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
==================
“娘。”月笙拍了拍院門。
“月笙,重山,你們回來了,今天熱壞了吧?”陳秀雲很快就來開了門,看着兩人又背又提,臉上曬得紅撲撲的,“快進屋歇歇。”
“嫂嫂,二哥。”嫣嫣也跟在陳秀雲後面出來。
“今天确實有些熱了。”月笙掐了掐小丫頭的臉蛋。
“明天出去記得把草帽帶上,蒲扇也拿兩個,你們在那兒又要生火又要油炸的,肯定不好受呢。”
陳秀雲接了月笙手裏的木桶木盆。
“好,明天就帶上。”
“輕舟和喬哥兒呢,怎麽沒瞧見,還在後面嗎?”
“喬喬直接回家了,輕舟今天在鎮上找了個活,今天先試工半天,得傍晚才能回來了。”
陳秀雲點了點頭,就沒再多問,轉而說起了別的,“東西放着了就去堂屋歇着,我再炒兩個菜就可以吃飯了。”
“我去幫忙吧。”
“不用不用,一會兒就好了,你去洗洗,這出了一身汗。”陳秀雲知道月笙愛幹淨,每次出攤回來都要先擦洗一下換身衣服才吃飯。
“那飯好了你們就先吃,不用等我。”月笙也不跟陳秀雲争,放了東西就回房找衣服去洗漱了。
他以前常聽村裏那些婦人說,新媳婦進了家,婆婆都是要立規矩的。但他嫁入李家後,婆婆就一直待他很好,也沒什麽規矩,家裏的活兒也向來都是大家一起做,倒是與其他人家大不一樣。
Advertisement
——————
“娘,吃完飯,我和重山去把杏子摘回來吧。”吃飯時月笙突然想起種土豆的那塊地邊上有一顆杏子樹,上次收土豆時看了,結得還挺多,挨挨擠擠的,地上已經掉了些。
“也行,摘了還能去鎮上賣幾個錢。”
“娘,往年杏子你們是怎麽賣的啊?”月笙家裏沒有杏子樹,青山村好像也不多,月笙對這個确還真不清楚。
“河對岸有好幾個村子産杏子,加上杏子本身有點酸,就不怎麽值錢了,往年都是賣一文錢兩斤,還不一定好賣。不過能賺一點是一點,你們也別摘太多。”
“要不我們做成蜜煎再賣吧?”
“蜜煎?你是說鋪子裏賣的那種?”
“嗯,就是那種,我看鎮上最便宜的蜜煎也要三四文錢一兩,初春時我爹給我買過一回櫻桃煎,要五文錢一兩。雖說價格不便宜,但我看買的人還是多呢。”
“你腦子靈活,手也巧,就按着你說的來,娘給你幫忙。”
“好!”月笙笑得眉眼彎彎,這種不管自己想做什麽,都能得到支持的感覺真的太好了。
吃過午飯,陳秀雲留在家收收洗洗,月笙和重山一人背了個背簍,提着個籮筐就去了地裏摘杏子。
地上已經掉了不少杏子,還有許多鳥雀和蜜蜂在樹間飛來飛去。
“嫂嫂,你就在樹下摘,我爬到樹上去。”
杏子樹不算特別高,外皮粗糙,枝枝丫丫也比較多,看着不是很難爬。村裏的男娃幾乎都會爬樹,月笙也就沒制止,“那你當心些,在樹上要站穩當了,還要小心別被蜂子蟄了,籃子滿了就喊我接。”
“嗯。”李重山應了聲,就用嘴叼着竹籃,雙手抱住樹幹,手腳并用,猴兒似地三兩下就爬到了樹上。
杏子樹雖然不算太高,但枝葉散得遠,杏子也結得多,枝條都壓彎了。兩個人跑了四趟才弄完,而且還是舍了那些個被蟲啃了、爛了的之後的。
黃澄澄的杏子堆了一院子。
“都摘完了?”陳秀雲招呼兩人喝水。
“嗯,全摘回來了。”
“接下來要怎麽弄?”
“今天是來不及了,先把這些杏子分一分吧。那些熟透了變軟了的揀出來明天帶去鎮上看看有沒有人買,還有些硬的就留下來做蜜煎。”
于是一家人又開始分揀杏子,月笙一邊挑揀一邊跟陳秀雲說話:“娘,明早我們出攤後,若是您沒什麽事兒,就幫着把做蜜煎的杏子用水洗一下晾幹。”
“我能有什麽事兒,你盡管放心,娘保證洗得幹幹淨淨的。”被兒媳婦安排了活兒,陳秀雲不僅沒惱,反倒笑得更開心了。家裏的孩子們每天都在辛苦幹活、努力賺錢,她卻幫不上什麽忙,每月還要花費六七百個銅板,她心裏也愁。現下能幫着做些事兒,她可不就高興了嘛。
傍晚下工回來的李輕舟,背着一網兜的魚一進院子就看到了堆成小山的杏子。
他側頭問走在一旁的月笙:“這是都摘回來了?是要拿去賣?”
月笙幫着李輕舟把魚放進院裏的石缸養着,“嗯,不過不直接賣,我準備做成蜜煎再賣,還有裏面的杏仁打算做些山藥杏仁糕。”
李輕舟不太懂這些,但他家夫郎又聰慧又手巧,說出來的法子定然是能成的。他不假思索地點頭,“那是不是還要準備些其他東西?”
