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番外二
對于吟書來說,自己對爹爹們的記憶早已模糊,他只知道每次自己提起自己的爹爹們,太妃就會以淚洗面。
淑太妃早已年老,他一手将吟書拉扯長大不假借于任何人之手。吟書總是聽見太妃對自己念叨自己的爹爹是如何如何乖巧聰慧,自己的父親又是如何如何睿智大義。每每聽見太妃的誇贊,吟書就會苦惱的搖頭,為什麽皇帝舅舅卻說自己的父親是個蠢材,爹爹是個癡貨呢?
年幼的吟書還有幾個年幼的弟弟妹妹,一次他禁不住向他們詢問自己的疑惑,大家都是一副哥哥好笨的表情。幾個小豆包湊成一團,拍着胸脯說自己的見解。
“哥哥真笨,爹爹說了,父皇的話不能信的。”
“恩恩,爹爹還說,父皇罵人呢,就要當做沒聽見。”
“就是就是,父皇可壞了。”
······
在一旁的皇上青筋開始浮現,這群臭小子,說他的壞話能不能不要特地跑到他的書房來說,啊?本想張口訓他們幾句,看着被圍在中間的吟書,皇上想了想,又把話咽了下去。
一直以來,吟書在這宮中都是最受寵的那一個,雖然不明顯,但是面對吟書,皇上,太妃和已經身為皇後的雲硯連面色都要柔和幾分。吟書作為這個皇宮之中最特殊的存在,也是最寶貴的存在。
大雍朝是個朝代,他并不會因為沈墨和小小二人的死有停止向前走的趨勢。在他們離開後的幾年裏,大雍的革命和興旺仍在繼續。沈墨為了大局和諸多無辜百姓的性命枉死,也是為皇上鋪了改革之路上的第一塊磚,他死後,民憤漸平,皇上吸取教訓,不再如此激進而是花了幾年時間慢慢與之周旋,一面暗地裏消耗諸位世家的實力,一面大力提拔通過科舉上來的寒門學子。
放下奏折,皇上不禁揉起了額頭。雲硯為皇上捧上一杯茶:“皇上,今來國事為何如此繁忙?”那奏折日日堆積如山。
“也沒什麽,不過是那群老不死的在給我找麻煩,最後的掙紮罷了。朕最擔心的還是邊境的蠻夷,這幾年雖說太平可邊境還是摩擦不斷,朕這幾日在想,沈墨提出的通市一議是目前最好的方法,只是這主辦的人選讓朕實在頭疼。”連他自己對這通市一事都是一知半解,也不知選派何人才能把這事辦的妥當。
“事關大雍和蠻夷的外交,皇上的确需要三思。看皇上如此辛苦,若是沈大人還在就好了,還能為你分擔一些。”
提及沈墨總是好像戳中了皇上的痛腳:“別和我提那個蠢貨,他除了給我找事還能幹什麽?”明明昭了他回來非得自作主張去送死,我要完成的事業難道就缺了他這麽一條命嗎?事過多年,皇上依然憤憤。
雲硯見狀一如既往的搖頭,皇上還是如此口是心非,其實他心裏比誰都清楚大雍今日的繁華有沈墨一半的功勞,只是對于沈墨的犧牲心裏總是悵恨比惋惜要多。皇上忌憚他,也需要他,沒人比皇上更加了解沈墨的才能也珍惜他的才能。
政事稍歇,皇上和雲硯抱起吟書領着一幫小蘿蔔頭去了禦花園,當起了好父親。吟書不滿:“皇帝舅舅,快放我下來,書兒已經八歲了,要自己走。”皇上拍了拍吟書不安分的小屁股,還是将人一路抱到了禦花園。
Advertisement
吟書對皇帝舅舅不理睬自己多有委屈,可是他每次鬧別扭不理舅舅了,舅舅又會拿出很多好玩的玩意兒來哄他開心或者幫他向太傅求情免學一日,讓他實在生不起氣來。這也就縱容了皇帝,把人一直抱到了十三歲才在吟書的嚴正抗議下放棄。
皇上對于吟書諸多縱容。他好像對自己喜歡的人就是如此,拼盡所有一門心思的對他好。吟書若不是有太妃和雲硯管着,肯定被皇上慣成了一個四體不勤的小懶豬。皇上對吟書的喜愛如此明顯,朝中的大臣們從吟書十歲上就一直提心吊膽,生怕皇上一個高興就将吟書立為儲君,将大雍的百年江山拱手讓給了異姓人。
不論如何,吟書在後宮受盡寵愛,一些人難免不安。只是所有人都沒想到最後出手的人竟然會是吟書的太傅。那日是吟書十三歲生辰的第二日,他和皇上舅舅嚴正抗議,今後再不能為他代步,皇帝不舍,感嘆孩子長大了,便約定今日是他抱着代步的最後一日。為此皇上還特地抽了時間,抱着吟書一路送他上學下學。太傅看着十三歲的少年坐在皇上的肩頭嬉笑,殺心頓起。沒人人比他更清楚吟書的軟濡性子和皇上嫡長子的天資。現在皇上卻對着吟書如此寵愛,視他為嫡親長子,若是立吟書為儲。不,他不能讓皇上因為一己之私毀了大雍的百年基業,大好的江山前途。
于是他下手了,連個周密的計劃都沒有,就這麽直接将人喚至偏僻處,一石頭将人拍暈,慢慢的将人掐死。一腔愛國的熱血和三分儒生的酸腐徹底殺了皇上一幹人的措手不及,日防夜防,誰會想到儒雅的太傅會突然對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在太學裏下殺手,連暗衛都是守在入學處。
可是吟書沒死,一個突然出現的英俊少年一劍了解了行兇的太傅,将吟書送回了太妃的寝宮。看着吟書頭破血流,昏迷不醒,整個後宮都是震了一震,所有侍奉吟書之人都得了二十大板,撤換了一批宮中侍奉奴才和侍衛。皇上大怒,下旨斬了太傅的九族卻沒想到惹來百官的請願,怪不得太傅有這麽大的膽子,原來是百官早有此意。
就在皇上準備再次血洗百官時,吟書卻醒了向皇帝舅舅提了兩個要求:一,放太傅一馬;二,要那個救他的少年做伴讀。
面對剛剛醒來,雙目帶紅的吟書,皇上根本毫無拒絕之力。多年後,皇上總是要為自己當初做的決定咬牙,就是從這開始,他的乖兒子慢慢被那個小子拐走的。罷了罷了,好歹他也答應了嫁給吟書,而不是娶,自己還是頒旨,大雍容許同性結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