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26.第26章
第 26 章
中午收銀粗略盤了盤賬單,大概有4000塊進賬,看着不錯,其實是因為他們套餐賣得貴。
50一份的套餐,也就來了80個人,其中大部分是老兩口或者帶着兒媳婦孫子來的,
算下來也就是十幾桌的樣子。
對一家新開業的餐館來說這點營業額實在是太少了。
收銀和一幹店員急得上火,雖然店長已經給大家解釋清楚了情況,但萬一消費者不跟着老板的構想走怎麽辦
已經有人在嘀咕了“老板以前做是的高端上流社會,所以定價才這麽貴。”
不食人間煙火的高端人士很容易在江湖小本生意上栽跟頭,之前酒樓的周家小開不就是前車之鑒嗎
不過老板很篤定,還站在門口送客呢。
榴花滿臉真誠的笑容,攙扶阿婆: “您說這味道還有什麽可改進的”
“好,好吃。”阿婆很喜歡, “魚沒什麽刺,質量又上乘,以後好好做。”套餐裏還有一份銀魚蒸雞蛋羹,最适合他們這些牙口不好的老人小孩。
另一位老伯也點點頭: “別看這附近飯館不少,但合适的也就你們這一家。”
他們這些包租公包租婆手裏有的是錢,就想着對自己好一點。
但是這裏在郊區,附近的飯館分為兩類:
一類是像以前的周家酒樓一樣,高端宴請,可誰家老百姓過日子天天去那種高檔酒樓吃喝啊一頓下來至少二百。
周家村這片城中村以前也是農村,別看包租公包租婆們現在財大氣粗,年輕時候也是下地種田的農民,舍不得頓頓吃大魚大肉進餐館。
Advertisement
還有一類是面向這裏租戶的快餐店,什麽沙縣小吃黃焖雞煲什麽的,力求物美價廉,便宜是便宜,可是房東們卻不是很願意吃。
手裏有錢,想着老了不能虧待自己了,但又沒有完全抹除年輕時腦海中刻下的勤儉節約思路,所以這些人群們平時行為處事很特別:
幾百萬的豪車說買就買,但車上的內飾卻舍不得買,自己去扯布手縫;
自建樓裝修極其奢華,但是裏面堆放着準備賣錢的紙殼子飲料瓶;
阿婆們左右手戴着碩大的金镯子,但又擔心磨損,非要用紅毛線纏繞了醜醜的一圈又一圈。
他們這種奇異的心态讓他們都不怎麽光臨附近的那兩類酒店。
可這家榴火快餐店不一樣。
店裏的菜肴居然都是現炒!
門口就有個透明玻璃做的廚師間,廚子們戴着高高的廚師帽,穿着雪白的工作服,戴着特質的口罩,在一絲不茍做菜。
從玻璃裏看過去,廚師間裏幹幹淨淨,看着就清爽。
站在門口一問菜品:不能單點,是定食。
有一葷兩素,有兩葷兩素,還有豪華的兩葷三素,搭配米飯,煲湯。價格各有不同。
最便宜的是一葷兩素,裏面的菜肴是香煎鳕魚,兩個素菜是黃油豆腐幹和素拌十樣錦。價格是50塊錢。
吃不飽也沒關系,店裏米飯是免費續的,只要不浪費就行。店裏還有免費的一大盆小菜供你免費拿取。
“怎麽小菜還免費啊”老頭們背着手看,這小菜是涼拌豆芽,不值當什麽錢,但是萬一人點個最便宜的套餐,再免費吃豆芽,那店裏還怎麽賺錢啊
“我們老板說了,買了套餐就送小菜,為的是讓顧客們心裏舒服。”服務員說得頭頭是道。
老頭老太太們一聽,是這麽個道理。
這麽對比下來, 50塊錢還真不貴。
他們家的菜肴不是預制菜,都是現炒的,有煙火氣,再者套餐有湯有素,看着舒坦,還送免費小菜,還能占點便宜呢。
于是紛紛坐下吃飯。
等吃完飯後更是覺得滿意:鳕魚雖然是冷凍貨,但是處理得很好,沒有腥味,做得嫩嫩的。黃油豆腐幹則鮮嫩可口,帶着濃郁的奶香。
就連贈送的涼拌豆芽都吃得出來沒有敷衍,用了好多種調料拌出來的,店家并沒有因為是小菜就怠慢,還是認真控制了菜品質量。
因此這一中午下來,來店裏的老頭老太太雖然不多,但都頻頻點頭。
“您滿意就好。”榴花點點頭, “我們店裏搞活動呢,凡是發朋友圈宣傳的客人,可以免費拿三個雞蛋。”
老頭老太太們這下來了興致:三個雞蛋!兩口子就是6個雞蛋,一家人多的話,說不定能湊一個雞蛋呢!
