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
==================
有了宋大夫的推薦,月笙的山藥杏仁糕賣得很好,每日做兩百多塊都能很快賣完。
據說鎮上的糕點鋪子裏也上新了山藥杏仁糕,但是個頭沒那麽大,尋常市井人家還是更偏向來攤子上買,所以對月笙的生意也沒有太大影響。
這幾日太陽好,幾乎沒怎麽打陰,更別說下雨。是以月笙的杏子蜜煎曬得很成功,但也不能曬得太幹,失了水分就不好吃了。曬了三日,月笙就将院子裏的杏子蜜煎全收了,二百三十來斤的杏肉最後只得了五十八斤六兩。
不過杏子蜜煎無論是色澤還是味道都很好,跟鎮上的果脯鋪子比起來也不遑多讓。蜜煎澄黃透亮,外皮似沾了蜜,軟軟的一撕就開,味道酸酸甜甜,讓人口齒生津。
月笙給自己家留了六兩,又給娘家和大伯家各分了半斤,剩下的五十七斤便打算全部賣了。他和李輕舟商量了一下,最後定了四文錢一兩的價,這個價跟果脯鋪子的比起來不低也不高,是大部分人都能接受的。
杏子蜜煎賣相好,一運到鋪上就吸引了來買杏仁糕的客人的注意。
“喲,小老板你這是又做了什麽新鮮吃食?”
“杏子蜜煎,都是摘了新鮮杏子做的,酸酸甜甜的很開胃。”月笙用木勺子舀了一勺遞到幾人面前,“幾位嬸娘、夫郎嘗嘗?”
面前的幾人都是不差錢的,幾乎每日都會來這邊逛逛,月笙已經識得他們,不過舍幾塊果幹而已,一會兒就能賺回來。
“哎,那我們就不客氣了。”幾個婦人、夫郎臉上的笑容更真切了些。
“呀,還真是酸酸甜甜的,又不幹,軟軟糯糯的,味道真不錯。”
“可不是,酸味也不重,将将好。”
“小老板,你這個怎麽賣?”
“四文錢一兩。”
Advertisement
“倒也不貴,給我來二兩。再來五塊粉色的杏仁糕。”
“我也要半斤,每個花樣的杏仁糕拿兩塊。”
果然,嘗過味道之後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買了些,稱蜜煎、包杏仁糕,月笙一個人忙得團團轉,但臉上的梨渦是一直沒消。
——————————
“哎,你瞅瞅那邊是不是輕舟家的?”沈桂花今日和幾個同村人出來賣菜,就在月笙斜對面不遠處,隔了老遠就瞧見月笙這邊的熱鬧景象。她年紀大了,眼神兒不是很好,有些不确定,忙用手肘碰了碰她旁邊的人。
“輕舟家的不是在那邊兒賣魚丸嗎,嬸子別是看錯了。”那大娘指了指李喬他們在的攤子,一瞧卻發現有些不對勁兒,“咦,今天怎麽只有兩個人?”
她又看向沈桂花剛剛示意的方向,“好像還真是輕舟家的,他這是重新支了個攤兒?瞅着人還挺多。”
“你們幾天沒來這邊了吧,輕舟娶的這個夫郎可不簡單。人家這新攤子支了有兩三天了,日日都是這樣的好生意。”一旁有知情的人搭話。
“那也是賣魚丸?”
“哪兒能啊,人家賣的是杏仁糕,一文錢一塊呢。”
“嚯,這麽貴,那一天豈不是掙幾百個銅板。”大娘眼冒金光,“你吃過沒,到底是啥味道啊?”
