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
對遖宿之戰,太尉推了吳之遠領兵,吳老将軍幾名舊部為副将,五日後出發。
吳之遠朝上領命,退了朝,去聽王上私下授意。
陵光換了白衣便服,邀他一同往宮門處走。
此次結盟,四國同意天玑齊之侃領兵。你若覺得屈就,可派副将去聽他差遣,但切不可意氣用事。
是,臣定以大局為重。
遖宿兵強,又對結盟各國有所防備,天璇不可與他相持太久。至于用兵虛實,你讀的書比我多,随機應變吧。
…是。
馳援之事不必太急,務必要讓遖宿以為,天璇按兵不動,所圖實為天玑。唯有如此,用兵才好出其不意。至于如何取信天玑,會有公孫副丞料理,你不必擔心。
是,王上想得周全。臣謹記王上教誨。
陵光點頭。記着就好,回去吧。
宮門已在眼前。公孫钤等在那裏,身旁兩匹馬百無聊賴晃着耳朵。
吳之遠告退。
公孫钤行了禮,扶陵光跨上其中一匹。
陵光坐定,扯了扯缰繩。走吧。
2.
Advertisement
兩人由兩名侍從便服跟随,往裘将軍府而去。
前幾日定下,将裘府改作醫館。府中日常器物留作後用,兵器送往軍中,只有書畫典籍都還未動,待王上看了再定如何處置。
陵光左右看着街景,也不管馬走得多慢。王城距戰地遙遠,繁華依舊。茶酒果子,書籍玩物,冠朵鋪席,應有盡有。
公孫钤與他并騎,見再不管,他的馬就要偏到路旁吃草了,伸手替他扯了扯缰繩。
王上若是想多逗留一陣,不如下馬走走。
在外不必叫我王上。陵光道,說着下了馬。
兩馬由侍從牽着,兩人在街邊走走停停。陵光對雜耍賣藝之類會多看兩眼,不過還是在茶肆書攤前停留最久,大概是傾聽民意的習慣使然。
公孫钤問,王…你可有什麽想買的。
陵光翻着本書道,我沒帶錢。
公孫钤道,我可代為買下。
哦?陵光看他一眼,每種買一本送到我府上,你錢夠嗎?
書攤老板聞言喜出望外,道這位公子一表人才氣質不凡,又如此好學,将來必有大成。
……公孫钤心道他已經大成了,克制住拱手禀告的姿勢道,錢夠,但我們一般不買這麽多。
陵光聽他這樣說,又掃一眼書攤。那志怪、野史、易學、歷法、啓蒙類,還有學館教授的書籍不必要了,其他買下。
這下起碼減到了侍衛拿得回去的量,公孫钤便應下付錢。
3.
裘府的牌匾已經摘下。
陵光只擡頭望了一眼,沒說什麽,領公孫钤推門進去,輕車熟路往書房走。
裘府藏書不少,大多是兵法政論。出于戰時自保之用,也有些醫書。公孫钤先将這些書挑出來留給醫館用,才去細看其他。
他翻開一本,問道,王上,這可是裘老将軍字跡?
陵光掃一眼道,不是,是裘振的。
公孫钤點點頭,捧書細讀一陣,道裘将軍雖為武将,政事見解卻不輸謀臣。
陵光輕嘆口氣。這話不假。
卻已不會再想,他若是如今還在就好。
公孫钤又翻過一頁,見九地之策旁批着,攻城貴神速,守城貴日久。不知民心是否有法可破。
心中突然靈光一閃。
王上,遖宿一事,或有轉機。
什麽意思?
臣是受此啓發。公孫钤繞到陵光身旁,将那段話指給他看。
我們只道遖宿出兵迅猛,志在天下,是因國力強盛。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遖宿受人煽動,只謀奪天下,未謀守天下。他們若是思慮周全,胃口便未必有如今看來這麽大了。
陵光聽他說着,不由站起身,眸光漸漸亮起來。
此話在理。既如此,便讓吳将軍此次出兵,想辦法提點遖宿一二。
王上聖明。
是你聰明。陵光擡手拍了拍他手臂,笑道。天璇有你,是國之大幸。
公孫钤拱手,眼中因陵光的表情映出一絲溫和。…蒙王上錯愛。
待兩人将書籍整理完畢,已是傍晚。
兩位侍從運了新買的書回宮,因此不在。
陵光白天逛夠了街,此時只想回宮用膳,出了裘府便去尋馬。
卻聽公孫钤道,…王上。
嗯?
為了運書,一匹馬被侍從牽回宮了。
……
陵光撫了撫公孫钤的馬,翻身坐上,居高臨下看他。
公孫钤笑笑,那麽,臣冒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