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扶蘇
第9章 扶蘇
“守業更比創業難……”
嬴政握緊手中的劍柄,不由得低聲重複道:“守業……”
漢朝未央宮。
天幕出聲之時,劉徹也正在朝堂和大臣們讨論造紙術,印刷術以及科舉制等諸多問題。
在天幕出聲之後,朝堂下意識安靜下來。
劉徹遙遙望向天幕,聽到“守業更比創業難”這七個字時,心中不禁一陣激蕩——高祖創業,而今他不就是正在守業?
守業更比創業難吶……
劉徹在心中一嘆,随即又想起天幕所說的“秦皇創業,何能守業?”這句話,不由得再次一嘆,搖了搖頭。
【接上次,趙高專權,胡亥上位,僅三年就造完了大秦帝國。】
【每當提起秦二世而亡,就總會有人想要提起公子扶蘇。】
【畢竟比起胡亥,公子扶蘇素有賢名,信人而奮士,為人寬厚仁慈,若要從秦始皇的子女中挑選一人出來,想必大家最多選擇的大概率就是扶蘇,對扶蘇的期許和喜愛一直都有很多。】
扶蘇能感覺到有很多目光彙聚到自己身上,包括位于上首的大秦主宰者。
嬴政也在看着扶蘇,眼底究竟是什麽神色和思量,誰都看不清。
扶蘇不敢擡頭與嬴政對視,但聽天幕所言,卻禁不住心中湧起的激動與振奮——後世之人……大多都是認可他的嗎?
朝堂上其他人也是神色變換,不斷凝思考量。
Advertisement
王翦下意識開口道:“陛下,觀天幕所言,不如——”
【但話說回來,若大秦帝國的繼承者是扶蘇,那秦二世而亡的局面真的就不會再出現了嗎?】
王翦的聲音戛然而止。
扶蘇臉色也是一怔,随即有些心思不定,惴惴不安。
天幕怎的突然話鋒一轉,這……究竟是什麽意思……
【秦皇掃六合,收天下而定。】
畫面中,六國版圖合而為一,然而中間卻如針線一樣縫補起來,仿佛随時都會再斷裂開來一樣。
【六國雖滅,可六國貴族和餘孽不盡,秦法嚴苛,百姓之心難以收攏,儲備人才不足,基層秦吏不夠,政令傳達難以監管,大一統後,軍功授爵開始內卷,為鞏固統一,強硬收攏壓制民心,濫用民力等……】
【這種種問題,讓秦朝如同千瘡百孔一樣,如何能填補?】
【所以陳勝起義後,說出一句“天下苦秦久矣”,而關東震動,仿佛一夜之間,百姓就随之揭竿而起,脫離秦朝了。】
嬴政臉色僵硬,握着劍柄的手,用力到發白。
而堂下,無人敢說話。
【大秦帝國就像一架快速行駛的馬車,哪怕有秦皇勉力駕駛,卻依然有瀕臨失控的風險。】
【再來看扶蘇,單從一點來講,扶蘇究竟有沒有資格和能力,來撐起這積重的大秦帝國。】
【——就是我們先前提到過的,接到趙高和李斯的矯诏後,扶蘇竟然真的自盡而亡。】
話落的一瞬間,扶蘇臉色瞬間漲紅,随之又變得蒼白。
若說之前聽此言論,他心中複雜難言,亦有唏噓感嘆,可如今再次聽到,更多是感到難堪,且無言以對。
【當時胡亥派遣使者,将遺诏送到上郡給扶蘇,盡管有冒充始皇,逼令扶蘇自殺的意思,可同樣被逼令自殺的蒙恬都說:“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萬衆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請複請,複請而後死,未暮也。”】
【連蒙恬都知道要懷疑一下,但扶蘇的回答又是什麽?】
【扶蘇回答說:“父而賜子死,尚安複請!”】
【如果父親命令兒子自殺,那還要再請示些什麽呢?】
嬴政再次看向扶蘇,卻依舊見扶蘇低垂着頭,臉色蒼白且惶然。
【可能有人說,扶蘇自殺是逼不得已。】
【當時扶蘇直言勸谏秦始皇坑殺術士一事,兩人政見不和,執政理念存在嚴重分歧,所以觸怒秦始皇,被秦始皇發配上郡去監軍,這在扶蘇看來,恐怕就是父親對他不喜的一個有力證明,對扶蘇而言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
【畢竟春秋時期晉獻公欲廢太子申生,也是先将他放逐出外。】
【扶蘇身為皇長子,卻被放逐發配,而矯诏一來,其中嚴厲斥責扶蘇戍邊卻不立戰功,還屢次上書肆意非議朝政,對不能回京城做太子而耿耿于懷,怨恨不已,以秦皇之口吻和威嚴,對扶蘇賜劍自刎,致使他不得不自盡而亡。】
【在當時的扶蘇看來,難不成他還真能反了秦始皇不成?他畢竟不知道秦皇已死啊……】
