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宋朝名人多,唐朝也不少。大唐盛世,自唐太宗李世民始,“昭昭有唐,天俾萬國”,被各族共同尊奉為“天可汗”的唐太宗不僅是唐朝最優秀的皇帝,還是中國古代最傑出的三個皇帝之一。】
最傑出的三個皇帝之一。
聽到這個描述,李世民笑得格外燦爛。
他就知道,自己不會比任何人差。
【唐朝不缺耀眼的将星,亦不缺能力卓著的名臣,但我們接觸最多的,大抵還是在語文課本上存在感極高的唐朝詩人們。“初唐四傑”王勃、楊炯、駱賓王和盧照鄰,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狂賀知章、七絕聖手王昌齡、詩豪劉禹錫、詩魔白居易、詩鬼李賀,還有“唐宋八大家”裏唯二的唐朝人韓愈和柳宗元,以及“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等,這些可都是折磨過一代代年輕學子的中堅力量啊!】
阿藜每說一個人,光幕上都會出現一張相應的标注了人物介紹和主要作品的圖片。
–
明·洪武時期
“唐宋文人确實很強!”朱元璋感慨,“只是怎麽沒見後世人背背咱大明文人的作品呢?”
“爹,我們大明的文學特色是小說。”朱橚幽幽開口道,“不适合全文背誦。”
朱元璋:……
你說的好像也有道理。
–
唐·憲宗時期
“阿藜姑娘怎麽不提微之?”白居易不解,“明明微之也很厲害。”
Advertisement
“也許是阿藜姑娘一時半會兒沒想起來吧。”元稹不甚在意地笑了笑。
【想必大家對這些詩人的故事都是耳熟能詳了,主播再車轱辘一遍也沒啥意思。這樣吧,咱這部分就簡單聊一個不常在課本上出現的、同時也是主播開這個歷史盤點系列的初心的詩人——元稹。】
元稹莫名有種不祥的預感,在阿藜這裏擁有特殊待遇的人好像……
【元稹,字微之,中唐時期大臣、文學家、小說家,與白居易并稱“元白”,二人同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元稹一生宦海浮沉,被貶過很多次,但也曾官至宰相。他一心為民,任地方官時整頓吏治,“賞信罰必,市無欺奪,吏不侵轶”,得到了地方百姓的真心愛戴。當元稹自通州離任時,百姓登高而望,依依不舍地目送他乘船遠去。自此,為紀念這位心系百姓的父母官,每年農歷正月初九通州百姓都會自發登高望遠、祭天祈福,通州也留下了“元九登高節”這一民俗。】
元稹眼中閃爍着喜悅的光。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這本就是元稹的心之所向,未來的自己做到了,元稹覺得很好。
【說起來元稹也是個才華出衆的大才子,寫得好的詩不算少,主播有時其實不太明白為什麽教材不愛選他的詩。不過問題不大,雖然元稹不常在教材裏出現,但他的好朋友白居易影響力足夠大,咱只要知道白居易就基本都能知道白居易有個好朋友叫元稹。課外再多讀點白居易的詩,咱還能看到很多諸如《別元九後詠所懷》、《禁中夜作書與元九》、《同李十一醉憶元九》、《夢微之》、《醉後寄元九》之類的詩詞,身為好友,白居易會為元稹刷足存在感。
想當年,主播曾無數次因為白居易的“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哭成淚人。誰不想要一個感情深厚、同心同德的朋友呢?元白這樣的神仙友情,是常人羨慕不來的。】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白居易不敢相信,微之明明比自己年輕,怎麽會走得比自己更早?
元稹拍了拍滿臉憂慮的好友,輕聲安慰道:“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我不在意,樂天亦不必憂心。真摯的感情不會被時間消磨,你我二人,無論誰先走一步,必然都會在黃泉路上等着彼此。”
白居易嘆了口氣,扯了扯嘴角道:“微之所言極是。”
【現在大多數人對元稹的印象主要有兩個:白居易的好友和風流多情辜負了無數女子的渣男。他大概可以算是唐朝緋聞最多的文人,因為一本《莺莺傳》,學界多年來一直為“文中始亂終棄的張生到底是不是元稹本人自寓”吵得不可開交,就怪離譜的,且不說《莺莺傳》裏張生其實是個作者着意鞭撻的角色,就單從正常邏輯上來講,寫了個渣男角色不代表作者就得是個渣男,反之,寫深情男人的作者也不見得就一定忠貞。
除了《莺莺傳》的争議,元稹與才女薛濤和劉采春之間也有很多故事。這些故事來源于唐代筆記小說《雲溪友議》,《雲溪友議》記錄的是野史故事,其真實性有待商榷。《雲溪友議》說嚴绶介紹薛濤和元稹認識,但歷史上嚴绶從沒去過四川,基本不可能結識薛濤,且在傳言的元薛相識的時間點,嚴绶和元稹也還不相識,嚴绶不可能給兩個自己都不認識的人牽線。此外,元稹與薛濤的行動軌跡沒有交集,元稹在東川,薛濤在西川,二人之間相隔幾百裏,見面的可能微乎其微。且薛濤比元稹大十九歲,算是元稹母輩的人,兩個年齡差距極大的陌生人一沒同甘二沒共患難,不可能産生感情。
按照《雲溪友議》的說法,元稹與薛濤分別十年後在蜀地遇到了劉采春,移情別戀。我們假設元薛二人真的認識,那麽已知元稹在元和四年即公元809年離開蜀地,十年後就是公元819年即元和十四年,這一年元稹被召回了長安,大家自己品吧。而且劉采春也是有丈夫的,個人覺得傳播這種捕風捉影的謠言對人家小姐姐也不太友好。】
元稹:不知道該說什麽。
嚴绶:厲害了,我居然還能介紹我根本不認識的兩個人互相認識!
薛濤:我沒有談忘年戀的想法,謝謝。
劉采春:我想說我也是要清白的。
“唉!”四人齊齊嘆氣。
【元稹是個有抱負的人,他一直都在為懲治不法而努力,甚至因此得罪了不少權貴,還遭受過宦官的報複毒打。他不懼權貴,為民請命,“其心如肺石,動必達窮民,東川八十家,冤憤一言申”,他是個好官。
主播認為,與其去關注一些捕風捉影不知真假的風流韻事,争論元稹到底是不是渣男,還不如多看看他為百姓做了什麽。】
湯顯祖勾唇微笑:“為官,當然要為生民做主啊!”
【願每一個為國為民的人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願你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好啦!整個歷史盤點系列就到此為止,感謝大家的陪伴,往後有緣再見咯~】
阿藜的身影消失了,光幕卻沒有像以往一般消散。
“這是……”
大家滿臉震驚地看着自己面前的小光幕。
只見每個小光幕的邊緣泛起耀眼的白光,白光由外向內緩緩包裹住光幕,過了幾息,光芒散去,每個人的懷中都多了一份小禮物。
饑寒交迫的人們收到了能填飽肚子的食物,貧病交加的病患收到了一份能治愈身體的良藥,農民們收到了各種各樣的糧種……而有心讓國家發展得更好的帝王們則收到了一堆最适合自身時代的工具書。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