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十八章

二一。

《亂世佳人》

當時是在看《白夜行》時,女主很小的時候就讀的一本書。《白》裏只是微微一提——《飄》裏的女主是個精明的人。

但這本書一直沒看,電影時間還挺長。

前兩個小時,斯佳麗任性、癡情、不畏世俗、強勢、堅強勇敢…她因為履行對喜歡人的話,對情敵百般照顧,穿越火線,面對饑餓和要養活的一家人,也沒有放棄,種棉花幹起粗活。

也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一個半小時,她變得一個利己、自私、要強,怕自己再次貧窮挨餓。

也有甜的時候,就是她和瑞德在一起,瑞德對她簡直不要太好,百依百順,帶她去度豪華蜜月、建造華麗的宮殿。

瑞德知道她想要什麽,就像他說的,那些傻瓜從來沒有給她這樣的吻。

斯佳麗也是喜歡瑞德的吧,如梅蘭妮所說,是她自己還沒意識到。像瑞德酒後□□她早上醒來她神清氣爽很開心,還有瑞德帶女兒出去玩回來她明顯是高興的,雖然口是心非說不給他生孩子但還是留下了。

有個問題又來了:要找一個相似還是互補的人?

如果斯佳麗能認清對阿什利是得不到的執念,那她和瑞德會很好吧。

瑞德說她自己親手葬送自己的幸福,後來他的愛都給了女兒,把她養成公主。女兒死後他的信念都沒了,他說的一段話特感人。

“我總愛把邦尼當成是你,那個天真的小姑娘,她那麽像你,所以我嬌慣她就像嬌慣你一樣。”

“我們很像都夠壞,自私聰明,什麽事情我們一眼就能看明白…我愛你勝過愛任何女人,等待你的時間比等任何女人都長…在你面前是個愛你的戰士,期待你的擁抱,期待把你的親吻帶到戰場,不要害怕愛我,你在給一個準備赴死的戰士送行。斯佳麗,吻我,就一次。”

—“你別告訴任何人。”

Advertisement

“還是個小僞君子。”

—“你不和我吻別?”

“這一下午還沒親夠嗎?”

“你真讨厭,永遠別回來了。”

“我會回來的。”

二二。

《革命之路》

愛情與婚姻,現實與理想,堅持與妥協?

也是個講婚姻的電影,讓人很恐婚。

當開始的激情散去,生活只剩下菜米油鹽時,都非要走到這個地步嗎?男人的幼稚現實,女人的務實強勢,互不妥協。然後生氣吵架,出軌尋找樂趣或者發洩,再貌合神離的相處。

想想都挺恐怖的。

我覺得如果以後結婚,或者找到另一半,我的控制欲應該會很強,因為我的疑心重,還敏感,我知道這樣不好,控制不住,但我又不想找個特別醜老實的人,更何況醜人還多作怪呢。

害。

巴黎對女主是一個希望,是她生活乃至人生重新開始的希望,類似烏托邦的存在。所有人都說你們的想法不切實際,只不過是換一個地方繼續痛苦,重複以前的經歷。

但是,沒有到過的地方你怎麽又知道會發生什麽呢?

波瀾不驚的生活雖然苦,繁瑣事一堆,而遠方更是未知,沒有人為了那些未知去冒失去目前看來還算過得去日子的風險。

女主說:“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才需要勇氣。”

我特別讨厭一個人開始答應了一件事,之後又做不到,就跟強迫症似的,要是真有這種事,我會超級煩,想跟他老死不相往來那種。

男主試圖跟女主和解,聊聊不去巴黎,以後的日子怎麽過,duck不必,不去就沒什麽好聊的。雖然溝通很重要。

答應了的事,就因為有了更高的薪酬,就得毀約?他是向現實妥協了吧,有了錢不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事也OK。

還有個,電影最後,老頭子把助聽器摘了,不聽老婆子的絮叨。開始我覺得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溝通不到一起怎麽辦呢?就像三觀不同。

“當時我和其他人一樣怕得要命,不過內心覺得超棒,我覺得生氣勃勃、熱血沸騰,我覺得一切都似乎更真實,穿制服的大兵、草原上的積雪,我們一起行進,我當然很害怕,不過呢,我一直覺得這就是了,這就是真的生活。

我也有過這種感覺。

幾時?

我們第一次上床。”

“你們這種人幹嘛逃避?

我們并沒有逃。

那幹嘛去巴黎?

為了過不同的生活,也許我們是想要逃避,逃避這裏沒有希望的空虛生活。

很多人知道生活空虛,承認沒有希望需要真正的勇氣。

要是瘋狂代表真真切切過生活,那我不在乎我們完全瘋了。”

“我不一定要去巴黎。

你只是想……離開這裏,對吧?

