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36章

==================

“今早你們走後, 勝小子和你鄭叔就來拿貨了,這是今天的銅板。”陳秀雲把錢袋子遞給了月笙。

陳秀雲說的勝小子和鄭叔就是清河村的兩個貨郎,全民分別叫蘇勝、鄭光。他們每天都會挑着擔子, 走街串巷, 到各個村子裏賣些小零嘴、小玩意兒什麽的。上次月笙賣杏仁糕時, 兩人就來拿過貨。所以這次一聽說月笙他們在收板栗做板栗餅和板栗糕,沒多猶豫就來定貨了。

經過商定, 兩人各自訂了一百五十塊板栗餅和一百塊板栗糕,每天早上來拿貨, 不過給他們就沒按照自己攤子的價。板栗餅算了三文錢兩塊, 板栗糕一百塊則只收了八十文。這樣蘇勝和鄭光每天還能賺九十五個銅板, 也算是不錯了。

月笙他們也是沒虧的,板栗是按照四文錢一斤在村裏收的,三百塊板栗餅和兩百塊栗子糕要用差不多三十斤板栗, 十二斤面粉, 少量的豬油和糖, 算下來成本在兩百文左右, 也賺了有四百多。加上月笙自己擺攤兒賺的三百八十多個銅板,跟李成林家一分, 每天也還能進賬近四百文。

月笙把自己今天賣的五百個銅板和陳秀雲給的攏到一起, 又重新數了一遍,确實是一千零一十個。他取了紅線把銅板都穿好, 又拿了筆在賬本子上記好, 等賣完了再跟李成林他們一起算。

“娘, 你有沒有跟他們說明後兩天先不要來拿貨了?”月笙擱了筆, 把墨水吹了吹幹。

“說了的, 他們明後兩天也不出去。就是攤子又要歇兩天了。”

後天就是張黎和陸思源成親的日子了, 前些日子方竹香就和張黎來請了月笙幫着他們做些板栗酥餅和板栗糕,到時候放在喜宴上。還請了嫣嫣和小虎明日去幫着壓床。

“沒事兒,明天上午沒什麽我們要幫忙的,我和重山還是去鎮上賣魚丸和板栗餅,下午回來再去看看要不要幫忙”李輕舟在一旁搭腔。明天上午主要就是安床、貼喜字兒,下午才需要他們這些漢子幫着把從各家借來的桌椅板凳歸置好。

“就你們倆能行嗎?”月笙早就和李輕舟商量過了,陳秀雲卻還有些不放心。

“明天不做炸魚,只賣魚丸和板栗餅。都是在家裏做好了的,我倆只管吆喝招呼客人就行,您就放心吧。”

第二日送走李輕舟兄弟倆後,月笙就回了房,重新打扮了一番,因為陳秀雲說去壓床得穿得喜慶亮麗些。

不過月笙也沒打扮得太過,最後換上了李輕舟這次帶回來的布料裁剪的新衣裳,又绾了發插上了碧月簪子,還描了眉抹了口脂。

等他收拾好出去等了一會兒,陳秀雲才領着嫣嫣出來了。兩人都穿着新衣裳,一绛紫一缃黃,陳秀也抹了口脂,頭上插着李輕舟買給她的珠釵。嫣嫣則在頭上紮了兩個丸子,還簪着兩朵藕粉色的絹花,兩頰上還塗了胭脂,看上去就像那畫裏的福娃娃。

Advertisement

“這衣服顏色還真是襯你。”陳秀雲見了月笙就覺得眼前一亮。小哥兒唇紅齒白,眉心一點哥兒痣紅豔豔的,笑起來就露出淺淺的梨渦,一身天水碧的交領長衫勾勒出高挑的身姿和細瘦的腰身。

