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1.
遖宿風土人情令人頗覺新鮮,公孫钤也想多花些時間領略。若不是要和別國使者明裏暗裏相互試探、劍拔弩張的話。
比起在典客署的初識,此時會面,幾人之間,漸無當時舒心暢快之感。但他們各為其主,對于私交本就無法強求。
齊之侃對天璇軟硬不吃,仲堃儀或許是因政見問題,近日對公孫钤避而不見。于是今日,便只有慕容離與他行走談天。
遖宿有許多本國少見的花草,公孫钤聽着慕容離說話,時不時也分神看看。王上自己頹廢時,也不愛看周圍人在眼前忙活,花匠樂得清閑,路旁樹枝就長得茂盛雜亂。想起往日退朝,王上與自己并肩行走,一臉冷淡之餘還不得不歪頭躲開枝葉的樣子,不禁莞爾。
慕容離像是沒看見,淡淡道,不知貴國王上,對通商之事如何看。
公孫钤略一沉吟,答道:通商一事本是由我提出,王上有意成此美事,但如今也只得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慕容離輕嘆,若他還有當年自立為王的魄力,此事未必難成。
公孫钤搖頭。我以為,天玑正愁出師無名,此時強硬,只會兩敗俱傷。
慕容離聞言也不再勸,只道,看來近日,貴國王上戰意漸緩,要歸功于公孫先生?
不敢。王上廣開言路,善于納谏,是我之幸。
慕容離點點頭,不再多問。
2.
最近公孫钤不在,沒人幫忙陪陵光,丞相大人便又親自去陪。
進書房時,陵光正疊起一封書信,見他進來,複又展開遞過去。
公孫副丞遣人送回的。他最近怎麽變啰嗦了。
Advertisement
丞相接過,這信內容詳細,堪比起居注。哪日見到誰,談起什麽,聽到何事,看到哪些新奇花草、奇異民風,都一一彙報。
若有正事,公孫钤會另呈奏折。丞相覺得這麽寫信,為陵光解悶的成分大些。但還是回道,王上運籌帷幄,他寫下個中細節,或許是想請王上幫忙參詳…
語聲在看到慕容一姓氏時不禁止住。
陵光緩緩起身,踱了幾步,道,丞相,您去查查信中這個叫慕容離的人。
另外,遣人去看看瑤光故地,百姓生計如何。
丞相一怔,欣慰道:臣遵旨。
陵光點點頭。接着對宮仆吩咐了句不那麽讓人欣慰的話。
明日一早備車,本王退朝後要去裘将軍府。
王上…
丞相不必擔心。陵光與他對視,難得淺淺一笑。
瑤光必定有人想要置之死地而後生。不是此慕容,也會有別人。
本王要先嘗嘗,那是什麽滋味。
3.
雖然裘家被抄已兩年有餘,門庭卻威嚴華麗如故,只有些新生雜草暴露出深埋的寂寥。
兩年來陵光一直不時遣人打掃修葺這裏,預備等裘振回來,将府邸賜還于他。
車夫停穩了馬車,掀開簾子,扶陵光出來,又回身自車內取出一壇酒,雙手奉給他。
陵光接了,道,你回去吧,戌時再來。
王上…
回去吧。
車夫領命。輪蹄聲漸遠,陵光仰頭看看金漆匾額,略一使力,推開了門。
當時自己年少氣盛,裘将軍主戰,兩人一拍即合。
陵光偏心裘振,也想讓裘家多一份軍功。誰知弄巧成拙,落得滿盤皆輸。
他自那以後再不敢踏足這裏。
少時不懂顧忌或避嫌,他常來這裏找裘振,對這院落比那偌大的皇宮更熟悉。
曾經有裘老将軍在這裏練刀,勁鋒過處,花葉如雨。有裘振領他看過家中的一樣樣兵器,一本本軍書,傾其所知地講給一知半解的他。
陵光緩緩矮下身,雙膝跪地,一手下意識地攥緊胸前衣料,不久又逼自己松開。
昔日景象在回憶中總是更加光彩逼人,鋒利刺目。
裘将軍,裘振,陵光來向你們賠罪。
我當年冒然開戰,釀成大錯。
但,有個人說得對,你們這道坎,縱是我為自己設下的,也非過不可。
欠你們的一世安樂,待我退位身死,再去地府償還。
而如今我居王位,許給子民的盛世,要先還他們。
陵光開了壇子,手腕一傾,灑酒作祭,掩去膝前地上幾點水痕。
吳老将軍也已病逝,其子襲爵。今後,不知還要看朝堂上多少臣子來去。
但是,既有人許諾不會去死,他便暫且信他一次。
4.
回程順利,天璇使團比預計的歸期早到一日。
其時已是晚上,公孫钤便遣人先回宮複命,自己預備次日再去請安。
城中正在下雨,行人稀疏,舉着傘行色匆匆。而他剛從勞心費神的外交中脫身出來,只覺得連塵土濕氣都親切不已。公孫钤披着蓑衣,松松執缰,任馬兒緩行回府。
馬在經過一人傘頂時,突然停步。公孫钤被閃了一下,不明就裏地擡眼打量周圍。
那人反應也慢,看到身邊的馬,下意識擡手撫了撫它的臉,才轉身去看它的主人。
傘沿緩擡,露出紫帶紉邊的一襲白衣。然後是絞股彩線的額飾下,許久未見的熟悉眉眼。
公孫钤起初連請安都忘了,一怔之後他匆忙下馬躬身:臣見過王上。
餘光看到面前王上眉目舒展,對他笑笑。你回來了。
難怪馬會停。在王上面前總要勒缰,它自然早就停習慣了。
王上怎麽會在這裏。
本王出來走走。
王上衣衫單薄,當心受涼。…臣送王上回宮。
不必,本王自會有人來接。你旅途勞頓,回府歇息吧。
雨天濕涼,王上久留在外,難免寒氣侵體。臣懇請送王上回宮。
……
王上看一眼他。你就這一匹馬?
……是。
……
…王上身體要緊,臣冒犯了。
王上收了傘。公孫钤扶他上馬,自己也翻身坐好。
兩人一騎往宮城去了,夜中路上,很快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