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慧極必傷

第53章 慧極必傷

只是這個時間并不大巧, 黛玉姐弟和太子竟都錯過了這個拜帖。

如今已近午時,但是林俊一早就自己騎着馬,護送着黛玉往長公主府去了。他原本是打算送人過去便回家來, 等宴席差不多散了的時候, 再去接人, 但回去的路上,卻碰上了要去吃酒看戲的賈寶玉和薛蟠等人, 硬被拉着去喝了兩杯酒。

林俊知道他們的性子,原也是不想去的, 但是賈寶玉又是想來喜歡林俊這種長得秀麗的男子, 既碰到了他, 便怎樣都要拉着一同過去。

薛蟠亦是知道了自己那日得罪了太子殿下,當日回去便被薛姨媽和寶釵說了一通,今日見着林俊, 又知他是與明湛交好的, 便也夥着寶玉拉他同去。

林俊推辭不過, 便只好遣人回家去說了一聲, 便也同他們往醉仙樓去了。

不說林俊如何如同賈寶玉、薛蟠等人應酬交際,卻說黛玉到了長公主府後, 原也是有些謹慎的。畢竟, 她們來了京城這麽些日子,并未怎麽出來交際過, 更只是端午節那日在宮裏的宴席上匆匆見了長公主一面, 并不熟悉她的性子。

但這份小心謹慎也并未持續多久, 黛玉不過剛進了內院, 長公主那邊已派着宮女來接了, 見了黛玉過來, 忙迎上前來,笑道:“給林姑娘請安,我們公主,正在裏面等着姑娘呢。”

黛玉微微點頭,便跟着這位宮女再向裏走去。且說,公主府院子的建制規格确實比一般的府邸要高上許多,從二門處往公主所在的後院走,她便覺得自己花上了不少時間,但這宮女想必也是特意細心尋了最合适的路,來領着黛玉。

雖然如今還是在夏日,但黛玉并未覺得有多少熱氣,選的路也多是平整好走的,路上景色亦是不錯,只是黛玉多數是低着頭的,并未仔細瞧過。

好容易到了公主所在的院子,明蘊正一個人依着欄杆在喂魚,見着黛玉過來,也不等她行過禮,便笑道:“這便是林大人家的姑娘罷,就咱們兩人在這兒,很不必這麽多禮,快上前來,讓我瞧瞧。”

黛玉擡頭,聞言,順着她的意思,往前走。今日她特意挑了一身淡綠色的紗裙,又配上了一件鵝黃色的披帛,她長得纖細,這兩年身量又高了許多,配上這一身清透的顏色,于這炎炎夏日中,卻是讓人更有些沁人心脾之感。

這般模樣,縱使明蘊在宮中見慣了環肥燕瘦許多好顏色的姑娘,再見黛玉之時,亦覺得眼前一亮。

她拉過黛玉的手,讓她同自己一起坐在這長椅上,笑道:“你不用這麽謹慎,這處也沒旁人,我給你送去的帖子,上面的時間本就比別人的早了半個時辰,就是想先和你說說話。”

黛玉點了點頭,又柔聲道:“勞長公主費心惦記着了。”

“那日,明湛那小子來找我,就是為了讓我給你下帖子,讓你也出來散散心。你們家的事情我也聽說了,如今雖說在這京城,但也并不好出門走動,生怕一步行差踏錯,給你父親帶去麻煩。不過,在我這兒,你只管放心,我們只談詩書,不談其它。”

Advertisement

“林僖知道了。”這樣應着,她又想到了明湛同他說過得這位長公主的事情,便又有些猶豫着,想要問些什麽。

明蘊似乎也瞧了出來,便拍了拍她的手說道:“想問什麽,直說便是,不用太外道才是。你剛來京城,可能不大知道我,年輕的時候,我可是最離經叛道的,所以,想說什麽,都不怕的。”

黛玉聽聞,點了點頭,還是略猶豫了一下,方才悄聲問道:“我聽聞,長公主如今的書坊內,有些書的批注是長公主親自寫的?”

“明湛那小子和你說的吧?這件事情同你說也無妨,只是可不許讓外面的人知道。”她嘆了嘆氣,又笑道:“我倒不是為了自己,只不過那些酸腐的書生你也是知道的,若是知道是我們這種‘女子’寫的批注,怕是不光要嗤之以鼻,還要極力抨擊呢。”

“世上确實有人如此認為,對女子的束縛和偏見積聚愈深,難以清除,便連我們自己,有時也不自覺地被影響着。”黛玉這樣說着,也不由想起了那日在馬車上賈敏對林俊說的話。

她知道賈敏素日是很疼自己的,也知道她那番話,也是不想讓自己同元春一般、同寶釵一般,要為家族而舍棄自己原本的命運,因為她知道女子獨立地在這個世界有多艱難,所以才那般囑咐林俊。

但這同時,又何嘗不是對他們自己的一種設限呢?

