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9章
=================
四月三十,是月笙回門的日子。
李輕舟昨天撐船就順便去鎮上買了回門的東西——兩斤燒酒,兩盒糕點,給錦書的一刀紙(25張),還抓了兩條魚和一只大公雞。
吃了早飯,約摸巳時兩人才出發。兩個村子離得也不算太遠,又沒多少東西,兩人便沒有租牛車,直接走着過去。
到江家時,李輕舟上前叩門,很快就有人來開了門,是江錦書。
錦書自幼就和月笙親近,月笙出嫁那日,錦書還大哭了一場。這會兒見了月笙回來,“噔噔噔”就跑來一把抱住月笙,也顧不得夫子教得那些禮儀規矩了。
“哥哥,你可算回來了,我好想你。”
月笙摸了摸弟弟的腦瓜,也有些感傷,“嗯,哥哥也想你了。今日不用去夫子那裏嗎?”
錦書搖了搖頭,“不用,爹爹昨日幫我告了假。”
“錦書,是你哥和哥夫到了嗎?怎地還沒進門?”何芳蘭正在廚房為“回門宴”做準備,見去開門的錦書遲遲沒回,便高聲問了下。
錦書這才退開,忙回道:“是哥哥他們,這就進來,”又轉過頭紅着臉對着李輕舟叫了聲哥夫。
李輕舟應了聲,把包好的紙張遞給錦書。
“這是?”
“知道你在念書,便給你買了刀紙。”
“謝謝哥夫!”錦書十分驚喜,愛憐地摸了摸手中的包裹。紙張金貴,時下最次的也要五文錢一張呢。雖說他們家條件還算好,但紙張沒法重複用,他平日裏都很節省,只有做夫子布置的功課時才會用紙張書寫,哥夫送的這些夠他用好幾天了。
Advertisement
“月笙,輕舟,你們來了。”
“娘。”
“娘。”李輕舟也跟在月笙後面叫了聲。
”哎,好好好,快進屋。”何芳蘭見月笙面色紅潤,東西都由李輕舟或背或拿,稍微放下了心。但到底幾日未見,不免還是紅了眼眶。
李輕舟見月笙也是眼眶紅紅的樣子,便避開了何芳蘭要接東西的手,“娘,你和月笙說說話,我去放就行。”
“哎,好。雞和魚你拿後院去,你爹在後面殺雞呢,其他的你先放竈房就行。”
李輕舟便先去了竈房,把空間留給了娘倆兒。
“在婆家可還好?住得習慣嗎?”待李輕舟進了廚房,又把錦書支回房放紙張,何芳蘭才小聲問了月笙。
月笙點點頭,眼底浮出笑意,“好的,輕舟他待我很好,家裏人也都很和氣。”
“那就好,那就好。”何芳蘭一看月笙的神情,便知不是在哄她。“雖說你是嫁出去了,但若是受了委屈或是有什麽困難,也不要一個人受着,盡管回來找爹娘,我們給你撐着。”
“嗯,謝謝娘。”月笙聲音哽咽。
“傻孩子,都是一家人說什麽謝不謝的。”何芳蘭幫月笙擦了擦眼角,“都這麽大的人了,怎麽還哭鼻子。待會兒輕舟見了,該以為我罵你了。趕緊把眼淚擦擦,去和輕舟給先祖們上柱香。”
月笙這才破涕為笑,“嗯,我這就去找他。”
上完香沒過多久,月笙的大伯一家子也過來了,附近的幾戶人家也來坐了會兒。月笙和他娘、大伯娘去了廚房做飯,留了李輕舟和他爹陪着客人說話。李輕舟雖然跟這些人都不熟悉,但他撐船載客免不了要和人聊天,這麽些年早就鍛煉出來了,跟每個人都能聊得來。那些客人直誇江大柱找了個好兒婿,把江大柱哄得嘴角都要咧到耳後根了。
午飯準備得很豐盛,飯菜擺了一大桌子,大白米飯、紅燒魚、醬豬肘、土豆燒雞、涼拌豬耳朵、香煎豆腐、韭菜煎蛋、山藥排骨湯......也許一開始江大柱夫婦是對這門婚事不太滿意的,但現下倒是對李輕舟越來越滿意了。席間江大柱和何芳蘭一直在招呼李輕舟吃肉吃菜,江大柱還和李輕舟喝了點酒。
吃完午飯,月笙和輕舟在江家又玩了會兒,直到申時才動身回家。
回去的路上月笙便有些悶悶不樂。
李輕舟知道這是舍不得呢,他攥緊了月笙的手,柔聲哄道:“沒事兒,反正也離得不遠,想爹娘了就跟我說,我陪你回來。再者,爹娘還要在鎮上擺攤呢,你可以天天去鎮上看他們。還可以把錦書接回家過夜。”
“這樣會不會不太好?”出嫁的女子小哥兒若是經常往娘家跑,是會被說閑話的。
“管別人做什麽,只要你開心就好。還是說,你回了娘家就不要我了?”
“怎麽會,只要,”月笙停頓了一下,聲音變小了些,“只要你一直這樣好好對我,我就不會不要你。”
雖然聲音不大,李輕舟還是聽得清清楚楚,他心裏很高興,自動理解為月笙這是要跟他過一輩子的意思。李輕舟晃了晃兩人握在一起的手,頗有些自豪地保證:“那肯定的,而且我還要對你更好,讓你每時每刻都離不開我才行。”
月笙卻沒順着他的話繼續,而是換了個話題,“過兩天就是端午了,得去鎮上買些雄黃、糯米、紅棗之類的,還要去山上采些艾草回來。”
“好,明天我們一起去鎮上。”李輕舟也知道有些事兒光靠嘴說是不行的,他會努力證明給月笙看的。
“端午那天我也想去鎮上擺個攤,賣些東西。”端午節是清河鎮比較隆重的一個節日,這天會有龍舟大賽,還有游船。到時除了清河鎮,周邊的幾個小鎮甚至縣城的人都有可能過來玩樂,而且多是些小有資産的。所以這日也是賺錢的好時機,清河鎮沿河邊的地方交個六文錢就能擺攤,只要東西做得好,不愁賣不出去,就算是跟人家賣一樣的東西也無妨。
“好啊,你想做什麽就盡管去做。打算賣粽子還是香囊和五彩子絡呢?”端午節,這幾樣東西賣得是最多的。
“唔,這些賣的人太多了,不太好賺錢,可以少做些。我還想做些別的吃食賣,不過現在還沒想好。”
兩人就這樣一路聊着天走到了家。
第二日,月笙就跟着李輕舟去了鎮上。先去藥鋪買了雄黃、薄荷、菖蒲等物,又去稱了些紅棗、紅豆、鹹鴨蛋、醬油。糯米和糖之前李輕舟給的聘禮裏面有,江大柱夫婦全給他收過來了,就沒有再買。
至于端午要賣什麽,月笙和李輕舟商量讨論了一番,最終決定做魚丸、炸小魚和蝦餅。李輕舟會打漁,平日裏也會在河邊放些魚籠,魚蝦這些于他而言很容易就能獲得,而且這些東西都是不用花錢的,跟做其他的吃食比起來,成本就要低得多。
--------------------
麥子:五文/斤 大米:六文/斤
面粉:六文/斤 糯米:7文/斤
豬肉:15文/斤 牛肉:30文/斤
魚:八文/條(約四斤)
雞:50文/只
麻布:100文/匹 棉布:150文/匹
絹布:850文/匹 鹽:50文/斤
茶葉:70文/斤 酒:20文/斤
為了方便計算,一斤=10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