“這不年不節的,一文錢一塊兒,我可舍不得,又填不飽肚子。”
“過去瞧瞧不就知道了,現在都是一個村兒的,他還真收我們那麽多錢不成?”沈桂花一聽一文錢一塊,再看那邊一個接一個客人,這心思就活絡了起來。
“這樣不太好吧?”另外兩人臉皮沒沈桂花那麽厚,還是覺得不太妥當。畢竟和人也不熟,那江家小哥兒才嫁過來不滿一月,說不定都還不認識他們,就憑住一個村兒就想占人便宜,哪有那麽好的事兒。
沈桂花一瞧兩人那樣就有些不屑,她翻了個白眼,“有什麽不好的,那輕舟小子這麽些年沒少受我們照顧吧,我就是白拿也沒什麽。”
另外兩位大娘對視一眼,都有些無奈。也不知這沈桂花怎麽好意思說出這話的,自打李輕舟他爹去世,娘親重病之後,村子裏除了極少數人,誰不是躲着李家人走,就怕人家張口借錢。但沈桂花畢竟還算是長輩,又是個不講理的,兩人也沒多說什麽。
“你們到底去不去?”沈桂花現在滿心滿眼都是月笙的小攤,根本沒空注意旁邊兩人的眉眼官司,等了許久都沒得到回應的她有些不耐煩了。
兩位大娘雖覺得不太可能占便宜,但對月笙的攤子很是好奇,于是便同意了沈桂花的提議,收拾了背簍、籮筐,和沈桂花一起去了月笙的糕點攤。
“喲,笙哥兒你這生意可真不錯啊!”沈桂花一過去就擠開旁邊等着買東西的人,站到了最前面。
“夫郎慢走。”月笙笑着把包好的杏仁糕和蜜餞遞給一位夫郎,待夫郎走後,月笙才有空看向了沈桂花幾人。
月笙看着背着背簍、挎着籮筐的幾個人,只覺得有些眼熟,卻也想不起到底是誰,不過也大概猜到應該是清河村的人。
他正想和人打下招呼,那頭沈桂花已經十分自來熟地伸手在竹筐裏摸了一塊杏仁糕,一口就塞到了嘴裏,“笙哥兒這糕做得還怪好看的,”她快速嚼了幾下,“味道也好呢!”
月笙也沒想到這人這麽自來熟,尋常人都只是看看問問的,從沒人直接上手。他看了看沈桂花黑乎乎的指甲蓋兒,說話時唾沫橫飛的樣子,趕緊把裝着糕點和蜜餞的兩個竹筐子往後拖了些。
再一看其他來買東西的客人紛紛避遠了些,還有人轉身就走了,月笙也沒法再繼續保持笑臉。
他皺了皺眉,“老奶和兩位大娘是要買什麽?杏仁糕一文錢一個,蜜煎四文錢一兩。老奶您剛剛吃了一塊糕算一文錢,還要些別的什麽嗎?”
沈桂花一聽月笙這口氣,臉上險些挂不住,但她很快堆起了笑,“你這孩子淨會說笑,沈奶奶拿你一塊兒糕還要算錢呢?”
“老人家,我可不是在說笑。我這擺着攤兒做生意自是要收錢的,畢竟我這只是小本生意,比不得那富貴人家還能免費施粥。再者我也有些不明白,我記得我家沒有姓沈的人,夫君也沒跟我說過家裏還有姓沈的親人。我這剛剛嫁過來,也不知沈奶奶是我夫君的哪位親戚?”
月笙一聽這人姓沈,再看她一臉尖酸刻薄的樣,就有了些印象。李輕舟曾經給他介紹過,不是什麽好人,慣愛占便宜,又喜歡說三道四。既不是什麽重要的人,又來攪和他的生意,月笙說話也就沒客氣。
“你,你……”沈桂花沒想到月笙這麽不給面子,說話還這麽刺人,一時間氣得不知道說些什麽。
“你這人到底買不買?不買就趕緊讓開。”其他客人聽了一耳朵也大概明白了,這就是個來占便宜的。剛剛就擠到了他們,又耽誤了他們的時間,這些人對沈桂花自然也沒有好臉色。
“就是就是,沒錢出來買什麽東西,還不趕緊回家種地,多攢幾個銅板。”
客人們你一言我一言的數落着沈桂花,直把沈桂花氣得臉紅脖子粗,但她看着那些人的穿着打扮比自己不知道好上多少,又不敢和人叫板,只能憋着。
同村的兩位大娘眼見形勢不對,生怕沈桂花惹出麻煩來,忙拽着沈桂花走了。
剛轉身,就有人叫了:“喲,這就準備走了,錢都不付了?”