她知道自己想要地太多了些,有時也應該懂得知足才是,可是又控制不住自己那般想。

黛玉這樣想着,又聽明蘊說道:“所以,我們要自己給自己找些樂趣呀,我如今做的事情,你便可以做,我沒有做的事情,你同樣可以做。”這樣說着,她又頓了頓,說道:“但是,也不要太過逞強,過剛易折,當你的家世、家人可以給你更好的環境、更多的選擇時,也不要完全抛棄。”

“可,我……”黛玉正想問着什麽,另一邊亦有宮女前來,原來是別家的姑娘已有到的了。

明蘊聽後,便笑着拉着黛玉的手,往那邊的席面走去。

其實,今日她也并未邀請許多人來,算上黛玉,也不過是六七個人罷了,都是十歲左右的小姑娘,素日也都是愛看書、作詩的,黛玉雖是同他們初次見面,但不過聊了幾句,便覺熟絡了很多。

他們今日以海棠為題作詩,并不限時也不限韻,不過各人作自己喜歡的,一起欣賞一番,也并不一定要評出孰高孰低,故而,做起詩來,也沒什麽壓力。

幾人湊在一處,或是看一會子別人作的詩,或是自己提筆寫上一首,或是對弈下棋,或是依欄垂釣,時辰過得倒也很快,不久後,便也将到了午膳時分,明蘊領着他們用了些吃食,又坐了一會子,便就讓他們各自散去了。

不過,明蘊今日亦是歡喜的,若說今日初見黛玉時,或許只是驚豔于她的容貌,贊賞于她的思想,待見了她的詩後,卻更是十分欣賞她的才情。

故而,臨走時,還囑咐着黛玉要常過來坐坐,又悄聲囑咐道:“我今日見了你,才也知道為何明湛定要讓你常出來見見人、散散心了,你這丫頭,才情好,長得也好,就是這眼角眉梢啊,心事太多,須記得慧極必傷,這生活啊,還是得自己看得開才是。”

“多謝長公主囑托,林僖明白了。”

明蘊點點頭,又拍了拍她的手,說道:“沒事兒常來我這兒待着。”

“是,我記得了,長公主留步罷,我自己出去就行了。”

黛玉辭別明蘊,便戴上面紗,往院外面走,這時林俊亦已同賈寶玉那處回來了,見了黛玉,扶着她上車後,便往自家走去。卻不想,剛走出長公主府一小段路,便見着明湛亦騎着馬,等在這裏。

林俊見了,便要下馬問安,只是反被明湛攔住了,說道:“沒這麽多禮。”

“殿下今日功課不忙嗎?”

“功課還好,只是前些日子跟着父皇商量事情,倒是忙了幾日。”他這樣說着,又瞧了瞧旁邊的馬車,稍微放大了些聲音,說道:“今日父皇同我說,他已下旨給金陵官員徹查人口拐賣一事了,我想着你們應也記着這事,就順便來說說。”

“殿下哪裏是順便,明明剛從聖人那邊出來,就在這裏等林家的馬車了,連東宮都沒回呢。”從小跟着明湛的小太監泰喜,站在馬下先挑笑着。

“泰喜,我最近是不是對你太好了?”

明湛假作嗔怒地沖着泰喜說,但餘光亦瞧向了馬車那邊,他今日過來,雖是要告訴他們人口拐賣一事,但也是擔心黛玉今日在長公主府玩得不好,想要來看看。只是他身份太過顯眼,并不好在長公主門前等着,便只在他們回林府的必經之地處守着。

幾人就這樣,緩緩地往林家去,但剛到了林家門前,林俊走到馬車前欲扶着黛玉下車,便見小厮快步走上來,笑嘻嘻行了禮,說道:“夫人讓我在這兒候着公子呢,甄家二爺今兒到京城了,如今正在咱們府裏,說您要是回來了,先別急着回房更衣,讓先去見見呢。”

他們聞言,便也沒耽擱,直往正院走去。待到了屋內,賈敏正拉着甄璟在說話,這些年甄璟在揚州便常往林家去,他們不在揚州這段日子,林如海信中也常說,他時常過去看望着自己。故而,甄璟與林家而言,倒也算是同親戚家的小孩兒一般無二了。

如今許久未見,甄璟又是舟車勞頓到的京城,賈敏收到拜帖時,本也沒急着讓他過來,只是又擔心他一人在這邊,恐怕還不大習慣,便一面又遣了幾個下人去給他收拾院子,一面讓他來家裏用了晚膳再走。

但甄璟這番來京城到底沒有提前同黛玉說過,明湛亦是因為聖人并不欲現在就對外宣旨他要來作伴讀之事,明湛便也沒告知林家,其實也是因為此前甄璟同他的信中,雖提到過林家,但到底忌諱着,不曾多說,故而,明湛并不知曉他同黛玉情誼之深。

故而,幾人乍一見面,竟是都有些尴尬。

黛玉一面為着甄璟平安到京城而歡喜,一面又氣着他什麽都不肯同自己說。而甄璟亦沒想到明湛竟會同黛玉姐弟一同過來,且瞧着他們已然是十分熟絡的樣子。

他就這樣一面用餘光一直瞧着黛玉,一面又打起精神給明湛行了一禮,而後又扯起笑容,說道:“我竟不知殿下同林……林俊這麽熟悉。”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