:“木青,下次可別這樣了,你賺點錢不容易,都好好攢着吧。”
葉木青笑道:“攢錢歸攢錢,夥食也得改善呀。我路過賣魚的攤子想吃魚了,就順手買了回來。我犯饞,你們就陪着我一起吃呗。”
其實大家心裏都明白怎麽回事,劉富良和葉大姑暗暗稱贊葉木青會說話。既然是她的心意,大家也都歡歡喜喜地坐上去吃飯。
等到葉木青把酒拿上來時,葉大姑又數落了她幾句,劉富良雖然也說下次別買了,但臉上那個高興勁兒掩都掩不住。
大家一邊吃飯一邊說着白天發生的事。
劉富良劉海寧他們都想知道今日的生意怎樣。
葉大姑得意地說道:“還用問嗎?要是生意不好,木青哪有錢去買那麽好吃的。”
大家一想也是。
接着,葉大姑繪聲繪色地說起了上午的事。
“……攤子前那叫一個人多,人人擁擠着,搶着買,夠都不夠,還得找別人借碗。兩大盆的東西一上午的功夫全賣完了。這還不算,不但她自個的生意好,還帶着別人的生意也紅火起來了。那賣饅頭的賣面條的跟着沒少沾光。”
劉海寧豎起大拇指贊道:“木青,你真厲害。”
劉富良也誇了幾句:“我從小就覺着這孩子聰明伶俐。”
……
葉木青被人集體誇獎,多少有些不好意思,便笑着說道:“好啦,大家都別誇我了,我會驕傲的。”
“哈哈。”大家一齊笑了起來。
吃完晚飯,葉木青又開始和面,洗面水,沉澱,切蔥絲,剝蒜。上午調的香料還有就不用再做了。
第二天早上起來依舊是蒸涼皮,攪拌涼粉,劉海棠也起得比往常早些,幫她幹些雜活。
鑒于昨天的客流量,葉木青今日多備了些涼皮和涼粉,也多裝了碗筷。
路上,她對葉大姑說道:“大姑,一會兒我把涼粉分你一些,要有客人想買煎涼粉,你就直接給他做。”
葉大姑點頭:“也行。”
今天的生意比昨天還好些。葉木青這一上午都沒閑着,活兒雖不重,但關鍵是沒得休息,何況一直站着,她是腰酸胳膊酸外加腳底板疼。
實在太累了,她就默默地數錢,一文四文,十碗四十文,一百碗四百文,這樣想,會讓她更有動力。
就這樣,葉木青每日出攤賣涼粉涼皮,後來又加了米皮,生意越來越火,火到一定程度又穩定下來。但每日進項差不多能有三四百文,除去本錢,每月差不多能賺一千多文。這個收入,在整個後街是一等一的。葉木青來得最晚,年紀最小,賺得卻又最多,周圍的攤位心裏那個不是滋味。幸虧有葉大姑在這鎮着,要不然有些人指不定會做出些什麽來。葉木青也明白樹大招風的道理,平日裏說話行事盡量低調。每當有人打探她的收入時,她就會打太極:“跟你們賺得差不多吧,還有本錢呢。”大家心裏不信,她每日裏生意怎樣,他們心裏還沒底嗎?
不知不覺中,葉木青來城裏已經一個月了。
在這一個月中,她每日起早摸黑的,也沒顧得上想家,她不想家,可是家裏想她呀。她的生意究竟做得怎樣了?平氏跟葉二郎一直都想知道。偏偏家裏忙,兩人走不開,商量了一陣,他們決定派葉木香和葉木蓮先去探探情況。
葉木青對于兩個姐姐的到來,當然是十分歡迎。
兩人是晌午到的,葉木青請兩人吃了涼皮涼粉,下午更是早早收了攤子,帶着兩人去逛街。給她們買頭花買點心,還送兩人胭脂水粉,臨走前又給她們塞些零花錢。
當然,她進城一個月了,不給家裏捎點錢似乎也說不過去,她就給葉木香拿了一百五十文,讓她捎給平氏。這個錢數,她給的也是有講究的。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多了平氏會以為她賺了大錢,以後說不定想要得更多。
她還給葉木香和葉木蓮做了一番解釋:“我初來乍到,各種關系都要打點,年節還要給房東送節禮,平常還要給大姑家花些。他們家沒要房錢和夥食費,我不能白吃白住。算下來,也剩不了多少,你們給娘說說,我做生意也不容易,這次就先給她一百五十文,以後掙多了我再多給,讓她別挂念我,家裏忙就別來了,大姑會照顧好我的。”
葉大姑本來要留葉木香她們住兩天,但此時家裏已經開始忙了,地裏家裏都需要人手,葉木香也不能多呆,第一天早上就告辭離開。葉木香把攤子支好後,趁着客人還少就去送她們。
送兩個上了牛車,付了車錢,她才往回走。
回來的時候,她剛好又經過賣魚蝦的那個小菜場。
在這裏,葉木青看到了一個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