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碎瓊亂玉6
第21章 碎瓊亂玉6
==========================
晚霞漸漸被濃墨吞并,夜風狂搖,涼寒霜起。
太子別院的那藤條秋千,毫無章法的亂晃,那被鐵絲綁着的滿樹絨花,也被吹落不少。
春景堂內燈火璀璨,堂內一大一小兩個身影隔着窗柩面對面坐在貴妃榻上,顯得寧和靜平。
今兒下午陸绮凝從雲瑜家中出來,就帶着楊文華,後頭又去了幾家前兩日被無罪釋放的百姓家中,她回來時,一邊派幾個侍衛帶着雲瑜兩口子,去了衛氏祖墳,一邊派侍衛去了衛氏九族抓人。
她隔着窗桕瞧了瞧,這會兒衛氏一族應該上了刑臺了罷。
原本她跟眼前這四歲的女幼童在院中玩捉迷藏,哪曾想沒過多久起了大風,只得挪到屋裏,她手托着頭,看着她對面坐的楊文華。
楊文華,文章華采,好名字。
這四歲的孩童左手邊放着兩個玉棋笥,裏頭的黑白玉棋被她全部倒在榻上,右手在玩抓子兒。
陸绮凝示意晴雲幫她把榻上桌子給撤了,她盤腿往前坐了坐,裙擺也被她掖回來些,不至于影響待會兒發揮,手順着孩童的發間,柔聲道:“姨來教你好不好。”
那盞琉璃燈,她吩咐聞晴從前廳拎了進來,就挂在貴妃榻不遠處,燈光細膩無瑕,霎時讓滿屋燈盞黯然失色。
溶溶春水浸春雲,碧琉璃滑淨無塵①。
楊文華小手攥着幾個黑棋子,手心朝上一丢,立馬又從貴妃榻上又抓了個白棋子在手心,那剛往上丢的棋子,穩落在她手心,與那顆剛抓的白子碰撞②。
她頭頂紮着兩個丸子,只用粗布打着兩個單結,人安靜的像清潭,只聽棋子碰撞聲音清冽,聞陸绮凝言,側頭奶聲奶氣,童言無忌道:“大姐姐也孤單嗎?”
楊文華不認生,只是她每年都會被阿娘帶着下田地,她就蹲在小徑上玩抓子。
Advertisement
幼時她便沒見過阿爹,別的比她大的孩童見她都繞道走,她阿娘每每都言:阿爹去了很遠的地方,要很久才回來。
阿娘還告訴她,別家孩子都不是我們文華,抓子是孤單的,但我們文華是個頂天立地的女孩子,不怕孤單。
陸绮凝神情滞了一瞬,書上寫人言可畏,竟連孩子都不放過嗎?
她撿起三個白子,聲音很輕,“每個人都會形單影只,姨自然也會。”
喧嘩過後依舊是無邊的靜寂,即便是被前擁後簇的人也會感到孤單,陸绮凝曉得她心中所思并不是這孩童所經歷的。
這孩童的父親含冤入獄,街裏四鄰家的孩童都跟躲瘟神似的,連帶着家中孩子都難辭其咎。
究竟是公道自在人心,還是事在人為。
楊文華把所有的棋子推到一邊,只留了一個白子和黑子,她手中攥着三個黑子,笑吟吟地望着陸绮凝,她阿娘沒說這大姐姐是誰,只看着人和她阿娘一樣漂亮,咯咯笑起來,“大姐姐,我教你。”
難得有人願意陪她玩,她樂此不疲。
陸绮凝彎眼一笑,手指在這孩童鼻尖劃過,“好。”
太子別院今兒多了個孩子,小廚房便多做了幾道花樣擺盤的菜,一一被端進春景堂,南珵斂身寒涼回來。
他比陸绮凝多去了一家,衛氏一族上晚上被押去刑場的事,他沒去看着,只暗中插了侍衛看着,工,刑房兩位大人盯着行刑。
這個節骨眼上,這兩位大人是不會敢與他作對的勾當,私放逃犯,畢竟保命要緊,但一定會有大人與別的人勾結。
衛氏一族明着說是因衛朝考上狀元,光耀門楣,暗地裏多少族人為他周旋,不可而知。
往往人越多之地,越容易橫生變故,不過南珵和陸绮凝的暗衛也不是吃素的。
魚兒躍出水面,總會留下波紋的。
南珵快步走到春景堂,他沒回來時,陸绮凝派人禀過他,說今晚家中有個孩子,是以他一推門進來,就有三雙眼睛看他。
外頭風大,春景堂的門關得嚴實,生怕一丁點冷風吹着難受,貴妃榻上兩個人加起來才跟南珵一邊大,就這麽直直都朝他看過來。
楊文華雖不認生,但也悄悄往陸绮凝懷中挪了挪。
南珵對春景堂的一應陳設都很熟悉,這擺設跟他去昭平候府,陸書予閨房時的陳設一模一樣。
只這盞原本在前廳的琉璃燈,被挑高挂在春景堂屋內,這燈宛若春水涓柔無聲,照着他的眼中景。
陸绮凝發髻是散的,烏發柔軟如輕絲,她常時只會簪一只簪子,她和她阿娘一樣,不喜穿金戴銀,多以玉簪簪發。
她的長相本是極其耀眼,常日淡妝總是很淡雅,襯着她清麗脫俗,即便褪了粉黛,暖白的光映在她臉上,像晨曦薄霧褪去,一眼便令人難忘的芙蓉。
三千芙蓉獨枝惹人眼。
屋內的婢女見太子進來,桌上的膳食一應擺放好,便退了出去,把門也關上。
