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十五章

大家都以為朱祁钰離開光幕世界就是這期的結束,卻不料屏幕暗下去後很快又重新亮起來。這次,裏面的人物不再是朱祁钰,而是大家熟悉的阿藜。

【各位觀衆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直播盤點歷史名人系列第三期!我是主播阿藜,一個不專業的歷史文化愛好者。

不好意思這次來晚了!本來應該前幾天播的,但家裏的直播設備壞了,我送出去修了好幾天,今天才送回來。為了表示歉意,這期內容我會多加幾個彩蛋,比如簡單串講一下大明十六帝、盤點一些明朝科學家之類的,希望大家喜歡!

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本期正題——明景帝朱祁钰。】

-

漢·武帝時期

“家裏直播設備壞了,意思是她做這種直播需要借助的工具前幾天出問題了?”

衛青與霍去病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眼中看出了疑惑。

“所以,後世人不知道之前發生的事,她和光幕沒有關系?”霍去病推測道。

“不,不可能沒關系,沒關系的話我們就看不到後世人講史了。”劉徹否決了後半句話,“應該是單向聯系,光幕想借後世人的手給我們警示。”

-

唐·太宗時期

“也就是說,這期講完明景帝就會接着講明朝其他皇帝了嗎?”李世民好奇心大盛,“其實朕還是更想知道從後世人角度看,明景帝的故事又是什麽樣的?”

那個朱祁钰實在太令人印象深刻了,在見到他之前,李世民從來沒想過居然還有那麽憋屈的皇帝。

“能被稱為景帝,說明應該是有好評價的。”長孫皇後嘆氣,“但後續被太上皇複辟,為了保證太上皇的正義性,恐怕壞名也不少。”

Advertisement

“所以是……”李世民總結道,“毀譽參半。”

-

嬴政盯着自家長子,語重心長地說道:“你好好看,不管是正面還是反面,這個明景帝對你來說應該都是個不錯的學習對象。”他自己是學不來那個調調了,但扶蘇應該能行。

“兒臣謹記。”扶蘇應道。

嬴政颔首,接着補充道:“等看完之後,回去結合實際寫一篇感想,談談你對處理兄弟關系、君臣關系以及如何對待黔首的看法,朕要檢查。”

扶蘇低頭應是。

嬴政本來對黔首是不怎麽關注的,但這幾次光幕看下來,他突然意識到黔首也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小地方的官吏能因為幹得好而被黔首自發立祠銘記,文學家能因為黔首發聲而被口口相傳,那個有奇遇的明景帝更是因人心所向而地位穩固……若是大秦能讓天下黔首歸心,那散布各地蠢蠢欲動的那些六國貴族又能成什麽氣候?

【是的,就是這麽直接,沒有任何多餘的解釋,畢竟翻遍中國古代史,正經被斥責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怒的皇帝好像也就這麽一個是吧?

就挺夢幻的,我最開始看到這句話還是在一些娛樂版面,當時還以為這是咱們現在的人自己創作的呢,沒想到居然是《明英宗實錄》裏的原話。】

-

明·正統時期

朱祁钰:?

傷害我對你有什麽好處?

【算了,這裏不發散,我們先正經給景泰帝做個簡單的人物介紹。

朱祁钰,明朝第七位皇帝,母為賢妃吳氏,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之弟,明憲宗朱見深的叔叔。宣德三年生于北京,景泰八年即天順元年二月十九日崩于西苑,時年三十歲。谥號景,廟號代宗,年號景泰,所以世稱明景帝、明代宗或者景泰帝。

鑒于朱祁钰的發跡和落敗都離不開他的“好”大哥朱祁鎮,所以我們先從明堡宗,啊不好意思嘴瓢了,是明英宗朱祁鎮開始理時間線。】

光幕前的衆人:這語氣真夠陰陽怪氣的,看得出來你很瞧不上朱祁鎮了。

【明英宗朱祁鎮,明朝第六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母為孝恭章皇後孫氏,出生不到三個月就被冊立為皇太子。宣德十年,朱瞻基英年病逝,朱祁鎮幼年繼位,次年改元正統。初,朱祁鎮由內閣文臣“三楊”和祖母張太後輔政,張太後去世後,朱祁鎮寵信司禮太監王振,開啓了明朝宦官專權的先河。專權到什麽程度呢?那是王侯公主都得叫王振翁父,大臣們都得認幹爹的權威!

正統十四年,北方瓦剌來犯,在王振的慫恿下,朱祁鎮草草準備了兩天,就帶着滿朝文武和二十萬大軍禦駕親征去了。然後結果嘛,我們都知道,由于朱祁鎮不聽專業人士的勸阻,把指揮權交給了王振,而後王振又指揮失誤,明軍在土木堡大敗,死傷大半,朱祁鎮被俘虜,英國公張輔,奉寧侯陳瀛,驸馬都尉并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埙,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尚書王佐、邝野,學士曹鼐、張益,侍郎丁铉、王永和,副都禦史鄧棨等五十多名勳貴大臣都死于亂軍之中,史稱土木堡之變。】

-

明·正統時期

被點到名的人:……

可怕,這不是皇帝,是閻王爺吧!

