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無夢令
第11章 無夢令
看着半空中那個簡陋至極的墳頭,一時之間蕭楫舟根本不敢相信自己死後居然就葬在這麽個小土包裏,上面還長滿了青青草原。
蕭楫舟不願相信,直播間彈幕也說出了蕭楫舟的心聲:
【不可能,這肯定不是蕭楫舟的墓。】
蕭楫舟的嘴角微微上翹。
看來這些後世之人還是有點腦子,知道一位偉大的帝王,死後絕不可能葬在這麽一個小土包裏。
【蕭楫舟明明被崇玉山下令拖出去喂狗了,怎麽可能會有墳頭?】
蕭楫舟:“……”
這還不如不說。
【主播你不如找條狗來,說這是蕭楫舟的墳頭。】
蕭楫舟:“……”
朕看你像條狗。
【主播記得找條藏獒,據說蕭楫舟最愛藏獒,每天都親切地叫他的愛犬“小蒼倪”。】
蕭楫舟:“……”
誅、九、族!
蕭楫舟被彈幕氣得咬牙切齒,偏偏崇玉山還不知死活地問:“陛下,怎麽了?”
Advertisement
這一聲稱呼直接将蕭楫舟的神思從半空中的虛拟屏幕拉回到現實。蕭楫舟忽然間想到,那些後世之人都說,是崇玉山一劍殺了他,還把他的屍體扔出去喂狗。
蕭楫舟看向崇玉山的雙眼瞬間就變了神色。像是一頭已經睡醒的狼,開始思考自己要怎樣才能一口咬碎獵物的喉嚨。
忽然之間就察覺到不對勁的崇玉山:“???”
一股不祥的預感出現在腦海,崇玉山頓時覺得從心底裏冒出一股涼意。這股涼意從心口處蔓延至身體的每一個角落,讓他渾身上下的血液都仿佛在這一刻被凍得僵硬無比。
崇玉山哆哆嗦嗦地開口:“陛下?”
蕭楫舟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後在崇玉山越來越不自在的目光中說:“朕有一件事要交給你辦。”
不祥的預感越來越濃,崇玉山只能顫着嗓音問:“陛下要臣去做什麽?臣必然萬死不辭。”
蕭楫舟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直到把崇玉山看的整個人都不好了,蕭楫舟才慢悠悠地說道:“朕這就封你為谒者仆射,讓你持天子令,代替朕去豫章,接鳳翔回來。”
崇玉山:“……”
前去接皇帝陛下的外甥女哪裏需要他這個執掌一州的刺史親自前去?還特意封了谒者仆射?還持天子令?
蕭楫舟這是讓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趁機去豫章查前太子詹事崔澤意圖謀反的事吧。
也不是不行,只是吧……
他一個北方漢子,暈船啊!
崇玉山微微皺眉,努力找出一個聽起來能正經一些的理由:“此去豫章路途遙遠,就算是臣星夜趕路,一來一回至少也要兩月有餘。涼州沒有臣鎮守,臣怕那些人守不住涼州。”
蕭楫舟不在意地擺擺手:“你放心,朕會讓涼州通守和都尉立下軍令狀,若在你回來之前涼州出了事,朕誅了他們九族。”
崇玉山:“……”
涼州通守蔡維漢是他表弟,涼州都尉崇談是他侄子。真要誅九族,他也跑不了。
崇玉山忍不住和蕭楫舟打商量:“陛下,你看,若他們不經事,只砍他們自己的腦袋好不好?”
蕭楫舟斜着看了他一眼。
崇玉山瞬間閉嘴。
等崇玉山和蕭楫舟指着地圖說完自己的計劃之後,蕭楫舟看着地圖上遍布的星星點點,忍不住說道:“還是太麻煩了。”
大興城地處大梁西北方向,豫章卻在大梁的東南方向,此番崇玉山前去,不得不多次繞路,路線彎彎曲曲,仿佛一條蜿蜒盤旋的蛇,看得人眼花缭亂。
崇玉山道:“陛下,這已經是最近的路了。”
“朕知道。”蕭楫舟眼都不眨一下地看着地圖,如同深淵一樣的眼眸蘊含着崇玉山看不懂的複雜。
良久,蕭楫舟才輕聲說道:“父皇錯了。”
崇玉山眼皮一跳。
蕭楫舟指着地圖上大興城所在的位置,手指輕輕地在地圖上以大興城為起點,向右畫了一條線,最終停在地圖中間偏上的位置。
崇玉山放眼看去,就見在昏黃燈光的照射下,蕭楫舟的手指正點着兩個小字:洛陽。
多年的交情,崇玉山瞬間就明白了蕭楫舟的意思:“陛下想要遷都?”
