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破損的青銅盒子

第1章 破損的青銅盒子

“擊穿一個現代人的認知,知識體系,世界觀,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他無意間閱讀我所寫的這本筆記。”

“我研究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古埃及文明,哈拉帕文明,迪爾蒙文明,甚至史前文明,它們充滿了難以想象的神秘學和智慧學,在人類文明中擁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但它們的複雜和我正在記錄的“移動的地母文明”比起來,不足萬一。”

趙國,貧瘠的河套平原,月光籠罩。

收購昆蟲,種子,礦石等的小商人時不時注意着隊伍中的範雎,像範雎這樣奇裝異服者,多半是在地下待的時間太久,受地下白霜的影響,什麽都敢往身上穿,且行為古怪,易于常人。

周圍的人也刻意和範雎保持着一段距離,被白霜感染者,會變得無法理解的詭異,要麽精神混亂要麽冷漠如同死物,甚至死亡都算是他們最好的結局。

範雎,一個才畢業的男大學生,算不上細狗,但也有這個年齡才有的修長單薄,腰間斜挎一運動包,混在髒兮兮的一群挖寶者中間,的确怪異。

範雎将他今日的收獲,一顆散發着溫度的種子遞給小商人,全程無交流,其實小商人也害怕這樣的感染者和他說點什麽。

種子中間大兩頭尖,溫度如同才熄滅的炭火。

這是一顆常見的名為“寒休”的種子,用力敲擊它,便會開出散發溫度的小黃花。

貴族喜歡購來放置在房間內,能讓整個房間暖和上一整個晚上,無炭火的煙熏火燎,無明火的炙熱灼膚,是寒冬中上好的取暖物品,可惜盛開的小黃花勉強只能維持一晚上的溫度。

範雎用它換取了一些豆子。

豆飯比起粟飯和麥飯都要便宜,才成熟的豆子煮熟了味道還不錯,但像這種曬幹後方便儲存的豆子,根本煮不熟,吃多了容易積食。

範雎其實不用對自己這麽苛刻,但他還有一個小孩要養。

他現在的狀況連自己都養不活,更別說投喂一個陌生小孩了,但沒辦法,旁人叫那小孩趙政。

他若想以後在這陌生的世界活得自在一點,這小孩或許是最牢靠的大腿。

範雎換好一小袋子豆子,在其他人避之不及的目光中找了個偏僻的地方,生火做飯。

平原,暗淡的月光,火光搖曳的篝火,勉強能看到遠處還在挖寶的灼灼人影。

範雎見四下無人,從運動挎包中拿出紙筆,開始今天的記錄。

“這個熟悉又陌生的時代,掘地三尺,必有寶藏。”

“如此形成了除了農耕火種放牧蓄養外的另外一種生活方式。”

“地下移動的寶藏,為這種生存方式提供了基礎。”

“貧窮者,一把鋤頭便能以此賴以生存。”

“俠客前往地底冒險,貪圖意氣和一夜暴富。”

“貴族則想以此聚集財富延綿家族,當權者更是試圖通過發掘地底的寶藏讓江山永固。”

“地母文明是深層文明,聽說在更深的地底,有寬大的充滿生活氣息的洞窟,巍峨的宮殿,無盡的財富,就像是一個擁有完整文明的古老世界。”

“聽上去像神話故事。”

範雎想了想,繼續寫道:“地球自宇宙大爆炸經歷了46億年的歷史,五次物種大滅絕,人類的歷史在它面前就如同滄海一粟,那些久遠的歷史,人類并未經歷,只不過是用自己的認知,名為科學的邏輯進行的推導,真相如何從未真正有定論。”

“或許一個從未被發現記載的久遠文明,正在腳下。”

“至于為什麽後世的歷史中,完全沒有關于這個神奇文明的記錄,不得而知,或許發生了什麽不為人知的歷史斷層,又或者有人出于某種原因抹除了關于它們的所有記錄。”

“而學者的責任,就是找出并記錄真相,尋找那些人類所有智慧和知識之外的歷史,比如,五次大滅絕之外的滅絕,比如,消失的除了三葉蟲,菊石,恐龍,始祖鳥,猛犸,還有些什麽。”

“文字是文明的延續,學者的使命就是用文字将我們所在的世界發生過的事情,真實地記錄下來,讓後人以史為鏡……”

不知不覺,就寫了這麽多,鍋裏的豆飯已經開始散發出食物獨有的味道。

範雎最後在紙上落下:“閱讀這本筆記者,當抛棄一切現有的認知,用已有的知識來理解,只會變得無比的混亂和迷茫,記錄于公元前255年,範雎。”

範雎将紙筆收好,他并不擔心有人來搶劫他,除了挎包裏面的幾樣東西怪異了一點,他是真窮,且經過這幾天的觀察,他發現被地底白霜感染的異常者,更讓人恐懼。

聽說前不久,一個白霜感染者,将自己的老母老父還有妻兒全部殺死,吊挂在樹上,場面頗為瘆人。

範雎的這些鍋具和碗也是一個自己将自己勒死的白霜感染者的遺物。

這樣的精神病,心理變态的身份,的确讓範雎省去了不少麻煩,沒人願意招惹這樣的瘋子。

當然,白霜感染者死于意外的速度也很快,各種各樣的離奇死法,若是有人專門記錄,定能寫成一本流傳後世的《死因百科書》。

範雎一邊盛飯一邊想着,他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三天了,有意的聆聽和打探讓他對現在的情況有了簡單的了解。

