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青霧山
第17章 青霧山
大年初一,周沁是被手機鈴聲吵醒的。她睡眼惺忪地接通時,發現已經過了八點。
比計劃中晚了些時間,電話是林開祈打來的。熱情洋溢地告訴她,今天他外出走親戚,剛好路過東郡城,此刻正在樓下等她。
周沁從卧室中沖出來,跑到陽臺上一看,玉蘭樹旁果然站了個熟悉的身影。
方晏正在磨咖啡,空氣中彌漫出濃郁可可香氣。他看着她火速沖進衛生間去洗漱,出來時臉頰上還有沒擦幹的晶亮水珠。
“小叔,新年快樂。”她換完衣服出門前,笑意盈盈地對他說道。醒來時,她就看到手機上轉過來的壓歲錢了。
他正将熱水注入咖啡壺中,笑着說:“不用客氣,你想要喝一杯嗎?”
“好啊。”她點頭,“不過我先得下樓一趟,有同學過來了。”
出了門周沁才意識到今日太冷,溫度幾乎是近日最低。霧氣也濃重,夾着濕氣沾染在衣服和臉頰上。這樣的天氣裏走親戚,不見得是一件多麽愉悅的事情,然而林開祈依舊滿臉笑意。
陽臺上比室內要冷,因為今日沒有陽光照射,連往常溫煦的玻璃窗都透出一絲寒意。
咖啡豆放得有些多,香氣足夠濃郁,味道卻有些發酸。他慢慢喝着,傾身看向樓下的兩個身影。男生手裏提了袋子,兩人面對面不知道在說什麽。片刻後,周沁将袋子接了過來。門禁處有居民提着禮盒外出拜年,也都是裹緊了衣物。唯有小孩子蹦蹦跳跳地朝前跑,對于過年,他們總是充滿喜悅。
手機上朋友、合作夥伴、員工發來的祝福短信層出不窮,也有老友約他出去聚會吃飯。大致看了一眼後,方晏将手機扔到陽臺的木桌上,手臂墊在腦後躺在藤椅上。周沁許是經常坐在這裏,她還專門放置了一個抱枕,後背貼合處有暖意。
推門進屋,将身後的寒氣擋在走廊上。周沁回到家時,看到方晏所在的位置,很快意識到剛才樓下發生的一切,可能被他盡收眼底。
将紙袋放下後,她也推開玻璃門走了進去。
“剛才是我同學,他說順路來送一些資料。”她先開口解釋。
他臉色有笑意:“他這樣告訴你的?”
Advertisement
“什麽?”
用順路的理由專門跑一趟,借着送學習資料的借口,來送新年禮物。這樣拙劣的說辭,或許只有她信了。
方晏沒有必要點明,年輕人的喜歡昭然若揭,卻又苦心隐藏,他何必去拆穿。
“早上煮餃子吃吧,我昨天包好放在冰箱裏。豬肉白菜餡是外婆教過的,不知道我做得味道怎麽樣。”她剛從外面回來脫掉羽絨服,被陽臺縫隙裏刮進來的風吹得渾身一冷。
“好,吃完後你想出門嗎?”他們沒有什麽必要的親戚需要拜訪,但這樣始終窩在屋子裏,未免也太浪費新年光陰。
周沁輕快地答應下來。
她在客廳端起方晏磨好的咖啡,只一口眉頭都發皺。“好酸!”
“是酸味系的豆子。”他被她生動的表情逗笑,“可以不用喝。”
周沁又不舍地嘗了一口後終于放棄,她承認自己沒有這口福。方晏表示理解,加糖加奶更符合年輕人的口味。
“你年紀又不大……”她反駁道。
豬肉白菜餡水餃再度得到方晏好評,新年第一頓飯結束後,照例是他洗碗。周沁進入卧室,打開了林開祈送來的紙袋。裏面除了薄薄的練習冊,還有一頂粉色絨線帽,和同色系的毛絨手套。他還附上了薄紙卡片,說剛好搭配她之前的那條圍巾,希望她喜歡。
周沁當然不會相信所謂順路的說辭,拿着這份禮物如同燙手山芋。
這樣算什麽呢,他一腔赤忱地表露善意和關懷。可對待普通同學何必如此上心?她打開手機開始搜索可以送給男生的禮物,得找個合适時機将這份心意還回去。
剛看不久,聽到方晏敲門的聲音,詢問她是否可以出發。
将紙袋塞入衣櫃,她在出門前系上了圍巾。
車子駛出市區,視線內的風景逐漸變得陌生。
隆冬時節,沿途樹木枯索,未落葉的也呈現出灰墨色。進入郊區後,依稀可以看到屋頂的煙囪上冒出縷縷輕煙,那是當地人在燃燒煤爐取暖。周沁之前的冬天,也會依賴于這種方式過冬,記憶裏外婆的小餐館裏,冬日總是暖意融融。
天色比剛出發時要暗,今天并非出行的好日子。因為是新年第一天的特殊性,所有的昏暗都可以被原諒。
轉彎時周沁看到藍色路标上寫着,青霧山,八公裏。除此之外,并沒有多餘的指向,那應當是他們此行的終點。
方晏問她:“之前來過這裏嗎?”
