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40章

既然莫長老讓她呆在他身邊,嫏嬛自然是亦步亦趨,難得安穩的環境,嫏嬛也開始有意在莫長老面前暴露出一些她真正的所學。

偶爾莫長老見獵心喜,也會不吝指點兩句,對嫏嬛來說,倒是收獲頗豐。

雖然她也有教導自己的老師,但為了不影響她所走的道路,對方在确認她沒有走錯路後便不會過多幹涉她的修行,很多都需要嫏嬛自己去摸索。

這是很正常的事,有些東西并不是長輩能代勞得了的。

修煉,看機緣、看天賦、看努力……并不是有一本直指大道的功法,就真的能一路順順利利修煉到那個境界的。

同樣一本功法,根據每個人的理解不同,所修成的效果也會有或大或小的差別。

這也是為什麽同樣的招式,在有些人手裏威力會遠大于其武學本身,有些人使出來卻會讓人覺得徒有虛名的緣故,歸根結底,還是對武學的理解以及運用的問題。

嫏嬛一向對自己的能力很有數,修行的武學都不是那種鮮少有人修成難度極高的那種,不過亦算不上人手一本的大衆貨色,要想上手還是有些難度的,不過如果夠勤勉的話,這類武學也不是不能勤能補拙。

這也算是嫏嬛為自己留的後路,要是她真的不能靠天賦的話,好歹還能靠勤奮去彌補,好在這種擔憂并沒有成為現實,她一路修煉得都挺順利,基本沒碰上什麽想修但修不成的武學。

在巨鯨體內,由于真氣濃度遠大于外界,加之還有長老們随着修煉吞吐出的真氣造成的種種異象,在離開之際,嫏嬛武學方面收獲頗豐,修為亦隐隐觸摸到了極變的門檻。

雖然沒有正式突破到極變境界,但嫏嬛對這個結果已經很滿意了,同樣滿意的,還有莫長老。

莫長老不外出執行任務時,在宗門內就習慣接取講座任務來賺取功勳。

這可不是誰都能接取的任務,畢竟為弟子答疑解惑稱得上半個宗師,要是你不能講得深入淺出的話,根本沒人感冒,莫長老卻是這個任務的常客,可見他在這方面的水平不低,加之能經常接取這類任務,也足以證明他骨子裏多多少少有點好為人師的愛好。

而當老師的最喜歡什麽樣的學生?

別人不知道,反正對莫長老來說,最滿意的就是嫏嬛這種學生。

Advertisement

不會像某些妖孽天驕一樣,你才起個頭對方就聽懂了你的未盡之語,還能舉一反三,偶爾好不容易碰上個妖孽們不會的,嘿,剛講解完人家就有所感悟,要不當場突破要不就陷入了悟道狀态,誰看了不覺得打擊,甚至覺得自己白活了這麽多歲數,還比不上這麽一個剛踏入修煉之途的小輩!

當然了,太愚鈍了也不行,你扳碎了講給他聽對方都還是半懂不懂的,這太挑戰老師的脾性了,也會讓人産生一種自己是不是不适合當老師的疑問。

而像嫏嬛這類就不同了,聰明,但離妖孽天驕還差些距離,需要師長的點撥,往往說上那麽兩三次對方就能懂,教起來很有成就感,不像妖孽一樣,你站在他們身邊不像個老師,就像是專門為了襯托他們有多厲害的庸才。

成就感這種虛無缥缈的存在,不止學生需要,老師也是需要的,莫長老肯一直指點嫏嬛,也是有這個原因在。

他在太虛天指點弟子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但像嫏嬛這麽合心意的,還真是一個都沒有。

不是誰都能在提點過後就立馬反應過來問題所在的,也不是誰都能接受別人的提點的,有些弟子,總有種莫名的自信,覺得自己理解的一定是對的,對別人指出的問題表現得不以為然,甚至還會覺得是你不懂。

嫏嬛就不同了,哪怕在某些問題上有分歧,她也會在認真思考後再反駁,有理有據,最終要麽是她被說服,要麽是莫長老承認自己想岔了,這種亦師亦友的感覺,對莫長老來說,是很難體悟到的。

最重要的是,嫏嬛會來事。

倒不是說她會給莫長老帶來多少好處,而是那種講完之後,那種發自內心的崇拜、敬佩、尊重,讓莫長老的心理上得到了巨大的滿足。

要知道,太虛天的講座都是太虛天自費的,每一個講座,長老們都會免費傳授一門術法武學,而弟子們都可以來免費來聽,所以每次講座,基本都是座無虛席的情況,沒人願意錯過一門自己不曾學會的武學。

但盡管座無虛席,卻鮮少有弟子在事後對長老表示感謝,仿佛他們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一般,畢竟老師嘛,傳功授業不是應該的嗎?

莫長老對此一直也不覺得如何,畢竟當初他基本也是這麽走來的,可此刻他才感覺到,原來有個聰明好學又知禮的弟子,體驗竟然會這麽好!

