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小吝啬鬼
第15章 小吝啬鬼
楚國人的确是來興師問罪的。
楚國近幾年大旱,糧食收成巨減,餓殍遍野,他們靠着搶劫燕國土地和糧食才得以緩解。
而燕國子丹名義上是被質于趙,實則是想說服趙王出兵退楚。
他們百般攔截,于昨日差一點就将公子丹擊殺,沒想到橫生枝節,突然半路闖出一個秦國人,将事情攪合了。
氣憤之餘,他們也想來試探一下,秦燕關系到底如何。
氣勢洶洶的一群人,那楚公子熊,也不聽範雎細言,直接拿起腰間那青銅號角,“嗷嗚嗷嗚”的吹響,聲音嘹亮而深沉,聽得人特別上頭。
公子熊身後那只黑瞎子,拍着胸,滿口戾氣,似要向範雎沖來,兇狠殘暴得将撕毀一切。
原來這只號角能指揮得了這黑瞎子。
範雎就那麽站着,微笑着看着激怒的公子熊,手向大門外指了指,一個眉頭深皺的老者不知道何時無聲無息地帶着一隊趙國帶甲站在那裏。
範雎:“無需虛張聲勢,若你們敢跨過趙國人動手,昨晚就不會在趙國人幹涉後,選擇撤退。”
楚國人:“……”
範雎:“不如進來聊聊,其實你們不用刺殺公子丹,因為趙王是不可能出兵的。”
一群人都給說迷惑了,六國關系複雜,各國連縱早有先例,趙王為何不可能出兵?
他們正是擔心趙王出兵,所以才這麽急切的想要殺死來趙國求援的公子丹。
範雎說完向後退去。
其實範雎內心撲通撲通的怎麽也控制不住的亂跳,那可是明晃晃的刀,只需要向他一刺,就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還有那黑瞎子,力氣估計能掀翻一輛小轎車,一巴掌能将人打得血肉模糊。
即便是現代人火拼,也沒這般吓人,時代的框架讓任何人都知道,殺人者需命嘗,但這個時代不一樣,殺人不過頭點地,是忠勇和忠誠的象征,刀和鮮血就是見證。
公子熊皺了皺已經有些英氣的眉頭,又看了一眼趙國的那位将軍扈辄,然後對跟着的人道:“你們且等在這,我去聽聽那秦人如何狡論。”
其實,他們很清楚,他們不可能在趙國那位守将扈辄眼底下動得了這位秦人,至少扈辄手上的那盞青銅燈一點燃,公子熊就得暈倒,事情将變得更加混亂,況且這裏是邯鄲,趙國人主宰的邯鄲。
他們剛才也僅僅是想吓唬一下那秦人,沒想到那秦人看得倒是透徹,并不驚慌。
衆人點點頭。
旁邊院子的公子丹剛才也聽到了那號角聲,楚國公子熊的那只名叫“走獸”的地母器皿。
嘴裏含着餅,翻上了牆。
跟着的仆人擔心地提醒,那餅還沒有驗毒,怎能直接就放嘴裏。
公子丹搖了搖頭,若那秦人要殺他,昨晚上不救他便是,根本用不着偷偷掩掩在餅中下毒多此一舉。
趙政也一蹦一蹦的回來了,見到門口這麽多人,小脖子一縮,撒腿就往院子裏面跑,躲在範雎身後,伸出個小腦袋一探究竟。
公子熊也走了進來,看了一眼院牆上坐着的啃着餅的公子丹,冷哼了一聲。
秦燕果然沆瀣一氣,公子丹手上的餅和那秦人正端出來的一模一樣,看看,燕國人都吃上秦人的餅了,要說沒點關系他都不信。
範雎想了想,看了看守在外面的趙國守将扈辄,拿了一塊餅出去。
範雎:“扈将軍,昨夜和剛才都多謝援手,我看将軍一大早就守在這了,想必有些餓了,不如先吃塊餅果脯。”
那老者冷漠着臉,并沒有正眼看範雎,而是伸手打落了範雎遞過去的餅。讓他守衛秦人,本就是他一生的恥辱。
若非那些蠢貨相信了這秦人進城時的诓言,這秦人早已經被分//屍邯鄲。
範雎:“……”
看來也并非所有人都相信他說的話,趙國朝廷上有分歧。
至于這老者眼中毫無掩飾的憎惡和仇恨,範雎倒是十分理解,因為他現在的身份是一個秦人。
長平之戰,秦俘虜趙國40萬士卒,設計誘惑其放下武器投降,但在這40萬人卸甲投降後,秦人頭裹白布以區分敵我,沖入人群,恣意擊殺。
那日,楊谷之水都被鮮血染紅,滾滾血河至今還被稱為丹水。
那一役40萬趙人僅數百人存活,因為要放這數百人回邯鄲,散播恐懼。
消息傳入趙國後,史書上記載:“整個國家,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孫,妻哭夫,沿街滿市,號痛之聲不絕……”
刻骨之仇,深入骨髓。
從他們如何對待甚至都還不知事的趙政,就可見一斑。
範雎心中嘆息,煎餅外交失敗。
其實這仇恨又有誰能說得清,道得明,長平之戰,秦國也戰死了一半人,未必就是戰争的勝利者。
興衰誰人定,戰争留下的,不過是累累白骨,受益的卻是那些踐踏着英雄屍骨者。
範雎将餅撿了起來,拍了拍上面的灰塵,還能吃,對着扈辄笑了笑,重新返回院中。
扈辄的眉頭皺得更厲害了,這秦人……着實有病,病得不清。
範雎回到院中,将趙政和褚太平安排在小凳上繼續吃餅,這才招呼楚國這位公子熊。
至于牆上的公子丹,範雎也沒讓對方下來,因為他擔心公子熊真不管不顧一刀把對方砍了。
公子熊漫不經心遞伸手拿餅,範雎看了一眼,拿的是一塊斷餅,這塊餅剛才趙政扯下了一角,正吃得開心,趙政手小,一次拿不了一整塊,都是撕下一塊慢慢吃。
範雎不由得多看了一眼,大咧咧的外表下,卻十分的謹慎。
當公子熊将煎餅放入嘴中,卻愣了一下,酥軟油香的餅皮,正适口的溫度,還有那內有乾坤不知道什麽做的餡,這個時代的餅還沒有餡這種說法。
這秦人做的食物倒是十分可口。
其實各國質子的日子都緊巴巴的,雖然肯定比趙政過得好,但并不會特別優渥。
一是離故國太遠,送來的物資有限,二是……離開故國太久,又還有多少人記得他們惦記着他們。
他們得到的消息,基本都是父王又納了多少妻妾,自己多了多少兄弟。
兄弟多得,他們的父王都未必能一一記住,更何況他們這些背井離鄉遠離之人。
估計連他們的父母都不記得他們的模樣了吧,若……若他們在他們父母心中真的那麽重要,又怎會舍得将他們像物品一樣質于異國他鄉。
質子質子,一個質已經說明了他們的用途。
公子熊眼睛都眯了一下,這餅是真的香。
然後憤憤地道:“你道即便燕國向趙國求援,趙國也不會出兵?”