月笙牽着嫣嫣的手,有些不好意思,他平日裏甚少塗脂抹粉,上次這樣認真裝扮還是成親那日。

沒多久,李小虎也跟着他奶奶和娘親過來了,還帶着用紅紙封好的饴糖和雞蛋,這是要送給張黎的。

月笙他們也提了魚和雞蛋,還有月笙親手繡的鴛鴦手帕。

一到張黎家,方竹香就十分熱情把他們迎進了喜房。喜房裏已經聚了些人,有趙玉蓉和村長媳婦兒,還有兩位頭發花白的老太太。

月笙看了下,沒發現張黎的大伯和兩位姑姑,但見方竹香滿臉喜色,張黎也是豪不在意的模樣,就沒多問。

幫着把桂圓花生等物撒在大紅色的喜床上之後,就看着小虎和嫣嫣兩個小孩子在床上滾來滾去壓床。

弄完之後,這些人也都沒回去。張黎家就他和方竹香,也沒個親戚能幫襯下,今天請來的這些人都是和他們家交情不錯的,都有些不落忍。也不用請,就都留了下來幫忙貼喜字、挂燈籠、牽紅綢。

一直到李輕舟他們趕了牛車過來幫忙運桌椅板凳,月笙和陳秀玉他們才回了家,開始準備明天喜宴要用的板栗餅和板栗糕。

九月初七,宜嫁娶。

雖說張黎兇名在外,在村裏人緣不太好,但喜宴依然十分熱鬧。無他,村裏好多年都沒人招過婿了,這樣的熱鬧大家都不願錯過。

月笙吃過許多喜宴,卻也是第一次看招贅的,不得不說确實很新奇。而且張黎和陸思源兩人也十分有趣,黎哥兒依然是一貫的冷臉,看不出什麽喜樂。陸思源卻是一直在傻笑,滿臉喜色,被人打趣兩句就紅了臉。

“你別說,這兩人往那兒一站還挺登對。以前也沒仔細瞧過,這黎哥兒雖然兇了些,長得還是挺俊的。”

“這兩人看着也有趣,小哥兒一點也不羞,倒是這做相公的更像小媳婦兒。”

“可不是小媳婦兒嗎,你忘了人家是招婿了,這樣一看還真是合适。”

在坐的賓客也都在議論這對新婚夫夫。

當然月笙他們也沒能逃脫這樣的讨論,來吃席的人都嘗到了板栗餅和板栗糕,也見到了一家人都穿着材質極好的新衣,眼裏的羨慕是怎麽都掩不住。

“你們這衣裳真是好看,料子瞧着也好,得花不少錢吧?”

“還是你們家輕舟有本事兒啊,人又長得俊,還孝順,又會賺錢。”

“你說說,怎麽有你這樣蕙質蘭心的小哥兒呢,你做得那餅啊糕啊的,味道是真好。還有黎哥兒那喜服也是你繡的吧,那祥雲、鴛鴦還真是活靈活現。得空啊,我定讓我家那丫頭去找你讨教讨教。”

一晚上,月笙和陳秀雲盡聽了恭維話了。直到喜宴散了,回了家,月笙才狠狠松了口氣。

“怎麽了,今天累着了?”李輕舟揉了揉月笙皺起的眉頭。

“累倒還好,就是聽了太多話,感覺腦瓜子現在還嗡嗡的。”

今天也有許多人來找李輕舟套近乎,他一聽就知道月笙說的是怎麽回事兒了。村裏向來如此,窮困時似乎都沒幾個人認識他們,一旦日子好了,就有人主動靠上來。

李輕舟笑了笑,繼續幫月笙揉着額頭,“這些人就是這樣,別放在心上。你若是心煩,我給你哼個曲兒,興許就好些了。”

“好呀!”

李輕舟其實也不會唱什麽小曲兒,多是他自己撐船時閑着無聊自己亂編的。

“小河彎彎唉,木船兒水上走……”

月笙只聽端午時花船上的伶人們唱過曲兒,他不知道怎樣的曲和詞才算得上。

他只覺得李輕舟的聲音很溫柔,讓他忍不住閉上了眼睛靜靜地去聆聽。

竟然就這樣窩在李輕舟懷裏緩緩進入了夢鄉,夢裏是他和李輕舟坐在小木船上,順着水流穿過了一座又一座青山……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