不知道為什麽華國老人們對雞蛋特別熱衷,雞蛋是一種奇怪的“老年人誘捕器”。
雖然從金錢價值雞蛋不值錢,但是從精神上他們就是無法抗拒任何送雞蛋的活動。
因此紛紛舉手: “我來。”, “我也要雞蛋。”
拿走了雞蛋,發了朋友圈,有的熱心老人還發了群。
花開富貴評論:她大姨,你吃得這麽好。
上善若水評論: 50塊錢,那也不貴啊。
人淡如菊評論:鳕魚看着不錯,怎麽還送雞蛋啊。
這些老人們本來就聯系緊密,你傳我我傳你,這下都知道了新開了一家物美價廉的快餐店,是現炒先做的,食材新鮮,價格也不貴。
這下都相約出行: “明天我們去那裏吃吧。”, “教會的讀經活動我看也可以設在那裏嘛。吃完飯讀一讀,還能坐着喝杯茶。”
還有不少人打電話過來店裏問情況。
榴花暗暗點頭:像這種老頭老太太,輕易不能對新事物産生認可,但一旦産生認可就會産生很大的用戶粘性。
相當于店裏從此就有了一批忠實的老顧客。
到了下午。
員工們都期待着晚餐呢。
到了下午,漸漸稀疏的街面上人流量漸漸增多。員工們精神大振,這是晚上下班了。
他們為了招攬客人,還特意派了幾個服務員去地鐵站門口接客人。每隔一段距離就指引客戶,生怕他們忘了早上吃包子是哪家店。
其實不用他們指引,已經有客戶過來了。
榴花叫人搬出去一個碩大的鹵鍋到了店門口,一加熱,鍋蓋一揭開,裏面繁複的香鹵味道就四散出去。
黃昏歸家路上,拖着疲憊身體下班的打工人,忽然聞見了濃郁的香氣。
“那是什麽”他們當即來了興致,往香味的來源走去。
走近才發現,是新開了一家快餐店: “新開的店啊。”
打了一天工沒有力氣做飯,再加上好多租的房子連廚房都沒有,因此附近品類繁多的小飯館就成了首選。
不過日子久了,附近的幾家店都被吃得爛熟,閉上眼睛都能想起黃焖雞米飯店裏的各種菜單。
因此很想看看新店有什麽好吃的:畢竟新店開張,有優惠,還幹淨,還有新鮮菜式。
至于後面還要不要接着光顧,就看這家店的綜合得分了。
走進店鋪,服務員立刻就過來招呼: “您好,我們店裏是定食餐盒,不能單點,但每日菜譜都會變化。”
剛聽完這個就覺得很有好感,打工人每頓都要吃飯,最讨厭琢磨每天的菜單了。
要營養均衡,要幹淨衛生,還要價錢不能太貴,總之絞盡腦汁。
能有人幫忙定下菜單,那還真是件不錯的好事。
“我們店裏兩個素菜是15塊錢,一葷一素是25塊錢,兩葷一素是35塊錢,具體選擇您可以看窗口。米飯和湯都是套餐裏的,小菜和米飯無限續。”
打工人看了看,出菜口也是透明大玻璃,前面盛放着幾個大盆,通過一個隔間跟廚師間連着。顯然是廚師炒完菜就送過來。
盆裏的菜肴看着就很誘惑人心:紅燒肉油汪汪,帶着琥珀色的光芒;紅油椒麻雞浸泡在紅油裏,上面還漂浮着一層芝麻,看着就讓人咽口水。鹵汁的牛腱子,雞爪子,鴨脖閃耀着鹵水好看的褐色光澤。
素菜看着也不錯,水靈靈的小白菜,蒜泥多多的涼拌茄子,素什錦裏石花菜,海帶梗混雜,用料十足。
打工人不由自主咽了咽口水: “給我來一個兩葷一素吧,素菜要素什錦。”
等打完飯他開吃,紅燒肉肥的肥,瘦的瘦,豐腴肥厚的肉油幾乎是融化在了嘴裏,甜鹹适中,還有微微的辣味,配着米飯能吃小半碗。
再說涼拌什錦,石花菜咬起來咯吱作響,涼拌的裙帶菜,甜甜的,滿口清爽,海帶梗富有嚼勁,加上五香涼拌汁,絕了!
他吃了一碗又一碗米飯。
就連免費贈送的小菜也好吃:泡椒魚皮,微微辣,魚皮特有的口感吃起來很過瘾,讓人辣得微微發汗,心裏卻很是舒坦。
這一頓絕了。
打工人吃完飯,長長出了口氣,他已經很久沒有這麽享受一頓飯了。平日裏吃飯都是糊口,對着手機看新聞邊吃飯,可是這回吃飯他居然一點都沒碰手機。
慢慢喝着套餐裏的蓮藕大骨湯,一邊琢磨:這麽多算下來是35塊錢,多嗎
看用料,看衛生程度,真不貴。有些快餐店裏直接是調料包加熱,都至少要賣15塊錢一個葷菜呢。
這家是現炒先做,居然還這麽多。
對他而言是有點貴,但是明天就不吃這麽好了,明天吃個一葷一素,或者就吃兩個素菜,肯定比別的快餐店還便宜。
不過這家店這麽開能賺錢嗎不會是賣淋巴肉或者賣地溝油的吧
打工人很快就打消了自己的想法:他瞥了一眼玻璃隔間,裏面的食材清晰可見,他自己也是農民家庭出身,一眼就能認出來好菜和好肉。
再說地溝油就更不對了,自己能明顯吃出來這菜的滋味很香,沒有外面有些店裏的泔水味。
至于控制成本,應該是老板全部用定食的緣故:這樣就不用前面大堂服務員手忙腳亂點單,也不用後廚熱火朝天換各種菜品。人手上就能節約很大一塊成本。
備菜也能節約時間:基本買幾種菜就行,量大更好講價,而且也不存在浪費的情況。一般餐廳每天采購都要備很多種菜,有時候不一定客人們會點菜譜上的菜,剩下的菜就只能白白爛掉或者給後廚吃。可這必須得備,要不客人來點菜,沒有菜單上的菜你怎麽做
這家店就杜絕了這種情況。
它是用食堂的思路來經營飯館,所有菜都提前備好,做起來也是固定那幾樣,廚師們壓力不大,這樣更多的精力能用于炒菜上,有助于提高菜品質量。
再者沒有點菜錯的糾紛,剩下了溝通成本,客戶的評價也會更高。
想通了這一點,男子決定以後經常來這家店吃。
物美價廉,當食堂吃也不錯啊。
晚上關門打烊時,收銀員先開口: “大家猜猜我們賺了多少錢”
————————
今天還有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