幾年前,長平之戰,秦坑殺趙人40萬,烽煙和戰火随處可見……

年前,秦國質子異人,因恐懼趙人報複,由商人呂不韋籌劃,買通趙國官吏,抛妻棄子,獨自逃回秦國。

聽說逃跑當晚,以妻兒去趙國大員家中赴宴以掩人耳目,才得以逃脫。

和範雎知道的歷史并沒有太大的差別。

範雎将豆飯盛了兩碗,然後謹慎地四周張望了一番。

現在天色已晚,加上範雎白霜感染者,比精神病更可怕的身份,倒是沒人敢靠近。

範雎小心翼翼地從挎包裏面拿出一個古樸老舊的青銅盒子。

盒子四四方方,似乎受過重力擠壓,扭曲得有些變形,還有不少刀砍斧劈的痕跡,上面還缺失了幾塊小角,顯得十分破舊。

盒殼上有一些複雜的蝌蚪一樣的文字,一開始範雎并不知道這些文字的意義,他以前也從未見過這種語種。

但現在,他只要觸及這些文字,似乎就能在腦海中映射出它最表層的意思。

所觸即所得。

這些獨特文字的意義,只有四個字:“達蒙之門”。

的确只能知道最表層的意思,這四個字是什麽意思,他就不得而知了。

範雎能來到這個世界,或許就和這個盒子有關,當然這僅僅是他的猜測。

盒子像個小棺材盒,用手将蓋子推開,在推開的那一剎那,範雎的腦子一陣發白。

等看清四周的時候,他已經在一個長廊之上。

很長,很幽暗,就像中歐世紀血與酒混雜的氛圍,且并不安靜,耳邊傳來低沉的不知意義的耳語。

長廊的兩邊都是門,左邊三千扇門,右邊三千扇門,上面都有門牌一樣的數字。

左邊的門,尖頂圓拱,有些像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風格,門牌號從1到3000.

右邊的門,屬于古老東方的朱顏紅漆大門,上面叩着銅環,門牌號從3001到6000。

這些門,這些數字有什麽意義,範雎也不得而知。

一切都充滿了未知。

在範雎身後,是一面鏡子,鏡子裏面是範雎剛才待過的地方,篝火,鍋具,還有兩碗盛好的豆飯。

範雎伸手從鏡中端起一碗豆飯,然後通過漫長的長廊,向長廊另外一端走去。

說漫長,其實感覺也是一瞬的事情,經過左右各3000門的通道,範雎來到通道的另外一端。

那裏同樣有一面鏡子。

鏡子裏面是一個小院子,古樸的房間內,一個四五歲的小孩正兩眼翻白。

他的父親獨自回國,留下他和他母親。

然趙人苛待他,将他獨自關在這個院子中,不準外出,哪怕如此,時常也有趙人将石頭扔進來,恐吓他,每當這個時候,他就害怕的躲進房間的被子裏。

他經常出現幻聽,耳朵裏都是那些石頭不斷扔進來的聲音,還有那些隔着牆都能聽到的咒罵聲。

那些人,每一個人看他的眼色,都充滿了仇恨。

據說,是因為秦人殺了他們40萬人,他們每一家都失去了至少一個兒郎。

家家門前挂白绫,人人手上戴素鎬,仇深似海。

趙人說,這是他該承受的,他其實……并不太懂,但他已經學會了品味恐懼的滋味。

死寂,孤獨,毫無生機,被人仇視,被人咒罵,這就是他每一天重複的日子。

曾經那些跟随他父親來到趙國的人,也全被憤怒的趙人當着他的面腰斬于市,頭顱扔到了邯鄲東門,身軀抛于邯鄲以西。

現在,在這他一出生就在的趙國,就只剩下他孤孤單單的一個人了。

甚至,今晚該送來的飯食,也不知道是趙人故意還是忘了。

哪怕是粗糙冰冷的飯食,以前至少還是有一點的。

饑餓,恐懼,讓躲在被子裏面的小孩身體有些發抖,就像一只受到了驚吓的小獸,無助恐懼和黑暗将他包圍。

夜晚實在太難熬了,雖然白天的日子更艱難。

作者有話要說:

開書啦。

這本書雖然是架空文,但設定也相當複雜,需要慢慢品味才能沉浸其中,肥皂的初衷還是一樣,希望每一本書都能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全新的未知的世界,千篇一律的看多了,靜下心嘗試閱讀肥皂的這篇新文吧,希望能給各位帶來美好的閱讀體驗。

PS:這本書算是《地球三萬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地球三萬年》第一部講述的是世界三大遺跡中的高山之上的巨人遺跡,這一部講述的是世界三大遺跡中的地底的移動陵墓,當然沒有看過第一部的也沒關系,完全可以當成新文來閱讀,并不會影響閱讀體驗。

最後,開一本預收文《煉金術士手冊》。

這是《地球三萬年》的最後一部曲,喜歡這個系列的麻煩收藏一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