牆上的公子丹,微風吹拂着長發,也不由得豎起耳朵聆聽了起來,他多次求見趙王但都被拒,這內裏本就說明了一些問題。
範雎恩了一聲:“且聽我慢慢道來。”
這個世界的消息傳遞是十分困難的,即便是臨近的村子,很多人甚至都不認識都不互通消息。
這就導致了,甚至相臨的村子,都有不同的語言體系,相近但有區別。
像這些朝廷的貴勳和公子,關于各國的事情知道得肯定比普通百姓多,但和範雎那個時代,消息一體化,地球是一家,什麽消息都能在網上找到蛛絲馬跡有很大的差別。
也就是說,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其實都是有信息差的。
而範雎所講的歷史,将是無數代入,佐證,總結,分析,修正後的統一口徑的內容。
雖然未必都那麽保真,但範雎敢保證,十分有說服力,因為凡是有疑惑有說不通的地方,早就被人将bug修複好了。
範雎身體一正,說道:“長平之戰,趙國損兵40萬,不得不休養生息,趙王許諾割讓六城請和,秦應,然……”
“然趙王一邊答應割讓六城議和,一邊又以此六城賄齊,聯齊抗秦,秦國大怒,遂出兵……”
接下來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邯鄲之戰,秦國打到趙國邯鄲門前。
範雎所講,倒是讓公子丹和公子熊聽得聚精會神,雖然是已經發生的事情,他們必然也得了些消息,但從未有人能像如此這般總結陳詞,幹練地将最緊要最關鍵的地方細說,讓他們對時局更加的清晰。
“邯鄲危機,破城幾乎就在瞬息。”
事态之緊急,兵臨城下,幾乎任何人都覺得,趙國怕是要遷都了,邯鄲要破。
但也是如此危機之時,歷史著名的,複雜到難以想象,甚至堪稱經典的立盟約,抗猛秦的連縱時代到來,迫使秦國數年不敢動彈,國策動搖。
範雎繼續道:“趙王向諸國求援,經周旋,楚魏聯軍奔襲千裏而至……”
“更有信陵君“竊符救趙”……”
“春申君率軍阻斷秦國後援……”
一場複雜的大國博弈,多方聯動,最後才有了邯鄲之危得解,秦國大敗,戰死20萬士卒,不得不退兵,甚至國力耗損到不得不改變策略,采取遠交近攻、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國策,對六國的全面打擊策略徹底告破,秦國國策動蕩。
這是東方諸國合縱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勝,也開啓了真正的諸國合縱的局勢。
也就是現在,相對而言的,難得的和平時期,各國休養生息的時機。
範雎說道:“各國合力,才有了邯鄲之危得解,其中楚魏聯軍實打實的以最直接的方式幫助了趙王。”
範雎看向公子丹:“邯鄲之危歷歷在目,在這種時候,你想求助趙王,讓趙王勞命傷財出兵并反咬楚國的可能性有多大?”
時局或者人心都不允許趙王此時對楚國用兵。
範雎又看向公子熊:“所以,無論公子丹見不見得到趙王,結果都不會改變,你截殺他,不過是多此一舉。”
牆上的公子丹恍然若失,那麽他來趙國的意義何在?他燕國深陷戰火,又有誰救得了他趙國?
難到就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故土化作楚國人踐踏的焦土!
不由得眼睛都紅了。
範雎倒是問了一句公子熊:“你楚國為何非得這時候攻打燕國?現在各國都在保存實力,誰都知道誰先折損了兵力誰先完蛋。”
公子熊若有所思,這個秦人對諸國的分析頗有些獨到之處,答道:“無它,幹旱無糧,若不搶,楚國人就得餓死。”
範雎眼睛一個勁閃動,《史記·楚世家》中的确有記載,這個時間點楚國正面臨大旱,如此情況的話,範雎心道,公子熊也能成為他歸秦計劃的一環!
範雎趕緊拿起一塊餅遞了過去:“吃餅。”
趙政偷偷拉了拉範雎的袖子:仙人,他都吃好幾塊了,餅都快被他吃光了,他嘴巴可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