“嬸子,你就把錢付了吧。”兩位大娘到底臉皮薄些,被人這麽一說,就不好意思繼續走,只能去拽沈桂花。
沈桂花咬了咬牙,掏了一個銅板轉身扔進月笙收錢的小木匣裏,“不就一文錢,又不是給不起,還真是小家子氣。”給了錢還不忘再說道說道月笙。
月笙全當沒聽見,笑着跟其他客人道歉,“今天真是不好意思,讓各位看笑話了。另外還要多謝各位幫忙說話。”
“沒事兒,我最看不慣這種人了。”
“可算是走了,耽誤我這老些時間。”
很快,衆人就把這件事兒抛到了腦後。不過這事兒對月笙的生意還是産生了一定的影響,他一想到沈桂花那黑乎乎的指甲就有些膈應,便把竹籃子裏最上面的一層糕全揀了出來,打算回去喂雞鴨算了。這一舉動倒是讓其他客人對月笙感官更好了些。
再說另一頭沈桂花被人奚落了一番,心裏十分氣不過,回了村兒就徑直去了李輕舟家。
陳秀雲開了門見到門外的沈桂花十分驚訝,但來者是客,陳秀雲還是邀了沈桂花進了堂屋。
沈桂花在桌前坐定,視線在堂屋裏轉了圈,很快就見着了牆角裝得滿滿的兩大筐杏子蜜煎(月笙今日只帶了五斤)。再一想到月笙今日說的這東西四文錢一兩,沈桂花心裏是酸得直冒泡。
陳秀雲見沈桂花眼珠轉來轉去,很不安分,心下有些不喜,“桂花嬸子今天怎麽有空來我這兒了?”
沈桂花這才收回視線,“輕舟娶了個好夫郎啊,這不值錢的杏子也能被他做出花兒來,可賺了不少錢了吧?”
“能有幾個錢,一天辛辛苦苦的,又是糖又是粉的,不知道砸了多少錢進去呢。”陳秀雲一聽就知道這怕是來打探消息了。
沈桂花沒得到滿意的答複,心下啐了一口,但面上還是帶着笑,“要不還是笙哥兒腦子靈活呢,怎麽就能想到這些。我今個兒瞧了,那糕點做得是真好看,蜜煎賣相也好,怕是要費不少功夫吧?你說那杏仁咋就變成一朵花了,我還真是好奇。”
陳秀雲咳了幾聲,“不光您好奇,我也好奇得很呢。唉,我這身子骨實在不行,也幫不上忙,都是月笙自個兒折騰的。”
沈桂花又在李家坐了會兒,和陳秀雲東拉西扯了許久都沒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便借口家裏有事兒離開了。
院門剛一合上,沈桂花就變了臉,“呸,真是個沒出息的,賺錢的法子都能讓個小哥兒管着。”
沈桂花一路罵罵咧咧地回到了家,看到正在打掃院子的兒媳和孫女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都什麽時候了,還不知道做飯,你們是想餓死我嗎?怎麽就娶了你這麽個沒用的,人家的兒媳還能賺錢養家,你是做什麽都不行,還要帶個賠錢貨。真是倒了八輩子黴……”沈桂花對着母女倆就是一頓臭罵,那母女倆卻似已經習慣,耷拉着腦袋就進了竈房。
“娘!你煩不煩?還讓不讓人睡覺了?”一聲中氣十足的怒吼從房裏傳出來。
沈桂花這才歇了聲,“娘不吵了,不吵了,德財你繼續睡,繼續睡哈。”
母女倆很快就做好了飯,沈桂花的孫子林大寶也晃晃悠悠地回了家,一只手裏提了只燒雞,一只手裏提着一壺酒。
他一進堂屋,就往桌上扔了個做工精致的荷包,荷包未紮緊,從裏面咕嚕嚕滾出一塊碎銀。
沈桂花一看那碎銀,臉上褶子堆了一層又一層,“還是我們大寶有出息,回回都能帶幾兩銀子回來。”
林德財灌了口酒,也哈哈笑着點頭。林大寶的娘崔秀菊和妹妹林小草啃着番薯,看了一眼桌上的荷包,沒有說話。
吃着飯,沈桂花還是放不下心裏的事兒,又跟自己的好兒子好孫子說了起來。
“這一天天的,又是魚丸,又是糕點、蜜煎的,也不知要賺幾百個銅板。這李輕舟還真是有福氣,唉,你說我咋就沒想到給我們大寶去提親呢,說不定那江家小哥兒就是咱家的了。成親的時候我可看了,江屠戶給那江小哥兒可是足足備了八擡的嫁妝,也不知要多少銀子……”沈桂花全然忘記了自己最初是如何貶低月笙的。
林大寶大口大口啃着燒雞,聽了他奶的絮叨,動作一頓,很快又繼續啃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