-

明·宣德時期

“宦官專權,斷送了一大批勳貴大臣。”聽到這裏,朱瞻基不得不承認自己之前廢太子的舉動是十分明智的,他是真想不到,在複辟殺功臣之前朱祁鎮居然已經先送走過一批人了!

大臣們的關注點則在另一個地方——宣德十年,陛下病逝。

“請陛下保重聖體!”滿朝文武難得達成了一致。

-

明·洪武時期

朱元璋暴怒:“咱不是說過宦官不得幹政嗎?這龜孫居然不把咱的話當一回事!”

朱棣不敢吱聲,他怕自家老爹氣不順拿自己這個朱祁鎮的祖宗出氣。

-

明·永樂時期

朱棣盯着朱瞻基看了好一會兒,末了,只是嘆了一口氣道:“好好鍛煉身體吧。”

【雖然我不太懂為什麽朱祁鎮上戰場要帶一大堆文官,總不可能是像某些比較離譜的猜測說的那樣,想将滿朝文武一網打盡吧?但該說不說他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他這一波禦駕親征不僅為自己斬獲了“堡宗”、“大明戰神”、“瓦剌留學生”等榮譽稱號,還一舉送走了明朝精銳部隊和大半個朝堂,明朝國運從此急轉直下,一點緩沖時間都沒有。

目前大家比較認可的一種說法就是,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由前期進入中期的分界點。經此一役,明朝武将功勳集團損傷慘重,文官集團迅速崛起,明廷由文武平衡轉向文強武弱。而文官集團的崛起到後期甚至對皇權都形成了極大的壓制,使得後期的皇帝選擇提拔宦官以制衡文官,間接促使了宦官集團的崛起。于是最後又到了熟悉的黨争環節,這歷朝歷代都繞不過去的一個坎。

可以說,朱祁鎮算是開了一個特別壞的頭,這也是我之前說我是明實亡于堡宗派的原因,在我看來,內部最大的雷已經從這裏開始埋下了,後面的皇帝就是在這個框架裏一邊不斷踩雷一邊埋新雷的過程。】

-

明·洪武時期

“文強武弱,黨争……”朱元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豈不是翻版的宋朝?”

他對文官沒多少好感,也一直在有心壓制,沒想到自己的後世子孫居然能讓文官強大成那樣,壓制皇權?

-

其他時空

“黨争,歷朝歷代都邁不過去的一個坎……”各朝帝王們只感覺頭疼極了。

【朱祁鎮被俘虜後,也先認為朱祁鎮“奇貨可居”,挾朱祁鎮到宣府、大同等地扣關,企圖誘占邊城。

咱們的堡宗也很配合,不僅宣旨令守将開門迎接,還命人送信給太後,寄希望于朝廷用財物贖回自己。

雖然他的願望最終沒有被實現,守将楊洪和郭登并沒有給他開門,但他這種親自幫敵人叫自家大門的行為,還是成功的為自己又斬獲一個新的榮譽稱號——“叫門天子”。】

-

明·宣德時期

“他做了什麽?”朱瞻基精神恍惚,有些茫然地看向楊士奇。

楊士奇不敢說話,怕對自家皇帝造成二次傷害。

朱瞻基怒極反笑:“好啊,感情之前祁钰說的故事還是給他遮羞了!”

-

明·正統時期

朱祁钰擡起頭,用一種奇異的眼神看向上位的朱祁鎮。

他表示看不懂朱祁鎮的神奇操作。

朱祁鎮:……

大臣們:這個皇帝還能要嗎?

-

明·永樂時期

朱高煦嗤笑:“大哥的孫子真不怎麽樣。”

朱高熾老神在在,沒理會朱高煦的挑釁。

朱棣看了他倆一眼,狀似不經意道:“我覺得祁钰挺好的。”

朱高煦:……

-

其他時空

嬴政:……

劉徹:……

李世民:……

居然還有這樣的皇帝?他們簡直嘆為觀止!

嬴政突然覺得皇帝這兩個字髒了,李世民則直呼看不懂。

“這朱祁鎮都這樣了,按理來說應該已經很不得人心,朱祁钰怎麽還能被他複辟成功?”李世民十分不理解。

【皇帝被俘虜的消息傳回來後,京師一片人心惶惶,人人皆知劣勢在我,京城九門晝閉,市民驚恐,許多大官富戶為保全身家性命紛紛南逃,朝堂上也有大臣提議南遷避禍。

這時,有一個人站了出來,他以宋朝南渡之事為鑒,力主堅守北京。他嚴厲斥責鼓吹南遷的言論,并強硬地表示:“言南遷者,可斬也。”

這個人,他叫于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