我只想享受人生,讓我們真正的過生活,我一直以為這是我們的秘密,我們一定會活得很精彩。我不确定該怎麽做,不過這個可能性讓我擁有希望。我真可悲,我真蠢。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從來沒有許下的承諾。法蘭克知道他要什麽,他找到自己的社會定位,結了婚,有兩個孩子,這就應該夠了。對他是夠了,而且他說的對,我們根本就不特別,并沒有注定會做出大事。

-不,你們是魏氏夫婦,一對人人稱羨的模範夫妻。

-我看到根本截然不同的未來,我沒辦法視而不見,我不能離開,也不想留下來,誰也不需要我。”

“難道你不知道我要你在乎我?

我知道,如果我愛你我會在乎,但是我才發現我不再愛你,所以我寧願不談這件事。”

“他真是個男子漢大丈夫,而且是個顧家的好男人。我真替你難過,不過也許你們天生一對,看你這個樣子,我也開始替他難過了。你一定讓他很難堪,他只能把你的肚子搞大,才能證明自己帶種。

我也替自己難過,我一定是世上最可憐的家夥,說真的,我沒有值得高興的事。不過,你們知道嗎,我有件高興的事,我不是你肚子裏的那個孩子。”

二三。

《82年生的金智英》

金智英為什麽會成這樣呢?

從小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大,乃至整個社會對男性的偏愛。

媽媽在這種甚至更糟的環境下,依然活得很堅強,為哥哥弟弟的學業拼命工作掙錢,自己擠時間完成高中學業,後來結婚再照顧一個大家庭。生活很苦,但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姐姐與她差不多的年紀,她開朗大膽潑辣,遇事有自己的見解,把她和弟弟的生活學習打理的整整有條,大學上了不喜歡的師範,因為當老師工作穩定家裏又需要錢。還沒結婚,也不顧大姑之類人的埋汰,理直氣壯地頂回去,對人人寵愛的弟弟也是毫不客氣的使喚。

鄭代賢知道她的苦楚,試圖去理解她,對她不錯。

那麽問題來了。

“男主外女主內”。鄭代賢沒有照顧女兒的負擔,還有工作可做,而她不僅要承受懷孕上孩子的痛,工作也得半途而廢,家裏事務都她來做。這讓我想起《革命之路》裏妻子也是家庭主婦,失去對生活的熱愛,急于改變。

這并不能說明她們不喜歡孩子,而是孩子是兩個人的,家庭也是,男人可以說要掙錢養家甚至說比女方賺的多,但這能作為他脫責的理由嗎?

女性也有選擇權。

男方家庭。婆婆家裏也有女兒,她也知道女兒在婆家受苦受累,為什麽不能将心比心呢?

金智英本身。她性格內向,沉默不語,遇事也會反駁,不過大多在心裏,她可能潛意識知道,反駁也沒用,那就算了。

我在想她姐結婚也會像她這樣嗎?

她參加社團,認識幾個人,對人善良,交過兩個男朋友,認真學習,找工作失敗也不放棄,與同事相處也挺好,懂得一些為人處事。

後來懷孕辭職女兒出生,她變得更敏感,在意別人的看法,就算素不相識的外人。生活日複一日,無趣枯燥,沒有人理解,老人的封建觀念,再加上性格使然,一切默默承受。

最後她去看醫生,說她也感受到身為媽媽、人妻的快樂,但是總有一堵牆,不管往哪裏走都如此,她說可能是她的原因,好像只有她一人活得如此糟。

醫生問她如何處理不快樂。

她在買咖啡時因為女兒的搗亂不小心把被子打灑,幾個陌生人議論非非。她大膽地走過去說,你知道我走過什麽的路,過着什麽生活嗎,就随便評論,我也可以說你是什麽人嗎。

我想到一句話。

“你沒有資格評價別人的生活,因為你沒有經歷過。”

這可真能解決不少問題啊。

哪有那麽多感同身受啊,就算最親的人也不能。

更何況婚姻真的不只是兩個人的事。

真能灑脫有幾人啊。

是這樣的。

苦都忘肚子裏吞。

二四。

《婚姻故事》

又來了又來了!

我在想如果男女主開始把寫好的信念一遍,他們的結局會不會有所不同。

應該也不會。

最初的最初都是彼此愛的模樣,後來的後來都無法回頭。

男主強勢、有控制欲、不會傾聽、生活不能自理,但是女主對他這些有往好方面的理解。不過,還是因為以上缺點忍不住了,在婚姻裏,她不是獨立的個體。

有一個地方和《革命之路》差不多的,在得知男主出軌,女主也跟別人雖然不是實質性的,她說類似這樣的話:想要改變生活。還有針鋒相對,互說不滿,太燃了吧!但方式選錯了。

還有個可怕的地方,女主對男主的性格與行為無法忍受時,下一秒又因為他的誇贊昏了頭,生活繼續,如此反複。

我想到《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裏伊紋遭受家暴,卻無法離開那個男人直到他殺了他們未出生的孩子,她知道那個男人永遠不會變,然後選擇離婚。

還有最近又上熱搜的北大pua事件,男人的精神控制,不停地貶低對方的人格以及其他喪心病狂的事。

女人為什麽不會保護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傷呢?

女人真心的愛,男人不家暴時的甜言蜜語與保證,又或者金錢誘惑、個人癖好等。

真tm要怎麽去相信一個人,日久感覺也不會見人心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