“嗯,是要買些糖、山藥、糯米粉、紅棗什麽的,還要刻幾個模子出來做糕點。”
“行,山藥、糖什麽的去鎮上買,紅棗我等會兒去大伯家問問,他家有棗樹,每年都曬了有紅棗。他家若是沒有我就上別人家看看,比在鎮上買要便宜。模子你看要什麽樣的,我去老木匠那兒定幾個就行。”
“要個桃花的,再要個兔子的吧,吃了晚飯再去吧,也不急這一會兒。今天做工怎麽樣?”
“挺好的,主人家要修個蓮池,我們就幫着挖土、運土,每日能結八十文工錢,中午還有倆饅頭。”
月笙知道這活兒絕沒有男人說得那麽輕松,但他知道李輕舟是不想讓家裏人擔心,也就沒戳穿,只說:“那你這幾日就不要起那麽早幫着打魚丸了,我們幾個也能忙得過來,稍微晚點兒出攤也不要緊。”
“不用,我……”李輕舟一見月笙開始瞪他,忙改了口,“好好好,我早上多躺會兒。”
繼而又傻笑起來,月笙這是心疼自己呢,嘿嘿。
用過晚飯,李輕舟先去村東的老木匠那兒定了兩個小模具,回來時又花了十五文錢從他大伯家提回來二十多斤大紅棗。
第二日,月笙三人擺完攤就去逛了鋪子。最後買了三十斤的糖,兩斤糯米粉,五斤山藥。其中糖是最貴的,店鋪裏最便宜的饴糖也要三十文一斤,優質的蔗糖則要六十文一斤,這也是為什麽蜜煎能賣那麽貴的原因。一來是果子都只有當季才有,二來便是做蜜煎時都會加糖或者蜂蜜。但時下大部分人都喜甜,糖、蜜餞、糕點一類帶了甜味兒的東西都比較好賣,不然月笙也不會想着做蜜煎和糕點。不過月笙沒有選那最貴的蔗糖,而是挑了那價格靠中間的,一斤四十文,三十斤原本是要一兩二錢,他跟老板還價後少了五十文。糯米粉八文一斤,山藥五文一斤,最後一共花了一兩一錢零九十一文。
回到家中,陳秀雲已經把杏子都洗好那了曬萁裝好瀝幹了。
李喬聽了他堂嫂要做杏子蜜煎,一定要留下來幫忙。
“堂嫂,那我們接下來要做什麽啊?” 李喬看着一筐又一筐的杏子,有些躍躍欲試。
“像我這樣,把杏子分成兩半,然後把果核、果蒂去掉,只留果肉就行,不過要注意別把果肉弄缺塊了,不然做出來就不好看了。果核也別扔了,留着我有用的。”月笙拿了一個杏子給其他人做示範。
“堂嫂,你看,是不是這樣就好了?”李喬舉起兩半去核的杏子給月笙看。
“對,就是這樣子。”月笙笑着回答李喬,果然還是個小孩子呢。
幾個人就坐在院子裏剜杏核,連嫣嫣都在一旁幫忙。李喬是個話多的,院子裏充斥着歡笑聲。後來李喬的娘久不見他回家,尋上門來也加入了勞動。
這些日子李喬每天都能往家裏領三十文錢,有時候還會帶一兩個肉包子、餡餅,家裏越發覺得跟着月笙做是有前途的,李成林日日提點李喬要乖順些,也囑咐家裏人要和月笙他們處好關系,有什麽心思也要收着些。江鳳仙來了便也沒敢多問,就安安分分幹活兒,和陳秀雲他們拉拉家常。反正以她這些日子的經驗來看,那江家小哥兒是個有本事的,人也大方,自己和喬哥兒幫了忙,到時候肯定也不會忘了他們,何必問東問西惹人煩呢。這點兒劃算她心裏還是有的。
人手多了,幾百斤的杏子處理起來竟然也沒太費功夫。
處理好後的杏子和糖一起拌勻,腌制一個時辰。兩百三十來斤的杏肉,買來的三十斤糖就全部拌在裏面了。
一個時辰後,腌制的杏子已經出了許多汁水。這時就可以将杏子連同汁水一起倒入鍋中小火加熱。煮至杏子變軟,就可以熄火,讓杏子再浸泡一會兒,放涼之後就可以撈出,然後一一排開擺放到幹淨的曬萁上,放在太陽下晾曬三四天就好。
李輕舟家一共就只有兩口大鍋,兩百多斤杏幹,最後分了幾次才全部煮完。家裏的曬萁也有些不夠用,江鳳仙又回去把自己家的拿來才堪堪把杏子擺完。
“娘,之後的幾天,我們不在家的時候就得麻煩你照看了,幫忙翻翻面,注意不要讓蚊蟲、鳥雀什麽的飛上去了。”杏子上面裹了糖,難免引這些東西,晾曬時還是要仔細些才好。
“行,我曉得的。”陳秀雲拍着胸脯保證,這裏面可是一兩多銀子的本錢呢,可不得好生照看。
之後月笙又将果核也全部攤開在院子裏曬着,杏核還是比較堅硬的,曬幹水氣之後,方便砸開,取出裏面的杏仁。
--------------------
蜜餞在有些朝代就叫蜜煎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