他看了看洛陽,又将目光放回到大興城上,想了又想,還是說道:“微臣勸陛下三思。”
這就是不同意的意思了,蕭楫舟問:“你有什麽話想說,但說無妨。不管你說了什麽,朕都不會治你的罪。”
得到蕭楫舟的承諾,崇玉山放下心來,說道:“臣知道陛下的想法,而臣也同意陛下的想法:遷都确實有利于國家社稷。”
“哦?”蕭楫舟挑眉,“說下去。”
崇玉山:“大興城位置偏西偏北,又是隴西貴族的聚集地,在此建都,難免使得隴西貴族嚣張無比,關東貴族和江南士族難以對大梁有歸屬之心,這才使得近年來關東和江南反叛不斷。”
“另一方面,大興城的地理位置也不夠好。附近多山少水少田地,外界糧食無法運到大興,不但使大興城糧食儲備不足,一旦隴西大旱,甚至還要像先帝一樣,帶着隴西百姓去洛陽渡過旱災。”
“怎麽看,大興城都不是一個合格的都城。”
“可是即便如此,你也不同意遷都。”蕭楫舟沒有動怒,而是平靜地說道,“說下去,朕要聽你的理由。”
這一次,崇玉山直視蕭楫舟的雙眼,說道:“可是陛下,您忘記了一件事,大興城建都不過十三年,正式建好,不過八年。”
“十三年前,當時的國都還在長安。長安破敗無比,先帝在繼位之初便有遷都之意。可是國家衰敗,先帝不得不在吞并東燕之後,才着手遷都。”
“歷時五年,大興城才堪堪建好。正值那年陛下攻進南楚的國都江都,舉國大慶,先帝才借此機會成功遷都。”
“如今大興建立不過短短八年,此時如何能再建新都?一來百姓故土難離,二來興建新都又勞民傷財,三來關隴貴族必定全力阻撓。”
“此三點,希望陛下三思。”
“說得有道理,那麽,你想不想聽一聽朕的想法?”
蕭楫舟走到地圖前,他的手指點在大興城上,說道:“當初父皇建都大興,不敢離開隴西,是因為大梁結構複雜,父皇離不開關隴貴族的支持。再加上大梁初建百廢待興,國庫空虛,沒有那麽多的錢財支持重新興建一個全新的國都。”
“所以才有了大興城——這個太廟的柱子都是從長安舊都拉來的大興城。”
“可是現在不同了。”蕭楫舟轉身回看崇玉山,他的眼底一派星光,“現在的大梁,早已不是二十年前的大梁。”
“現在的大梁,有足夠的能力興建一個全新的國都,有不再懼怕關隴貴族的能力,更有着必須遷都的理由。”
說着,蕭楫舟的手指輕輕地在地圖上點了三個地方。
崇玉山的目光沒有離開地圖,也因此,他清楚地看到,蕭楫舟手指點到的地方都是哪裏:關中,關東,江南。
關中,西齊故地,大梁發源的地方;
關東,東燕故地,大梁征服的第二個國家;
江南,南楚故地,大梁征服的第三個國家。
蕭楫舟說道:“你自己也明白,近年來山東江南屢屢叛亂,就是因為大梁的重心偏西,讓他們總有一種被排斥在外的感覺。這個隐患不處理,遲早有一天,這些地方會來個大的。所以,遷都,勢在必行。”
說着,蕭楫舟的手指點在洛陽的位置,又從洛陽為中心,分別向東北、西北、東南畫了三條線。
在崇玉山不解的目光中,蕭楫舟說道:“朕還要開一條運河。”
指尖劃出的三條印子還清晰在前,崇玉山看着蕭楫舟口中運河流到的地方,一瞬間就明白了蕭楫舟為什麽一定要遷都。
遷都洛陽,才能連接東西;從洛陽為中心建立運河,才能連接南北。
東西南北交通無阻,大梁才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大一統國家,而不是打着大一統的名義,內裏卻在分崩離析的邊緣。
只是……
崇玉山皺起了眉:“工程太大了。”
“若要在洛陽修建新都,不像大興城這樣有長安舊都作為供養,所花費的錢財只怕要是大興城的數倍。”
“運河修建需在枯水期才能施工,千裏運河,工期只怕要十年以上。如此浩大的工程,雖功在千秋,但還望陛下三思。”
蕭楫舟點點頭,道:“朕知道,但是朕等不得了。”
蕭楫舟的目光上移,落在地圖的北部:“西突勒賊心不死,東/突勒随着默格可汗的死,也不再像之前那樣聽話。父皇窮其一生才将突勒打得落花流水,阿史那氏才不能如前朝一般對華夏九州指指點點,朕決不能給他們崛起的時機。”
蕭楫舟回頭看向崇玉山,毫無表情的臉在搖曳的燈火下,帶出幾分迫人的壓迫感:“崇玉山,當年阿史那氏何其猖狂,西齊、東燕的帝王都要看阿史那氏的臉色、對着阿史那氏稱臣。”
“泱泱華夏,竟然對着這些北蠻子卑躬屈膝,朕決不允許自己的治下,竟讓這些北蠻子有了喘息之機。”
“父皇傳給朕的,是一個繁榮昌盛的王朝。那麽朕,就要讓這個王朝在朕的手中更加富強。”
“朕要讓父皇看到、要讓全大梁的百姓看到,朕會治理好這個國家。”
“朕要讓大梁千秋不朽、萬邦來朝!”
【作者有話說】
舟舟:朕很厲害
滺滺:你死後墳頭長草
舟舟:朕有野心
滺滺:你死後墳頭長草
舟舟:朕真的是一個很厲害的皇帝
滺滺:你死後墳頭長草
舟舟:ctmd(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