南珵過來把孩童抱在腿上坐,“我沒去,放心。”他沒把‘刑場’二字說出,當着孩子面,還是要顧忌一些。
剛楊文華挨着陸绮凝懷裏坐,又一把被南珵抱起,夫妻倆人也挨着很近。
這人剛坐下,陸绮凝似乎都感到外頭的風灌進了她鼻腔,霜寒意重,她點點頭,而後轉身去找自己的鞋穿,“抱她過來吃飯罷。”
桌上擺着一些侍衛采買回來的果子,有嫣紅的薔薇果、也有曬幹的果肉幹,菜肴也是她吩咐小廚房做的軟爛一些。
陸绮凝先坐下的,南珵挨着她坐,把孩子放在他這一側。
“都城來信兒了,信上說江大小姐可歸。”四歲的孩童已經無需喂飯了,南珵用勺子給這孩子盛了些湯,夾了一些菜肴放在碟中。
他放下公筷把信拿給陸绮凝看,這信上有些字不好在孩子面前讀。
陸绮凝看了眼南珵薄唇輕啓,欲言又止,放下筷子,把信拆開來看:
江大小姐命數未盡,靜待時機,命抵則歸矣。
什麽命抵,又是誰的命抵,陸绮凝挨着孩子在,沒問,之前送回都城的另一封信,那封寫着三年前是聯名上書打頭的人是誰。
前些天那封信收到回信,就是江大善人,她和南珵一下江南,便派人親查了,江氏一族,無任何纰漏,是以江大善人是真心望江南更好,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這頓飯吃的有說有笑的,夫妻二人都怕這孩子瞧着飯桌上死氣沉沉的,從而吃的小心翼翼,索性二人東扯西聊半晌,這頓晚膳才吃完。
楊文華梳洗一番,累得睡着了,陸绮凝看着孩子睡着,起身去了隔壁書房。
南珵正垂目坐在書案後,骨節分明的手劃過那張三年前江南萬民請願的折子字裏行間,一共上萬個名字,折子也有數米長。
他眉眼冷峭,微垂眼眸,眸光帶着冷冽,犀利地掃着折子上每一個名字,有人推門而入時,他又複了溫潤如玉擡眼。
嘴角噙着笑,看着進來那姑娘朝他這邊走來,“阿予來看看,這名字,哪個可疑?”
二人心照不宣的倒是往一處想。
陸绮凝直言:“萬民請願,這種為百姓謀福祉的善事,江大善人打頭盡善盡美,背後鼓動之人卻不是大善人。”
她差原盈回家問過,江大善人道,三年前,百姓中突然掀起起義,揚言,江南周遭的郡縣,都被收複了去,過得有滋有味。
就江南無人管束,還得日日防着他國若起戰火,江南何能獨善其身,這些百姓找到江大善人後,表述意願,才有了這萬民請願之舉。
江大善人也被當做棋子擺了一道。
二人相視一笑。
自那日二人在書案有過荒唐後,南珵就往書案一側擺了張黃花梨交椅,專給陸绮凝坐,這樣人就不用坐書案上了。
陸绮凝将折子往外抻了抻,二人看的更多一些,事情一下想透了,便松快下來,她手指輕輕在折子上拍着。
她惬意笑着,仿若說着一件很平常的事,“文華剛好奇,為何你不在春景堂裏的那張梨木床上睡。”
南珵聞聲一笑,他雙手撐着書案,身子往陸書予那邊瞥着,那離他即将近在咫尺的姑娘,謹慎地往後靠着椅背。
陸绮凝有了上次的教訓,這次眼疾動作快,往後一挪,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接觸。
雖說一報還一報,南珵親她時,她還手了,可歸根還是她被占了便宜,她性子往事随風,不計較,但也得防着些。
南珵下意識挑眉,這姑娘目光攜着謹慎,好似他是那山中野老虎,能吃人似的,他梁然笑着:“陸書予,你怕我啊。”
這話他自己都不信,天底下誰都有怕的人,獨陸書予不會。
這姑娘不僅身份高貴的很,手段也想當了得,只有別人怕她的份。
總歸是個不會吃一點虧的主。
陸绮凝瞧着他的目光在她臉上打轉,她眉心輕跳,這會兒她心情好得很,“那剩下的兩房大人瞧着怕得緊呢。”
她才不怕南珵,這世道就沒有妻子怕自己郎君的,更沒有皇女怕太子的。
天底下哪有沒有野心的人,只有敢不敢有野心罷了,若說怕,也得是日後她繼位北冥皇帝後,野心勃勃,讓南珵忌憚才是。
--------------------
注釋:①出處:歐陽修-宋代《浣溪沙·湖上朱橋畫響輪》
②原本的抓子不是這樣的,被作者改了改。
原本的來源百度:先用單手将五粒子(可用圍棋子代替)握于手中向地上撒開,由對方指定一粒子,将該子撿起并向上抛出,同時将地上的子一粒一粒撿起(每次只能撿一粒,撿起後必須接住抛出的子,撿起的子放到一邊),為抓一;每次同時抓兩粒為抓二:直到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