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10章
==================
明日就是端午節了,今天有許多準備工作要做。
吃過早飯,月笙和李喬就約着一起去山上割了一大捆新鮮艾草還有粽葉。割回來的艾草分成一小束一小束的,用草繩紮好,明天一早就挂在各個門窗、床角上。
李輕舟今日就去撐了半天的船,下午就去撈魚了,撈了四五網。按照月笙的吩咐,挑了肉多刺少的大魚和三四寸長的刁子魚帶回家,其餘的都放生了。又把前些日子下的魚籠全收了,弄了一小筐河蝦。
因着天氣有些熱了,便先用清水将魚蝦都先養在了木盆木桶裏,明早再起來處理。不過做晚飯的時候,月笙做了些魚丸面、炸小魚和蝦餅給大家嘗了嘗味道。
做魚丸需要取一條肉多刺少的大魚,刮鱗、去除內髒,用刀将魚肉片成片,然後放進木盆裏用幹淨的木棒搗成泥。加入番薯粉、胡椒粉、鹽、雞蛋清和勻,燒上一鍋開水,将擠出的一個個小丸子放入滾開的水裏煮透撈出。番薯粉鎮上有賣,但月笙是自己拿了家裏的番薯剁碎,經過淘洗、過濾、靜置、暴曬多道工序制成的。用番薯粉做魚丸還是月笙以前在娘家時自己嘗試出來的,比面粉要緊致有彈性的多。
蝦餅則是将洗淨的河蝦去頭去尾、剝殼,然後剁碎,和面粉,加入蔥花等調味,捏成圓餅狀,下油鍋炸至金黃。
炸小魚就更簡單了,三四寸的刁子魚處理幹淨後,用鹽、姜絲先腌制一刻鐘,然後用面粉、做魚丸剩下的蛋黃調好面糊,腌制好的刁子魚裹上薄薄的一層面糊,下油鍋炸至金黃撈出瀝一下就好。
月笙做的東西獲得了全家人的一致好評。
“月笙不僅手巧,心思也巧,這魚肉做成丸子,緊致彈牙,還不用挑刺,明天肯定能賣得好。”陳秀雲對月笙是贊不絕口。
月笙做得這些,李家人是都沒吃過的。他們家吃魚吃蝦,多數時候都是拿來煮湯,一來是廚藝有限,二來也是受家庭條件限制。有得吃就不錯了,又怎麽會費那個心思去琢磨些花樣了,更別說還要用面粉、油這些金貴東西了。其實也不單單是李家,鄉下大部分人家都是如此,自己不會打漁的,買條魚都得深思熟慮。原本陳秀雲看着月笙又是面粉又是油的,還有些心疼,但嘗了味道後覺着也沒什麽了。做得這樣好,明日肯定是能賺錢的,也不用太在意這些本錢。
李輕舟也點點頭,他常常往鎮上跑,又經常賣魚,比陳秀雲了解的還多些。整個清河鎮都沒有擺攤賣魚丸和蝦餅的,至于飯館裏面他就不太清楚,但就算有應該也是不太多的。清河鎮雖然臨河,但也不是人人都像他一樣會自己打漁、編魚網和魚籠,多數人還是買魚吃,飯館裏的魚也是從魚販子手裏收。尋常人家買條魚回去,大多也就是清蒸、紅燒、炖湯,怕是少有人會費那個勁兒去骨去刺,再搗爛捏成丸子後煮着吃。月笙做得丸子味道好,又不怕卡着喉嚨,老人小孩都能吃,應是好賣的。
“想好怎麽賣了嗎?”就是這價格還是要先定好。
