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意外之喜

第67章 意外之喜

随着時間逐漸逼近十月份,暖陽聚集地仍舊沒有任何停工的跡象,當第一場寒潮來襲,氣溫逼近零下三十度的時候,魏博言也沒有等來心心念念的休息,反而是延長工作時間的通知。他需要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工作到晚上八點才能停工,挖掘煤炭的工人也在這段時間實現了輪換,但并不是魏博言期待的那樣,被輪換下去的工人均是被凍傷截肢,在醫藥短缺的情況下,截肢後能活下來的人實在不多。

而且僥幸活下來的人,也因為身體殘缺,勞動力大打折扣,在暖陽聚集地屬于底層中底層的存在,像魏博言這樣手腳健全的尚且可以保證溫飽,但那些截肢的人,餓死的都不在少數。這就是擁有真神的暖陽聚集地,因為真神的仁慈,他們不會抛棄驅離那些殘疾者,至于他們最後是凍死,餓死還是病死,都只是真神的旨意罷了。

又一次寒潮降臨,溫度逼近零下四十度的時候,挖煤工作仍舊在繼續,而且工作時間延長到了晚上十點,魏博言覺得自己大概是活不長了,不止是身體要支撐不住了,他的精神也正在迅速死亡。恐懼,壓力,後悔,崩潰等等負面情緒每天纏繞着他,他就如同身陷沼澤,只能不斷下沉,無法掙脫出去。

就在魏博言做好準備迎接死亡的時候,他每天的祈禱似乎有了作用,神明好似真的聽到了他的呼喚,一場大暴雪過後,溫度再次驟降,來到了零下五十度,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充滿神性的暖陽聚集地也不會讓人長時間外出工作了。

魏博言終于告別了整日挖煤的工作,他和其他人擠在集體宿舍裏,圍着屋內的火爐烤着火。一張張黝黑消瘦的面容,配合上一雙雙毫無波動的眼瞳,沒有人說話,每個人的臉上都是麻木,停工似乎都沒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一絲絲喜悅。

而這一潭死水,終于在某一天寒風呼嘯的下午被打破了,那時的魏博言無所事事,整個人縮在被子裏打瞌睡,突然旁邊湊上來一個人,魏博言以為是睡在旁邊的人并沒有在意,但是那人很快推了推他,這讓他困惑地睜開了眼睛。要知道,在暖陽聚集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冷漠的,除非加入這裏之前彼此就是親人朋友,關系才能親密一些。其他的,點頭之交都算關系好的。

魏博言睜眼就看到了一個有些面熟的男人,但兩人完全沒有打過交道,所以他只是疑惑地看着那人,沒有其他動作。

那人倒是神神秘秘地示意兩人到宿舍外聊,魏博言看了眼雖然人數衆多卻無比安靜的宿舍,便也跟着那人起身,他跟着那人來到廁所,廁所裏此時還有兩個人,見到魏博言和那個男人點頭表示自己會守門。

魏博言感覺有些心慌,他甚至想轉身就走,就在他準備離開的時候,男人主動開口了,“我叫宋玉明,末日前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你好。”

男人對着魏博言伸出了手,這在暖陽聚集地,已經是十分難得的大程度善意表達了,魏博言猶豫良久還是沒有伸出手,只是警惕地開口,“你有什麽事?”

宋玉明收回手,并不介意魏博言的警惕,“你是從樓家基地來的?”

魏博言點頭,這并不是什麽秘密,沒有什麽好隐瞞的。而且此前因為樓家基地救援沐愛基地一事,他也在這裏小小出名了一把,當然不是什麽好名聲就是了,樓家基地的種種行為明顯都在與真神唱反調,從樓家基地來的魏博言能收到好臉色就奇怪了。

“樓家基地真的沒有能量塔就能維持溫度嗎?那棵神樹是真的嗎?”宋玉明直截了當的開口。

魏博言卻是吓了一跳,眼中的戒備更深了,“哪有什麽神樹,都是樓家基地唬人的把戲,真神大人不是說了嗎,樓家基地可能駐紮在一片煤礦上,地下煤礦燃燒産生的熱量維持住了基地溫度,沒準哪天就直接燒到地上來了,居住在那,實屬是玩火自焚的行為。”

“這樣啊,那樓家基地真的收容了三十多個孩子,還開辦了學校嗎?”宋玉明接着追問。

Advertisement

“大家不是說了嗎?都是沽名釣譽罷了,都末日了,能教些什麽東西,不過是換一種方法壓榨孩子的勞動力,那些孩子不但要跟着學習溫室管理種植,還要配合醫生到處跑腿,還有在廚房打下手的,不像我們暖陽聚集地,對孩子就保護的很好。”說到最後的時候,魏博言的腦海中閃過了第一天來到這裏時那對被燒死的母女,不由得有些心虛。

“這麽說的話,如果給你一個機會返回樓家基地,你肯定是不願意了?”

