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捉蟲)
第16章 (捉蟲)
==========================
第二日一大早李成林就和李喬過來幫忙了,李成林和李重山負責殺魚、打魚肉,李喬和陳秀雲就忙着煮魚丸。
至于月笙則要做糕點,昨晚上李輕舟幫着磨了幾斤杏仁粉出來,倒是省了些功夫。畢竟是第一天試賣,月笙也沒敢做太多。最後一共弄了一百塊,粉花和黃花的各做了三十塊,剩下的都是小白兔的。
到了鎮上,月笙先和李重山去幾家店裏送了魚丸,又去了一趟江家肉鋪。豬肉重,江大柱賣肉向來都是趕着第一趟貨船,因此到鎮上的時間比較早。
月笙過來時,江大柱的肉鋪已經收拾好,準備開張了。
“月笙!今天怎麽這麽早就過來了?”江大柱夫婦見了月笙顯然十分驚喜,往日裏月笙都是收了攤兒才過來玩會兒的。
“爹,娘。我新做了些杏仁糕,給你們拿幾塊嘗嘗。”月笙掀開竹籃上蓋着的布,把事先包好的十多塊糕點遞給了何芳蘭。
“怎得又給我們拿過來,你們自己留着吃就行。”何芳蘭不肯收,怕月笙常常往他們這兒送東西惹了婆家不快。
“娘,你就收着吧,我做了好多呢。今個兒是來試試看能不能賣出去,第一天怕沒人知曉,我想着肉鋪這邊人多,你們捎帶着幫忙說上一說,興許就有人去買了。”月笙把竹籃子推給江大柱夫婦二人瞧了個仔細。
二人伸頭一看,果然竹籃子裏裝了滿滿當當的糕點,粉的、黃的、白的,煞是精致可愛。
“還是我家月笙心靈手巧,你盡管放心,爹娘保證幫你吆喝吆喝。”江大柱夫婦看着月笙十分欣慰,還是得有個營生才能立得住。
“謝謝爹娘。”
“嗐,說這些做什麽。給你留塊兒五花肉,你等會兒收攤兒了過來拎回去做紅燒肉吃,你就愛吃那個。”
“欸,好。那我就先去擺攤兒了啊,對了,我新租了個攤位賣糕點,跟魚丸攤中間隔了有四五個攤子,旁邊是個賣米花糖的。”因着怕炸魚的油煙影響了糕點的味道,月笙昨天就特意重新租了個攤位。
“曉得了,你趕緊去擺攤兒,一會兒人就多了。”
Advertisement
月笙到了攤子時,旁邊賣米花糖的老奶奶也已經來了,老奶奶常在他們那兒買魚丸,也是識得月笙的,今日見了月笙還有些奇怪。
“小哥兒不是那賣魚丸的嗎?今個兒怎麽過來這邊了?”老奶奶看了看下不遠處的魚丸攤子,前面照常圍了許多人,一少年和一小哥兒正忙得團團轉。她先時可是聽了那兩人叫面前這小哥兒嫂嫂的,剎那間,老人家腦海裏就閃過了許多婆家欺負兒媳,奪了兒媳手藝的戲碼。
月笙一看老人家的神色就知道怕是想岔了,有些哭笑不得,“我今日新做了些糕點,想着來試試看賣點銀錢,怕油煙熏着了,就來這邊另外支個攤兒。”
老奶奶有些尴尬,“哦哦,這樣啊,我還當你們是鬧矛盾了呢。你也別怪奶奶多嘴,這女子小哥兒有門賺錢的手藝不容易,就是那旁人待你再好,也還是自己守着才安心。”
月笙知道老人家是好心,他乖順地點點頭,從籃子裏拿了兩塊兒糕點遞過去,“多謝奶奶關心了,這個是我自己做的糕點,給您甜甜嘴。”
“嚯,這可使不得,你還要賣錢的呢。”老人家連連擺手。
“您就拿着吧,我看我跟您投緣,這也不是什麽貴重東西。”
“哎,那老婆子我就收下了。”老奶奶收下之後就拿了油紙小心地包了起來收好,又給月笙拿了幾塊米花糖。
不多時,有人來老奶奶攤上買米花糖,月笙也就沒再搭話。
他清了清嗓子,開始叫賣:“賣山藥杏仁糕嘞,又香又甜的山藥杏仁糕.......”
