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Chapter 6
Chapter 6
Chapter 6
6.1
漁船在入夜的時候啓航了。
這是老式做舊的漁船,燈光昏暗,夜裏出海,甲板上顯得有些冷清。
夏特島研究所的大多數工作人員沒有跟随漁船出海,只有一兩個妝扮成船工模樣的人在駕駛室往來。
海灣靜默的“唰,唰”聲中,樊華蹲伏在船尾的魚餌箱後面,無聲地活動了一下手腕。
她不能一直龜縮在這裏。
夏特鎮上的養老院戒備森嚴,即使樊華跟随着漁船抵達了夏特海岬,也并不能就這樣大搖大擺地直接走進夏特鎮的養老院去。
她得想一個辦法,暗中潛入養老院。
樊華一邊思忖,一邊低着頭,對着甲板上的水跡反光,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外表:
她的身上還穿着清潔工的工作服,在漁船昏暗燈光下看,倒和船工的裝扮十分類似;樊華心裏一動。
摸一摸臉上的假面人皮,她想一想,翻出之前摘下的屬于清潔工的護目鏡與口罩,重新戴在了臉上。她伸手将自己半濕的頭發仔細地整理好。
做完這一切,樊華深吸一口氣,若無其事地悄然站起身來,随便抱起身邊的一個貨箱,低着頭,不疾不徐地向着船首走去。
——果然如同樊華所推斷的,“漁船”負責為實驗室提供補給,同時為實驗室的研究員提供出入夏特島的工具,因此,出海的“船工”時常由研究人員假扮,彼此之間并不相熟。
樊華這樣抱着貨箱慢慢走着,偶爾也有一個人遠遠地看見她;他們并沒有流露出異樣的神情。
Advertisement
樊華腳步不停,不疾不徐,神情自若地抱着貨箱,一路走下漁船甲板下一層的魚艙和雜物艙。
漁船內部的燈也不明亮,昏昏地照出魚艙裏的情形;魚艙和雜物艙中間豎起一個小型的監視儀。
将手裏的貨箱緩緩放下,樊華不動聲色地展開自己之前疊起來的白色工作服,從監視儀的死角慢慢靠近,然後動作迅疾地将監視儀蓋住了。
監視儀被遮擋之後,再行動就方便了很多。樊華活動了一下手腕,微微眯起眼睛,四下打量了一下魚艙內的情形:
與她猜想一致,魚艙裏并沒有魚,而是整齊地碼放着大小不一的貨箱;其中一個貨箱半打開着,可以看見裏面的紙箱上印着的“EP離心管”字樣。
那都是夏特島研究所裏,實驗室消耗品的供給。
“漁船”的魚艙與雜物艙,被改造成了運輸存放實驗消耗品與試劑的倉庫。
樊華沉吟一下,然後彎下身去,在一堆大紙箱中開始翻找:
試管,細胞培養板,離心管,移液器吸管尖,流式管……
樊華微微地蹙起眉頭。
這些都是夏特島實驗室需要用到的消耗品,是從第十二區內陸被運往夏特島的貨物,看起來還沒有來得及被卸載。
這不是她在尋找的東西。
樊華并不氣餒。她悄然地離開魚艙,走向旁邊的雜物艙。
雜物艙比“魚艙”的燈光更黯淡一些,然而樊華剛剛走進封閉的艙室,便是微微一怔:
一臺大型的白色MRI磁共振成像儀被放置在雜物艙的中央,占據了艙室的大部分空間;成像儀上貼着明黃色的警告:“存在故障,請勿使用。”
樊華正要走上前去,一探究竟,身後忽然遠遠地響起一陣腳步聲和對話聲:
“楊小姐,即将送往夏特鎮養老院的探測儀器都被存放在雜物艙裏;送往夏特島的消耗品補給則被存放在魚艙裏。”
樊華一凜。
來不及思考太多,她快速地四下睃視,迅速地奔向雜物艙角落裏一個半人高的大型紙質貨箱。
快速地鑽進紙箱,樊華無聲地蹲縮在紙箱裏的儀器旁邊,輕輕地将紙箱重新關上。
眼前的光線陷入一片漆黑,視覺不再作用的情況下,其他的感官變得更為靈敏;樊華清楚地聽見,不止一個人的腳步聲近了。談話的聲音在黑暗中同樣更加清晰:
“就在雜物艙,”一個男聲介紹道,“這些儀器已經經過Laurent小姐的調試與檢測,即将被送往夏特鎮養老院投入使用——咦,這是誰的工作服就這麽随便地挂在這裏?”