魏博言的誇誇其談一瞬間卡殼了,大腦反應了好一會才恢複正常,他的眼睛通紅,有些憤怒地開口,“請不要跟我開這種玩笑!”說完似乎是受到了某種侮辱,相當憤慨地轉身離開了。

廁所門口的兩人本來還想攔截,但宋玉明擺擺手,魏博言便離開了。

“玉明,怎麽樣?這魏博言看上去不像說謊啊,樓家基地恐怕也不是什麽好去處。”門口兩人走了過來,表情有些沉重。

宋玉明卻搖搖頭,低聲開口,“老三傳回來的消息可能是真的,樓家基地真的有神樹,有學校,有醫院,有相對公平的管理制度和資源分配。”

“可是剛剛那魏博言的話?”

“你沒發現嗎,三個問題,魏博言沒有一個是正面回答的,要麽是真神的意思,要麽是其他人的看法,尤其是最後的問題對他的沖擊太大,這才讓他忘了那些早就準備好的說辭,魏博言想回去,但是他又極度恐懼,所以才會說不要開玩笑。”

宋玉明之前介紹自己末日前剛剛大學畢業,但是卻沒有說自己的專業,他大學學的是心理學,而且是名校畢業,如果不是末日的突然到來,現在的他應該已經過上了人人羨慕的生活。只可惜世事無常,一場大雪攔截住了正在宿舍收拾行李的他,之後發生的一切更是如同做夢一般,而且還是一場噩夢。

另外兩人都是宋玉明的室友,十分了解他的為人,知道他不是會開玩笑或者說大話的人,而且帶着必死決心前往樓家基地的老三也是他們同寝室的兄弟,那同樣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如今這場求證,不過是因為老三傳回來的消息越來越離譜,讓他們有些懷疑那邊是不是發生了什麽意外。

“若這些都是真的,明年我們就準備去樓家基地,這個鬼地方真是一分鐘都不想多呆了。”

“先私下準備物資吧,離開一事還需小心。”

得到确切消息後,三人都有些興奮,作為剛畢業的大學生,身上本來就還帶着幾分熱血,只是末日兩年磨滅了他們的天真,當他們以為自己已經足夠成熟和冷酷的時候,他們來到了暖陽聚集地,然後才發覺,與真正的冷酷相比,他們還差得遠,他們也曾想過去別的基地,但末日的大背景下,大部分的基地都大同小異,甚至有些基地管理更加混亂,這暖陽聚集地雖然有些病态,但至少他們不用擔心餓死,一來二去也就耽擱了下來。

直到最近,暖陽真神行事越發瘋狂,他聽不得一點忤逆之言,也看不得一點不信仰自己的行為,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各種莫名其妙的原因被處死,但是暖陽真神已經建立起了龐大的信徒群體,那些信使和聖騎士團代表着權利和武力,這種情況,敢反抗的自然寥寥無幾。

直到那一天,神使宣布要召集十名信徒前往樓家基地,而召集的條件就是準備好随時赴死,這種召集此前也有過一次,就是沐愛基地發生瘟疫之前。

對于大部分民衆來講,他們并不清楚沐愛基地瘟疫與這召集有什麽關系,但是宋玉明當時恰好窺探到了真相的一角,加上本身極為擅長觀察和推理,自然而然就猜到了某些真相,所以這一次,他也很快反應過來,那真神又要出手預言了。

而根據當時的情況,突然跳出來的樓家基地就成了除秩序基地之外唯一的刺頭,所以這次的信徒要前往的應該就是樓家基地,那個突然出現,有着種種神奇傳聞,并且唯一一個敢正面硬剛暖陽真神的基地。此時的宋玉明除了宿舍的兄弟別無牽挂,思來想去,他還是打算冒死一試,他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因為那時的他就已經意識到,留在暖陽聚集地,要麽舍棄良心同流合污,要麽堅守本心蹉跎之死。

不過他的計劃最終被自己的舍友打斷了,他們寝室四人一路走到如今,彼此之間的感情其實已經遠超親情,四人一番商讨之後,決定讓臨床專業的老三前去參加召集,而宋玉明則要留下來組織另外三人的逃離,畢竟若宋玉明都策劃失敗了,那麽剩餘的人也根本不可能從那位真神的眼皮子底下安全逃離暖陽聚集地。

