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
第 1 章
小胡是一個甜食愛好者,平時就經常去校園周圍的甜品店探店,也會在學校的論壇上搜索大家的甜品推薦、甜品測評。
大學生對于這種東西很熱衷,而且完全不考慮任何營銷的因素,就只是憑着自己多次的光顧,寫出不少質量極高的校園周邊甜品紅黑榜。
當然,不同人的口味難免不同,所以大家心中的排名各不相同,但有一家店,受到所有人的好評。小胡曾經在一個甜品推薦的帖子下給所有有關這家店的評論都點了贊。
關于這家店,離學校近,面包蛋糕點心都好吃,每次烤面包的香味隐隐傳出,都能香倒一片人。
曾有一位同學沒吃早飯在東教連上五節課,快要餓暈過去的時候念叨的就是這家的芋泥肉松歐包。故事雖然誇張,但卻有不少人相信是真的。
很久之前就有一個傳聞,說這家蛋糕店的老板也是這所大學的校友。之後大概是因為去這家店的人多了,不少人也被老板的臉給吸引了——沒錯,就是這麽膚淺。
有幾個消息很靈通的同學憑借大學中異常複雜但四通八達的交際網,了解到了這位校友的更多信息。
本科畢業五年,也才二十七八的年紀,一些博士生年紀比他還要大。據說老板本科時就讀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還是創新實驗班的一員。那時候計算機正火熱,所有人都看好這個的行業,高考錄取分數線水漲船高,校內轉專業的門檻也很高,無數其他專業的同學擠破頭了想進計院。而學院的創新實驗班算是一個榮譽培養計劃,這個班級是後來組建的,大一下的時候會組建這個班級,行政班不變,但是課程會有專門的安排。
這個班級的同學絕大多數都在本科畢業後選擇繼續深造,等手上至少有個碩士學位再出來找工作。這個時候無論是進入大廠卷生卷死,還是考公務員、選調生,都算是不錯的選擇。即使是本科直接出來就業,也能獲得相當不錯的起薪,甚至會比一些專業的博士薪資還要高。
但是這家店的老板卻走上了一條與專業完全無關的道路——他在母校邊上盤下了一個店鋪,改成蛋糕店,雇員工一起打理。自己也和員工一起搞烘焙,收銀。
這是一件令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的事情,尤其是他其實還是當時專業綜合排名第一,學院裏一位大佬都問過,他願不願意去大佬手下讀研。
但是他主動放棄了保研資格,也沒有選擇去大廠拿一份豐厚的薪水,而是窩在校園附近的一個小角,做着一個不大不小的生意。
絕大多數人都并不理解這位蛋糕店老板的決定,如果小胡自己做出這樣的事情,家裏人肯定會旗幟鮮明地表示反對,而且他自己也沒有這種抛棄本科四年學習的知識的魄力。但小胡還是想去和老板聊一聊,并非是想走上和對方一樣的道路,只是想從他那裏汲取一些勇氣,一些可以鼓舞處于迷茫中的大三生的勇氣。
這也是為什麽甜品店的一名常客——實際上就讀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目前大學三年級的小胡,會站在店門口良久。他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門口,撐着一把傘,呆呆看着順着雨傘邊沿落下的雨線,實際上心裏打了好多版自我介紹和求助的內容。
終于,這個伫立在門外的、黑糊糊的身影引起了店內人的注意力。店的玻璃是磨砂的,暖黃色的光透出來,說不出的溫馨缱绻。小胡隐約看到一個人影往門口移動。
Advertisement
店內有人開門出來了,是老板,他穿着一身便服,還圍着沒有接下來的圍裙,簡潔中帶着一絲溫馨家常的感覺,小胡看到他就倍感親切。
“要進來避雨嗎?”老板開口,聲音很溫柔,一個簡單的邀請帶着暖意。
小胡呆了一下才應聲,雖然應的那一聲和蚊子嗡的一聲似的,也不知道老板聽不聽得見。
他小心地把傘收起來,挂在店門口的雨傘架上,跟着老板走進了蛋糕店。
小胡選了一個沒有課的工作日下午,就是希望能在店主不那麽忙的時候和他聊一聊,不至于打擾到對方工作。這回兒蛋糕店裏沒有別的人,連平時一直忙東忙西的員工也不在。
“今天天氣不好,早點讓員工下班了,晚上我一個人也應付得過來。”老板随口解釋了一聲。
小胡終于鼓起勇氣,對老板說:“學長你好,我想請教一些問題可以嗎?”
老板微微有點驚訝,似乎不明白對方為什麽要專程找個工作日下午過來和他請教問題。不過他也意識到對方的稱呼是“學長”而非“老板”,請教的問題大概就是關乎校園的了。
“學長可以說說,為什麽幾年前從計院以專業第一的成績畢業,卻成了蛋糕店的老板呢?”
小胡終于把自己的問題說出來,緊張得不得了,臉一下子紅到了耳根。但馬上又感覺自己的話有點不妥。
“不不不我沒有說蛋糕店老板不好的意思!蛋糕店老板挺好的真的我發誓!我的意思是想問您您您當時做這個決定的時候一定有很多人不理解不支持吧,是什麽讓您有堅持自己的選擇的勇氣?”
