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無夢令

第12章 無夢令

畫餅是每個老板的必備技能,也是每個愚蠢的員工都容易鑽進去的套。

蕭楫舟一番慷慨陳詞說完,崇玉山成功浸入到蕭楫舟說的美好未來中,想象着如果蕭楫舟所說的未來如果能夠實現,那應該是一番怎樣的盛世美景。

自幼就被灌輸的建功立業的觀念在心底生根發芽,崇玉山的眼睛瞬間就亮了,他單膝跪在蕭楫舟面前,揚起頭,說道:“陛下說得對,遷都洛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遷都勢在必行!”

蕭楫舟扶起崇玉山,黑曜石一般的眸子緊緊看着崇玉山的面容:“朕若要建成心中的江山,第一件事便是要奪權。只有大權在握,朕才能着手開始一切。”

“崇玉山,現在,朕将萬裏宏圖的第一步交給你。你不會讓朕失望的,是不是?”

崇玉山立即點頭:“請陛下放心,即便刀山火海,臣也願意為陛下赴湯蹈火。”

崇玉山擡起頭,等着他的皇帝陛下再誇他幾句。結果沒想到,他等來的竟然是皇帝陛下的黑臉。

崇玉山:“???”

崇玉山仔細打量了起蕭楫舟的神色,确認蕭楫舟确實是因為心情不佳而引起的黑臉,而不是燈光太暗他産生了錯覺。

崇玉山:“???”

是我答應得不夠好嗎?

為什麽皇帝陛下又給我黑臉?

崇玉山回想了一遍自己剛剛的作答,确認自己好像應該可能似乎真的沒有觸及他已知的蕭楫舟的雷點。

莫非在他不知道的時候,蕭楫舟又有了其他的雷點?

崇玉山小心翼翼地問:“陛下?”

Advertisement

崇玉山看到,在他的一聲“陛下”出口之後,蕭楫舟的臉上露出了一種仿佛是像莊周夢蝶一樣的表情。

就好像,剛剛的蕭楫舟只有人在這裏,靈魂卻去了其他的地方。

崇玉山忽然間想到,這樣的走神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好多次,他都看到蕭楫舟在重要的場合走神——這和以往看似昏昏欲睡實則對一切都成竹在胸的蕭楫舟實在是相差甚遠。

前後截然相反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帝王與往常不同的表現讓崇玉山心中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崇玉山不禁問道:“陛下,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麽特別的事?”

确實是很特別。能看到後世之人對自己的評價,大概從古至今就他一個人了吧?

這麽想着,蕭楫舟便随意地點了點頭:“是遇到了一些與衆不同的事。”

“你問……”這些做什麽?

蕭楫舟想說的話全部湮沒在崇玉山那仿佛見了鬼一樣的表情中。

看着崇玉山震驚到仿佛被鬼上身一樣的表情,蕭楫舟都不由微不可察地後退了一步:“你怎麽了?”

崇玉山緊緊地皺起眉,臉色難看到像是空中“仙人”畫的那只愚蠢至極的獅子。

崇玉山一臉凝重:“陛下,臣懷疑,有小人作祟。”

蕭楫舟:“???”

崇玉山:“臣聽聞北部突勒、南部諸夷皆有奇門異術,不論是西齊東燕還是南楚,皆曾受巫蠱之禍。陛下如今莫不是也被人下了巫蠱?”

蕭楫舟:“……”

蕭楫舟臉色怪異。

崇玉山:“臣覺得,陛下不如找個寺廟拜一拜?臣聽聞大興城外的安國寺就很靈驗,很多婦女前去求子,一求一個準。”

蕭楫舟:“……”

蕭楫舟的臉色隐隐發黑。

崇玉山:“陛下若不嫌棄,臣也可以從涼州調道士前來。涼州有個三清觀據說靈驗得很,去那裏求姻緣的小姐們最終都覓得如意郎君。”

蕭楫舟:“……”

蕭楫舟的額角突突地跳。

見蕭楫舟遲遲不回應,崇玉山還以為是這位素來驕傲的帝王放不下面子,因此崇玉山十分貼心地說:“陛下若是信得過臣,臣這就命人将三清觀的道士綁來,保證他們離開之後不會胡說八道,毀了陛下的英名。”

蕭楫舟:“……”

蕭楫舟咬着牙,覺得自己的手有點癢。

見蕭楫舟還是不肯答應,崇玉山苦口婆心地勸道:“陛下,切莫諱疾忌醫啊。”

蕭楫舟從牙縫裏擠出來一個字:“滾!”

崇玉山還是不死心:“陛下!”

蕭楫舟:“給朕滾!”

