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章

四月正逢暮春,今年暑氣來得快了些,還不到月末,唐父唐母便早早拿出了風扇。在風扇轉動的聲響中,錢老教授将一張版面精致的邀請函放在了茶幾上。

“錢教授,我們真的很感激您這幾年來對我們家小寧的教導和照顧,這不是要備戰高考,您說的這什麽秀場……小寧就不去了。”唐母婉拒了錢教授的邀請,即便錢教授對這場秀背後的重量有所講解,唐母還是認為備戰高考更為重要。

唐母深知自家孩子的特殊,也不求自家孩子能擁有常人一般的社交,只希望孩子能去往一個可以正常接納他的大學。

房間內的唐寧直到解完最後一道數學題,這才出了房門去了洗手間。其實二十分鐘前他就想去了,奈何剛讀完一道大題,腦子裏的三種解法相互幹擾,他糾結了好一會兒才做出選擇,列出最終的演算。

為解決洗手間的漏水問題,前幾日趁着唐寧住校,不會被裝修聲打擾,唐父唐母把家裏的衛生間重新裝修了一遍。他們不想再在半夜起來上廁所的時候,撞見唐寧蹲在廁所數牆面滲出的水滴數量、計算水滴落下的速度了。

錢教授還在勸說唐母,畢竟這次的秀場出席機會對于現在的唐寧而言十分珍貴,在唐寧這個年紀能接觸到那些頂尖設計師的機會少之又少,這次的契機不容浪費。

見到唐寧從房間出來,錢教授揮了揮手:“小寧啊,意大利的TC秀場的邀請,可以看到很多與你同齡的服裝設計師的作品,含金量很高,有不少品牌也很想與你交流一下作品靈感,想去嗎?”

唐寧看了錢教授一眼,然後走進了洗手間,并沒有回應錢教授,也沒有看邀請函一眼。還好錢教授是看着唐寧長大的,知道那一眼已經是唐寧的回應了。

在唐寧還很小的時候唐父唐母就察覺了這孩子的不同,唐寧很少回應他們的呼喚,一開始以為是聽力問題,檢查之後發覺聽力一切正常,轉診多次後,院方給出結論是唐寧有輕度的阿斯伯格綜合征,唐寧不是因為生理缺陷而忽視父母的呼喚,而是他接收外界信息的方式和常人是有差異的。

在唐寧年紀稍大一些後,父母又送他去看了很多次心理醫生,沒有得到令他們滿意的治療結果不說,唐寧還被診斷出患有學者綜合征。

随着唐寧的長大,唐父唐母倒也習慣了與這個特殊孩子的相處模式,但是唐寧時不時的異常執着與偏執的确很讓父母耗費精力和耐心。

盡管在學習方面,唐寧從來沒有讓父母操過心,不過因為唐寧的社交問題,唐父唐母不知道向別人賠罪、道歉了多少次,一次又一次地解釋唐寧的特殊。

“咚咚”。

一陣敲擊聲從洗手間傳來,唐母連忙站起,快步走向洗手間想知道唐寧又鬧了什麽幺蛾子。

“快住手,你在做什麽!”唐母想要奪過唐寧手上不知從哪兒找到的螺絲刀,阻止唐寧試圖将衛生間牆面的瓷磚撬下來的動作。“又在鬧什麽?!我跟你爸挑選瓷磚的時候專門挑的你要求的偶數尺寸,花紋也是對稱的,包括花紋的尺寸也是偶數,你還在鬧什麽?!”

Advertisement

唐寧沒說話,手中緊緊握着螺絲刀,任憑唐母怎麽奪,也沒松手把螺絲刀交出去,趁着錢教授攔着唐母,沒讓巴掌落到他身上的時候,唐寧又照着瓷磚砸了幾下。

“別動手,別動手,我來跟小寧溝通。”錢教授已經六十來歲了,攔住唐母的動作倒是很利索,一看就是做過不止這一次了。

錢教授走到洗手間中央,目光掃過唐寧‘針對’的瓷磚,數了一下瓷磚的數量後,又看了看那對稱的花形。如同唐母所說,的确是對稱的,錢教授在唐寧身邊蹲下,看到他在牆面的磚塊兒的邊上刻的印記,恍然大悟。

拍了拍唐寧的後背“客廳的沙發上有我的一本手稿,你不是想學三闾繡法的其他針法嗎?上面有詳細地講解,瓷磚的事情我來跟你媽媽說。”

唐寧還是沒有放下手中的螺絲刀,直到錢教授說道:“瓷磚的尺寸是錯的,實際為奇數是嗎?”

看到唐寧遞出的螺絲刀,錢教授笑着揉了揉唐寧的頭發,将螺絲刀交還給唐母後,錢教授對着唐母說道:“可能是店家那邊發錯尺寸了,你們可以聯系一下問問。”

唐寧走出了洗手間,拿起錢教授的手稿回了房間。

“小寧這孩子确實固執了些,但找對原因其實也是很聽話的,在他看來衛生間為水汽聚集之所,水屬陰而陰又為偶數,也難怪要求你們将瓷磚的尺寸換成偶數的了。”

“他就是對突然的改變反應特別大,換做家裏其他舊物件,他是不會有這般強烈的反應的。”

“小寧的‘天賦’是這樣的,若不是有着如此高超的觀察力,誰又能一眼就看出一厘米之差的瓷磚尺寸。”錢教授笑道。

也就只有錢教授和唐寧的父母才會把唐寧的學者綜合征和阿斯伯格綜合征說成‘天賦’,外人眼裏的唐寧更多的是被當成傻子、怪胎看待。

唐母感激地看了眼錢教授:“也勞煩您這般哄着小寧了。”

