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大齊吳州府,茂苑縣,仲春。

連着幾天的牛毛細雨,地上落英缤紛,倒春寒到來,冷得人瑟瑟發抖。

位于城東的陳員外宅邸,占了大半條杏花巷。宅子是江南慣常式樣的粉牆,青磚碧瓦,跨院連跨院。

天剛蒙蒙亮,收夜香,送柴禾的獨輪車陸續到來。車輪咕嚕,木桶哐當,柴禾窸窸窣窣,守門婆子嫌棄抱怨,“拿開些去倒,臭死個人!”

東跨院偏,與後巷一牆相隔,文素素躺在卧房裏,外面的動靜悉數入耳。

“喲,許姨娘這又是打哪受了氣?”

守着院門的吳婆子聲音尖利,興奮而幸災樂禍。

許姨娘沒說話,她從不搭理吳婆子,也不大搭理其他人。

“噠噠噠”,木屐重重踩在青石地面上,帶着怒意,仿佛要把地面踩出個窟窿。

聲音越來越近,很快就停下了,文素素默念着“一,二,三”。

伴随着“三”,“咚”地一聲,木屐撞在牆上,門被吱呀推開。

布鞋踩不出氣勢,動靜暫停,許姨娘很快走到了床前,撩起床帳,聲音平平道:“起身用飯了。太太說,讓你多吃些,莫要虧待到肚子裏的哥兒。”

卧房沒有窗,陰雨天氣,屋內更加昏暗,文素素看不清許姨娘的神情。

不過她知道,許姨娘對她有身孕之事,并不嫉妒。

她只是典來的“妻”,遑說姨娘,連外室都不如。

Advertisement

黑紙白字一張契書,寫明她以每年二銀子的價錢,典了五年給陳員外生孩子。

生下來的孩子,與她并無半點幹系,五年一到,她便得離開,與陳氏再無瓜葛。

如今她已經懷孕三月。

只現在的她,并非原來的文氏。

原身文氏一場高熱去了,三天前,文素素來到了這裏。

許姨娘說完之後,就回了自己的屋,砰地一聲關上了門。

吳婆子又在外面絮絮叨叨罵,她是張氏從娘家帶來的粗使婆子,自認高人一等,說話從不顧忌。

文素素從她幾乎日夜不停的絮叨中,知曉了原身的身世,前因後果。

陳晉山是茂苑縣數一數二的富戶,縣城有間“仙客來”酒樓,“錦繡”布莊,三間雜貨鋪,城外還有幾百畝良田。

年逾四十的陳員外叫陳晉山,原配繼室妾室,除繼室張氏外,都生養過兒女。

幾個女兒夭折了一個,餘下三個平安長大嫁了人,兩個兒子皆悉數夭折。

許姨娘便是生了唯一男丁的妾室,今年二十五歲,濃眉,杏核眼,體格壯實,其實仔細看去,五官有三分與文素素相似。

陳晉山卻不再看她,嫌棄她粗鄙,實則她十六歲便做了妾,早已過了新鮮勁。

陳晉山也沒再納妾,繼室張氏是黃知縣夫人的堂妹,黃知縣已不在茂苑縣做官,他升任了吳州府的通判。

張氏持家有方,将陳晉山的後宅操持得井井有條,賣掉年輕的丫鬟,只留下上了年紀的粗壯婆子。

姨娘們被挪到了偏院去住,每日前去張氏身邊請安伺候。許姨娘年輕些,曾有生兒子的“福份”,則與“典妻”同住一間跨院,順帶做下人的活。

“無後”要被世人诟病,張氏作為當家主母,有黃通判這個姐夫在也無用,大方允了陳晉山“典妻”生兒子。

“典妻”生子,比陳晉山納妾強。妾雖通買賣,生養有功,總不好随意發賣。

哪怕妾生的兒子,也要尊稱張氏為母親,生母猶在,血濃于水,她終究是個“便宜”母親。

“典妻”生下來的孩子則不同了,生下來就被抱走,生母就只是個乳母。

待契書一過,各自互不相幹,孩子就完完全全屬于她。

原身文氏父親讀過書,以前在鄉下私塾當夫子,爹娘去世之後,兄長不成器,剛滿十五歲,便将她嫁給了李達為妻。

李達是個屠夫,走鄉串戶收豬賣肉,借了十兩銀子當聘禮,五斤肥肉,便将文氏娶了進門。

李達吃喝嫖賭樣樣俱全,文氏與他成親之後,生了個兒子,他因欠下了賭債,将兒子偷偷拿出去賣掉了。

文氏性情軟弱,兒子被賣掉,無依無靠的她,也只能成日以淚洗面。

“仙客來”是李達的大主顧,文氏有次前去送豬肉,被陳晉山看上了。他拿買賣威脅了李達幾句,再拿銀子利誘,文氏便被“典”給了陳晉山生孩子。

文素素去耳房隔出來的淨房洗漱了下,來到卧房外面的隔間塌上用飯。

早飯是一碗加了油的白粥,一碗蒸蛋,拌了香油的鹹菜絲。

食盒下面有炭火,粥尚溫着,吃下去不會拉肚子。

許姨娘便沒這種待遇,她只有雜糧粥,鹹菜。粥裏沒有油腥,也沒有炭火保溫。

一切皆因為,文素素肚中的孩子。

文素素不緊不慢用完早飯,再次擡手貼上肚皮。

孩子,她絕對不會生。

三個月了,越大落胎越危險,必須盡快處理掉。

至于處理掉後的出路,文素素現在考慮不了那麽多。她連門都出不了,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

