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不存在之地

第24章 不存在之地

◎只有夾岸無數桃花撞入眼底。◎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1]。

——陶淵明·桃花源記

在去長安之前,沈玉回了一趟睦州青溪縣,見了叔父一面。

叔父姓沈名止,其實是母後的哥哥,之所以稱為叔父,還是因為爻月以女為尊。

在沈玉幼時的記憶裏,叔父一直是一位閑雲野鶴般的神仙人物,相貌俊美,衣着考究,平生只有兩樣愛好,一為養鶴,二為撫琴,只是這一切,都在爻月亡國後消失了。

沈止變了,他砸了琴,燒了所有的绫羅綢緞,除了他一直帶在身邊的那只鶴。

...

在吳家山前,沈玉站定,只見此山綠意蔥茏,靈氣充沛。

她閉目感應周邊氣場,耳邊敏銳捕捉到一絲帶有涼意的風,吹起她鬓角一绺長發。

就是這裏了。

頃刻間,沈玉開始移動,行雲流水般走了一套月影八卦步,在最後一步完成後,耳畔突然聽見清晰的流水聲,由遠及近。

一股帶着水汽的涼意撲面而來。

只見沈玉面前,原來是古木參天的山林中,出現了一條潺潺的溪流,她往左前方望去,溪流的源頭隐在深處還看不見,只有夾岸無數桃花撞入眼底。

夏日桃花灼灼,可謂人間一番異景。

Advertisement

沈玉笑了。

她蹲下來,對着溪水映出的臉龐,重新束了一下發,又卷起袖口,跳下腳邊一艘剛剛随着溪流一起出現的小船。

曲臂用力,撐船,船動。

小船逆流而上,一路水波激蕩,落英紛飛。越到上游,那空中的花瓣越多,打着旋舞到沈玉面前,不遠處,便是溪流的源頭——一處幽深幽暗的洞口。

此時,小船與洞口之間的距離不過五六尺,船卻似乎劃了很久,依然未推進分毫。

“叔父!別生氣了。”沈玉放下船槳,有些無奈地喊道:“玉兒有要事相商!”

瞬間,空中的花瓣,逆流中不進則退的小船,都靜止了。

水流嘩嘩沖過船舷,船卻紋絲不動。

“你也知道回來!”靜默了半刻,那洞口處傳來一中年男子語帶隐怒的聲音,半晌,那人嘆氣道:“罷了,進來吧。”

“多謝叔父!”沈玉松了口氣,起身展臂,腳尖輕點船舷,往那幽暗洞口飛去。

一只靈鳥早已等在洞口,見沈玉過來,撲棱着翅膀就往沈玉這邊飛,爪子輕輕搭在沈玉肩頭。

沈玉伸手輕輕摸了摸那鳥的羽毛,說了句:“別擔心”。

靈鳥發出叽喳聲,在她肩頭激動地蹦跳。

一人一鳥穿過狹窄黑暗的山洞,循着水聲往前走了大約一刻鐘的功夫,方才隐約看見出口的光線,及至洞口,撥開上頭垂下的薜荔藤蔓,只見一低矮界碑立于出口正前方,上書——桃源畈。

沈玉長舒了一口氣。

十年了,終于回來了。

而那界碑不遠處,背身立了一人、一鶴,仿佛在那裏站了很久。

沈玉腳下一滞。

這世間,倘若還有她沈玉又敬,又怕之人——便唯有此人。

那鶴先轉了身,見是沈玉,優雅舒展雙翅,向空中飛去。

空中傳來一聲鶴唳,但叔父依舊沒有轉身。

“叔父!”沈玉喊道,她定了定心神,健步朝那人走去。

————

“傷可大好些了?”沈止有些生硬的開口,他的臉龐被烈日曬得有些發紅。

此時,沈玉正與叔父沈止一道,走在桃源畈的水口橋上。

“嗯,已無大礙了,叔父放心。”沈玉有些小心翼翼地說,向右側了一下身子,險險避過迎面飛來的一只雞。

沈止一身農夫打扮,褲腳挽着,草鞋上還沾着些沒幹的泥點子。

“說說吧,有什麽打算?”沈止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徑直朝溪對岸的練兵場走去,遠處正傳來士兵訓練的聲音。

“我想殺了沈青。”沈玉在他身後說。

“什麽?”沈止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聽,他轉身,有些詫異地望着沈玉:“你再說一遍?”

“我想殺了沈青。”沈玉平靜地望着叔父。

此時,二人正立于木橋中央,此橋橫亘于兩座峭壁之間,下面是萬丈懸崖——這裏是溪水真正的源頭。

沈止往橋一側的欄杆走去,他把手搭在上面,凝視橋下雲霧缭繞的深淵,突然低低地笑了起來,那笑逐漸失去控制,越來越響,他朗聲大笑,笑聲在整個山谷回蕩。

“好!玉兒,叔父很高興。”沈止轉頭,目不轉睛地盯着沈玉道:“你需要多少人?可有詳細計劃?”

“此次前去長安只是打探情報。”沈玉沉聲道:“年初,沈青開壇做法時,應是傷了元氣,據我們安插在長安的探子來報,他一直未曾現身,我想去探探他的虛實,到底是真的身負重傷,還是在故弄玄虛。”

“嗯,”沈止點頭:“此次章乾可與你同去,我再撥二十暗衛與你,任憑玉兒你差遣。”

“叔父!不必那麽多——”

沈止伸手,止住沈玉的話道:“玉兒,我此生唯一的願望,就是替你母後報仇,再将你扶上皇位。原本一百年前,我就該以死謝罪!若不是我...”

此時的沈止,有些頹然地站在那裏,懸崖間的風吹起他淩亂的、有些花白的頭發。

“叔父,不是你的錯。”沈玉眉目肅然,正聲道:“錯的是沈囿之,還有他那些助纣為虐的徒子徒孫們。”

沈止沉默了片刻,突然開口道:“聽章乾說,你在歙州收了個女娃娃做徒弟?”

“嗯。”沈玉耳朵突然紅了。

她有些擔心叔父會問她收徒的原因,倘若叔父真的問起,她又該如何作答?

未料沈止突然哈哈大笑,拍着沈玉的肩膀道:“收徒挺好!看來你在這世間,也有了牽挂之人。”那叔父,也就放心了,沈止心裏說。

他心裏明白,沈玉的心性,與他年輕時有些像,都是不欲朝堂之争,淡泊名利之人,無牽無挂,樂得逍遙。

可這世間事,哪有盡如人意之理?他争過了,敗了。

“等助你成事之後,叔父我啊,就依舊回到這桃源畈,繼續養我的鶴。”沈止拍了拍手上不存在的灰,轉身,帶着沈玉往練兵場而去。

作者有話說:

[1]桃花源記·(東晉)陶淵明

這裏在睦州清溪縣設定了一處供爻月人避世隐居的場所桃源畈,在如今的淳安附近,(唐)陳碩真與(北宋)方臘均在此地組織過農民起義軍。橫亘于歙州、睦州間的天然屏障天目山脈,在本書中亦占有重要的地位,後文中會有所提及。

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全國各地均有傳說。本文設定在睦州并非有所考據,只是想象,希望不會造成誤解。

謝謝閱讀謝謝喜歡!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