錢教授之所以會認識唐寧也只是她十二年前路過一所幼兒園的時候,看到了幼兒園貼在櫥窗裏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個低着頭拿着小獎杯的男孩,他身上穿着由塑料袋、紙杯、報紙一類的材料制成的解構設計長袍。

錢教授一下子就被男孩身上的‘時裝’吸引了,詢問了幼兒園的工作人員才知道,那是他們園內前幾日舉辦的廢物利用時裝賽,小朋友自己動手做的作品。

在錢教授表明身份後,院方也跟唐寧的父母溝通了下,在得知錢教授是華慶大學服裝設計學院的院長時,唐父唐母也很驚訝自己兒子的一個小手工竟然能入得了錢教授的眼。

也因為這次的偶然路過,錢教授收到了她最為滿意的一名弟子。

房間內的唐寧拿出了針線,看着錢教授的手稿,繼續着三闾繡法的練習,唐寧并沒有多麽喜歡刺繡,他只是喜歡由一針一線構建畫面的過程,加之三闾繡法多達一百多種的針法,唐寧從這之中得到了遠超于繡出成品的成就感,就像是一位沉迷冒險的勇者,沉醉于冒險途中的奇遇。

唐寧還見過錢老教授展示的累絲工藝,在剛認識錢老教授的時候,唐寧還以為這個老人家是手工藝人,未曾想過錢老教授不管學習三闾繡法還是累絲工藝都是為了完成更好地展示擁有華夏傳統工藝的中式潮流服飾。

錢教授終究還是年紀大了,即便時刻關注着時尚界的潮流風向,思想和設計創新還是比不上越來越出彩的年輕人,也正是因此,年近百半前前後後她收了不少徒弟,悉心教導徒弟們自己所總結的三闾繡法和累絲工藝如何運用在傳統服飾的設計之中,但很可惜,沒有遇上一個能夠拿出令她眼前一亮的作品的徒弟。直到那日在街上閑逛,路過一所幼兒園,看到櫥窗之中尚且年幼的唐寧的作品照片。

盡管當時的唐寧并沒有理解何為服裝設計,只是将他認為好看的形狀組合、将符合他認知的構成相互拼接。

令錢教授一眼看中唐寧的天賦的原因就是唐寧遠超于同齡小孩和被過分規訓的人的思維認知方式。

不懂門道或許會理解解構主義僅僅只是打破與重組,是對規則的批判與創新,實際上解構主義更深刻的含義在于突破思維定式。

拿一件襯衫舉例,省道的存在意為襯衫的合體與修身,但若是放棄省道,這件注定不合身的襯衫就會變成外形怪異的模樣,在強調襯衫一定要符合襯衫的‘業內規矩’的設計師眼中,所預留的省量都是精打細算過的,但若是抛棄省道,用裁片替代省道的作用,或者說完全不顧及省道的作用,這樣做出來的襯衫的怪異模樣還是符合常理所認為的襯衫形制嗎?這叫做解構,解構在服裝設計中是一個變化最多、創新最多并且不受控的設計方向。

唐寧在還不了解何為設計的時候,便拿出了這樣的設計,錢教授似乎看到了自己破開規則的馴化去創新傳統服飾的契機,這個契機正是唐寧。

不過在了解到唐寧的特殊之後,她也終于理解為何唐寧在這麽小的年紀會創造出那樣的作品。

在與唐寧熟悉的過程中,錢教授看過了唐寧的繪畫、手工等作品,皆能看到其中鮮明的唐寧的風格。

錢教授不知道随着唐寧的成長,他能否保留着這份‘靈性’,但她願意賭一賭。

“服裝設計不是一件簡單的将布料拼接的過程,也不同于你畫畫、做手工,服裝設計是一件極為耗費精力的事情,為了更好地呈現個人設計,需要在細致與粗犷間來回穿梭、需要學習很多技法。

設計師可以利用服裝去展現個人意志,不論是情緒、狀态、認知……都可以借助作品來表達,這一點和繪畫是很像的。”錢教授說着,也席地而坐,坐在了在房間內玩着玩具的唐寧身邊,五歲的唐寧将毛線扯開後攤了一地。

錢教授沒有因唐寧自顧自玩着毛線不搭理自己而生氣,而是繼續說道:“你看英、法、意、日這些國家,都有着極為鮮明的設計特點,他們的服裝設計師幾乎掌控了現在的整個時尚界……而華夏為何不能靠着流傳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與工藝打破他們的制衡,甚至征服他們呢?”

唐寧繼續拉扯着毛線,在房間內的地板上爬來爬去,似乎并不在乎錢教授此刻有些激昂的肺腑言論。

“小寧,我明天再來看你,給你帶些好玩的東西。”錢教授緩緩站起,她準備明日來的時候給唐寧帶個小人臺,看看唐寧在人臺給出的體量範圍,能夠創造出怎樣的設計,不必現在就直接用布料,廢紙、橡皮泥、毛線都可以,她想看唐寧會創造怎樣的款型。

就在錢教授站起身,目光再次看向蹲在地上的唐寧時,她驚愕住了,唐寧竟是并非毫無緣由地玩着毛線且四處亂爬,地面上,赫然是用毛線堆擺的英、法、意、日四個國家的版圖形狀。

唐寧此刻也站起了身,雖然依舊沒有看向錢教授一眼,但錢教授知道,自己說的那些話語,這孩子其實都聽見了。

看着唐寧站在毛線擺置的幾個國家版圖之上,錢教授多麽想有朝一日中式潮流也能如同這般,由唐寧之手播撒,不僅是這幾個國家,而是,整個世界。

【作者有話說】

3.23補作話:累絲屬于珠寶制作工藝,又名“花作”“花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