門外又傳來腳步聲,文素素轉頭看去,許姨娘木着臉走了過來,瞄了眼文素素,便直接走到塌幾前,收拾起了碗筷。

許姨娘提着食盒正要離開,文素素喊道:“許姨娘。”

許姨娘停下腳步朝她看來,并未說話。

文素素道:“外面雨停了,我想出去走一走。”

許姨娘不耐煩地道:“雨停了路仍然滑,要是你摔倒了,傷到了肚子裏的金疙瘩,可別怪我沒提醒你。”

文素素說沒關系,起身站了起來,“你是要去還食盒吧,我跟你一起去。”

許姨娘只奇怪地看了她一眼,漠然扭頭就走,文素素跟在她的身後走出屋。

空中還偶爾飄着雨絲,天碧藍如洗,空氣冰涼而清新。

小院就三間屋子,庭院裏倒郁郁蔥蔥,多是些慣常可見的鳳仙花等不值錢花草,牆角落裏有兩顆石榴,一顆杏樹,長得很是茂盛。

許姨娘靠着牆壁,彎腰系上木屐,提着食盒沿着回廊往外走去。文素素不能出院子,未曾有她穿的木屐,她也不在乎,穿着布鞋跟在了後面。

吳婆子聽到動靜,從倒座的門房竄出來,看到文素素,立刻跟天塌了一樣,雙手揮舞着,大喊道:“哎喲我的天老爺,誰讓你出來的!快回屋去躺着!傷到t了肚子裏的哥兒,你可賠得起!”

“許姨娘!”文素素肚子裏有孩子,吳婆子投鼠忌器,将矛頭對準了她,尖聲罵道:“太太吩咐你伺候文氏,你居然敢不聽太太的吩咐!你自己生不出來,存心要讓老爺無後!”

許姨娘忍無可忍,怒罵了回去:“呸!好你個狗仗人勢的老婆子,你算哪根蔥!偌大的家,難道就只我一人生不出來。好歹,我曾生了個兒子!”

張氏以前嫁過人,因着無法生養,看在黃通判的面子上,夫家與她和離了,而非休棄。

許姨娘的話,一下戳到了吳婆子的心上,她頓時義憤填膺,取下腰間的鎖匙奔出去:“你且等着!”

“哐當”,院門關上,落鎖,吳婆子跑去正院告狀了。

許姨娘死死咬着唇,轉身朝文素素瞪來,恨恨道:“都怨你!”

文素素看了她一眼,道:“為何要怨我?”

許姨娘冷笑道:“我看你病了一場,人沒事,腦子倒不清楚了。誰讓你吵着要出門的,你是拿白花花的銀子買來生子的,就該老老實實躺在屋子裏養胎,平安生下哥兒,不然買你作甚?母豬不産豬仔,盡浪費糧食,要被賣給你的夫君李達宰了吃肉!”

不産豬仔的母豬,聽起來很刺耳,但也符合文素素現在的身份。

許姨娘既然知道,卻并未阻攔,興許是她不在乎,又或是她尚有幾分憐憫之心,讓文素素出門走動,別關在屋裏真被當成母豬養。

文素素并不生氣,試探着說道:“養胎也不能成日在屋裏躺着,得多走動,才有利于生養。”

許姨娘嗤笑道:“我都忘了,你以前生養過,懂得這些道理。只你還當做是從前呢,主人買的不是你的肚皮,連你的人,你的命一并買了!你只管将肚子裏的孩子養得白白胖胖,孩子大了不好生,去母留子就是。你死了,另外給你的夫君李達十兩銀子,你還能入陳氏的祖墳。陳氏的祖墳,這可是你李氏祖墳那幾塊破土包可比?”

文素素訝然,原來在契約中,還有入陳氏祖墳這天大的榮光!

院門外,門鎖開動,門被推開,吳婆子殷勤地道:“路滑,太太仔細腳下。”

一個身形中等,國字臉,腫泡眼的男人走在前面;一個穿着紅綢衫,戴着金釵的婦人跟在後,在幾個婆子的簇擁下,一并走了進來。

文素素心道這就是陳晉山張氏了,許姨娘沒了先前的氣勢,瑟縮着垂下頭,不由自主躲在了她的身後。

張氏眼神冰冷,先狠狠盯了眼許姨娘,再朝文素素看來。如吳婆子那樣,雙手擡起揮舞着:“外面冷,你快回屋去,若是生了病,傷到了肚子裏的哥兒,那可如何是好!”

陳晉山則未說話,只他的目光,在文素素身上來回打量,從上到下,從下再朝上,最後停留在了她鼓囊囊的胸脯上。

如此露骨的眼神,文素素并非懵懂不知世事的小姑娘,她太過熟悉。

原來,除了生孩子的功用,她還要供陳晉山發洩,取樂!

不知是原身留下來的情緒,還是文素素本身的憤怒,她神色沉靜,心底卻有個聲音在瘋狂叫嚣。

殺了他,殺了他,殺了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