就這樣,老三去參加了真神的召集,通過通訊器,另外三人也很快了解到,所謂的赴死召集,就是給十人發放了衣服,然後關在一處獨棟建築居住了三天,之後有人給他們發放了豐厚物資,甚至給了他們一輛車和手繪地圖,趁着夜色讓他們離開了。而提前被叮囑的老三也知道,那衣服,那住房應該都是曾經發生過瘟疫的,所以期間小心做着防護。

之後的路上,小隊不斷有人死去,而且車輛在即将抵達目的地的時候也沒油了,他們一路步行來到了樓家基地外,而那時,十人小隊死的只剩下兩個人了。

老三抵達樓家基地的第一天還保持着足夠的警惕沒有發送消息,不過很快他就發現是自己多慮了,樓家基地的人根本不在乎他從哪來,有什麽目的,他們熱情友好,卻又都有着自己的事業和興趣,并不會過分将自己的熱情和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他看到了一群孩子在溫室農戶的帶領下學習種植,也看到了受傷的人被緊急送醫,更美妙的是,這裏的廚子手藝非常好,而且食物分配十分公平,一頓飯吃得他熱淚盈眶,第二天就給暖陽聚集地的三兄弟發了篇一千字的小作文。

可想而知收到消息的暖陽三人組有多麽震撼,一會懷疑老三是不是暴露了,這是對方在釣魚執法,一會又覺得老三是不是感染了瘟疫,開始出現幻覺了,當然,他們也抱着一點點希望,希望老三說的都是真的。

之後老三就時不時發送消息過來,因為通訊器是單向的,他們只能接受信息,無法發問,所以每天只能抓心撓肝的等待,頗有一種追連載小說,但是作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定期更新的感覺。

通過老三的信息,他們很快知道,老三被分配了一套二層小木屋,與另外三人同住,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卧室,居住條件甩大通鋪幾十條街。不但如此,樓家基地因為發明創造,借助神樹實現了用電自由,老三還被分到了一個八成新的熱水器等等,老三在最後表示,希望自己接下來能分到空調,這樣冬天就可以放肆吹空調了,不過考慮到時間和基地大量人口,老三覺得這個希望不大。

再後來,老三告訴他們樓家基地停工了,閑來無事的人們将熱情都投入到了學習中,不少人都跟着孩子去蹭課,無論是種植,養殖,還是醫療,勤奮好學的人不在少數。而老三在表明自己醫學生的身份之後更是受到極大歡迎,這讓他再一次感受到了人生價值。

除了這些記錄樓家基地情況的,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內容,比如今天神樹上落了一只藍色小鳥,或者多出一條金色小蛇之類的奇怪內容。因為這些雜七雜八,看上去荒誕離譜卻又無比美好的內容,他們才無法确定其真實性,最後決定找到魏博言試探。

而結果也讓他們十分滿意,老三傳回來的內容,應該都是真的,所以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悄悄準備食物,買通守衛,購置短途物資等等,因為此時已經是冬季,三人決定明年春季再行動,所以他們有充足的準備時間。

只是此時的三人還不知道,在暖陽真神如此高壓和越發偏執的統治之下,他們并不是唯一想要逃離的小組織,只不過因為互相不信任,和随時可能被出賣的威脅下,人們對彼此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只是某些時候,他們也會被彼此相似的氣息吸引。

所以沒過多久,暖陽聚集地的底層開始有了一些傳聞,而傳聞的內容就是樓家基地內部的情況,用電自由,信仰自由,甚至連樓家基地的菜譜都莫名開始在暖陽聚集地流傳開了。宋玉明在調查過後,确信這些消息不是從自己這個小團體傳出去的,那麽就說明聚集地裏的人還有其他渠道,甚至那個同老三一樣堅持到最後的人,就極有可能是提供這些情報的人。

可惜他們無法傳送消息出去,不然肯定要老三去确認一下,若真是如此,那樓家基地還真是有點運氣在身上的,十人的自殺小分隊,抵達時死的就剩下兩個,而這僅存的兩個,還都不是暖陽真神的狂熱信徒,這個概率,恐怕真神自己都不相信。

宋玉明的猜測是準确的,暖陽真神組織的那十人小隊,裏面只有最後抵達的兩人不是狂熱信徒,其中老三是明顯帶着其他目的去的,而另外一個則是單純地想要逃離暖陽聚集地,只是那個逃離的地點恰好是樓家基地,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個恰好,好似用盡了他一生的運氣,來這裏的短短兩天,他就徹底愛上了這裏。