“我想想,一斤魚肉約摸能做二十一二個丸子,裏面差不多要加一兩番薯粉,魚肉算兩文錢一斤,番薯粉五文錢一斤,還有雞蛋、調料什麽的也要算上。一斤番薯粉能做十斤魚肉,這樣算下來的話,一斤魚肉的本錢有差不多三文錢。就賣一文錢五個丸子吧,一斤魚肉賺個一文錢。至于炸小魚和蝦餅,都用了面粉和油,就賣小魚一文錢三條;蝦不易得,蝦餅就一文錢兩個吧。”
李輕舟跟着算了下,也覺得可行。一條魚少說也有個四五斤,這樣算下來做成魚丸子,一條魚就能賣差不多十六文,就算去除本錢也比賣鮮魚劃算。而且若是不考慮要賣鮮魚的問題,相當于是淨賺了十多文。炸小魚和蝦餅也是,主要就是面粉和油費錢,但油明天用過了之後自家還能吃,也不算浪費,按着月笙說的,也有得賺。
Advertisement
“就是明天要早點起,收拾魚蝦要費些時間,晚上要把粽子先包好,明天早上起來直接煮。而且家裏好像就一個小泥爐和雙耳小鍋。”
“沒事兒,泥爐和鍋我等會兒去借。”
“好,你和重山再弄些竹子回來做些竹簽子和竹碗吧,免得帶自家的碗,磕磕碰碰的,弄壞了就不好。”
“嗯。”
吃完飯,李輕舟兄弟兩就出去借鍋爐砍竹子了。月笙和陳秀雲兩人收拾完碗筷,就開始包粽子。糯米早就淘洗幹淨泡得微微發脹了。清河鎮所在的地界都是吃的甜粽,但月笙看書時發現還有地方是吃鹹棕的,以往端午他也做過,家裏人都很是喜歡。所以這次他也做了甜鹹兩種,甜粽就是糯米和紅棗或者紅豆加入少量糖混合之後用粽葉包上。鹹棕則需要将糯米加鹽和醬油拌勻,取五花肉切厚丁,加入鹽、醬油、姜絲等腌制約一刻鐘。粽葉裏先放一層糯米打底,然後放入兩塊腌好的五花肉,再蓋上一層糯米後包好就行。後來月笙還用買回來的鹹鴨蛋做了幾個鹹蛋黃粽子。為了方便區分,每種粽子都用不同顏色的線綁好。
第二日寅時,月亮都還沒落,一家人除了嫣嫣就都起了。月笙起來後,就先把自己做好的香囊和五彩絡子送了出去。每個拿到的人都難掩歡喜,每個人的香囊都不一樣,李輕舟的繡了河流和一只小船,李重山的是連綿的青山,陳秀雲的是片片祥雲,嫣嫣的則是各種顏色的花,背面都繡了平安二字,一看就是用了心的。之後又把備好的艾草挂上,院裏、牆角都撒上雄黃,才開始準備要出攤的東西。
一家人分工合作,李輕舟兄弟兩殺魚、搗魚,月笙和陳秀雲就處理河蝦、煮粽子、調面糊,天光微亮時,才把所有東西都準備好。李輕舟先帶了李重山和鍋爐等器具去了鎮上交了租占了地方,又跑以及了一趟回來接了月笙、嫣嫣和李喬。李喬是月笙叫來幫忙的,他們家就只擺攤賣粽子,有他娘和嫂子看着,不用他幫忙。月笙這邊卻還要捏丸子、做蝦餅,就他和李重山便有些忙不過來。
李輕舟今日是沒法幫着擺攤的,今日多得是客要過河,說不定還有那些富家子女想要體驗小舟的樂趣,運氣好說不定能得不少賞錢,一日下來得個幾兩銀子都有可能,李輕舟自是不會錯過機會。
到了鎮上,河邊果然支起了不少小攤,粽子、米花糖、油果子、包子、面條、混沌、油酥餅......叫賣聲起伏不斷,街上多了許多穿着豔麗,舉止貴氣的男男女女,人人腰間都挂着香囊,腕上戴着五彩繩,河面上停了好幾條有着龍頭、刻着龍紋的木舟。
