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高密公主(四)
高密公主(四)
嫡母自從來到太原後便身子有恙,這事是父親太原起兵後,我被匆匆送到太原才知曉的事情;父親來到太原後不久,便揭竿而起,以“志在尊隋”為旗號,宣布尊立代王為帝,這是我被匆匆送到太原的途中才知曉的事情;丈夫長孫孝政跟随二弟世民一起随父親出征,在對陣中不幸身亡,這是我在衆人都知曉後才知曉的事情;兵部尚書段文振次子段綸響應父親起義,在藍田聚集了一萬兵馬,大哥建成為了籠絡段綸,在府中尚無其他可以出嫁的女眷中選了我這個剛剛喪夫的妹妹嫁與段綸,父親随後知曉,這是我在看到婚服被送至房中才匆匆知曉的事情。
我們幾個女兒走出嫡母院子後,我不禁笑着問道:“我們女子在這世間究竟算什麽?”而後,我看向大姐姐、看向五妹妹、看向六妹妹。六妹妹一貫是在接觸到旁人目光後匆匆躲閃,五妹妹自嘲的笑了笑,随後心如死灰般說道:“若是我的夫君被殺了,等我如四姐姐一般被長兄指與旁人的時候,我再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我最後看向了大姐姐,大姐姐保持着一貫端莊的樣子,眼神中卻有責備。她像是老氣橫秋的婦人一般說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父親已經為你再次擇婿,你便只好聽從父親的話了。不過,這事實在是不妥,你這守孝才一月不足,怎麽就能另嫁他人呢!這置禮法于何處呢!”
我原本握成拳頭的手漸漸的松開了,看着眼前的大姐姐,我自嘲的笑了起來,是啊!大姐姐變成如今這個只知道禮法的樣子,我難道就沒有過錯嗎?現下我聽到大姐姐的這話,難道不是我的報應嗎?我搖了搖頭,轉身離開。
回到屋中,看着桌上的鮮紅嫁衣,又看着一旁的孝服,我卻是一步也不敢走進去,我向後退去,剛退了一步,五妹妹便出現在我身後,扶住了我的後腰。
五妹妹走過我身旁,大大咧咧的坐了下來,摸了摸我的嫁衣,看着我說道:“四姐姐你也不必如此…”
“你難道不覺得難堪嗎?”我立刻反問道。
五妹妹放下了嫁衣,滿不在乎的問道:“那是四姐姐你的面子重要還是父親與我們的性命重要呢?哦,對了,阿姐一向是不管我們其他人的死活的,阿姐心中只有父親。那妹妹再重新問一遍阿姐,是面子重要還是父親的性命和大業重要?”
我無力的坐了下來,堅定的回答道:“自然是父親重要。”
五妹妹握住了我的手,笑着說道:“既然父親重要,那姐姐就不必再空添煩惱了。段綸不僅是兵部尚書的次子,妹妹聽說她少年時便以俠氣著稱,與長孫孝政相比,她才更是良人。況且,父親起兵後,他雖遠在藍田,卻能聚集數萬人來響應父親,這難道不正與姐姐一樣嗎?”
這時候,一陣風突然傳來,寬大的孝服被吹落在地,五妹妹笑着說道:“看,就連上天都同意了呢!阿姐,你實在不必為了面子而煩憂,只要父親能夠成就大業,那你和姐夫就是大功臣,到時候,誰也不會再說起此事來。”
聽着五妹妹的勸導,我內心的不安逐漸平息了,心中更是湧起了一陣的激動。等我意識到我的激動之後,我便開始忏悔自己的想法,好女怎能嫁二夫呢!就算因為時勢而改嫁,我又怎能欣喜呢!
黃昏,我在院子中散步,剛走了不久,就看到了萬氏挺着肚子一臉幸福的走過來。萬氏一見到我,倒是率先福了福身子,我當即便也還禮,甚至十分羞愧尴尬的說道:“姨娘折煞我了…”
萬氏笑眯眯的握住了我的手,十分熟絡的說道:“我的年歲應該跟四小姐差不多大,四小姐不必如此害羞。我雖然是國公爺的妾侍,但妾侍就是奴婢,四小姐是國公府正經的小姐,我向四小姐行禮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看着萬氏一臉的恭敬,再看着萬氏那尖尖的肚子,我不由自主的說道:“這定是一個小弟弟呢!”
Advertisement
“希望真如四小姐所言,我能夠為國公爺再誕下一個子嗣。”萬氏緊緊的握住我的手,毫不避嫌地說道:“長孫大人的事情,我也略有耳聞,實在是可惜了,不過長孫大人也是為了國公爺,你們夫妻二人實在是孝順。”
我一聽到她說長孫二字,眼淚便不自覺的掉了下來,萬氏一看到我掉眼淚,趕緊拿起手帕幫我擦眼淚,并不住的責怪自己道:“我這該死的嘴,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四小姐可千萬不要傷心了。”
我擦了擦眼淚,心中對萬氏的好感又多了幾分,不由自主的便問道:“姨娘是剛從戰場上回來的人,不知道父親這陣如何了?飯進的香不香?有沒有受傷?”
萬氏拉着我坐到了涼亭中,一臉真誠的對着我說道:“國公府可真是個好地方,個個都如四小姐一般孝順又懂事。我一直敬仰國公爺,能夠被國公爺收入房中,實在是幸事。在霍邑,我開始伺候國公爺,一直是盡心盡力的,國公爺沒有受傷,飯進的也香,雖然疲憊,但也是為了大業。”
聽了萬氏的話,我心中的石頭總算是落下了,我笑着說道:“那就好,那就好…”
我與萬氏聊起來甚是投緣,更是與她一同用了晚飯,一直到天色完全黑了下來,我這才萬氏的院子中離開。
我又來到了嫡母的院子中,一進院子,就聞到了直沖鼻腔的苦藥味。我剛到太原的時候,也曾問過奴仆,奴仆們說嫡母這病是剛來太原便有的,但那時候父親和兄弟們正忙着,嫡母也沒有太在意,等到父親太原起兵離開之後,嫡母這一下子沒有撐過去,便病倒了。自從嫡母病倒了之後,二姐姐就一直守在了嫡母的身邊,我們其餘幾個女兒,也只能守在二姐姐的身後,幫襯着她。
我剛走進屋子裏,就看到了五妹妹走了出來。然而,五妹妹一改午後勸導我的溫柔态度,急匆匆的跑出了屋子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