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響起,樊華想,應當是她挂在監視儀上的白色工作服被取走了。
取走工作服的男聲說道:“看衣服上的銘牌,應當是Laurent小姐落在這裏的工作服。——對了,楊小姐。”
那位傳說中的“楊小姐”似乎就走在他身旁。聽見男聲叫她,年輕女性的聲音應了一聲,男聲有些小心地說道:“聽說,夏特鎮養老院出了一點麻煩。請問,這些儀器還要按計劃送過去嗎……?”
楊小姐聞言,輕輕地笑了一聲。
那個笑聲有些熟悉。樊華在黑暗中無意識地皺了皺眉頭。
“麻煩?”楊小姐說,“沒有麻煩。一切按照計劃進行。”
男聲應了一聲“是”,兩個人走出雜物艙,腳步聲逐漸遠去。
艙室內歸于安靜,眼前一片漆黑,鼻端是漁船海水微微鹹腥的味道。
樊華沒有急着走出貨箱。
她蹙着眉頭,陷入思考:
最一開始,她在漁船的魚艙與雜物艙裏翻翻找找,想要找到的,是Laurent曾經提到過的“澱粉樣蛋白”,或是藥物“Amineumab”,亦或是“139種藥物”中的某一種。
Laurent曾經說過,“澱粉樣蛋白”是一種“引發疾病的壞東西”。
他們向實驗對象的大腦注射這種蛋白,人為地破壞實驗對象的記憶與認知能力,引發腦神經的死亡。Laurent用這樣的方式得到患病的老人。
而這之後,患病的老人們接受了139種不同的藥物試驗。
喬瑟芬得到被命名為“Amineumab”的藥物,認知能力有所恢複:她依然記得自己的姓名,過去的記憶,以及可以求救的親人。
在這個實驗中,不論是“澱粉樣蛋白”,藥物“Amineumab”,或者剩下的139種測試中的藥物,樊華想,它們都在夏特島上的研究所裏被合成。
既然這些藥物在夏特島上被合成,那麽,它們必然需要通過漁船的運輸,從夏特島出發,被送入夏特鎮養老院這個“動物實驗基地”。
樊華想要找到的,正是需要經過“從夏特島向養老院”這個運輸流程的貨物——
她想要藏在目的地是養老院的貨箱裏,進入養老院。
然而計劃之中,總有變化。
樊華伸出手指,微微地碰了碰身邊冰冷的金屬儀器。
這些儀器同樣将被送入夏特鎮養老院,那麽,樊華便不再需要費心尋找那些藥物,她可以直接藏身在這個紙箱中,随着身邊的儀器一同被運送進夏特養老院。
樊華摘下口罩,抹一把臉,微微地呼了口氣。
雜物艙內寂靜無聲,她将紙箱打開一線,借着一點微弱的光線,打量了一下身邊的儀器:
紙箱上印着儀器的名稱,“頭部嵌入式多光子激發顯微鏡”,長長的幾個專業單詞。
樊華不是一個研究員,不明白這些專業單詞的具體意義與原理;然而“顯微鏡”這個詞,她還是明白的。
“顯微鏡……?”
樊華在心裏念出這個詞,困惑地看了看身邊的儀器。
那不像是一個大衆刻板印象中的顯微鏡,反而類似一種“電椅”的結構:
半人高的座椅放在紙箱的正中(樊華正是蜷縮在“座椅”的空間裏),結構複雜的顯微鏡儀器與數據線連接在座椅的上方,在漁船艙室微弱的光線下,折射出冰冷的金屬顏色。
樊華蜷縮在“座椅”裏,試圖在腦海中模拟這一臺儀器的使用場景:
當一個人——實驗對象——坐在座椅裏時,他的頭部,便正好對準了結構複雜的顯微鏡儀器。
“頭部嵌入式……”樊華在心裏念了念這個關鍵詞,腦海中浮現出一個猜測:
這是一個觀測活體人類大腦活動的顯微鏡。
這樣想,樊華的手指輕輕地顫了顫。
這樣的儀器,曾經被應用在喬瑟芬這樣的“實驗對象”身上嗎?
這是不是,就是喬瑟芬向歐利弗求救的原因?
“救救我,我要受難了”?
樊華抿了抿嘴唇,沒有再深想下去。
她想,只要這臺儀器會被運送進夏特鎮的養老院,就好。
她要進入養老院,她要救出喬瑟芬。
樊華這樣想着,漁船忽然“喀”地震動了一下。
樊華一凜,迅速地關好裝載着儀器的貨箱,蜷縮回儀器旁邊。
視線重歸黑暗,聽覺與平衡的感知再次被放大:
船體搖擺不定,猛地震動了幾下;樊華想,應當是漁船進入夏特海岬的碼頭,靠岸了。
有人在遠處大聲地說着什麽,聽不真切,一些人“啪嗒啪嗒”地走下甲板,來到甲板下方的雜物艙裏,開始搬運貨箱。
——果然,貨箱一輕,她被擡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