月笙先去了攤位上放置東西,又去他爹的肉鋪上送了香囊、五彩絡子和粽子,才重新回到攤位。李重山和李喬已經架好鍋爐、生好火了,一鍋熱油,一鍋熱水。
“喬喬,等會兒你就幫着炸炸小魚和蝦餅,小魚在這個面糊裏滾一下,放油鍋裏炸成金黃色就好,蝦餅也不用手捏,你就拿那個大鐵勺,舀個大半勺放油鍋裏就行。重山你就幫着收錢和看火,至于嫣嫣只要乖乖坐着當我們的小福星就好了。”月笙給每個人都分配了任務。
李喬吞了吞口水,有些緊張,“堂嫂,我怕我做不來。”
“沒事兒,別緊張,就和你在家裏做飯是一樣的。我先看着你做幾個,你自己嘗嘗味道。”
左右現在還沒人過來,月笙幹脆指導着李喬每樣做了幾個。
裹了面糊的小魚和蝦餅一下鍋,油香味、魚香味一下子就散開了,香味霸道,惹得旁邊幾個攤子的老板頻頻望了過來,偏偏李喬還一邊啃着小魚,一邊口齒不清地說:“唔唔,堂嫂,你做得這個小魚真好吃,香香脆脆的,蝦餅也好吃,外酥裏嫩。”
大部分人早上都只喝了點稀粥、啃兩個番薯,肚裏壓根沒有油水,聞着這味兒哪還坐得住。
“小兄弟,你們攤子上的東西怎麽賣?”很快就有附近攤子的人過來問李重山。
“炸小魚一文錢三條,蝦餅一文錢兩個,魚丸一文錢五個。”李重山按着月笙定好的回答。
“蝦餅裏面真的有蝦?”那胖呼呼的老板往盆裏的面糊糊看了眼,沒見着蝦仁,有些懷疑。
“那是自然,不然怎麽叫蝦餅,我們可不敢騙人。”月笙笑着答話。
胖老板看着他們兩個小哥兒、一個半大小子還帶着個女童,應該也是不敢騙人的,便放心了些。而且他剛剛看着他們自己吃了,魚和蝦餅都不算小,價格也不貴,就不再猶豫。
“那就給我來三條炸魚,兩個蝦餅。”胖老板遞給李重山兩個銅板。
“好嘞,炸魚和蝦餅有辣的和不辣的,您要哪種?”
“要辣的。”
“您稍等。”月笙幫着李喬給胖老板炸好了小魚和蝦餅,小魚用竹筒裝起來,蝦餅則用粗竹簽插上。
胖老板接過東西,對這個小攤子更滿意了,雖然看着都是些年輕人,沒想到做生意還挺周到。
“這就賣出去了?”李喬看着胖老板的背影,還有些迷糊。
“嗯,所以說讓你不要緊張,來客人了就按着我剛剛那樣招呼就行。”
李喬點點頭,“我知道怎麽做了,堂嫂。”
“那我就去煮魚丸了,你別擔心,我會在一旁看着的,重山也在呢。”
“嗯嗯。”李喬雙眼放光,成功開張後,他現在覺得渾身都充滿了幹勁兒。
這邊胖老板一手托着竹筒,一手舉着兩個蝦餅就回了攤子上。很快就有那離得近的人靠了過來,“味道咋樣?好吃不?”
胖老板沒立馬回答,啃了一口蝦餅,外皮有些酥,裏面還是軟的,确實有一股河蝦的鮮味,有咬了一口炸魚,越嚼越香。等咽完嘴裏的東西,胖老板才對着一臉期待的其他人點了點頭,“味道不錯!”
其他人這才敢去到月笙的攤子詢問。
“給我來兩文錢的炸魚,一文錢的蝦餅。”
“我要兩文錢的魚丸。”
“一文錢的炸魚,不要辣。”
“老板,我的魚丸能不能給我炸一下?”