“你慢慢說,我聽着,不用太糾結這些細節,我明白你對于開蛋糕店沒有偏見。”
老板笑了笑,他本就生得眉眼舒展,笑起來有如春風拂面。
他轉身從後廚解了圍裙,然後倒了兩杯熱茶,順便端了兩塊小蛋糕,用餐盤呈了過來。
“茶是綠茶,應該喝得慣吧?蛋糕一塊是抹茶味,一塊是巧克力味,選一塊吧,我請客。”
小胡接過綠茶,拿了抹茶味的蛋糕,很認真地道了謝。
“你應該是大二或者大三的年紀?怎麽稱呼?”
“我現在大三,叫我小胡就好。”
“好的小胡。從你問的問題來看,你本人應該正處于……”
老板擡手比劃。
“迷茫?焦慮?大概就是這麽個狀态,未來、畢業好像已經近在眼前了,但是自己卻還完全不知道自己應該朝什麽方向走,甚至于對自己的專業,都産生了懷疑。”
小胡猛得擡頭,愣是沒憋出一句話,只是豎了一個大拇指。
“你大概是聽說,我放棄大好前程,不讀研,不找對口的高薪工作,反而開一家小小的蛋糕店糊弄日子。”
蛋糕店中偏黃的燈光柔柔打在老板的臉上,這是一張相當年輕、英俊的臉,是那種特別端正的英俊。他笑着說出別人對他的評價,似乎并無芥蒂,大概也确實是內心自洽,不被外界的評價幹擾。
小胡有點緊張,他迫切地想要聽到一個答案,但與此同時又有點不敢聽到答案,擔心這個答案不适用于自己,所有的急切和慌張都寫在臉上。
“如果不急的話,我給你講一個長一點的故事吧,我的這個選擇,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老板停頓了一下。
“或者也可以說,和一個人息息相關。”
從哪裏說起比較好呢?老板,或者說沈安南,很認真的想了想。
一切大概得從大一的時候講起。
大一可能是他本科四年精力最充沛的時候了,沈安南現在都點難以想象,自己到底是怎麽在選了34學分,參加了兩個組織的情況下還有空去參加院裏的籃球比賽的,又是什麽樣的巧合讓他在籃球賽上招惹到林柏青的。
“abandon,abandon……”
室友果斷把嶄新的一本六級詞彙丢下,放棄了自己前一天信誓旦旦說要變成習慣的晨讀,爬上樓梯,把自己團到了床上。
沈安南:……
明明是你說喜歡的人英語很好,想早讀提升詞彙量去陪對方練口語來着……
沈安南終于明白了室友對crush的愛戰勝不了起床氣,更無法超越他對床的熱愛,這大概只會是大學生涯一次無疾而終的打水漂罷了。
沈安南倒沒有躺回去,他不睡回籠覺的習慣已經根深蒂固,被小學到高中整整12年的寄宿生活固化了。他拿着手機,準備把前幾天背過的單詞先複習一下。
不背單詞,年輕人最好的高利貸,只要隔一段時間不背,待複習單詞蹭蹭蹭漲到四位數,可不就是高利貸嘛。沈安南雖然沒有這個煩惱,但是也聽說過這麽個事情。
沈安南輕輕合上寝室的門,坐在樓梯間背單詞,他帶着耳機,很輕地跟着默念。
班委在群裏發了通知,說院裏的籃球杯要開始,每個團總支兩支隊伍,他們得湊出幾個人來。
照理來說籃球是很熱門的項目,不用擔心報不滿,而且計院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男多女少,湊兩個隊伍不是輕輕松松。
沈安南雖然籃球打得還不錯,但是實在是分身乏術,沒有時間參與到緊急的訓練之中,所以沒有報名去給他們添亂。
他準備到時候有時間的話去現場看一看,給認識不認識,自己隊別的隊的同學們吶喊助威。
然而正式比賽前一周,他在籃球隊裏的朋友把腳給扭了,指名道姓說他來救急最合适。
沈安南到底還是手癢,雖然剛聽到消息的時候恨不得給朋友一腳,但是真的到問他要不要參加最後一周的訓練上場比賽的時候,他還是非常誠實地心動了,非常順溜地加入了他們。
第一場比賽是和隔壁團總支的一個隊伍打,他們隊長事先去打聽過,和隊員們悄悄說,對面那個,對,就那個正在喝水的,穿8號球服的,比較厲害,你們一會兒注意着他點兒。
沈安南順着大家的視線看過去,球服上除了號碼,也印上了名字——林柏青。他的身材比例很好,手長腿長,正拿着一瓶礦泉水,長着一張很吸引人的帥臉。
他喝完水,扭頭和隊友說着什麽,臉上帶着笑,往沈安南他們隊伍看過來,這邊觀衆席的女生們的讨論聲都突然大了一些,但是沈安南卻感覺自己的世界變安靜了。
這種感覺倏忽一下就過去了,仿佛一個無傷大雅的錯覺。但是沈安南對自己是非常坦誠的,那一瞬間閃過的念頭,已經形同心動了。他有點驚訝,因為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會一見鐘情的人,所以他按下心中那一點點虛無缥缈的小火花,并不打算放任它星火燎原。
當下最要要緊的還是把精力集中在比賽上,說不定在球場上你争我搶幾下子,剛剛那點基于色相的心動就碎成渣渣了。
裁判吹哨,示意兩隊上場。