看着皇帝陛下仿佛要殺人的目光,崇玉山最終還是灰溜溜地走了。

只是在他走之前,依然向他最為忠心的皇帝陛下留下了他的肺腑之言:“陛下,你什麽時候想開了就來找臣,臣保證那些道士不會透露出一星半點來。”

回答崇玉山的,是蕭楫舟扔過去的白玉龍紋鎮紙。

崇玉山走了,冰冷空曠的大殿之內只剩下蕭楫舟一個人。風吹過珠簾,帶起叮叮咚咚的聲響——伴随着那道只有蕭楫舟才能聽到的“仙人之語”:“這座墳頭就是崇玉山給蕭楫舟建立的。”

蕭楫舟:“……”

我不生氣。

蕭楫舟撥弄着手腕間那串已經被他盤出琉璃色的桃木佛珠,嘴裏念叨着《般若波羅蜜心經》,一遍遍地告訴自己要心平氣和。

“仙人”:“據傳當年梁昏帝蕭楫舟在江北十八路諸侯以及無數農民領袖起義的情況下,決意遷都江都,自己躲在江都醉生夢死,渾然不管江北的亂象。”

“崇玉山多次勸說梁昏帝振作無果之後,最終投降虞國公——也就是後來虞朝的開國君主蒙臻,而他的投名狀就是梁昏帝蕭楫舟的頭顱。”

“只是最終,在梁昏帝蕭楫舟死在他手下之後,崇玉山看着愛人的屍體,還是不忍心讓愛人身首異處,因此拿了一個和梁昏帝面容相似的死囚的頭顱交給了虞國公蒙臻,轉而讓心腹手下帶着蕭楫舟的屍體遠離江都。”

“蕭楫舟一生厚愛江南百姓,在江北亂軍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時候,江南百姓卻在真心地為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的落幕而悲傷。因此在蕭楫舟死亡的消息傳出之後,江南十三個郡的百姓都為蕭楫舟白衣哭喪。”

“當時為蕭楫舟哭喪的十三郡中,廣陵郡離江都最近,因此崇玉山的手下就帶着蕭楫舟的屍體來到了廣陵,将蕭楫舟葬在了眼前的這個小土包裏。”

蕭楫舟看着半空中長滿雜草的墳頭,一時間陷入了沉思。

【主播講得真好,還挺有理有據。】

【別的不說,主播有一個史實說的是對的,那就是蕭楫舟死後确實有江南十三郡的百姓為他白衣哭喪披麻戴孝。野史中還有記載,一對小夫妻就因為女方堅持要為蕭楫舟守國孝三年但男方不同意而取消了婚約。】

【???樓上你是不是喝多了?主播胡說八道的話你也信?】

【雖然但是,樓上說得确實是真的。蕭楫舟昏庸殘暴不假,但十三郡百姓戴孝也不假。】

【卧槽,漲知識了。大佬說一下,這是為什麽?】

“還能為什麽,因為蕭楫舟确實得江南百姓的民心啊。”看着彈幕區一陣的求知,齊滺臉不紅氣不喘地說道,“蕭楫舟在歷史上的評價确實不是很好,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他折騰的都是北方百姓,對江南的百姓卻很優待。”

“蕭楫舟之所以有了“昏”這樣一個亘古未見的稱號,昏庸之處總體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國內和國外。”

“在國內,他嫌棄大興城破舊而遷都洛陽、甚至修建豪華的洛陽宮,為了吃椰子而修建了從洛陽到瓊州的瓊陽大運河,為了展示天/朝盛景而四處巡游,還讓百姓對于來到大梁的外國友人吃住都不允許收錢。”

“一樁樁一件件,單說起來荒唐吧?但仔細一看,除了修建運河,江南百姓都沒怎麽吃苦,遭罪的都是北方百姓,江南百姓比起北方的百姓來,過得簡直堪稱幸福。”

“國外方面,梁昏帝最受诟病的就是三征高麗,把國庫都打空了。但翻一翻史料,你就會發現,梁昏帝征兵多在北方,江南百姓的用處多在籌措糧草。”

“也不能說江南的百姓就過得好了,但是對比北方百姓,他們确實可以說是生活在福窩裏。”

“再加上南楚統治江南時期興道滅佛,梁昏帝登基後卻大力弘揚佛法,每個信佛的人都恨不得給梁昏帝一天三炷香。”

“種種因素綜合之下,才有了十三郡的百姓真心實意為蕭楫舟哭靈戴孝一事。”

【我真是服了,世上為什麽還有腦殘在洗白梁昏帝?】

【梁昏帝對江南百姓好?不過是離得遠,不好輕易剝削罷了。】

【再說了,江南百姓哪裏過得好了?東征高麗那幾年,國庫入不敷出,北方的土地一粒糧食都榨不出來了,全靠這江南糧食養育全國的百姓。賦稅到了後期,已經快十稅五了,百姓都要活不下去了,還梁昏帝善待江南百姓呢?】

【你們這些梁昏帝的腦殘粉就是說出花來,也改變不了蕭楫舟就是一個窮兵黩武、耗盡民財、殺人如麻、草菅人命、是分不分、不辨忠奸、魚肉百姓、橫征暴斂、驕奢淫逸、窮奢極欲、剛愎自用、昏庸無道、禍國殃民、人神共憤的昏君!】

看着這一連串的形容詞,也不知怎麽的,齊滺腦子一抽,來了一句:“我不許你這麽說我那早亡的夫君!”

直播間彈幕:【………………】

遠在千年之前撥弄佛珠的蕭楫舟:“……”

如同琉璃一樣的佛珠呼啦啦地灑落一地。

【作者有話說】

某天,蕭楫舟摟着齊滺,說道:“朕記得,在很久之前,你就說過朕是你的夫君。”

齊滺:“……”我那都是胡說八道的啊!

但是為了避免昏君抽風,齊滺只能昧着良心說:“因為我愛慕陛下已久。”

“朕就知道。”在齊滺莫名其妙的目光中,蕭楫舟将齊滺公主抱抱起,“你既然這麽愛朕,朕自然也要報之以瓊瑤。”

然後……一夜……

第二天一早,齊滺狠狠地踹了昏君一腳。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