攤子前站的人多了,自然會吸引更多的人,加上龍舟賽就要開始,街上的游人也多了起來,很快月笙他們的攤子前就圍滿了人。
有人注意到了攤子旁木桶裏放的粽子,“老板,你這兒還有粽子啊,那我再要兩個粽子。”
“紅棗粽和紅豆粽一文錢一個,肉粽和蛋黃粽四文錢一個,您要哪種?”李重山現在已經能自如的應對客人了。
“粽子還能放肉和蛋黃嗎?那好吃嗎?”
“您可以試試,肉粽和蛋黃粽不多,只有十個肉粽,五個蛋黃的。”
“那我要一個肉粽,兩個紅棗的吧。”
“給我一個蛋黃的。”
随着龍舟賽的展開,來月笙他們攤子上買東西的越來越多。多數是帶着小孩的,再就是些小厮、丫鬟打扮的,都是吃個新鮮。
“不好意思啊,蝦餅已經賣完了。”蝦餅是最少的,也是最先賣完的。
“啊,怎麽就賣完了啊,那給我五個魚丸吧。”
最後月笙準備的所有東西到午時過就賣完了,還有些想吃的都沒吃上,跟月笙他們抱怨了好一會兒。
沒了事兒做的幾人也沒急着回去,剛剛忙着賺錢,都沒怎麽玩呢。龍舟賽已經結束了,但是還有游船,游船很大,上面綴了鮮花,還有人奏樂和吟唱。
一直到了傍晚時分,鎮上才漸漸平靜下來,李輕舟也結束了今天的載客,來接了幾人回家。
晚上,洗漱過後的月笙披散着頭發,僅着亵衣亵褲,坐在桌邊再次數起了銅板。
“一個,兩個……三百五十五個。”雖然回來時就已經當着家裏人的面數過一次了,但月笙還是覺得怎麽都數不夠,這可是他自己賺得呢,而且娘親還說不用交公,讓他自己管着。
這次擺攤,魚是河裏撈的,雞蛋和番薯粉都是用的自家的,沒花錢。另外還有面粉四斤,糯米三斤,給喬哥兒的工錢20文(原本是打算給五十文的,喬哥兒死活不要,最後拉扯一番,才收下了二十文),加上油鹽醬醋、柴火、攤位錢什麽的,算起來本錢差不多七十多個銅板,也就是說賺了有接近三百文。
月笙拿紅繩小心地将銅板一個個穿起來,頰邊始終印着淺淺的梨渦。
李輕舟看着月笙一臉小財迷的樣就有些好笑,明明也不像是個缺錢的人,卻偏愛數銅板。他拿了自己的荷包,“哐哐”幾下倒在桌上,“我這裏還有呢,都給你管着,你也數數。”
“哇,你還有碎銀呢!”
“嗯,今日拉了些北邊鎮子的少爺,他們沒怎麽坐過船,高興了就給了些賞銀。”
“我看看,一共有二兩二錢零八個銅板呢,好厲害!”
“唔,其實不止這些,還有幾天撐船、賣魚攢的,不過我今天買了點東西花了五百文。”
“五百文?什麽東西這麽貴?”月笙瞪大了雙眼,他一天才掙了三百個銅板,這人一下子就花了半兩銀子。
李輕舟紅着耳朵,支支吾吾不知道怎麽說。
“快說,到底買了什麽東西?”月笙氣呼呼地瞪他。
李輕舟湊到月笙耳邊小聲說了幾句,這下月笙也紅了臉,他有些結結巴巴,“還,還有這種東西嗎?真,真的有用?”
“這麽貴,應當是有用的吧。”李輕舟也不知道,他幾天前就找人讨教過了,知道了這麽個玩意兒,卻沒想到這麽貴。今天運氣好,幾文到一兩的賞錢得了不少,手頭寬裕了些,他便去藥館買了一罐。
李輕舟有些期待地望着月笙,“今晚試試,好不好?”
月笙糾結了會兒,才嗫嚅着說:“那,那就試試吧。”。
這一試就試了大半夜……
,
--------------------
想念以前經常吃的那家炸小魚了。
收藏摩多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