要不是嫏嬛本身家學淵博,莫長老沒準還真忍不住想收她作徒弟,畢竟敏而好學還嘴甜的弟子,誰不想要?

嫏嬛不知道莫長老所想,不過觀其态度,也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達成了。

畢竟她這個面對‘長輩’的模板,可是經歷過時間的考驗的,一招鮮吃遍天,嫏嬛上輩子從上學到畢業後不事生産到處浪時,都沒有長輩因此對她産生惡感,靠的就是她在長輩面前同輩中幾乎無敵手的态度。

乖乖巧巧的小姑娘,說話輕聲細語,又聰明伶俐,還能拿小粉絲看偶像的态度看着你,親近又不失尊重,換誰誰不喜歡?

嫏嬛的戲精,還真不是一朝一夕就練成的,而在九州世界,這種變臉技術更難達成,因為修士靈覺敏銳,你是真心還是假意他們心裏頭隐隐都能感覺到,不像前世只看眼睛和臉,只要裝得像,他們根本無法發現你心裏究竟在想什麽。

所以嫏嬛這種做法,還真不是誰都能學會的。

最主要的是,嫏嬛這套模板還是因人而異的,畢竟魔門的修士性格各異,有些人覺得乖乖巧巧的小輩讨人喜歡,有些卻覺得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一套的才更合胃口。

而嫏嬛上輩子跟長輩的關系就極好,這輩子更是處處小心步步為營,不誇張的說,太虛天有名有姓的長老中,哪怕是派系跟嫏嬛他爹對立的,對她或許談不上多喜歡,但至少也是有些好感的,有些甚至還當着他爹面說過,多好一小姑娘,可惜是你生的。

看起來人見人愛很瑪麗蘇是不?

然而事實上這都是嫏嬛費盡心機算計來的,哪有什麽人見人愛的好姑娘,再好的人,也總有缺點,也會有人看她不順眼,所以那種幾乎沒有罵名的存在,要麽就是工于心計僞裝得足夠好,要麽就是學了一門能不知不覺影響別人感官的功法。

當然,九州的大多數‘萬人迷’,都是兩者兼備的,因為情商不夠高只學後者容易被人發現破綻,只學前者對有些人而言則是單純長相和天賦拖了後腿。

有些人不認可這樣的做法,嫏嬛卻不覺得這樣做有什麽不好的,也不覺得時時揣摩別人的心思有什麽累的,對她來說能揣摩透對方的想法是一件很值得慶祝的事,如果天下人心盡在掌握之中,那她還有什麽可懼的?

不過智慧生物心思之複雜,是永遠無法被揣摩透的,嫏嬛也不覺得自己有一個能耐,只要能大致摸透對方的脾性能不能為自己所用,對嫏嬛來說就足夠了。

如莫長老,嫏嬛相信,等回到太虛天後,再去教其他弟子,他肯定會産生一種落差感,繼而就會忍不住拿他們跟嫏嬛比,于是嫏嬛自然而然就會開始在普通弟子間刷出存在感,成為一個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別人家的孩子’。

這也是為了她之後出世做準備,洗去一些她之前一直宅在院落裏而産生的不太好的名聲。

……

…………

衆長老決定離去的那一天,心髒處的血肉精華其實還有殘留,不過他們已經懶得去找了,就當是留給其他人的機緣。

這些長老并不是都是駐紮在太虛天內部的,很多都是外放的長老,因此雖然看着人多,但實際上跟嫏嬛他們一起回太虛天的長老卻只有那麽幾個,由他們帶領被帶來的十個弟子回去。

外宗的弟子,師門駐地離太虛天都不算近,因此幾個長老一合計,便一人領着一兩個距離較近的護送回去。

嫏嬛沒有在意這些以後可能都見不上面的弟子,倒是小心眼的刻意注意了一下莫誠,嗯,出來時臉色不太好看,想來在其中的收獲應該是比不上其他人的。

這不出嫏嬛意料,吸收血肉精華本就需要修士全神貫注,但要是身上有傷,必然是會影響這種‘全神貫注’,分散注意力的,那些暗衛下手,表面看不出什麽,實際上卻跟附骨之疽差不多,關鍵時刻搞破壞,而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嫏嬛平靜的收回視線,一個小教訓而已,不會毀了他之後的道途,嫏嬛不覺得這是什麽過分的事。

她低頭看了看海面,巨鯨已經開始沉底,原本露在海面上小島面積的背部,已經只剩丘陵大小,想來再過一兩個月,就會徹底不見。

不管這個妖王抱着什麽目的,至少從鯨落這一行為來說,她其實就已經算得上功德無量了。

畢竟将屍體藏在一個旁人找不到的地方之後卷土重來時還能靠屍體的資糧迅速堆高自己的境界,可這麽任由旁人啃食,可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哪怕日後再找到當初啃食的這批人,那些吃下去的東西也早已消化,根本拿不回去。

單從這一點來說,嫏嬛是很佩服這個妖王的,至少她做不到。

她根本無法想象自己死得這麽不體面的樣子,比起餘澤他人,她更喜歡入土為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