“沒有,上高中前,我一直住在雲野縣。”透過車窗,周沁看到群峰連綿,陷在缥缈的山霧間,這個地名倒十分貼切。
“老家好玩嗎?”
“說不上好玩,就是非常普通的城鎮,不是說千鎮一面,大部分的城鎮只是名字不一樣。但住的時間久了,也就有感情。你如果想去看看,我可以擔任導游。”她自告奮勇。
他嘴角微彎:“現在還沒有這個打算,如果我有計劃,會麻煩你的。”
她看向窗外被雲霧遮擋的連綿群山:“我之前好像聽外婆提起過這座山,她說這裏有寺廟,那時候來還過願。”她笑,“我之前很好奇,她求的是什麽願望,還說過要和她一起來一趟。”
“後來沒有過來嗎?”
“她來這裏的時候,我在上學。後來可能是覺得無所求,她也就沒提過這個話題。”她語氣中有些惆悵,“我不知道她會患病去世,如果可以,或許應該早點來求個平安。”
“現在也不晚。”他安慰道。
在停車場下車後,周沁看到了遠照寺的路标,在一叢沙沙作響的竹林旁邊。
拐過石板路時,方晏告訴她,這裏的香火并不如其他地方興盛,一是距離市區遠,二是寺廟建造在山頂,需要爬一個小時左右才能夠抵達,心不誠者不能至也。好在逢重要日子,也會有很多人早早地來這裏燒香祈福,香火倒也可以。
冬日樹葉凋敝,上山的石階上堆疊着枯葉,以銀杏居多,秋季來這裏觀賞金色滿山應當會很美。松樹倒沒有什麽變化,松針在微風中微微顫動。他們拾級而上,枯草上還帶着昨夜的晶瑩露珠。周圍幽靜清寧。偶爾有鳥雀覓食,振翅飛過枝桠間,将這份寧靜打破。
後來路過走在前面的一對夫妻,周沁回應着他們的微笑,繼續鼓起勁去追趕前面的身影。
原本的寒冷因為運動蕩然無存,身上已經發熱出汗。她解開了羽絨服的拉鏈,将圍巾取下來搭在手臂上。
“別松外套,一冷一熱的容易感冒。”方晏提醒到。
她非常自信:“沒事,我身體素質好着呢。”
話雖如此,後面的路程中,他還是适當放緩了步調等她。冬日霧色中,他穿深色大衣,顯得清淨疏淡,抓不住的遠。
遠遠地,周沁看見寺院大門開放,空氣中也有燃香的氣息。莊嚴的建築一角,進入視線。
她累得氣喘籲籲,方晏只是臉色輕微發紅。她跟在他身後走入大殿,昏暗中燭火搖曳,看到蒲團上已有人跪坐叩首,是虔誠祈福的模樣。
慈眉善目的佛祖看着她,不知為何,周沁在那一瞬間想落淚。
他将香點燃,放在香爐中間,對着佛像恭順敬禮。
又取來三支遞給她:“去給你媽媽上一炷香吧。”
等周沁從寶殿中出來後,看到他正站在外面的柱子旁,和穿藍色袍子的僧人說話。空氣清冷,青煙缭繞,使他因此也給人一種遠離塵世的淡泊感。
僧人向他雙手合十告別,身影消失在拐角處。
方晏看到她後招手示意過來:“吃了齋飯再走?這裏的素食做得還不錯。”
他應當之前就來過,對遠照寺明顯很熟悉。
“好啊。”她應聲,這麽早下山也沒有什麽事情。
方晏見她臉上紅暈未散,問:“會不會感覺累?”
“不會。”周沁的心自從來到這裏後,驀然就靜了下來。她和外婆、母親說了一些話,即使時間短暫,可她相信她們會聽到。
“送給你。”他遞過來一串珠子,“剛和師父聊天,說是紫檀木制作,寺裏送給香客的禮物。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寄托下平安倒也可以。”
落在掌心的手串應當有 108 顆,顏色低調,散發出沉靜氣息,觸摸時也有溫潤觸感。
“小叔。”她跟在他身後,十分不解,“為什麽師傅只送給你手串,我沒有嗎?”
他露出笑意:“你也去捐一些香火錢,我猜很有可能會獲贈一條。”
周沁了然,原因在此。知道這條手串應該是寺院的心意,她猜測他可能給了不小的一筆錢。
“它只能保平安?”她将手串提起來細看,“可以保佑金榜題名嗎?”
“應該可以,只要你足夠心誠。”
她歡喜地将手腕從羽絨服衣袖中伸出來,腕骨纖細白皙,像脆嫩藕節剛被清洗出來,泛出脆生生的活力。
繞了五圈後,差不多只剩下不長的距離。她松開手,衣服重新垂落下來,輕輕包裹住皮膚和手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