月笙聲音清亮好聽,人又長得标致,很快就有人被吸引過來。
“你這什麽杏仁糕怎麽賣的?”一位胖乎乎的大娘問月笙。
“一文錢一塊。”
“一文錢,這也太貴了。”
“大娘,我這一塊糕點可不小,裏面還放了山藥、杏仁、紅棗,都是好東西,本錢就不低呢,一文錢可不貴了。”
那大娘一看,确實跟那鋪子裏賣的糕點比起來,個頭算大的了,而且還做了花樣,瞧着着實惹人愛,一文錢似乎也值當。
大娘也就沒再糾結,“那你給我包十塊,五塊粉的,五塊兔子的。”
“好嘞,您稍等。”月笙動作麻利地揀了十塊糕點,用油紙包好遞給大娘,“您拿好了,現在天氣熱,不宜久放,不過一次也不要吃太多。”杏仁吃多了容易引起不适,月笙提醒了下。
“你這小哥兒做生意倒是周到。”大娘遞給月笙十個銅板,笑着誇贊了句。
有了人起頭,很快月笙攤子前的人就多了起來,加上有江大柱夫婦、李重山和李喬等人幫着提上幾句,八十塊杏仁糕不到一個時辰就賣完了。
“呀,怎麽這麽快就沒了,小哥兒怎得不多做些。”還有些聞訊過來的人沒買着,不免有些失落。
月笙只能賠笑,“實在是不好意思,今天也是第一次做,怕不好賣就做得少了些,明日我還在這兒擺攤,會多備些的。”
應付完好幾個跑空的客人,月笙才收了竹籃,回了魚丸攤。
李重山和李喬見了月笙回來都有些驚訝。
“堂嫂,你這麽快就賣完了?”
月笙笑着點點頭,“嗯,全賣完了。你們這兒怎麽樣,忙得開嗎?”
“忙得開呢。這也太好賣了吧,那堂嫂明天是不是要多做些?”
“是得多做些,等會兒還要再去鋪子裏買些山藥什麽的。”
——————
月笙幫着把魚丸、炸魚賣完之後,先去了趟回春醫館,陳秀雲的藥快沒了,現在家裏的錢都歸月笙管着,李輕舟又要做工,買藥自然就得他來了。
回春醫館不算大,裏面就一個老郎中和一個藥童。據李輕舟所說,老郎中也是清河村的人,和李家本就熟識,陳秀雲生病後,也一直都是在這兒看診拿藥,有時李輕舟手頭不寬裕,老郎中還會給他賒賬。
月笙進去時老郎中正在打盹兒,藥童不知道去了哪兒。
“宋大夫,宋大夫......”
月笙叫了好幾聲,老郎中才悠悠轉醒,老郎中頭發都已花白,一雙眼睛卻是明亮,他看了看月笙,“是哪裏不适?”
月笙把李輕舟給他的藥方遞過去,“我是來抓藥的。”
老郎中上下掃了一眼藥方,中氣十足地朝着裏間叫了聲:“六子,出來抓藥了。”
不多時就從裏面走出一紮了兩個羊角辮的小童,拿了藥方就去抓藥了。
“你是李輕舟家的?”李輕舟每月都來這兒拿藥,那藥方還是老郎中親自寫的,他一看便知。
“嗯,我是李輕舟的夫郎。”月笙把事先包好的糕點放在了老郎中面前的桌上,“輕舟說您喜歡吃些點心,這是我做的杏仁糕,帶給您嘗嘗。”
宋晏清一聽有吃得就雙眼放光,“杏仁糕?我嘗嘗。”說完就拆開了油紙包,拿了一塊糕點啃了一大口,“不錯不錯,香甜綿軟,杏仁潤肺止咳,山藥健脾補虛,還有紅棗、糯米,都是對身體大有益處的東西。”
李輕舟早就跟月笙說過宋晏清的脾性了,月笙也不覺得奇怪,只覺得這老人家還真是率性。
宋晏清品完一塊糕點,又飲了一口茶,“輕舟小子還是有福氣啊,尋了個好夫郎。你娘近來可好些了?”
“好多了,這些日子臉上紅潤了些,說話做事兒氣力也足了。”
宋晏清撫了撫自己的胡須,“有好轉就好,不過她早先身子虧空的厲害,就算好轉了,也還是要當心,好好将養着。有時間還是讓她來號號脈。”
月笙一字一句聽得十分認真,“我們是打算過幾日就帶娘親來瞧瞧的。”
藥童已經抓好了藥,月笙付了七百文,又跟宋晏清道了謝便離開了藥鋪,又去買了些山藥、糯米粉、糖什麽的才回家。
翌日,月笙起了個大早,做了兩百多塊杏仁糕帶去鎮上。
一到鋪子上,他就吓了一跳,遠遠地就看見攤子前已經圍了不少人,他還以為是自家杏仁糕出了什麽問題。
懷着一顆忐忑的心,他提着兩筐糕點到了攤子上。
“哎,小老板來了!”
“小老板可算是來了,今個兒那杏仁糕應該有多的了吧?”
月笙一聽這些人說話,就松了口氣,看來都是來買糕點的,“有多的,有多的,今日做了兩百多塊呢。”
“那感情好,我可是一大早就來等着了。我娘近日總是咳,又怕吃藥,我聽說這山藥糕還能止咳潤肺便想買些試試。”
“哎,可不是,我也是聽人說這山藥杏仁糕對身體大有益處便早早地來排着了。”
月笙一邊給客人包糕點,一邊聽了幾耳朵,總算是明白為什麽這麽多人了。怕是有人在宋大夫那裏見了杏仁糕,聽說了山藥杏仁糕的功效,一傳十十傳百,就紛紛跑來買糕了。
這對月笙來說倒是意外之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