【可要說認同扶蘇自殺嗎?不,想必大多數人都不認同。】
【扶蘇自殺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認為秦始皇對自己不滿不喜,且有意見,可他為何不看看自己身邊站着的是誰?】
【是大将軍蒙恬啊,是同樣戍邊的三十萬大軍啊!】
扶蘇猛地擡頭,恍然看向位于其上的大秦帝王,又看向對面而立的将軍蒙恬,如同旁觀者吹散了迷霧,眼前一片清明,卻更讓他有種頭重腳輕,搖搖欲墜之感。
他……那時的他,究竟是怎麽想的啊……
【秦始皇真的不重視扶蘇嗎?】
【蒙恬可是秦皇身邊最信任的将領近臣之一啊。】
【當時秦朝還采用軍功授爵制度,将扶蘇放置到蒙恬身邊,與蒙恬共事,秦皇作為,就真的只是為了懲罰扶蘇?】
【就連趙高謀事時都說:“長子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
【作為內臣,趙高無疑看透了秦始皇的政治布局——他把扶蘇放置于邊疆,讓沒有班底的扶蘇去接觸蒙恬,若單單只是為了懲罰扶蘇,又為何讓扶蘇去親近掌握三十多萬将士的大将軍蒙恬?】
【讓扶蘇去往上郡,于北疆之地歷練,體驗帝國處境之危險,以免扶蘇涉世不深,繼位之後也不至于矯枉過正。】
【這未嘗不是秦皇的一番苦心吶。】
【可扶蘇看不穿,也看不透……甚至陳勝吳廣起義,打的都是扶蘇屢次規勸秦始皇,卻被秦始皇憤而斥責,然後放逐扶蘇去領兵駐守外地,處置無情不通達的旗號,還說“今誠以吾衆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冒充公子扶蘇和項燕,向天下人發出起義的號召。】
【秦皇之意用心良苦,可這一切都太過隐晦了。】
【然而扶蘇之名,來源于《山有扶蘇》,“扶蘇”是古人對樹木枝葉茂盛的形容,出自《詩經》,有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以此為自己的皇長子命名,又何嘗不是對這位長子有着殷殷期許,以及無限期望呢。】
【可扶蘇,最終卻只是持劍自刎。】
【所以,對于扶蘇是否有能力和魄力,來扶持和延續起這積重的大秦帝國……單看扶蘇自殺一事,真的很難說啊。】
扶蘇已經跪了下去,額頭深深伏地。
他無言以對,更是羞愧以對……甚至覺得,天幕最後,其實已經很給他面子了。
“父皇……”
聲音一出,已然哽咽。
扶蘇擡起頭,眼眶泛紅,卻深吸口氣,像是下定了什麽決心一般——
“父皇,兒臣懇請,和李斯一同承辦造紙刊印一事等。”
這話一出,朝堂衆大臣都不約而同看了過去,眼底有所驚異和訝然。
李斯更是擡頭看向扶蘇,眼底神色複雜。
而位于其上的帝王深深看過去,注視着扶蘇跪地挺直的肩膀和脊梁,半晌才開口道——
“準。”
扶蘇又一叩首,語氣堅定:“謝父皇恩準,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托。”
【上一期專題是《如果秦始皇擁有四大發明會如何》,可大秦帝國,缺的又何止是四大發明,亟待解決的問題又何止一兩個,就算不是扶蘇,是始皇繼續守業,扶持和延續這大秦帝國,種種積重問題,又如何能順利解決?】
嬴政目光一凝,呼吸漸重。
他如何不知秦朝其內的諸多問題,又想起天幕先前所言種種——
六國雖滅,可六國貴族和餘孽不盡,秦法嚴苛,百姓之心難以收攏,儲備人才不足,基層秦吏不夠,政令傳達難以監管,大一統後,軍功授爵開始內卷,為鞏固統一,強硬收攏壓制民心,濫用民力等……
秦朝內部之混亂,竟如此嚴重!
可這僵局混亂,又該如何解啊……
若要破局,難道要滅盡六國之貴族餘孽,更改……更改秦法?
還有儲備人才,基層秦吏,政令監管,軍功授爵,以及……民心民力……
嬴政閉了閉眼,只覺眼前道路艱難險阻,而他握着那狂奔不止的馬匹缰繩,卻又找不到最根本的一條——
【百姓不是百姓,寒門不是寒門……帝王位于其上,縱觀宇內,卻為何總是忽略那滿目皆是的勞苦庶民們呢?】
【王朝更疊,時代變化,帝王将相換了不知凡幾,可你觀天下地上,亘古不變就是那世世代代的百姓們啊。】
【守業,守的是民心。】
【而帝王統領天下,統的是百姓們的天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