對于這個擁有很多離譜傳聞的基地,兩人本來是不抱太大希望的,但是樓家基地就那麽輕易的改變了他們的看法,因為基地裏的設備房屋可以僞裝,但是居民們散發的精神面貌卻是無法僞裝的,用一個文藝點的說法就是,這裏的人,眼睛裏都有光。

而這兩個來自暖陽聚集地的探子,也并不是唯一的探子,周圍不少基地都在入冬前派遣了探子前來,無論樓家基地是敵是友,掌握對方基地的真實情況都沒有壞處,更何況樓家基地對外來者全盤接收,這麽好的機會他們怎麽會放棄呢。

不過無論他們怎麽算計,都沒料到自己放出去的探子,最後會在一個冬天裏滾成巨大的回旋镖,然後在夏季砸回自己的臉上,為了保持信息溝通,這些基地都給自己的探子配備了通訊設備,而探子們往往不會只帶一個通訊器,畢竟誰還沒有個親戚朋友啥的,或者多賺點外快也是好的。

而有了通訊器的探子們,就代表着他們有了傾訴的手段,用慣了手機的人們,在強制斷網兩年後,突然發現了樓家基地這樣一個堪稱神仙寶地的地方,怎麽能忍得住不拿出來分享呢,尤其是吃飽喝足且基地因為暴風雪停工的情況下,就算語文常年挂科的人都會忍不住寫一下近來的趣事。

就這樣,樓家基地內一項項的改變和進步,甚至樓家基地的菜譜都成了探子們的熱衷話題,當探子們進一步發現樓家基地對他們發送信息的行為完全不管後,更是放飛了自我,甚至私底下開始研究文筆提升的一百種方法了。于是在樓映雪和千秋什麽都沒做的情況下,樓家基地就成功擁有了一大批熱情上進的宣傳人員。

往年的冬季,各個基地其實也都覺得難熬,但是今年的冬季似乎變得更加難熬了,不止是氣溫更低,暴風雪更加頻繁,還因為他們有了對比,當他們還在頂着凍傷殘疾的風險拼命工作的時候,樓家基地的人已經坐在熱炕頭上看小說,或者打牌消磨時間了。當他們喝着稀粥,吃着過期罐頭的時候,樓家基地殺豬宰雞,給員工們改善夥食了。

在這個世界上,加班挨餓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加班挨餓的時候,旁邊始終有個家夥在休假品嘗美食。不知不覺間,衆多基地內部,私底下販賣樓家基地今日份消息已經成了熱門職業,在這這股浪潮的推動下,不少人都開始琢磨着明年換基地的事了。

現在的樓映雪和千秋還無法預料夏季之後的人口潮,不過樓家基地最近确實又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神樹又升級了,不過這次的神樹并沒有長高長大,外表上看起來依舊是之前的樣子,只是當天夜裏,不少居民都被熱醒了,是的,末日兩年了,他們第一次不是被凍醒而是被熱醒了!

人們茫然檢查火炕,爐子,暖氣,空調等設備,沒有察覺與以往有什麽不同,困惑的人們走出了家門,然後看到了同樣困惑的領居們,以及房屋外也同樣舒适的溫度。在一聲聲懷疑自己是否在做夢的質疑聲中,挨了一巴掌的人慘叫過後就是興奮的歡呼,然後人群就湧向了中心的神樹,并在神樹跟前祈禱直到天明。

這一次的神樹升級,并沒有擴張基地面積,而是大幅度的提升了基地的溫度,如今基地室外的溫度可以維持在零上十度左右,保溫做得好的室內甚至可以達到二十多度,樓家基地,真正意義的實現了室內半袖過冬的美好願景,當然,因為這突如其來的升溫,醫療室感冒的人也增加了不少,不過很快人們就适應了這種溫度變化。

除了體感上舒适度大幅度提升,神樹升溫還帶來另外一項福利,那就是幾乎人人都可以在室內種植了,雖然種植規模肯定沒法和溫室相比,但誰會嫌棄食物少呢,多一個土豆都是一筆資源進賬啊。

樓家基地風風火火掀起了種植浪潮,甚至慢慢發展起了室外養殖,之前因為溫室面積有限,養殖的雞鴨規模也受限,現在嘛,可以大規模在室外養殖了。

而這樣在末日堪稱奢侈和做夢般的事情,自然也被各個基地的探子們聲情并茂的加以書寫,經過多次潤色之後紛紛發送回自己的前基地了。至于為什麽是前基地,只能說不是他們信仰不堅定,而是樓家基地就是個信仰收割機,誰來了都迷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