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襄陽公主(六)
襄陽公主(六)
“二小姐,二小姐~”身後,奴仆們不住的呼喊我,我緊緊的握住手中長劍,感覺到血氣上湧,直沖腦門,即便沒有照鏡子,也能知曉此刻我臉色必定緋紅一片。
“拽住她!”阿娘說完這句話之後,身後便傳來一陣驚呼聲,我縱使再不管不顧,內心卻難免擔憂,因此本能的停下了腳步,回頭看去。一回頭,便看到阿娘閉着雙目任由奴仆們将自己扶起。我“哐當”一聲将劍扔到了地上,眼淚不自覺就流了下來,腳步更是飛奔到阿娘身邊,用盡了力氣将阿娘攬到懷抱中,抱起阿娘的那一刻,我嚎啕大哭了起來。任何時候都是威嚴強悍的阿娘此刻猶如小貓一般蜷縮在我的懷中,她全身的重量還不如那梳妝盒沉,瘦骨嶙峋的身體硌得我生疼。
我将阿娘小心的放到了床上,喚大夫前來診治,又吩咐奴婢熬參湯,正忙着,四妹妹、五妹妹和六妹妹吵鬧着擠進了屋子中。我立刻站起身,直接沖到她們三人跟前,狠狠的給她們一人一個巴掌,然後推着她們走出了屋中。
六妹妹放聲大哭了起來,我直接随手拽了奴仆手中的蒲扇,直接扔到了她臉上,輕聲卻無比威嚴的說道:“閉嘴!”
六妹妹雖然一臉的委屈,但卻立馬閉上了嘴,不發出任何的哭聲。我輕聲關上了門,看到了大姐姐慢悠悠的走了過來。
“長姐~”六妹妹無聲哭泣着,手卻摟住了大姐姐的胳膊,湊到了大姐姐身旁,用行動來顯示着自己的委屈。
“阿娘病重,你們這群毫無孝道的女兒這個時候竟然還來搗亂!”我輕聲呵斥道。
五妹妹臉上原本的急色稍稍收斂,患上了一副擔憂的樣子,也是輕聲問道:“母親身子一直很好,怎會突然如此病重?”
我長嘆了一口氣,不管眼前人是真心還是假意,哀傷的說道:“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四妹妹上前走了一步,輕輕的握住了我的手,我能清楚的看到她眼下的淤青。長孫孝政随二弟世民沖鋒陷陣時身亡,四妹妹剛嫁過去不久就成為了未亡人,雖未披麻戴孝,但現在她頭上還戴着白色珠花。
“二姐姐,我想将此信寄給父親,不知道…”
看着眼前這一個二個,我自嘲的笑了,直接截斷了她們的話,沖着她們疾言厲色道:“四妹妹,你也與二姐想法一樣,想為阿娘讨個說法?是啊!阿娘貴比公主,嫁給父親後相夫教子,将我們都養的很好,将這一大家子料理的更好。我們這幾個庶女雖比不上嫡女的風頭,但從未受過苦,再說,咱這國公府裏也沒有什麽嫡女,三妹那是按照男兒的樣子去教的。你我都嫁出府了,也應該看到旁人家的庶女是怎麽過活的。因此,在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為阿娘争一口氣,我現下就去寫信,痛斥父親。”
四妹妹立即高聲駁斥道:“父親是一家之長,你身為女兒,怎能痛斥父親呢!”
我聽着四妹妹的高聲,又是“啪”一掌打在了四妹妹的臉上,我兩手拽着四妹妹的兩臂,憤恨的說道:“你就是這樣孝敬父母的?在母親病榻前打擾,你究竟是何居心!”
長姐握住了我的手,讓我松開了四妹妹的衣襟,然後将四妹妹拽到一旁去。她與我并肩而立,看着幾個妹妹,語重心長的說道:“父母為天,你們怎可如此自私!國公府從小教導你們要知禮識禮,現在嫡母病重,你們竟然還為了自己的一點私事來打擾嫡母修養,實在是枉為人子。四妹妹,阿姐更要說說你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父親已經讓你改嫁段綸,你自當遵守便是。”
Advertisement
“可…可我夫婿才剛剛身亡。”
“父親是天!”大姐姐立刻說道。
我譏笑着看着四妹妹,說道:“你不是從小就只喜歡父親嗎?怎麽?你讓我們為父親做犧牲就可以,輪到自己就推三阻四了?”
四妹妹剛想開口反駁,大姐姐無奈的說道:“好了,不要說了,嫡母病重,我們做女兒的自然要守在嫡母的身邊。二妹妹,我們進去吧!”
大姐姐拉着我的手走進了房內,接過奴仆手中的手帕,一板一眼的伺候着昏睡着的阿娘。我緊緊的握住阿娘的手,眼淚不自覺的就掉了下來。幾個妹妹見此,只好跟在我們身邊,守着、等待着阿娘轉醒。
屋裏安靜的連彼此的呼吸都能夠聽到,我看着阿娘的眼皮動了一下,激動的湊了過去,阿娘果真慢慢的睜開了眼睛。阿娘剛睜開眼睛就看到了我,繼而欣喜的拉着我的手,磕磕絆絆的說道:“你,你不可…去…”
我将阿娘的手放在臉頰旁,哭着笑着說道:“阿娘,女兒知道,女兒不去那賤人院子裏。”
阿娘艱難的點了點頭,大姐姐麻利的像是奴仆一樣,将阿娘扶起,給阿娘喂了湯藥,阿娘看着我們這一群女兒,将藥碗推了推,氣力艱難的說道:“二丫頭,萬氏已懷了李家的骨肉,你父親将她送回家中,就是為了她能夠安心生産,你切莫不可為難她,能做到否?”
我不住的點頭,應聲答“好”。
“我的病情現下不能告訴你們父親、你們兄弟和三丫頭,她們正在為我們李家拼未來,若是因為我而分心,那阿娘實在是萬死難辭其咎啊!”
“阿娘,你不要這樣說,女兒會找盡名醫,一定将阿娘的病治好。”我緊緊的握住阿娘的手,阿娘又不住的咳嗽了起來,我連忙不住撫着阿娘的胸口,幫她順氣。
阿娘咳嗽平穩,這才又開口說道:“四丫頭,你一向最孝順你父親,長孫孝政已死,但你父親正在為我們李氏拼搏,你難道會違背你父親的意願嗎?”
我看向四妹妹,四妹妹深深磕了一個響頭,然後挺直了脊梁,縱使眼中泛着淚花,但仍舊是一副笑顏。
“女兒聽從父母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